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说文解字》第59课:“牵牛花”在古时候为什么叫“恶菜”?

时间:2023-01-31

今天解说的是说文解字540部汉字中艸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具体如下:1、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接着说文解字,这是这套课程的第59课。今天解说的是《说文解字》540部汉字中“艸”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具体如下:

1、 。读作fù。《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葍也。从艸。富聲”,也就是说,这个字就是下一个字“葍”的异体字,在下一个字“葍”的解释中又说:“葍,也”,两字互训。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里也说:“按:即葍之或体,方音称谓微异耳。”只是不同地方人写起来有微小的差异。它是指一种草,但它究竟是什么草呢,没有说。《广韵》中说:“,雋,草名”,也没有线索。向文学作品里找找,《诗经.小雅.我行其野》里说:“我行其野,言采其葍”《毛传》给的解释是:“葍,恶菜也”这算找到点线索,就是“恶菜”,前面课程讲到“藑”字时,说,恶菜也称藑茅,萒、爵弁等异名,那么,我们找到答案了,所谓的“葍”,其实就是旋花的一种。现代植物学里称为“小旋花”。

小旋花,又名狗儿蔓、葍秧、打碗花、牵牛花 。多年生蔓性草本,根茎略粗肥,茎纤细,缠绕或匍匐。 花叶似“蕹”而稍小,它生在田野间,随地蔓延,对农作物有害,所以古时称为“恶菜”,既然是恶的,为啥还叫菜呢?原因是葍的根茎富含淀粉,在古时候,人们在灾荒年间常用它的根来救荒,所以得了菜的名头。现在葍的根多用以酿酒或入花。它是现在我们在乡间常见的花草,只是各地称呼不一样,样子如图:

通常说的喇叭花据说跟它不是同一种植物,没有考证,暂时待考。 的小篆写法如图:

2、葍。读作fú。上面已经说过,《说文解字》里与“”互训“葍,也,从艸,畐声“上面一字解释得很清楚了,不再赘述。葍的小篆写法如图:

3、蓨。读作tiáo或者xiū。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注了第一个读音。《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蓨,苖(注意,不是禾苗的苗)也”。从艸,脩声”。读作tiáo这个音的时候,有两个意义。(1)《尔雅.释草》:“蓧,蓨。”又“苖,蓨”。《说文解字》中“苖”字下说“蓨也”,又是一个两字互训一对字。《齐民要术.羊蹄》里引用《诗义疏》里的话说蓨:“今羊蹄,似芦菔(课里讲过,就是萝卜),茎赤,煮为茹,滑而不美。多噉令人下痢。”它的样子如图:

是不是眼熟,就是前面课程里讲过的“土大黄”,根可入药。(2)“蓨”还是古时候的地名,汉代置脩县。隋初又改成蓨县。治所在现在的河北省景县南。

当蓨读作xiū时,就与“脩”通,意思是干枯。《类篇.艸部》称:“蓨,乾也。”《诗经.王风.中谷有蓷》里有“叹其脩矣”的句子,陆德明说:“脩,本或作蓨”。蓨的小篆写法如图:

4、苖。读作dí。《说文解字》里给的解释是:“蓨也。从艸由聲。”上面说了,两字互训(后面还会发现,其实“蓧”字与这两个字是三字互训)。释义见上字“蓨”。它的小篆写法如图:

5、<上艹下昜>(这个字GBK字库没有,它容易与“”相混,本字艹头下面是个“昜”,不是“易”。)。读作tāng或者dàng。老样子,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注了第一个音,读作这个音时,《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艸,枝枝相值,叶叶相当。从艸,昜声”《玉篇.艸部》中有“<上艹下昜>,蓫<上艹下昜>,马尾,商陆也。”

商陆,商陆科、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在中国现有品种中主要有商陆(野萝卜)和垂序商陆(美商陆、美洲商陆、十蕊商陆)。各地根据其形态称其为大苋菜、山萝卜、花商陆、胭脂等。因为形态极似马齿苋科的栌兰(这个又俗称土高丽参或土人参),而被各地误当作土人参栽种。夏秋开花,花白色,总状花序。浆果扁球形,紫黑色。果序直立。商陆的根可以入药,药用商陆的干燥根。秋季至次春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切成块或片,晒干或阴干以便入药。它的样子如图:

目前所知,商陆至少有两种,茎紫红者有毒,不能食用,而绿茎商陆苗则是一种野生菜蔬。商陆地上部分一般在秋冬落叶枯萎,第2年春季萌发嫩芽,嫩芽是上等的野菜。但一般不建议生吃,最好用开水焯过再食用。 商陆根入药,以白色肥大者为佳,红根有剧毒,仅供外用。功用是通便,逐水、散结,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外敷治痈肿疮毒。也可作兽药及农药。果实含鞣质,可提制栲胶。

