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现代文阅读:也是冬天 也是春天

时间:2023-01-29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迟子建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心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6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迟子建

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都是注脚层叠,但于我来讲是陌生的。有一个地方,在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这条路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其中最难抹去的,当属鲁迅先生了。

2017年岁尾,在某文学杂志六十周年庆典上,在太热闹的时刻,我很想独自出去走走。上午得空,吃过早饭便直奔四川北路,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这座墓从当年的万国公墓迁葬于此,已经一个甲子了。

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他们运动许久了吧,身上热了,大多将外套脱掉。广场边一棵粗大的悬铃木被拦腰系了一圈白带子,串着吊钩,紫白红黄的外套挂在上面。文豪们的铜像都是全身像,或坐或站。可怜的托尔斯泰,右手握着手杖,手杖被挂上了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与他一样不幸的,是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缀着色彩艳丽的超轻羽绒衣。最幸运当属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难以附着,这尊雕像也就成了一首流畅的诗作。

出了世界文豪广场,再向前是个卖早点的食肆,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买早点,有天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这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绕过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汹涌。各路声响汇聚起来,无比喧嚣,将自然的鸟语湮灭了。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渐次打开的时候,我也领略了植物风光。槭树正在最美时节,吊着满身红红黄黄的彩叶,被阳光照得晶莹剔透,看上去激情饱满。耐寒的杜鹃绽放着,那红的粉的花朵,在我这个刚经历了哈尔滨十二月飞雪的北方人眼里,无疑是日历牌上被漏撕的春日,透着春的消息。

鲁迅墓很好寻,在公园的西北角,无论哪条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塑像有高大的基座,再加上草地四围有密实的冬青做天然藩篱,因而墓地显得肃穆庄严。不过基座太高了,那端坐其上的雕像,如一团阴影挡在鲁迅墓前。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都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

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着它走向鲁迅先生的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权当鲜花吧。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花儿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写到腊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对所描述的花儿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写的,是在《药》的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无名之花。

相比鲁迅的杂文,我更偏爱他的小说,尤其喜欢《故事新编》。其中的《铸剑》惊心动魄,我是把这个短篇当史书来看的。鲁迅是高超的人物雕塑家,他小说中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回声,而且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动人的光芒——悲凉的诗意之光,如《孔乙己》《阿Q正传》《药》《伤逝》《祝福》《风波》等堪称经典的篇章,是作家以笔蘸着自己的生命之血,化解心中块垒时,播撒于春日晚雾中的纯美幽灵,他们充满了有筋骨的象征性。鲁迅公园中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那些雕塑,如果换成阿Q、孔乙己、单四嫂子、九斤老太、眉间尺、吕纬甫,也是极相宜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负重的高手呢!

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却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能如愿——怎么可能如愿呢?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快收殓,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倘有购买纸墨白布的闲钱,不如选几部明清野史来印印。这些表述绝非故作超拔,这像他的脾气,就像一个目光如炬的人穿行于无边的黑暗后,留给自己的大解脱——最后的光明。

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清冷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离开。

墓前甬道尽头相连的路人流不息,健身娱乐的音乐此起彼落,让我有置身农贸市场的感觉。我想鲁迅被葬在这闹市的园子中,纵有绿树青草点缀,春花秋月相映,风雨雷电做永恒的日历,但终归少了一个人去后最该拥有的宁静清寂,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

当我怅然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里所有的树,这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湮灭了嘈杂的人声。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以“旧书”“注脚”为喻,形象说明上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独特魅力

B. 作者笔下的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雕像,栩栩如生,各具美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C. “包裹出这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中,“拨云见日”是指鲁迅的文章在那个时代的振聋发聩的作用

D. “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中,有广场上的舞者、排队买早点的人们和练习格斗的男人等

2. 文中说鲁迅的墓“并不安静”,又说这是“清冷的墓”,这两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3. 题目“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是否可以改成“也是春天,也是冬天”?请简述理由。

4. 以你学过的或读过的鲁迅小说中的1-2个人物为例,谈一谈你对“他小说中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回声”的理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不矛盾。因为“不安静”指的是鲁迅墓所在的公园附近的环境特点:人潮汹涌,十分喧嚣,墓地前的两侧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一侧是三位大妈在热聊。所谓“冷清”,是指鲁迅先生的墓前特点:没有人常来拜访缅怀他。

【小题3】不同意,两者都讲到了冬天和春天,但排列顺序不同,本文对鲁迅先生墓地游览时是春天,但依然给人萧条落寞的感受,即是冬天给人的感受,之后则在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后,更愿意相信春天会来临,所以冬天在前,春天在后。符合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对鲁迅先生墓缺少人来祭拜的怅然到释怀释然,正如从冬天到春天的季节变换一样,给人希望和美好的期待,由此可见,标题不能修改。

【小题4】“像是青铜锻造的”,指鲁迅塑造的人物是经典,杂取种种而合成一个,历经岁月洗礼而难以磨灭,具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叩击时会有深沉的回声”意思是每一次品读都会给人启迪让人感悟,由鲜活的人物到对生活人生的思考,影响深远、印象深刻,除了人物形象永恒不灭,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人格魅力也会世代绵延。

“夏瑜”是作品中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是一位勇敢的革命战士,他有一定的觉悟及政治理想,他知道“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他有革命热情和大无畏精神,“关在牢里,还劝牢头造反。”作者对这个革命战士予以肯定,没有丝毫的批判。作者写夏瑜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怎样对待革命和革命者,以此来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读鲁迅小说《药》,我们记住了这位着墨不多却勇敢坚强的人物,永垂不朽,回身嘹亮。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小题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章语言、手法的能力。

