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当代散文|看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电影

时间:2019-12-14

人们盼电影盼得是那么焦灼,看电影看得是那么痴迷,评电影评得是那么热烈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5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文/杨君国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中国的农村十分封闭,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十分匮乏,看一场电影,就是一次盛宴,是一次过瘾,是一次甘霖。人们盼电影盼得是那么焦灼,看电影看得是那么痴迷,评电影评得是那么热烈。

我平生记忆最深刻的是看了一场电影叫《解放》,甚至可以用刻骨铭心来表述。因为那是第一次看苏联片,第一次看那么长的片,七个半小时,第一次因为看电影而挨揍。

那是1979年暮春,我上初二。在我们的家乡,解放军正在建设一处营房。为了报答驻地的父老乡亲,体现军民鱼水情深,经常放一些电影。这天下午,我们班里早早传开了今夜在营房北边的书堂旺村放一场时间很长的电影叫《解放》。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最后一堂课几乎就等于没上,老师讲的什么,全都随风飘散,满脑子就是对电影的期盼,和考虑着怎么能看上这场电影。那天既不是星期六也不是星期天,晚上看电影,肯定会造成明天上学精力不集中,与爷娘说,他们肯定不同意,当时,我们兄弟仨一个班,如果跟哥哥或者三弟透露一点风声,他们也会向爷娘告密,琢磨再三,决定谁也不说。放学后,若无其事地回家,大大方方地吃了饭,看到哥哥帮奶奶收拾碗筷,三弟跟四弟玩,娘去喂猪,谁也没有注意我的时候,我悄无声息地拐进了过道,跨开大腿迈出门当板子,冲出大门,撒腿就往北跑。简直就像地下党逃出敌营一样。

放电影的地方书堂旺村,离我们村八里路,在东北方向。为了不迟到,我和遇到的两个伙伴商议着抄近路,走小道。横穿于吐穗的麦田垄埂之上,扒拉开交叉缠绕的树枝葛条,提鞋涉水淌过略感冰凉的河流,手脚并用爬过一踩就往下塌土的沟坎,像飞夺泸定桥的勇士那样急行军,一路小跑,终于在黄昏时赶到了目的地。

还好,电影还没开始。只是放映场上基本坐满了人,没有好的位置了,我们只能在离幕布四五米偏左的地方席地而坐。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电影靠后戏靠前。看戏,坐在前排看得真切分明;看电影,太靠前,仰着头,太累人,往后坐坐舒坦一些,最佳位置是放映机周围。

解放军放电影,就是排场,幕布是超大宽银幕,小孩的眼里看东西大,看着这银幕像生产队的打麦场一样宽广,平平整整,雪白雪白,黑色边框里用于穿绳的铁环,锃亮锃亮,闪着银光,不像公社放映队的幕布,黄不拉几,皱皱巴巴,上边还有一块块的斑点,大人说,像褯子一样。回头看看那放映机,台子也高,架子也大,装胶片子的圈圈也大,机顶上的灯也格外明亮,照得很远的人的脸上都泛着汗点和油光。

因为影片时间长,所以没等到天完全黑下来,就开始放。影像还不是很清楚,灰灰白白,花花淡淡,影影绰绰的。

电影《解放》是苏联战争史诗巨片,一共五集。每一集的片名分别为:《炮火弧线》《突破》《主攻方向》《柏林战役》《最后一击》。影片的时间跨度从1943年夏天一直到1945年5月:从苏联红军转入反攻的库尓斯克战役开始,随后是苏联红军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直至最后攻克柏林。

电影是当时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战斗片。但因为纪实性强,时间跨度大,场面恢宏,突出政治性,所以看不太懂,不如《地雷战》《地道战》细节鲜明,看着过瘾。只记得,一些特殊镜头,比如屏幕一分为二,一边展示德军备战的场景,一边展示苏军备战的场景;比如希特勒嫌德军坦克不敌苏军炮弹轰炸,要求加双层钢板等。一开始,图个新鲜,看个热闹,注意力还相对集中。但影片太长了,逐渐坐不住了,干脆把小薄袄一铺,躺在地上,也不管有土没土,也不管是脏是净。到了后半夜,开始打盹了,两个眼皮睁睁又闭上,闭上又睁睁,后来就是睡一阵,看一阵,剧情舒缓时,就睡,炮火连天时,就看。夜雾渐浓,凉意渐浓,睡意渐浓。直到看到苏军攻占了柏林,希特勒企图自杀的镜头,才重新有了兴致,才完全清醒过来。但这时天已微白,昨晚黑压压的人群,现在也显得稀疏零散,能像我们这样坚持看下来的,就是胜利者了。

