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宜昌文史研究者印象(之一)

时间:2018-11-29

我在八九十年代有幸在市政府分管文教工作,更参与了张忠民会长、李泉会长、徐炜会长领衔的历届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和学术活动,髙兴地看到涌现出众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1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符号按以屈原文化为地标的宜昌,有着丰厚的历史遗产。我在八九十年代有幸在市政府分管文教工作,更参与了张忠民会长、李泉会长、徐炜会长领衔的历届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和学术活动,髙兴地看到涌现出众多专家学者和业余爱好者,並和许多人有过深度学术交流。他们在宜昌文史研究各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作出了很大贡献,确实值得总结嘉榜。宗国以他资深宣传文化工作见闻,对宜昌文史研究者、尤其是民间学者加以推介,是很有必要且有意义的,我乐见其成並以此为引。

周德富,1961年生,湖北枝江市顾店镇人。枝江一中语文特级教师,中学正高职教师,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炎黄文化研究会名人分会学术顾问,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兼职研究员,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会员;枝江市政协常委,枝江市作协副主席,枝江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主要文史著作有:《沮江随笔注译》(中国文史出版社)、《张盛藻诗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朱锡绶诗集》(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雷思霈诗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同治版枝江县志(校注本)》(湖北人民出版社)、《康熙版、乾隆版、道光版枝江县志合刊(校注本)》(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乾隆版东湖县志(校注本)》(中国方志出版社)、《同治版宜昌府志(校注本)》(湖北人民出版社)、《荆楚文库丛书·张盛藻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枝江古代道德箴言》(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明代尚书刘一儒》(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炎黄文化研究书系·雷思霈文集》(长江出版社)、《爱国学者曹廷杰》(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荆楚文库丛书·雷思霈集》(湖北人民出版社)、《枝江历代艺文录》(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宜昌名儒杨毓秀》(三峡出版社)。在《湖北方志》《楚天都市报》《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文化》等报刊发表多篇文史论文,《寻找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获宜昌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周德富是湖北省枝江一中语文特级教师,从教三十九年。他在坚持一线教学、认真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充分利用自己古文功底深厚的优势,扎实进行地方历史的研究,特别是枝江、宜昌的历史文献整理,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众多学术成就:

一、成功破解了名著《围炉夜话》作者的身世之谜。清代后期问世的《围炉夜话》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处世奇书之一。很早就流传海外,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三十多家中外出版机构出版,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但在2011年之前,谁也不知道作者王永彬是何方人士,所有出版社包括中华书局这样的顶尖级出版社,在出版该书时都要遗憾的说明“作者生平不详”,因为作者只在书的序言中提到“王永彬书于桥西山馆”,并未提及其他生平信息。周德富在编写枝江政协文史资料时意外发现枝江同治版古县志的“分修”亦名王永彬,从而展开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查阅了大量史料,并实地考察,寻找王氏后人,终于弄清了王永彬就是古枝江石门坎(今属宜都)人。此研究成果2011年7月先后在《三峡日报》《三峡晚报》整版刊出,《楚天都市报》《中国国学网》等也加以大篇幅报道,引起巨大轰动,引起全国关注。武大、华师等高校的专家给以高度评价,称其“破解了学界百年难题”。后来,这一发现被写进了《宜昌市志》《宜昌年鉴》。2012年以后出版的《围炉夜话》基本上都吸收了这一研究发现。周德富的《寻找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一文,2016年获得宜昌市第五批社会科学成果奖。王永彬是可以排在前十位的宜昌历史文化名人,是周老师成功地将其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上来。

二、系统整理出版了六部大型古代地方志书。周德富在近十五年间,先后帮助枝江市、宜昌市两级史志部门整理出版了康熙版《枝江县志》、乾隆版《枝江县志》、道光版《枝江县志》、同治版《枝江县志》、同治版《宜昌府志》、乾隆版《东湖县志》,总字数近400万字。为这些古旧志书服务当今社会、助力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2006年,周老师担任枝江市政协委员,写的第一个提案就是《整理出版枝江古旧县志的建议》,他认为古旧县志一般读者看不到、读不懂,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对古志进行繁简字转换、断句标点、注释考证、补充史料。周老师整理的六部古代志书都是这样处理的。2017年整理出版的同治版《枝江县志》原书只有二十万字,而周老师的整理本达到了七十万字,丰富了大量的史料。对枝江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对枝江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后来镇志、村志、《枝江地名志》的编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个整理本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周老师撰写的一万六千字的长篇论文《同治枝江县志整理记》,先后被《湖北方志》《三峡文化》全文刊载。这两个刊物都版面有限,但都全文刊载如此之长的文章,《湖北方志》还特地在封面加以重点推介。足见此志的整理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引领示范作用。2019年整理出版的《康熙乾隆道光〈枝江县志〉合刊》本总字数达到了七十万字。周德富是《宜昌府志》整理本的“总纂”,原刻本七十万字,整理本一套八本,字数达到了一百六十万,是一本卷帙浩繁的大书。此书的整理出版被视为是2017年宜昌文化的大事之一。宜昌城清代称东湖县,乾隆版的《东湖县志》是有关宜昌城的最系统最完整的一部志书。周德富任“总纂”,并独自一人承担全部整理工作。整理本一套三本,字数达到了六十万字。《宜昌府志》《东湖县志》的整理均由宜昌市主要领导担任整理委员会主任,由宜昌市主要领导作序。周老师撰写的《同治宜昌整理记》《乾隆东湖县志整理记》都同样先后在《湖北方志》《三峡文化》发表。

