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科技创新驱动 守护中华文脉——专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

时间:2020-12-23

未来五年,新锐的科技将与古老的文物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考古发掘现场,是否会迎来更多朝气蓬勃的优秀人才?博物馆中,悠久文明历史能否激荡起更加澎湃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本文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科技创新驱动 守护中华文脉——专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这是文物事业发展五年规划首次从部门规划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

未来五年,新锐的科技将与古老的文物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考古发掘现场,是否会迎来更多朝气蓬勃的优秀人才?博物馆中,悠久文明历史能否激荡起更加澎湃的文化自信力量?围绕这些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近日接受记者专访,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小标题)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问:为何要在规划中将“科技创新”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答: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加快推进,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物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明显。规划设置专门篇章,对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全链条”布局。

一是整体提升文物科技基础研究水平。我国文物科技工作相对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创新需求非常迫切。对此,规划面向文物保护利用基础理论需求与重点科学问题,部署基础研究重点任务。通过多学科合作,揭示壁画彩绘褪色、木结构建筑失稳等文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完善文物病害科学诊断方法,加强基础数据积累,构建符合我国文物资源特点的文物修复和预防性保护科技体系。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在应对文物灾害等方面的作用,用科技找到文物防灾减灾的“密码”。

二是重点突破文物需求关键技术。面向文物防、保、研、管、用5大需求领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部署相关研发任务,突破一批关键材料、工艺、装备和集成技术,重点攻关石窟寺、土遗址、木结构建筑等保护关键技术,攻克一些抢救性保护技术难题,发展“考古方舱”等文物专有装备技术体系,加快新技术、融媒体与文物资源间的技术转化与展示优化。

三是全面优化文物科技创新发展体系。把技术供给提升与行业需求牵引结合起来,培育国家级文物科技创新基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中布局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等方向,建立文物科技跨学科、跨部门的融合创新机制。

今年,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希望,通过构建覆盖全行业全领域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使科技考古、科技应用能够更普遍、更有成效,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科技支撑,为促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赋力、赋能、赋彩。

(小标题)夯实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

问:人才是制约文物工作的瓶颈。规划对培养、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文物行业有哪些考虑?

答:人才是文物工作的支撑。只有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推动文物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才能更好延续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我们首先要加强人才培养。“十四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梳理文物领域学科框架,加强文物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建设,适当扩大考古相关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建设一批一流考古学专业,同时大力发展文物修复与保护等职业教育专业。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选择学习文博相关专业。

二是优化人才结构。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文物鉴定人才队伍建设、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等专项,着力构建高层次文物人才、急需领域人才、文物技能人才、文物科技人才、文物管理人才、相关行业文物保护人才等相结合的多层次文物人才体系。

三是壮大机构队伍。持续增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才队伍力量,构建多渠道基层文物保护看护机制,扩大考古发掘资质单位数量,加强科研类文博单位建设,打造一批文物保护研究和传承利用人才高地。

四是激发人才活力。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激励、奖励、评价、收益分配机制,有效激发文物人才创新活力,既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小标题)提供更多健康精神食粮

问:从这份规划中,公众将有哪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从文物、文化、文明中感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自豪感,是“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要丰富高品质文博产品供给。系统梳理、有力盘活传统文物资源,将文博特色产品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提升国民精神素养结合起来。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以红色文化、奋进力量滋养人、鼓舞人。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推进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发展博物馆线上数字化产品,打造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

其次要提供高效能文博行业服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创新文物合理利用方式。依托文物资源推进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建设,推介国家文化地标,试点推广国家文化遗产线路。优化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推动文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完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大文物建筑开放利用力度,妥善处理文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发的关系,推动文博单位成为特色旅游目的地和文明旅游的典范。

最后要构建高质量双向发展格局。对内融合,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措并举加强文物价值阐释传播。对外融通,加强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实施全球文明伙伴计划,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开展中外联合考古,实施文明互鉴展示工程,以中国文物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完)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科技创新驱动 守护中华文脉——专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运河鲜闻|2021京杭对话 将大运河打造为一条走向共富的文化带

运河鲜闻|2021京杭对话 将大运河打造为一条走向共富的文化带

...绝佳场景和丰富素材。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王杰群从“高水平谋划,彰显运河文化底蕴”“高标准保护,让运河融入城市生活”“高品位传承,激活运河文化基因”“高效率利用,赋能经济...

2022-12-06 #经典句子

苏州:打造江南文化艺术品牌 探寻顾恺之的精神遗存

苏州:打造江南文化艺术品牌 探寻顾恺之的精神遗存

...主席、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徐惠泉,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杨芳,苏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季珉,中共相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管傲新,相城区文体和旅游局局长潘虹,相城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元和街道...

2019-04-03 #经典句子

“唐代壁画文化特展走进港澳校园活动” 澳门展在澳门科技大学开幕

“唐代壁画文化特展走进港澳校园活动” 澳门展在澳门科技大学开幕

...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王家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以视频方式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协调部部长傅铁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2-08-31 #经典句子

《北京名物》中英文图书首发:看年轻人在北京104种“最流行”生活方式

《北京名物》中英文图书首发:看年轻人在北京104种“最流行”生活方式

...话”开幕式上举办了新书首发仪式。▲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中国画报出版社总编辑方允仲以及该书主要绘画创作者青年艺术家田震坤为新书揭幕。《北京名物》通过104幅精美手绘作品...

2024-01-03 #经典句子

“中轴线上”——2021北京古建音乐季奏响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美好序章

“中轴线上”——2021北京古建音乐季奏响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美好序章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吕舟教授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 王杰群北京市文物局局长 陈名杰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 刘俊彩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 王峥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 孙扬“古建音乐季”项目发起人 林凡“古建...

2018-08-11 #经典句子

溯源黄河文脉 讲好黄河故事  “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活动在开封启动

溯源黄河文脉 讲好黄河故事 “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活动在开封启动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副局长王娟、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启雄、河南省委网信办主任郭岩松、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等出席活动。河南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蔡新民主持启动仪式。开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松文,副市长王国...

2009-07-22 #经典句子

活动·回顾 |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中英文版全10册)发布会在东华大学成功举办

活动·回顾 |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中英文版全10册)发布会在东华大学成功举办

...年会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举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东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副校长陈南梁,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处处长毛小曼,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华东地区主任、英国...

2014-04-21 #经典句子

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与世界相交融—网络文学成为文化交往招牌名片

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与世界相交融—网络文学成为文化交往招牌名片

...建的that’sbooks平台上进行连载。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指出,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文化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

2019-06-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