四点半多点,电影结束。我们乘着晨雾,评着剧情,疾步往回赶,不能耽误了六点多的早操,老师是要点名的。到我们村时,天刚破晓,我看看时间还来得及,便决定先回家,洗洗脸,拿个煎饼,再去学校。要知道,小孩,熬了通宵,是又饥又饿又冷的,并且灰头土脸。到了家门口,我轻轻一推,很庆幸,门没关,便推开门,蹑手蹑脚,进入天井,走到水瓮边,拿起水瓢,舀了半瓢水,倒在脸盆里,蹲下,低头,捧起水。刚要洗脸,只见堂屋的门猛然敞开,娘一脸倦意,一脸怒气地冲了过来,照着我的屁股就是一脚。我一看不好,马上跳起来,连蹦带跳地跑出了大门。脸也没洗成,煎饼也没吃成。看电影的兴奋荡然无存,十分沮丧地往学校走去,沿着城隍庙的东围墙,走向叫“城隍汪”的池塘边,重新捧了两捧水,洗了洗脸。然后,好好拍打拍打了薄袄上的浮土——滚了一晚上,看不得了。学校就在本村,一会儿就到了,总不能再叫老师看出端倪。

上午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是出了名的狠角,对学生非常严厉。那天讲代数,他正苦口婆心地讲着重点,结果发现好几个学生打盹。他知道昨晚有去看电影的,就有意识地提问他们,结果,问一个答不上来,问一个答不上来,答不上来就上讲台站着。出人意料,这次,他发明的罚站方式很特别,他叫他们每人到教室外拿两块砖头回来,他把两块砖立起来,叫他们一只脚踩一块。踩上之后,两腿发抖,颤颤巍巍,稍微分神,就摔跟头。这时,他抓着教鞭使劲敲着讲桌说:看看你们还能睡着吧!看看谁还去看电影!幸亏我硬撑着没明显表现出打瞌睡的样子,才诚惶诚恐地躲过了一场丢人现眼亮丑挨批。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放学了。惴惴不安地回家,在父母面前极力讨好,实指望吃点饭,睡一会儿。结果父亲依然板着脸,给我派活儿,说:“你去浇麻吧。”当时在我们的自留地里种了八分地的麻,作为经济作物,在春末夏初青黄不接之时可以卖点钱补贴家用。我很委屈很愤懑地扛着舀瓢提着锨出了门。舀瓢,在我们这里是用于灌溉的工具,由葫芦一解两瓣,在其中一瓣上打上四个眼,穿上铁丝,绑上一根两米左右的长杆,作为把柄,就做成了舀瓢。我向麻地走着,越走越气,为什么光叫我自己去浇?这分明是惩罚,分明是偏向。走到一个墙头拐角处,我内心的反抗意识突然爆发:轮起舀瓢,朝拐角处的石头棱上狠狠砸去,“咔嚓”一声,瓢底砸破了一个鹅蛋大的窟窿。我提着破瓢,回了家,对娘说:“瓢摔破了。”奇怪的是,娘这次既没问怎么摔的,也没责备什么,说:“那就快吃饭去吧。”我心中立时释然,顿然放松,可“解放”了。