三、高质量地编辑出版了多部市县两级政协文史资料。2012年以来,周德富先后独自为远安县政协编辑出版了《沮江随笔注译》,为宜都市政协编辑出版了《朱锡绶诗集》,为宜昌市政协编辑出版了《雷思霈诗辑注》,为西陵区政协编辑出版了《明代尚书刘一儒》,为枝江市政协编辑出版了《爱国学者曹廷杰》《枝江历代艺文录》六部政协文史资料。朱锡绶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人,先后在宜昌的夷陵、远安、枝江任知县,是一个被历史掩埋了的优秀人物,其作品在他在世时就曾流传海外,其《幽梦续影》被《清史稿》收录,在当时的影响超过了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周老师对其作品的整理让这位优秀的古代县令重新进入了读者的视野。雷思霈是明代公安派骨干成员,是古夷陵城区人,是他把夷陵文学推到了一个繁荣的顶峰。但由于其书很早即为日本所掠,国内对其知之甚少。宜昌文史界以往对他的了解基本是建‘立在《宜昌府志》《东湖县志》所收录的20多首诗文的基础之上,了解非常有限。周德富利用他学生资源广的优势,请在世界各地求学或任职的学生帮忙广泛收集雷思霈的作品,特别是从日本弄回了他的存世孤本《雷检讨诗集》。然后与宜昌市政协合作,整理出版了《雷思霈诗辑注》一书。该书收集雷思霈诗歌三百多首,让宜昌人对雷思霈有了全面的了解。他撰写的论文《荆楚文学的一面旗帜——雷思霈其人其诗》,先后在“三峡文化高峰论坛”“三峡文化研究会”上交流,产生了很大影响,后由《三峡文化研究》《宜昌作家》等刊物发表。刘一儒是张居正亲家,刘家是宜昌城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但宜昌人以往对刘一儒及其家族的了解并不深入。周德富的整理,找到了刘一儒及其子刘戡之(张居正女婿)、其孙刘升、其曾孙刘廷僖四代人的全部存世作品,为宜昌的文史研究和文化建设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曹廷杰是著名的东北边疆地理学者。《爱国学者曹廷杰》是第一部带有传记性质的全面介绍曹廷杰的专著,在曹廷杰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枝江古代文化繁荣,存世诗文众多,但以往缺乏系统研究。周老师整理的《枝江历代艺文录》,不仅收集了枝江历史上的六百多首诗文,而且还系统梳理了枝江的文学发展史,使读者对枝江的文学全貌有了全面清晰的了解。

四、破格应邀点校整理了多部《荆楚文库》丛书。《荆楚文库》是有史以来湖北最大的文献整理项目,被称为“鄂版四库全书”。其整理工作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挂帅,由学界泰斗张开沅、冯天瑜担任总纂。《荆楚文库》的点校整理一般是由大学教授来做,周德富被破格邀请参与这项工作。他整理的《张盛藻集》已于2018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该书是《荆楚文库》首批出版的109本书籍之一,是宜昌学者做的第一部《荆楚文库》丛书,也是全省业余研究者出的第一部《荆楚文库》丛书。张盛藻是晚清枝江董市人,是一个对《红楼梦》传播,对中国历史进程都产生过影响的人物。在此研究之前,枝江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枝江人,更不知道他在历史上的影响。由于周德富的宣传和这部书籍的出版,2018年的枝江党代会、枝江人代会上都提出了“挖掘枝江历史名人张盛藻”的口号。张盛藻其人也因此在学术界引起更大重视。2020年12月,周德富整理的另一部《荆楚文库》丛书《雷思霈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七十万字。除此之外,他整理的《杨毓秀集》《刘一儒刘戡之集》两书也已经在《荆楚文库》立项,计划2022年出版发行。

