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要写出一首合格的绝句 你需要掌握哪些格律知识?

时间:2023-06-09 03:03:02

相关推荐

要写出一首合格的绝句 你需要掌握哪些格律知识?

绝句在格律上与律诗基本一致,学会了绝句,实际上也就掌握了律诗的格律;与律诗相比,绝句在对仗上不作要求,比较灵活,又可以运用格律诗的所有技巧。可以说,绝句既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又具备所有格律诗的共性,同时由于它篇幅短小,更容易掌握,所以初学写诗的人从绝句入手是比较合适的。

掌握格律其实并不难,很多人之所以对它望而生畏,主要是有些书上没有讲清它的规律,使它看起来又繁杂,又难懂,又难记。如果你肯花一点点时间看下去,你会发现,它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学。而一旦了解了它,你就能看懂古人诗歌中的那些讲究,甚至你还可以写出格律上合格的诗来。

两种类型的绝句

绝句的出现比格律诗早,所以有一种绝句叫古绝。古绝是不讲平仄的,只讲押韵,而且押韵只需要押相近的韵就可以了,所以古绝是一种很自由的形式,初学写绝句的人,可以把古绝作为一种入门的练习。

严格遵守格律的绝句叫律绝。

古绝和律绝并没有高下之分,并不是说古绝就天然地比律绝低一头,古绝一样可以写出很好的诗来。只不过古绝因为不管平仄问题,只要考虑字数、句数和押韵,学起来难度小一些,初学者更容易上手。

绝句一共四句,五字一句的叫五绝,七字一句的叫七绝。

学会律绝的平仄推导规律

律绝的平仄安排是有规律的,不需要去死记硬背各种平仄的格式。写诗的时候,不一定是从头写起,有时候可能会先想出中间或结尾的句子,如果学会了推导格律,就可以根据这先想出来的一句推导出全诗的格律,然后再按照格律去写,而不会写完以后才发现很多地方不合律,那时候再要改就很麻烦。

1.先来了解平仄

古代的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其中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

在现代汉语拼音中,平声包括第一声和第二声;上声是第三声;去声是第四声。也就是说,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为仄声。

这里最麻烦的是入声字问题,现代汉语已经没有入声这个声调了,但是入声字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演变成了其他几种声调。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入声字现在变成了平声,而它们在古代属于仄声。

所以,学习格律诗的平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分清现在读平声的入声字。麻烦的一点是它们没什么规律,基本只能靠记忆或者去查;而好消息是,这些字数量并不多,常用的大概就几百个。现在网上查很方便,只要查"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就可以了。我们也可以平时留心一下,把那些最常见的读平声的入声字记一下,如:八、白、出、达、发,等等。

2.律绝中平仄的推导

首先我们要有一种节奏的概念,绝句和律诗的句子是有节奏的,就跟音乐中的节拍一样,这个节拍正式的叫法是"音步",一个节拍就是一个音步。绝句的音步只有两种:两个字一拍和一个字一拍,一个字一拍的每一句只有一个,一般出现在句子的最后,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在倒数第二拍,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

在一句之中,平仄要相间,也就是平仄的节拍交替出现,如:仄仄平平仄。这一句一共三拍,两个仄声节拍,一个平声节拍,交替进行。这里的相间之所以不是"仄平仄平仄",就是跟节拍的构成相关。

在一联之内,平仄要相对。绝句两句为一联,前面一句叫出句,后面一句对句。两句之间相同位置的节拍平仄是相反的,比如,如果出句是"仄仄平平仄",那么对句就应该是"平平仄仄平"。

后一联的出句(第一句)与前一联的对句(第二句)平仄要一致。也就是说,你一联写完了,下一联的平仄怎么开始呢?很简单,这一联开头一句的平仄跟上一联结尾一句的平仄一样就行了,这叫做"粘"。

这时候有一个问题,上一联的尾字一般是押平声韵的,也就是平声,而每一联结尾的一拍要求是仄声,否则就不能跟对句的尾字平仄相对了。怎么办呢?聪明的古人用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把最后的两个节拍调换一下就行了,这叫"错"。我们前面说过,单字的节拍有时也会出现在倒数第二拍的位置,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还是以前面举的两句为例,上联两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那么下联的首句就是"平平仄仄平","错"一下,就成了"平平平仄仄"。这一联的对句按相对的原则,就是"仄仄仄平平"。

这就是平仄推导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任何一拍推出全句的格律,也可以根据任何一句推出全诗的标准格律。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律诗和排律,所以请一定要掌握好。

3.还要注意几点

按上面的规则推导出来的是标准格律,实际上,有些是可以灵活处理的,不用每一个字都这样严格做到。那么,哪些地方可以灵活呢?大家记住一句话,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除了每句的结尾一个字之外,在奇数位置的字要求相对没那么严格,可以灵活处理,也就是可平可仄。具体来说,就是五言句的第一、三字,七言句的一、三、五字,这几个位置的字属于可平可仄。

