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原本用来表达孝道的成语千百年来被曲解 成了辱骂不良女子的标签

时间:2023-02-02

说起骂人,自然少不了污言秽语,当然也会有一些本意很好的词语,因千百年来人们的误会,而不幸中标,也成了辱骂人特别是女性的用词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1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历史的边缘,遗忘的民间,关注聊史补丁

这年头,人们动不动就喜欢开骂、互撕,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对骂群,五花八门,借着发泄减压的名义,大肆宣泄个人不良情绪,最近因平台的介入才略有收敛,但并未绝迹。

说起骂人,自然少不了污言秽语,当然也会有一些本意很好的词语,因千百年来人们的误会,而不幸中标,也成了辱骂人特别是女性的用词。就比如“人尽可夫”这个成语。

在大部分国人的眼中,“人尽可夫”就是一个贬义词,都理解成“人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言下之意人人都可以和她上床滚床单。其意似乎极为淫秽。比如“人们都认为潘金莲是‘人尽可夫’的女人,其实她有自己的难处,正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样的句子,表面上看表达的意思很精准。而实际上,是大大误会了“人尽可夫”这个词的本义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出处吧。“人尽可夫”出自《左传·桓公十五年》。原文如下:

【传】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翻译过来,这段话意思如下:

十五年春季,周桓王派大夫家父来鲁国索取车辆,这是不合于礼的。诸侯不进贡车辆、礼服,天子不求取个人财物。

祭仲专权,郑厉公对他很担心,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他。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雍姬知道了,对她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她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于是雍姬就告诉祭仲说:“雍氏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这件事,所以告诉您。”祭仲就杀了雍纠,把尸体摆在周氏的池塘边。郑厉公装载了尸体逃离郑国,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夏季,郑厉公逃亡到蔡国。

从原句“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转化而来的“人尽可夫”,很显然是女儿咨询母亲后,母亲回答的一句话。表达的是世上能当丈夫的人多的是,而有血脉之缘的父亲却只能有一个。丈夫怎么能和父亲比呢?言下之意,父亲当然比丈夫重要多了。而女儿也是听从了母亲的说法去做的。

或许是从这个故事里,延伸出女子忠于父亲,而出卖了丈夫的行径,人们连带着用“人尽可夫”来鄙视和侮辱此类女子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人尽可夫”这个成语是有确凿的出处,出自较为权威的《左传》一书,可信度应该说还是很大的。但千百年来,似乎这个成语已经被定位成贬义词,也就常常被用来辱骂女子了。不得不说以讹传讹的可怕。突然就想起,怎么就没有“人尽可妻”这样的成语呢?估计封建社会多年形成的男权思想作怪吧?有待诸君去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若牵扯到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此文为聊史补丁原创,特此声明。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原本用来表达孝道的成语千百年来被曲解 成了辱骂不良女子的标签》,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农村俗语生前厚养 实为孝道 做儿女的不妨一看

农村俗语生前厚养 实为孝道 做儿女的不妨一看

...,实为孝”。因为是农家话,所以这句“生得厚实,实为孝道”,大家听得很明白,从字面上看,应该是指父母在世时,对父母的养育、养育、养育、养育、养育,都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要有一个完整的交代,要有一个完整的...

2023-01-27 #经典句子

考研英语作文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考研英语作文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不要死套模板,而是把模板改成自己的!5、 一般环保、孝道等问题,都是用负面事件出题,如果万一出题为某地环境保护良好,或者某个家庭奉行孝道良好怎么办?那么既可以用我们的正面现象模板去写保护环境、奉行孝道的...

2023-09-12 #经典句子

《论语》中“父母在 不远游”后面一句才是重点 很多人理解错了

《论语》中“父母在 不远游”后面一句才是重点 很多人理解错了

...,但在他们离开家之前,一定要安排好父母的衣食住行。孝道的出现,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早源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到了东汉时期,统治者更是将孝道看作了选拔官员的一种重要途径。其一是经学致仕,主要是一些精...

2023-08-11 #经典句子

俗语:“父母在 不远游” 其实下半句更经典 却鲜有人知

俗语:“父母在 不远游” 其实下半句更经典 却鲜有人知

...亲和母亲,《论语》的核心思想乃至儒家的文化内核都是孝道文化,很多人读到这里就没有下文了,然而这句话的下一句也是相当重要,“游必有方”便是这句话的后一部分,后一部分是前一句的转折,意思是如果你选择了离开...

2023-02-02 #经典句子

「中考真题解析」江苏盐城议论文阅读《孝乃德之本》

「中考真题解析」江苏盐城议论文阅读《孝乃德之本》

...给脸色看”的观点,从而证明“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的观点,具体事例形象具体,使论述更具说服力。答案:举例论证。举一位儿子对待母亲的例子,从反面具体确切地论证了“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

2022-12-07 #经典句子

俗语:人到六十六 要吃闺女一刀肉 啥意思?闺女不妨看看

俗语:人到六十六 要吃闺女一刀肉 啥意思?闺女不妨看看

...频繁。其实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我们中国人心底里的孝道。孝道是我们国家从古至今都一直信奉遵守的个人美德,我们也将孝放到了所有的美德的前面,所以才有了百善孝为先的句子。无论是在老年时间经常给老人过寿也好...

2023-09-25 #经典句子

清明节伤心的句子:清明节怀念亲人的句子

清明节伤心的句子:清明节怀念亲人的句子

...缓离去,敬叩亡灵纸钱烧。青烟直上九重宵,儿孙后代敬孝道。思亲语言诉不完,只愿天堂过得好!12、细雨绵绵落人间,捧花默立在墓前。雨滴当知离人意,犹如泪水撒地面。一杯清酒敬祖先,但愿天国人平安。生者当知先人...

2022-10-22 #经典句子

俗语:闺女上坟 娘家无人 是何意?好在如今这种思想已荡然无存

俗语:闺女上坟 娘家无人 是何意?好在如今这种思想已荡然无存

...耻方面的教导,而这些礼仪中,在人们心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道。古人对孝的定义更全面,孝是为人之本,是人们生存的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讲孝道,那么不论他多么优秀有能力,走在哪里都会被世人唾弃,认为他是一个不值得交...

2023-11-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