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剑 自古君子的标配 品剑文化 体会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

时间:2017-10-25

自古君子爱剑,文人墨客与剑有着不解之缘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0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在古代,剑是正义的精神代表。自古君子爱剑,文人墨客与剑有着不解之缘。从武侠小说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很多侠义之士均以佩戴宝剑为傲。说起这,很多的武侠小说还以宝剑的名字命名,比如《倚天屠龙记》、《碧血剑》、《轩辕剑》等。剑在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存在,在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它主要作为兵器存在,俗话说“古之言兵必言剑”,就表明在战争中剑的作用不容小觑。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火药的发明,剑在作战中的作用减小,剑的功能性质也随之转变。从秦朝开始,剑所代表的精神气质特征越来越明显,剑逐渐成为一种精神气质的象征。

随着剑的功能性质的转变,它的兼容性特征愈加明显。剑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很高,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丝丝牵连。首先就是剑与中国传统舞蹈的组合促成了剑舞的出现,在唐朝十分出彩。接着,剑与中国传统书法、传统戏曲也有联系。民国时期著名的四大戏曲家均以剑助兴,进行戏剧表演。从剑的造型来看,涉及到的工艺文化更是丰富,好的工艺做出的剑便是宝剑了。最后就是剑与文人之间的关系,君子爱剑,文人亦是如此,尤其是在文化发展极其繁荣的唐朝,更有诗仙李白是爱剑之人的代表。可以这么说,剑文化在唐朝发展最为耀眼,与唐朝的文人有很深的关联。

一、了解剑文化,首先要知道它的发展历程

据说在远古时代已经产生剑了,通过古代书籍《黄帝本纪》了解到远古时代的黄帝采取了首山的铜铸造出了剑,并用字进行铭刻,电视剧《轩辕剑》讲的便是远古时代的历史。关于这个时期对剑的形状设计记录不是很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期的剑文化已经有了初步雏形,人们已经知道用古文为剑造型。《淮南子·汜论》中记载:“古之兵,弓剑而已矣,槽矛无击,侑戟无刺。”可见,这个时期的剑属于短兵器,人们会用来作为防身工具。总之,剑的历史悠久,剑文化从中国历史发展以来一直存在,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证明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到了商周时期,剑使用的范围扩大,他的形状也得以固定下来。首先就是剑在军事中的运用更加广泛,再则很多人都会配备短剑作为防身利器,还有的剑品被用来作为装饰,陈设在屋内。在军事中用到的剑器要分等制,依据剑的长短造型供士兵选用,有剑身长是剑柄的五倍、四倍、三倍的区分。身强力壮的士兵可以选择剑身稍长且具有一定重量的剑器,身材羸弱者可以选择剑身稍短、重量较轻的剑器。另外,商周时期的剑器基本是用青铜铸造,要知道,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也是享有一定盛名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政治上国家林立先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经济上小农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文化上又有 “百家争鸣”。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战争”是主要的话题。长久的战争使得各个国家对于兵器制作很是重视。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剑器的制作更加的精细。用于军事的剑器要耐打耐磨,防身用的匕首小而精致,很是精巧的剑器被用来收藏。著名的剑有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尤其是越王勾践剑制作工艺更是上等。《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不仅如此,越王勾践剑还具有弯曲自动弹直的功能,也不会生锈。这就表明在春秋时期,人们的铸剑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到了战国后期,这种技术依然发扬着,这个时期,铁剑也流行起来,随之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铸剑大师。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战场上对剑器的需求就减少了。特别是骑兵的出现弥补了剑器的短板,在队伍和阵型上就能给以敌人威慑,剑器开始从战场的舞台上退出。即使这样,铸剑技术依然在不断进步。东汉时期出现了“百炼钢”,通过这种方式铸造的剑器犹如神兵利器。隋唐时期,虽说剑的本身工艺水平没有较大的进步,但随着文化的发展,剑铸剑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在后代亦是如此。可以这样说,自东汉“百炼钢”方法闻名于世之后,剑的铸造技术在无实质性进展,但是剑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愈加繁荣。

二、各个历史时期中,为何唐朝的剑文化发展最为耀眼?