五、积极参与收集整理了多名宜昌历史文化名人文集的整理工作。2017年和2018年周德富先后受聘担任夷陵区政协《明末宰相文安之》《晚清史家王定安》两本文史资料的“特约编委”和“审读”。其中为《明末宰相文安之》一书提供了大量散见于各种古籍中的有关文安之的珍贵史料。《晚清史家王定安》全书近四十万字,且大部分是文言文。周老师认真审读这些文字,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被该书编写人员采纳,并为该书提供了不少稀有史料。2020年,周老师整理的《雷思霈文集》作为“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书系”之一,由长江出版社出版,受到学界高度评价。四十万字的《宜昌名儒杨毓秀》一书,目前已经通过宜昌市委宣传部“2021年宜昌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的评审,即将由国家级出版社三峡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出版将为宜昌再次打捞出一个被历史尘埃湮没的宜昌历史文化名人。

2021年周德富老师已经正式退休。他表示,枝江、宜昌的历史文献还有许多尚待整理,枝江、宜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有不少尚待挖掘,退休后他将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将其作为自己退休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衷心祝愿周老师退休不辍研究,人生再添华章。

作者/来源:曹宗国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宜昌文史研究者印象(之一)》,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宜昌屈原文化研究印象(之三)

宜昌屈原文化研究印象(之三)

...独特,论证周详。本书中有好几个论题,往往都是以前被研究者们所忽略,或者是未经充分论证就匆忙下结论了的。如“三闾大夫”称号,究竟是屈原的官名,还是其爵位称号?屈原家族的始祖究竟是谁等。还有些论题,是前人...

2009-06-15 #经典句子

开山大师兄|陶思炎:研究中国民俗文化一定要敢于批判

开山大师兄|陶思炎:研究中国民俗文化一定要敢于批判

...例,全国的研究队伍都调动起来了,培养了一批爱好者和研究者,而且大家做调研也没有什么经费支持,大多自费下去,写东西、编材料不要稿费,挺可敬的一代人。1990年代转向出成果,1980年代的著作多是民间歌谣集、民间故...

2008-08-05 #经典句子

【恩施文旅号】重磅!“文化巴东”丛书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恩施文旅号】重磅!“文化巴东”丛书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本书是巴东皮影戏传承人、巴东堂戏传承人、地方戏曲研究者根据民间流传的“李有海版”“杠子”式(提纲)剧本,经过重新挖掘、编排、编辑、记录整理而成,全书共精选六十部常演的经典皮影戏传统剧目。《土家族撒叶...

2013-07-26 #经典句子

北大学报副主编:论文题目最好这样写

北大学报副主编:论文题目最好这样写

...刊网,输入关键词检索,相关问题的文章就都可以看到。研究者可以利用它,学术期刊编辑更是经常查询。研究者利用它是收集资料,编辑利用它是看投稿是否有新意,是否抄袭。只要一查询,就会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如果选...

2023-10-17 #经典句子

《兄弟》英文版译者罗鹏夫妇:如何让美国编辑接受余华的风格

《兄弟》英文版译者罗鹏夫妇:如何让美国编辑接受余华的风格

...罗鹏开玩笑说她是“粉丝文化的粉丝”。尽管自己完全以研究者角度看待大众文化,二人却对后辈十分宽容,两个孩子喜欢玩游戏或是看书,他们并不加以干涉。这得益于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小时候我父母从来不干涉我看...

2014-06-29 #经典句子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50复旦大学石祥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50复旦大学石祥

...《春秋经传集解》,参观者来了,好像是莱顿大学的两位研究者。拿出来的书,有唐伯虎藏过的书棚本《王建诗集》、元刻本《文心雕龙》、老朋友十卷残本《金石录》、翁家旧藏《长短经》,以及上百叶宋元残叶集锦。还有一...

2014-09-11 #经典句子

“一句话叫响宜昌” 湖北宜昌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形象宣传口号

“一句话叫响宜昌” 湖北宜昌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形象宣传口号

为进一步打造具有宜昌特点、时代特征、全国知名、世界影响的城市品牌形象,增强宜昌市知名度、美誉度和认知度,湖北宜昌成立“一句话叫响宜昌”城市形象宣传口号征集组委会,面向全球发起“一句话叫响宜昌”城市形象...

2022-12-18 #经典句子

“一句话叫响宜昌”湖北宜昌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形象宣传口号

“一句话叫响宜昌”湖北宜昌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形象宣传口号

为进一步打造具有宜昌特点、时代特征、全国知名、世界影响的城市品牌形象,增强宜昌市知名度、美誉度和认知度,湖北宜昌成立“一句话叫响宜昌”城市形象宣传口号征集组委会,面向全球发起“一句话叫响宜昌”城市形象...

2023-11-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