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成语:“蛙鸣蚓叫”的由来 “叫”字的含义

时间:2019-01-22

标题中的问题答案:1关于叫字的详细解说,请看第二字叫字词条;2成语蛙鸣蚓叫意思是青蛙与蚯蚓的鸣叫,用以比喻浅陋的识见或议论,其中的叫指鸣叫。其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标题中的问题答案:(1)关于“叫”字的详细解说,请看第二字“叫”字词条;(2)成语“蛙鸣蚓叫”意思是青蛙与蚯蚓的鸣叫,用以比喻浅陋的识见或议论,其中的“叫”指鸣叫。其他无兴趣内容请自行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82课,讲《说文解字》“口”部汉字中的四个汉字,分别是哤、叫、嘅、唌。因为其他三字相对较生僻,本课的重点是“叫”字,各字详情如下:

1、哤。读má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哤,哤异之言。从口,尨声。一曰杂语。”形声字。本义是言语杂乱。《小尔雅.广训》:“杂言曰哤。”《国语.齐语》:“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这是管子回答齐桓公,他认为(士、农、工、商)四民不要让他们混杂居住,混杂居住会使他们言语杂乱,相互干扰,工作不安心。再比如韩愈《病中赠张十八》:“将归乃徐谓,子言得无哤。”同样也是言语杂乱的意思,说得慢,所以语言不显得杂乱。

也引申称杂乱。比如马融《长笛赋》:“山鸡晨群,壄雉晁雊。……哤聒其前后者,无昼夜而息焉。”哤在这里形容各种山、野鸡等叫声杂乱。

哤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2、叫。读jiào。是现代汉语常用字,今义与古义基本相同。《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叫,呼也。从口,丩声。”形声字。

关于叫的字形,有资料称叫为形声兼会意字,即如下图所示:

这种看法错误地理解了“丩”字的小篆字形,认为下部是张大嘴的人,上部是发出的拉长的呼声,这显然是错误的拆解和误读,因为“丩”是《说文解字》540部部首之一,其本义是“相纠缭也。”在金文字形里明确可以看出是二丝互相纠缠之形,像瓜藤,与人形毫不相关。好在“丩”部不远,很快就会讲到,到时候我们再细说。

叫的本义是呼喊。比如,大喊大叫,大声叫好。比如《诗经.小雅.北山》:“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毛传》称:“叫,呼。”“不知叫号”指不知道民众的呼声和哭声,整句的大意即有的人从不知民间疾苦,有的人忧虑国事非常劳累。再比如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戍卒呼喊,也用的是呼的本义。

本义之外,“叫”字在口语中的用法很多,意义也很丰富,比如:(1)鸣叫。比如鸡叫;汽笛叫。比如李白《九日登山》:“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鲁迅的《准风月谈.秋夜纪游》:“凉风,月光,然而也有狗子叫。”又比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书坊刻诗话後》:“小慧私智,不知大體,自安於蛙鸣蚓叫。”指蚯蚓的叫声,其中“蛙鸣蚓叫”一词发展为成语,意思是青蛙与蚯蚓的鸣叫,用以比喻浅陋的识见或议论。

(2)在方言中,指“叫子”(哨儿)。《中国歌谣资料》第一集:“清明到,做‘麦叫’,一头吹,一头笑。”“麦叫”指用麦杆做的哨子。部分地区方言里也称呼柳哨(用柳条做的哨子)为“叫吹”,如图:

(3)算是;称为。如:真叫忙。这叫不锈钢。比如《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这庄叫小不小,叫大不大,也有二三十户人家。”

(4)召唤。比如:你妈叫你。比如老舍《骆驼祥子》七:“先生叫你哪!”

(5)当,当作。比如老舍《骆驼祥子》十五:“什么委屈都受过了,何必单在这一点上叫真呢?”

(6)雇;到店里订购东西让人送来。比如我们平常说的:叫车,叫了一桌菜。

(7)使;令。比如:叫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老舍《骆驼祥子》五:“大太太扯着天津腔,叫他去挑水。”(课中加多一句话,你们看,我们举例子经常举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这实在是一本了解汉语言,特别是北方语言的文学经典,一定要读一读。)

(8)容许或听任。比如《高玉宝》第二章:“玉宝哭着,趴在爷爷腿上怎的也不叫卖猪。”

(9)用作介词。被。赵树理《登记》:“两个人以后一定很和气,总不会象小飞娥那时候叫张木匠打得个半死。”