首先,唐朝的剑文化的发展主要在文化领域,不是说唐朝的剑器制作有了划时代的进步,而是唐朝的剑文化区别于以前,剑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而存在。为什么说唐朝的剑文化最为耀眼呢?第一,唐朝出现了两个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在这个时间段内,唐朝的文化思想极其繁荣,包括以“剑”为主题的诗歌,数不胜数。第二,就是唐朝出现了剑舞,有公孙大娘的剑舞闻名于世。第三,剑与书法相得益彰,唐朝的书法家擅长各类文字形态的钻研,更是有张旭的狂草让人为之癫狂,其书法刚劲有力、亦刚亦柔。据此,张旭和公孙大娘对剑文化感触颇深,创设自己的独特风格的舞蹈和书法。总的来说,剑文化在唐朝的发展不局限于对剑本身造型的精细打磨,而是对剑的精神意境的创设,这也因此说唐朝的剑文化发展最为耀眼。

那么,为什么唐朝的剑文化会发展得如此之好?这就不得不谈一谈唐朝的社会状态了。首先在政治上,唐朝长期稳定,先后出现了两个盛世局面。接着就是经济上了,农业、商业、手工业均有一定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唐朝的文化政策,对内鼓励文化思想各异、兼容并包,对外积极接纳外来文化,包括佛教思想。唐朝的外交范围非常广泛,东到朝鲜、日本,西至罗马、波斯、阿拉伯等国,南有越南,北方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可以说是全方位对外开放。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文化的发展必然十分精彩。

最后,要说唐朝的剑文化就不得不提一下唐朝的文人阶层了。从前代积淀的剑文化在唐朝时得以生根发芽,而唐朝的文人为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肆意挥发的养料。从秦汉开始,剑的精神意义被提炼出来,剑是君子的标配,行侠仗义之人都必备一把剑。所以剑一般说来,是正义、高尚、威武的象征。到了唐朝,这种精神更是被诗人们咏颂。诗仙李白也是一名剑客,他所有的诗中,有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剑。还有些文人喜爱描写剑客,如“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在唐朝的诗作中关于剑的描写非常多,多是借剑抒情,因而在唐朝,剑文化成为了诗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都说君子爱剑,为何君子要集万千宠爱于剑之身呢?

既说剑是君子的追求,且谈一谈剑是如何成为君子的追求的。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剑器作战的弊端就已经被显现出来。剑器比较单薄,遇到强厚的护盾,便无可奈何。剑要求的是近战厮杀,手持刀剑对骑在马上的敌人的伤害力不够。特别是要求提高剑的韧性的话就要消耗过多的时间和工序,这样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战斗更加不知所措。随着朝代的更替,社会整体来说趋于稳定,用到剑的地方就更少了,所以剑在军事上的运用就被淘汰了。起初剑所宣扬的精神一直存在,在秦汉时期,王公贵族都有着佩戴宝剑的习惯,一来尽显身份地位的尊贵,二来起到防身护卫的作用。剑的造型精致,笔直而又韧劲,主起防身的作用,象征着正直、有胆识、不招惹是非的品性,素来君子有成人之美,行道义之事,所以剑的这种象征意义与君子的追求不谋而合。

随着社会各种弊端和不当行为的出现,持剑之人需要解决的麻烦也增多,剑在社会中被赋予的意义更加广泛。起初,剑作为一种器具,被陈设在屋内,成为某些家族的传家之宝。有的宝剑甚至是国家扬善除恶、斩杀奸官逆臣的宝贝,比如明朝的“尚方宝剑”。在民间,剑也成为侠士行侠仗义的必备工具。很多的武侠小说中,剑是名门正派们的通用武器,而以暗器、毒药等作为武器的派教多是些旁门左道,这也就有了正派、邪教之分。在这个过程中剑的意义越来越广泛,总结来说剑代表着正义、刚正不阿的道德情操,文人眼中的剑还象征着自由、浪漫,是神圣之物。

四、剑文化兼容性高,它与中国哪些传统文化有联系呢?

首先就是剑与舞蹈,在前面也提过,剑和舞蹈的结合是在唐代。唐代的舞蹈分为“软舞”和“健舞”两大类,通过命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两种舞蹈的区别,自然是一刚一柔。剑舞是“键”舞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公孙大娘的剑舞那叫一个出神入化,将剑的刚和舞步的柔结合起来,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亦刚亦柔,恰到好处。因为公孙大娘会一定的剑术,她又擅长舞蹈,剑舞的舞步急速、轻盈,非一般人所能达到。挥剑时刻,她能做到收放自如,有时快如疾风,有时动若浮云。再配备专业的服饰,表演这段舞蹈,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在诗人杜甫的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表露出了他作为一名观看者的真实感受,“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如此之壮景,怎能叫人不感叹。

接着就是剑与传统戏曲的关系。最为人熟知的戏曲剧目《霸王别姬》便是剑与戏剧结合的典范,这部作品出自于民国赫赫有名的戏剧家梅兰芳。梅兰芳对戏剧本身有着狂热的追求,他是戏剧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他表演的《霸王别姬》片段结合了中国古代的太极剑法,所以节奏舒缓、跌宕起伏、柔中有刚。这部作品表现出了虞姬的人物性格,对其心情的描绘也是恰到好处。一曲成名之后,剑与戏剧结合的方式呈现出的戏剧剧目受到推崇,另有程砚秋先生的《青霜剑》轰动一时,同期出现的还有梅兰芳的《一口剑》、尚小云的《峨眉剑》、苟慧生的《鸳鸯剑》,剧目各有特色,成就了中国戏剧发展的鼎盛时期。

