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探本2.10:察人之道 你真正明白孔子所讲这三句话的意思了吗

时间:2022-12-27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要明本章节,需先知把本章节安排在为政篇的逻辑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要明本章节,需先知把本章节安排在为政篇的逻辑。

而关于为政,都是孔子根据所经历的事情有感而发的。

比如孟懿子的为臣之道。不是孔子和孟懿子过不去了。

实在是孟懿子对儒家义理的破坏性太大了。

孟懿子问孝,孔子讲无违。孟武伯问孝,孔子讲其父母唯忧其疾。孟武伯的父亲还是孟懿子。孔子评价颜回,又责备颜回不违。

这其中有一个根本的逻辑起点一直藏在这些事中间。那就是名实相符。

而且我前面也讲了名实相符的重要性。尤其是为政之道。无论君臣,名实相符都是巨重要。

明白这点,逻辑就出来了。

孔子花了几个章节讲名实相符的重要性。本章则是讲如何识别名实相符还是名实不符的问题。

本章的出现就是这样来的。

明白了这一点,本章的这几句话的意思就呼之欲出了。

视其所以。很多传统注解虽然有的切中其意,但是依然不明其所以然,皆在于仅仅把这一章节当成识人之道了。

视其所以,从这个视字,便可知说的是现在。视就是看。是指现在的动作。因此,视其所以最妙的解释就是看其所为。

这个所为包括其当时的所言所行。也就是听其言观其行的意思。

但这个成语的重点在于强调的是现在时。

观其所往。这个观字有望远之义。前面论语的章节有个慎终追远。这个观其所往其实就是追远。言外之意就是还要看其以前的所言所行。追远,就是追究以前。只不过慎终追远的远更为遥远,是代指那个源头,大本。因此,观其所往是强调的过去。

察其所安,察,就是审视。这个安有两层意思。以外在而言,就是位。以内在而言就是心之所安。心也是位。

所以这个安字无论内外都和位这个字有着莫大的且紧密的联系。

为何要强调位。位在儒家乃至周易中都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概念。

君有君之位。臣有臣之位。父有父之位。在其位谋其政。

敬事而信,那一章虽然讲地是节。节和位本质是一样的。

竹为节,人为位。言节就是言位。

由此,逻辑就通达晓畅了。

察其位从而可以判断其无论现在还是以前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是否都符合其位。

也就是说,这人若是儿子,是否符合儿子的位。若是学生,是否符合学生的位。若是臣子,是否符合臣子的位。

换言之,位是本,所言所行是用。所言所行若是符合其位。则这个人是名实相符的。

所言所行若是不符合其位,那么就可以知道这个人名实不相符。

其中,这个所言所行就包括现在的言行和过去的言行。

位是哲学意义的。用俗话说就是身份。这个身份只是对人的各种关系的一个定义。比如儿子,学生,都是身份。

所以本章严谨点来说,并不是简单的识人之道。而是讲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名实相符的。这和识人之道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最后的人焉瘦哉。瘦作为隐蔽都说对了。但落脚点在隐蔽上又不对了。这句话正符合我所言的名实相符。

人焉瘦哉恰是说这个人的名和实是否相符,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论语:作为诗人的孔子 哲人的孔子 政治家的孔子第二篇

论语:论语:作为诗人的孔子 哲人的孔子 政治家的孔子第二篇

...我都做好了对我来说没什么困难了,我想这几条不仅是对孔子没什么困难,实际上这几条应该说对我们这些所有的普通人也不应该有什么困难,吧做到了这几条,我们可能真的未必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而没有未必能够成为一个...

2023-10-13 #经典句子

辛弃疾将儒家经典句子集成一首宋词 水平之高 无人能比!

辛弃疾将儒家经典句子集成一首宋词 水平之高 无人能比!

...隐居。“小人请学樊须稼”语出《论语·子路》,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种庄稼和蔬菜,孔子认为有远大志向的人不该问稼穑,给樊迟下了一个“平庸之辈”的结论。这三句实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自己现在既不为朝廷所用,那...

2023-08-14 #经典句子

用《论语》写作文 提升作文档次!语文老师的最爱!快收藏起来!

用《论语》写作文 提升作文档次!语文老师的最爱!快收藏起来!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

2023-07-27 #经典句子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1《〈论语〉十二章》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1《〈论语〉十二章》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1. 儒家,信奉孔孟之道,是先秦时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集其大成的一个学术流派。之后延绵两千余年而不断随时变化,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尊崇西周的礼乐文化...

2023-07-06 #经典句子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11课《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习题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11课《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习题

【译文】1.孔子说:“学了(知识)并且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

2023-07-27 #经典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不信乎?传不习乎?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①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②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

2022-12-29 #经典句子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是孔子吗?不是,为什么,因为论语是孔子讲课教授学生的课堂实录,这样论语就相当于是一部课堂笔记,这个课堂笔记的记载者不是孔子本人,那么是谁呢,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弟...

2023-08-05 #经典句子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 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 今成老师惯用语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 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 今成老师惯用语

众所周知,孔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有影响力、最高尚的思想家之一。汉武帝“废百家,独尊儒学”以来,儒学受到古代封建统治者的尊重,两千多年来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主流思想。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地位得到了越来...

2023-10-10 #经典句子

「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孔子文化展:带你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孔子文化展:带你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馆供图西汉《仪礼》简、东汉《熹平石经》残石、明代《孔子圣迹图》、商周十供等孔庙礼器……近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240余件(套)精心挑选的文物、古籍以及艺术品汇集一堂,系统展示...

2023-10-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