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白居易的咏物诗《草》 很多人不知道3层含义 更有人只记得前4句

时间:2023-05-17

很多人只记得这首诗的前4句,而其中讽刺小人的寓意很多人不了解,其实这首诗有3层含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咏物诗,这首诗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诗的题目叫做《赋得古原草送别》,也有人把题目简称为《草》。很多人只记得这首诗的前4句,而其中讽刺小人的寓意很多人不了解,其实这首诗有3层含义。

白居易在写这首诗时,年龄尚不足十六岁,加上这首诗的题目有“赋得”二字,按照唐代科举考试的规则,指定的考题必须加上这两个字,可见这是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的应试作品。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语句通俗流畅,读来朗朗上口,特别是前四句融入了普通生活的真实感受,读来寓意深邃,韵味无穷。因为这首诗艺术造诣颇高,也成为了咏物诗中的千古绝唱。

生命的赞歌

这首诗首句即破题,开门见山用了一个叠字的修辞手法。离离二字源于《诗经》,把古原上的青草写得出神入化,反映了青草旺盛的生命力,叠字的运用,也有生生不息的味道。

野草是一年生的植物,春天萌芽,秋天衰败,这是自然规律。秋风和冰雪只能让它沉睡,即使大火焚烧,也不能断根,第二年春风吹起,野草又萌发新的生机。这几句语言朴实但意境壮烈。

或许是这首诗的前四句过于出彩,很多人只记得这几句,而忽略了后四句。当年白居易带着诗稿到京都长安拜码头,当时的名家顾况就因为这四句被彻底折服了。

依依的惜别

诗的后四句一改前半部分的生机,作者笔锋一转,开始述说离别的惆怅。第五、六句是全诗的第二个对仗句,同时又有两组对比强烈的意象。野草的芳香弥漫在古道上,而阳光普照下的绿色景致又连着荒芜的孤城。

在让人陶醉的景色下,作者却要送别友人。这是两个不同的意境,却又相互融合,美妙的景致是衬托,烘托出了离别的哀愁,而每一株青草也饱含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

有人以为王孙是达官贵人的后代,这是曲解。虽说在古代王孙泛指贵族子弟,但在文人笔下,更多的是对青年男子的尊称。这首诗里,王孙只是一个普通的远行者。

世道的无奈

阅读这首诗,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作者的文风和写作背景,这样才能从中读出别样的味道。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的美誉,这首五言律诗绝不能简简单单从字面上去理解。

白居易的作品喜欢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但诗意并不浅显。他喜欢含沙射影,一首小诗往往含有讽喻之意,这种手法往往会达到一针见血、让人惊涑的艺术效果。苏轼评价他诗极高妙。

这首《草》常人读来觉得昂扬向上,深入阅读感悟离愁别恨。而细细研究作者生平和诗风,就会发现那四处蔓延的原上青草,就像世上的小人一般,处之不尽,防不胜防。

翻开古诗,特别是唐代那些千古传唱的名家作品,很多人望文生义,得来的终须浅显,而只有熟读百遍,才能见到庐山真面目。特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的作品,更是要细细揣摩。

阅读唐诗,不仅要读其诗文,更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文风,同时还要结合现代社会的人情世故。就像白居易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其中自然寓意深刻。

而事实上,有些人望文生义,只记住了前四句,那只是读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读懂了后四句,才算明白了作者的深意。而如果能读懂三层寓意,说明读透了唐诗,读出了人情世故,特别是读出了讽刺小人的深意,也就读懂了白居易。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白居易的咏物诗《草》 很多人不知道3层含义 更有人只记得前4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人绝美五言诗两首 句句精辟 一字千金!

古人绝美五言诗两首 句句精辟 一字千金!

...比兴手法,词意和平温雅,不微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此诗咏物言志,拟物为人,抒写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诗人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其忧诛惧祸的心情也隐...

2023-10-12 #经典句子

看文学大师讲评诗词 会发现你不曾看到的美

看文学大师讲评诗词 会发现你不曾看到的美

...境界,通过这样一对比讲解,让人豁然开朗。文中P82对于咏物之词的分析,作者用苏轼的《水龙吟》和史达祖的《双双燕》进行比较。认为苏轼的《水龙吟》更好。在赏析的过程中,读者可以细细品味作者所说的好体现在哪里。...

2022-11-29 #经典句子

超全的语文答题模板+基础知识 1

超全的语文答题模板+基础知识 1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

2023-01-25 #经典句子

童言童语(41-50)|郞晓梅评《中华诗词》校园诗稿作品

童言童语(41-50)|郞晓梅评《中华诗词》校园诗稿作品

...己的馥郁芬芳传到远处。表一层意思,里一层意思,这是咏物诗的上乘作法。再写咏物诗推荐试试上官仪这种“表里不一”的作法。【49】黄明秀(安徽望江县三中高一3班)雨后荷塘雨洗明如镜,云平水一湾。青荷擎玉笔,雅韵...

2023-11-30 #经典句子

干货!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干货!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类型 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诗 直抒胸臆咏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抒怀诗 叙议结合怀古咏史诗 借古风今1.不借助外物--直抒胸臆--情在直接书法...

2023-09-05 #经典句子

京航教育发布:中考语文知识点全归纳

京航教育发布:中考语文知识点全归纳

...大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景中融注作者的思想感情。3. 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

2023-01-10 #经典句子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解读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解读

...,对比等。作用分别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

2022-11-13 #经典句子

2021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指导及真题训练

2021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指导及真题训练

...诗从题材看,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怀旧诗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如例一《村晚》是一首田园诗,田园诗往往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

2022-12-07 #经典句子

一模进行时|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基础知识+诗歌鉴赏

一模进行时|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基础知识+诗歌鉴赏

...绕曲岸,圆影复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这首咏物诗,叙述者和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的。叙述者是诗人,主体对象是池荷。诗句是围绕主体对象展开的,诗人的思想情感是依附在主体对象允许的范围内的。要理解诗...

2023-08-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