(10)在方言里,还指雄性的(某些家畜或家禽)比如:叫驴;叫鸡。这是由鸣叫的意义引申出来的,畜禽里一般是公的鸣叫,母的很少鸣叫。

此外,现代口语里也称人喊或者嚷为“叫”,比如,你叫啥哩?,一般多含贬义。

叫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3、嘅。这个字有两个读音:

(一)kài。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嘅,叹也。从口,既声。”形声字。本义是叹息。也写作“慨”。王筠的《说文句读》:“嘅,经典多写作慨。”《玉篇.口部》:“嘅,《诗》云:‘嘅我寤叹’。《广雅》云:‘嘅,满也。’”今本的《诗经.曹风.下泉》及《广雅.释诂》皆写作“忾”,即“忾我寤叹”,睁开眼睛醒来长叹息。《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嘅其叹矣。”有位女子被遗弃,长叹又苦恼。

(二)gě。这个读音,用于粤方言,助词。相当于普通话的“的”。比如,我嘅。噉样做喺啱嘅(这样做是对的)。

嘅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4、唌。读音有三个:

(一)xiá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唌,语唌叹也。从口,延声。”形声字。本义是言语中夹杂叹息声。王筠《说文句读》:“谓言语中杂叹息声也。”《广韵.寒韵》:“唌,叹也。”显然,唌也可以单指叹息。

本义之外,唌还通“(涎)”。指唾沫。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乾部》:“唌,假借为。”郭璞《江赋》:“扬鳍掉尾,喷浪飞唌”。李善注称:“唌,沫也。”就是鱼吐出的泡沫(唾沫)。

(二)yán。谗言急切的样子。《集韵.仙韵》:“唌,唌唌,谗急貌。”比如《后汉书.梁鸿传》:“竞举枉兮措直,咸先倿兮唌唌。”李贤注称:“唌,音延,谗言捷急之貌。”大意是:竞相举用邪枉啊为此罢正直,都是巧佞在前啊急切将谗言献。

(三)dàn。同“诞”。《集韵.缓韵》:“诞,亦从口。”

唌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之182,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成语:“蛙鸣蚓叫”的由来 “叫”字的含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两部鼓吹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两部鼓吹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出自:《南齐书·孔稚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两部鼓吹是...

2023-12-28 #经典句子

这些带“虎”的成语原本含义竟然是这样

这些带“虎”的成语原本含义竟然是这样

...着,而且还图谋伺机攫取”。其实,这与这个成语原本的含义完全相反。虎视眈眈的出处是《易经》的《颐卦》。颐,有供养的意思。《颐卦》讲的是民生,提示必须要自己获得口中的食物,强调倘若只想从他人处获得食物必有...

2023-12-10 #经典句子

姓氏文化|这些成语典故与姓氏有关

姓氏文化|这些成语典故与姓氏有关

...,指黍子,这里指范式和张劭一起喝酒吃鸡,意喻朋友间含义的深情。李广不侯:意同李广未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李郭同舟:意指知己相处,关系亲密无间,彼此不分贵贱。姚黄魏紫:原意是宋代洛阳的两种名贵牡丹...

2023-12-15 #经典句子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成语“我见犹怜”的由来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成语“我见犹怜”的由来

...,何况那个老东西呢!”这也是“我见犹怜”这个成语的由来。

2016-02-05 #经典句子

成语“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的由来

成语“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的由来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有一个大臣叫李林甫的,官至兵部尚书,此人才艺颇佳,但喜好结交权贵和皇帝身边的人,表面和善擅长恭维人,很得皇帝的信任,在朝做了近二十载的官员,但渐渐人们发现此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常暗中...

2024-01-12 #经典句子

一起学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和意义

一起学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和意义

说到“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不知道朋友们会怎么解释它呢?最初,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和书法绘画有关,或许是当时洛阳出产的一种纸质量非常好,适合画画写字,所以价格就高呢?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先来看看“洛阳纸贵...

2011-07-01 #经典句子

历史成语故事:“不伦不类”一词的由来!

历史成语故事:“不伦不类”一词的由来!

不伦不类“不伦不在”这则成语的“伦”即类。表示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是不三不四,形容不成样子或不正派。这个成语来源于《红楼梦》第六十七回,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又见他说的不伦不类,也不便不理他...

2010-07-11 #经典句子

涨知识:原来痴人说梦这个成语 和这位名动大江南北的异僧有关

涨知识:原来痴人说梦这个成语 和这位名动大江南北的异僧有关

...,却是指对着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两者之间的含义还是有所差别的。其实,这个成语的由来,和一位在唐宋两代都名动大江南北的异僧有关系。这位异僧是谁呢?在宋代僧人觉范所撰写的《冷斋夜话》卷九中,曾经记...

2019-03-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