B.“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雕像……各具美感”错误,从文中来看,这些雕像身上挂着包或围巾之类的东西,哪还有美感可言!可见曲解文意。

故选B。

【小题2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以及此句含义的理解能力。

此题可联系上下文内容进行理解。鲁迅墓地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清冷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离开”,再由前文对虹口公园喧嚣的描写“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他们运动许久了吧,身上热了,大多将外套脱掉。广场边一棵粗大的悬铃木被拦腰系了一圈白带子,串着吊钩,紫白红黄的外套挂在上面”可知鲁迅的墓地周围环境不安静,虽然人来人往,但缺少前来缅怀鲁迅先生的人,因而显得冷清,所以不矛盾。一个侧重客观环境,一个侧重主观感受,不同角度不同内涵。

【小题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的赏析能力。

此题要结合文章内容。由文章第二段“2017年岁尾,在某文学杂志六十周年庆典上,在太热闹的时刻,我很想独自出去走走。上午得空,吃过早饭便直奔四川北路,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可知。作者,拜谒鲁迅墓是在冬天,并且由“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出了世界文豪广场……有天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清冷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离开”可知,鲁迅墓缺少人祭拜,这种失望之情也如冬天一样令人心寒,文章最后,作者的心情由怅然到释然释怀,正如由冬天走向春天,鲁迅墓周围变得安宁和纯净,作者的心变得安静,作者释怀,更愿意相信春天会来到,因此不能替换。根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过程,必须先冬天后春天,标题顺序不能改变。

【小题4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鲁迅小说所塑造人物形象的掌握以及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像是青铜锻造的”,指鲁迅塑造的人物是经典,杂取种种而合成一个,历经岁月洗礼而难以磨灭,具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叩击时会有深沉的回声”意思是每一次品读都会给人启迪让人感悟,由鲜活的人物到对生活人生的思考,影响深远、印象深刻,除了人物形象永恒不灭,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人格魅力也会世代绵延。

读《故乡》我记住了闰土,从中可见鲁迅小说特点“鲁迅是高超的人物雕塑家,他小说中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回声”。少年时期:少年闰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一个十足的小英雄形象。他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中年时期:中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这里所说的,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

读《阿Q正传》我记住了阿Q,记住了精神胜利法。阿Q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是贫苦农民,受尽剥削压迫。他原以为革命就是造反,痛恨它,但当看到统治者在革命面前惊慌失措时,便要求参加革命,最终被杀。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典型代表之一,鲁迅对阿Q形象精妙地塑造有力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一些心灵丑陋的旧中国人,严厉地批判了当时政府的腐败和人民的无知。

古诗鉴赏:送魏大从军+小寒食舟中作

古诗鉴赏:苏武庙+荆溪阻雪

写作训练: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写作训练:做有内涵的追星人

文言文阅读:汉书公孙贺传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现代文阅读:也是冬天 也是春天》,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面》语文教案

《一面》语文教案

...总表有关部分)。(三)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分析:这段肖像描写,文字虽然不多,却是十分逼真地再现了鲁迅外形消瘦精神却很好的形象特征。作者与鲁迅面对面观察更为仔细,描写也就进了一层,先写面孔,次写头发,再写胡须...

2023-09-05 #经典句子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老师:题目基础 但要拿高分不容易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老师:题目基础 但要拿高分不容易

...经常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第五题,指出小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第一小题运用的是外貌描写的方法,第二小题运用的是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第三小题运用的是语言描写的方法,这几种描写方法是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第六题...

2022-12-11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通过鲁迅对少年闰土的回忆,运用大量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小说字里行间充满了鲁迅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本文语言简洁,传神,人物形象鲜明。一、教学目标...

2022-12-05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版

...活动一 :亲近鲁迅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快速找出有描写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篇章,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不同的时期的鲁迅具有怎样的特点?要求用下面的句式来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童年(少年/青年)的鲁迅是...

2023-07-20 #经典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学习内容全解

...师大读书时怎样做了家庭教师,她去考家庭教师的那一段描写,非常有趣,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几十名,她之能够当选算是难的了。指望对于学费有一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

2023-01-29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讲讲高《藤野先生》

初中语文讲讲高《藤野先生》

...师:那现在,老师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们找出描写藤野先生的句子,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一会儿呢,老师来请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开始讨论吧。师:你们找到的是这个句子。“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

2023-09-12 #经典句子

“也许孔乙己真的死了”:这是病句 鲁迅的笔误还是故意?

“也许孔乙己真的死了”:这是病句 鲁迅的笔误还是故意?

...漏。鲁迅无疑是严谨的,他的文章中很少有罗嗦、多余的描写。但他的白话描写仍久找不到一些破绽,如《孔乙己》那样的句子。关于孔乙己确实死了。"大约"与"确实",一对相互矛盾的词语导致了相同的结果,无异于自相矛盾...

2023-01-13 #经典句子

余华:文学究竟是什么

余华:文学究竟是什么

...,也就二十岁出头,川端康成所吸引我的,是他对细节的描写。他的描写非常丰富,他不是用一种固定的方式,而是用一种开放的方式去描写细节。我记得他写到过一个母亲,她的女儿只有十八岁就去世了,然后化妆,因为人在...

2022-11-13 #经典句子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提前做做 成绩可期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提前做做 成绩可期

...着岸边涌过来…… 2.古诗文填空。(6分)(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 。 (2) 《江南春》中,描写春天优美景色的诗句:, 。 (3)读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我想到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诗句:, 。 三、...

2023-02-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