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你还在为翻译文言文苦恼吗?记住“5字诀” 翻译文言文不再难!

时间:2023-06-03 05:38:01

相关推荐

你还在为翻译文言文苦恼吗?记住“5字诀” 翻译文言文不再难!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怎样准确地翻译文言文,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律呢?“留、删、补、换、调”五字诀,概括说明了翻译文言文的主要方法。

一、留。即翻译时保留原文。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人名、地名、官职、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均可在译文中保留下来。例如: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 阳楼记》)一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句中的“庆历四年”、“滕子京”、“巴陵郡”分别是古代的年号、人名、地名,在原文中是专用名词,不必翻译,也无法翻译,所以保留下来。

二、删。是指翻译时将一些没有实际意义又无法译出的字词删去。例如: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

句中的“夫”字用在句子开头,引起议论,没有实在意义;“也”表示判断语气,不能直译,所以都应当删去。

三、补。即对文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等,在翻译时予以适当的补充。例如: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村中人)见到渔人,非常吃惊,问他从哪里来。(主语省略)

(4) 皆玄衣白刃。(冯婉贞》)一一都(穿着)黑色的衣服,(拿着)锋利的刀剑。(谓语省略)

(5) 有好事者船载以人。( (黔之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 船载着(驴子)进入(贵州)。 (介词、宾语省略)

无论省略了哪种成分,在翻译时均应添补出来,并用括号标示出来。

四、换。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词,代替今天已经不用或意义已转变了的词。包括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把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的词替换成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或相当的词或字等。例如:

(6)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狼》)——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光了。

(7)扇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鹤见蔡桓公))——扁鹊看见桓侯转身就跑。

(8)属子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瞩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例(6)分别把单音节词“一”、“屠”、“晚”、“归”和“担”、“尽”换成了双音节词“个”、屠户”、“晚上”、回家”和“担子”、“卖光”。例(7)中的“走”与现代汉语的词义不相同,用“跑”替换;例(8)中的“属”是“嘱”的通假字,翻译时用“嘱”替换过来,译为“嘱托”。

五、调。即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以及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将它们调整过来,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例如:

(9)子何恃而往? (《为学》)——即“子恃何而往?”,你凭什么去呢?(宾语前置)

(10)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即“于长勺战”在长勺作战。(介词结构后置)

(1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即“汝之不惠甚矣。”你的不聪明 太过头了。(主谓倒装)

综上所述,“留、 删、补、换、调”是翻译文言文的5种基本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具体使用时,并不是孤立的,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例如:

(12)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南海),可穷的(却)到了那里。

中的“南海”、“几千里”、“富、“穷”是留;“之”、 “也”被删;“南海”、“却”是补;“四川”、“距离”“和尚”“到”、‘ ‘那里”是换;“僧富者”译为“富的和尚”(富者僧)是“调”。

(供稿:林秋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浅笑立红尘2023-10-05 14:54浅笑立红尘[内蒙古网友]116.205.112.130
    这个方法真的太实用了,太感谢分享!
    顶0踩0
相关阅读
董卿直言:初中课外文言文经典测试题 快快收藏 中考少丢分!

董卿直言:初中课外文言文经典测试题 快快收藏 中考少丢分!

一直到20世纪之后,文言文才逐渐被现代白话文所取替

2023-05-12

学习古文的硬招:背与默 背出自信 背出语感 背出快乐

学习古文的硬招:背与默 背出自信 背出语感 背出快乐

欣欣对学习语文有点缺乏信心,而学习数学的兴趣颇浓

2022-12-19

高考语文第21题 这些新题型您原意错过不?(第1组)

高考语文第21题 这些新题型您原意错过不?(第1组)

就全国卷来说,近五年,2015年一卷、二卷考的都是图文转换原第17题,一卷为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二卷为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

2023-12-13

读书|韩诗“五律”:汉语诗歌新格律的建树

读书|韩诗“五律”:汉语诗歌新格律的建树

有人认为,世界上大概很少有像阿拉伯人这样热情地赞扬文艺,尤其是那些为口头或书面文艺所激动的热烈场景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