而每句的偶数位置的字则要严格按格律来,这个不能随意改动。原因就在于,后面一个字往往是节拍的重心所在,所以不能随意改动。

不过,"一、三、五不论"也不是绝对的,在这样做的时候,要避免出现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避免"孤平"。所谓孤平,简单地说,就是两仄夹一平,即"仄平仄"这种情况,这是格律的大忌,一定要避免。

举一个例子,如"平平仄仄平",按照"一三五不论"的原则,第一个字可平可仄,但是如果把它变成平声,就是"仄平仄仄平"了,第二字就是犯孤平。怎么办呢?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第三字也变成平声,这样就变成"仄平平仄平"了,孤平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是很常用的技巧,请大家记住。

第二,避免"三平尾",也就是不要出现一个句子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字的情况,如"仄仄平平平"。

也就是说,要在避免出现"孤平"和"三平尾"的情况下运用"一三五不论"的原则。

关于诗的平仄格律,现在常见有一种说法,说不要过于强调,不要以辞害意,就像《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学诗时所说:"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我不赞成这种说法,格律诗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学体裁,有一套已经定型的规范,你如果要写格律诗,那就要遵守这套规范。实际上,有些初学者或者水平不够的人,达不到格律诗的要求,却以"不以辞害意"来为自己辩解,这只能说是附庸风雅,是半桶水。特别是我们在初学入门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为自己找借口不遵守格律,那样不但影响自己提高水平,写出来的诗也会让行家笑话,说是四不像。

绝句的押韵

五言绝句一般是偶句押韵,首句不入韵;七言绝句则首句入韵比较常见。

古绝用仄声韵相对较多,而且押韵相对宽松,可以用邻近韵部的字。律绝一般采用平声韵,其中七绝的首句韵脚字可采用邻韵读音相近的字,如江与阳、佳与麻、蒸与侵等,这叫借韵。其他韵脚字要严格选用同一韵部的字,不能出韵。

我们现在写诗有两种押韵系统可以选用,一种是古人的韵书,以《佩文诗韵》为代表,这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文韵书,权威性相当于现在的《新华字典》。《佩文诗韵》的韵部分为平、上、去、入四个部分,其中我们最常用的平声韵分为上、下两部分,一共三十个韵部。

文字的读音是不断变化的,古代的读音与现代的读音不完全相同,有的变化还很大。为了适应这个语音的变化,有人还编了以普通话为基础的韵书,主要有《诗韵新编》和《中华新韵》。

我们写诗的时候,这两种韵书都可以选用,但不能混用,而且如果用新韵的话,要在诗题目后面加括号注明"新韵"二字。

个人觉得,用新韵的难度要稍小一些,道理很简单,《佩文诗韵》的平声韵有三十个韵部,而《诗韵新编》是十八个韵部,也就是说,按普通话的读音来划分,原来的有些韵部就进行了合并,每个韵部的韵字就多了,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就相应的大了。

如果你想挑战性大一点,而且想体验一下古人写诗的感觉,写出比较接近原汁原味的格律诗,就可以选用《佩文诗韵》,否则,就用新韵。

最后说一下对仗的问题,绝句对这个没有要求,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怎么样?关于绝句的格律,干货基本就这么多,基本够用了,理解起来也并不难。当然,如果真正要动手写的话,刚开始还是可能会有一种顾此失彼感觉,所有技巧的掌握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只要多加练习,慢慢的就会运用自如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清风驿站2023-12-08 14:51清风驿站[广西网友]43.224.81.173
    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希望能多了解一些绝句的写作技巧。
    顶8踩0
  2. 潇洒的宵虎2023-09-08 08:57潇洒的宵虎[广东省网友]219.218.39.117
    写绝句要注重平仄韵律,掌握好韵脚和字数,还要注意排比对仗等技巧。
    顶3踩0
相关阅读
诗词创作之诗词格式浅析(二·古诗 绝句律诗格式)连载

诗词创作之诗词格式浅析(二·古诗 绝句律诗格式)连载

在说格式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诗的不同类型,那么我就简单的说一下诗的各种类型

2023-06-09

千古绝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其实下句才是经典 别再乱说

千古绝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其实下句才是经典 别再乱说

而且古诗里的各种名言,各种有哲理的句子也得多,像孔子的论语,大学和中庸等等,都让我们大家非常受用,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个千古绝句,就是

2023-08-23

诗词学堂|诗律(律诗和绝句之一)(诗词格律自学教程第三章)

诗词学堂|诗律(律诗和绝句之一)(诗词格律自学教程第三章)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2023-09-20

短笛谁家遣风送 瑶台歌舞几曾央——越改越不满意的七言古绝

短笛谁家遣风送 瑶台歌舞几曾央——越改越不满意的七言古绝

最近将视频专栏开通了,但是第一章还没拍,因为这个专栏实际上是图文专栏的复刻,其目的最主要是将原图文专栏视频化,方便一些看手机上字不耐烦,或者视

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