剑与书法的融汇以唐朝张旭草书最为典型。素来有着“书剑同源”的说法,在张旭的草书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张旭的狂草有着行云流水的特点、张狂有力,剑本身也具有这样的特质,特别是后期制作的剑器即可舒张、也可收缩。张旭的这一创举得益于他对剑文化的了解,懂得如何把握书法的精髓,秦朝大将军蒙恬以剑风书写的字给了他启示。如此说来,剑与书法的结合意念很早就有了,只不过都没有得以很好地展现。

最后就是剑与古代其它文化领域的联系了。首先从古代的铸剑工艺上来说,在历史发展后期,剑越来越追求华丽、精致的外表,自然相应的造型工艺也会得到发展,发展形成的镶金技术就包括错金、鎏金、包金等,这些方法流传至今。再有,剑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都知道,道教教徒多为侠士,惩恶扬善是他们的信仰,剑则是他们选择的不二工具。最后,剑是古代文人的钟爱之物。且不说文人们有着佩剑的习惯,我们从他们所著的诗词歌赋中可以领略到他们对剑的赞美有多高,自古君子爱剑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剑 自古君子的标配 品剑文化 体会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描写花中四君子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花中四君子的诗句有哪些

...世花中四君子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梅兰竹菊,在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借物言志,写了非常多的关于梅兰竹菊的诗词,以此来表达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北宋政治家,...

2023-08-20 #经典句子

俗话说“酒中不语真君子” 后面一句更经典 道出为人处世的原则

俗话说“酒中不语真君子” 后面一句更经典 道出为人处世的原则

...有灵感时,通过喝酒寻找灵感,灵感袭来饮酒赋诗,甚至文人墨客自斟自饮,才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有人认为,酒是穿肠毒药,也有人觉得,酒是消愁灵丹,能够暂时忘却不愉快的事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2023-12-29 #经典句子

谁念清绝四君子 梅兰竹菊醉情飞;二十首最短小令 雅意总相随

谁念清绝四君子 梅兰竹菊醉情飞;二十首最短小令 雅意总相随

古往今来,中国文人墨客在花草石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使之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从而成为感物喻志的象征。其中,梅花傲雪,寓意傲骨高洁;兰生幽谷,寓意贤达空灵;竹虚有节,寓意澹泊君子;菊凌冷霜,寓意...

2016-11-01 #经典句子

“君子易辨 小人难防”:牢记这三句话 教你认清身边小人

“君子易辨 小人难防”:牢记这三句话 教你认清身边小人

...学远不止此,他的思想自从诞生以来,影响了千秋万代的文人墨客,包括张居正、曾国藩、康有为等人,都是他的“门徒”,他们完善、发扬了王阳明的心学。《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

2022-12-18 #经典句子

诵读《论语》 做少年君子 中牟县文明路小学举办师生共读《论语》

诵读《论语》 做少年君子 中牟县文明路小学举办师生共读《论语》

...读书的时光。 《论语》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精神之瑰宝,师生齐诵《论语》,表达着对这位伟大先哲的怀念和敬仰,对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对继往开来者传承光大的责任,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培养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2007-07-03 #经典句子

《论语》:君子的三种变相

《论语》:君子的三种变相

...常穿一身深色西服,外搭一件毛呢风衣,整个人显得非常精神又帅气。这位老师平时走路器宇轩昂,就是坐着也把腰挺得笔直,从外表上看很有气质,非常庄重,自然有一种威严体现出来,不怒自威,就是调皮的同学在他面前也...

2024-01-13 #经典句子

白露时节寄情 欣赏古代文人十首诗词 衬托出满满的游子思乡之情

白露时节寄情 欣赏古代文人十首诗词 衬托出满满的游子思乡之情

...,有思乡之情也有志者志在四方。白露时节,秋季盎然,文人墨客,携手勾勒出与节气相贴切的意境。在白露这一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十首关于白露节气的诗篇,体会古代文人在这一天的情感,并体会文字背后浓浓的文化底蕴...

2017-07-28 #经典句子

论语里仁篇中 孔子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那么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论语里仁篇中 孔子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那么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高尚的人格有显得很平凡,跟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他们的精神不朽,是后世学习的榜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君子的定义也随之改变,我们今天所说的君子则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修养、有教养、有涵养的人。都说十个指...

2023-12-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