<上艹下昜>还读作dàng,指行为不检点。与傥组成词,傥荡,这里的“荡”即通本字。本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6、薁。读作yù。《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嬰薁也。从艸奥聲。”。什么是婴薁呢?《本草纲目.果部.婴薁》里载:“时珍曰:‘婴薁野生林墅间,亦可插植。蔓、叶、花、实、与葡萄无异。其实小而圆,色不甚紫也,《诗》云:六月食薁即此"”根据这个描述,我们知道,所谓的婴薁,其实就是野葡萄。它的样子跟葡萄基本一样,如图:

它的价值李时珍基本说完:可以吃,也可以入药。

另外,薁还有另外一个意义,指的是另一种植物。典故出自《汉书.司马相如传》“隐夫薁棣,荅还离支”颜师古作注说:“隐夫,未详。薁即今之郁李也。棣,今之山樱桃”显然,薁在古书里又指郁李。

郁李,又名唐棣、车下李、爵梅,秧李。蔷薇科。落叶小灌木。花、叶、实都如李而形小,果味酸,肉少核大,仁可入药。郁李小枝灰褐色,嫩枝绿色或绿褐色,无毛。桃红色宝石般的花蕾非常好看,开花后繁密如云的花朵,深红色的果实,亦美丽可爱,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观赏花、观赏果树种,所以在中国大部分园林中都可以见到它的影子。它开花的样子如图:

它结果时的样子如图:

郁李与野葡萄果实相似,所以“薁”有了这两个近似的语义也不奇怪。薁的小篆写法如图:

有朋友留言说“秀才看字念半边”,汉字读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只读一半就不会出大的差错,这显然是有原因的,的确有很多汉字(特别是形声字)只读其声部就可以读准读音,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汉字只读一半是不对的,比如今天的薁、苖、蓨等,遇字如果只读一半,就会出错。学汉字,最好的办法还是日积月累的硬记。

(【说文解字】之59,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说文解字》第59课:“牵牛花”在古时候为什么叫“恶菜”?》,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迢迢牵牛星》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迢迢牵牛星》学习内容全解

文章分析《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

2022-11-27 #经典句子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出自李商隐的《马嵬二首》中的律诗,属于律诗中比较重要、必须对仗的颈联。我们先看看整首诗:海外徒闻更九州,他...

2023-01-31 #经典句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特训第四单元《综合练习》答案参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特训第四单元《综合练习》答案参考

...候了(!”)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些不知哪来的牵牛花籽,跑到了菜园里,生了根,发了芽,竟盘绕(rào)在黄瓜架上。牵牛花得了势,猖(chāng)狂(kuáng)极了。它迅速地爬遍了黄瓜架,每天放着“喇叭”得意地宣传...

2007-12-15 #经典句子

《花钟》第七届小语赛课20200410

《花钟》第七届小语赛课20200410

...的小朋友一块交流?说说你喜欢哪种花开的说法?交流: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生1:我喜欢牵牛花,因为作者写的牵牛花像紫色的小喇叭,写得很生动。(师:所以——)所以我喜欢牵牛花。师:你觉得这样写花开的方法...

2022-12-19 #经典句子

“藏在神仙句子里的情侣ID”

“藏在神仙句子里的情侣ID”

情侣ID:牵牛星 河汉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情侣ID:鹊 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佚名《鹊巢》情侣ID:桃花 流水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情侣ID:黑云 城黑云压...

2022-11-28 #经典句子

刚考完: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二大题全班只有两人做全对

刚考完: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二大题全班只有两人做全对

...我起得也早。大约五点钟我去河边跑步、做早操,此时的牵牛花已经开放了。每天都是这样。我听见虫儿在草丛里高声鸣叫。露水很重。不知为什么,我总喜欢把那些牵牛花比作彩色的小喇叭。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小...

2023-01-09 #经典句子

期末六年级语文阅读 阅读要用心 注重平日的积累与训练

期末六年级语文阅读 阅读要用心 注重平日的积累与训练

...个句子我们无法找到比喻的喻体。所以,总体来说,描写牵牛花的描写,是一个拟人句。在郁春棒的描写中体现的就更明显了,完全是拟人化的描写。在文中找出牵牛花和郁春棒的花的特点,题目中有提示,要出文中找,这就又...

2023-01-31 #经典句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精彩课件设计 师生共用 解析全面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精彩课件设计 师生共用 解析全面

...感情。4.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第一课时是《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理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1)找...

2023-10-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