事后,娘说:她等了我一晚上,担心了一晚上,一晚上一合眼没合眼,一看我回家了,又恨又疼又气,才上去踢了我一脚。父亲说:中午看我两眼通红,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就罚我去浇麻。《弟子规》上说“出必告,反必面”,现在想想,当时确实少不更事,外出一整夜,怎么就不跟父母打个招呼呢?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专门百度了一下:《解放》影片编剧之一、作家尤里·邦达列夫认为影片“有些近似以资料和真实事件为基础的编年史,它描写历史人物,描写广阔的战争背景,从士兵的战壕到统帅部的大本营,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很大”。导演尤里·奥泽洛夫则强调《解放》是一部政治电影。一方面,影片力图表现两种体系白热化斗争的不可调和性,努力突出苏联红军的伟大历史使命——把人民从法西斯奴役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尽管主要内容写的是解放、是胜利,但影片结束时银幕上出现了一行发人深省的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接着是各参战国在战争中的死亡人数,有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有英国、美国、也有德国……这使得影片的政治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战争对于全人类而言永远是一出悲剧。其中铭刻在无名英雄墓的一句话至今仍激励这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今天,回忆一次看电影的经历,回忆一段看电影的过往,联想到如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社会的和平稳定,以前的一点一滴,甚至一次冒失,一段顽皮,一声责备,都充满了淡淡的甜味。因为,对国家而言,和平与发展是永恒的课题;对老百姓而言,安安稳稳过上富裕安康的日子是最大的满足。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杨君国,男,汉族,山东省沂水县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爱好写作,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学习强国、大众日报、大众网、联合日报、齐鲁晚报、职工天地等报刊杂志和新媒体。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电话:13210570289 (入会) 18765312921 (投稿)

壹点号当代散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当代散文|看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电影》,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bug:称《人民电影》刊《西沙儿女》剧本

《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bug:称《人民电影》刊《西沙儿女》剧本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资料,日渐丰富,是一件好事,为还原文学的真实地貌,提供了全方位的管窥孔。笔者过去在书店里购得一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中的第三卷,如获至宝。该书共有三卷,出版时间...

2017-12-15 #经典句子

《中国当代百家散文诗精选》目录

《中国当代百家散文诗精选》目录

...”,看花开花落,观秋叶飘零,亚楠在他的诗中,寄托着刻骨铭心的乡愁,这便是《乡愁是一只孤独的鸟》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心随鸟动,情与景生,能否回到生命的故乡,以缓释心中爱的沉重,便是诗人要追问与诘询的话题。...

2023-08-17 #经典句子

记录电影:一部电影一句话

记录电影:一部电影一句话

...改编。一对青梅竹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劫重逢......这段刻骨铭心的故事由一名天天来探望住在疗养院病人的老先生笔记本中娓娓道出,随着故事水落石出,显然这名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而说故事者正是求...

2024-01-08 #经典句子

【书单】这7本华语顶级文学作品 好看到停不下来!

【书单】这7本华语顶级文学作品 好看到停不下来!

...: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暇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

2014-09-17 #经典句子

感受深情散文诗 余秋雨《我在等你》

感受深情散文诗 余秋雨《我在等你》

...间内成长的,只有那么一个人,而这个人,是可以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这首散文诗从头到尾饱含深情,爱得十分深刻,让人十分动容,“如果有一天,你要离开我,我不会留你,我知道你有你的理由;如果有一天,你说还爱我,...

2015-07-10 #经典句子

当代书评|花香浓郁 沁人心脾——简评孙晓萍散文集《花语》

当代书评|花香浓郁 沁人心脾——简评孙晓萍散文集《花语》

姜红伟打开大兴安岭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晓萍的散文集《花语》犹如走进一座百花盛开的花园,一朵又一朵美丽的春兰、茉莉、米兰、桂花从书里迎面而开。孙晓萍是一位善于酿造花香的作家。她运用自己对散文艺术的独特理...

2016-03-22 #经典句子

当代散文|烟雨蒙蒙浮来山

当代散文|烟雨蒙蒙浮来山

...刘朝阳 山东散文学会(07002240)、日照作家协会会员《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

2018-12-15 #经典句子

1部电影1首歌1夜爆红 于文文随口说的1句话 戳中了一群人的泪点

1部电影1首歌1夜爆红 于文文随口说的1句话 戳中了一群人的泪点

...以为我不会走,我以为你会留,最后,我们说散就散只有刻骨铭心爱过的人才懂得这句话中的沉重,对的时候遇到对的人,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陪你喝醉的人,注定没有办法送你回家。你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爱人是谁?现...

2023-10-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