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延续两个朝代人的努力 为抑制“浮华”的唐宋古文运动

时间:2017-07-03

人在乱世,肯定不会想如何改变世界,肯定先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们只是陶醉于虚构的世界里,乐享于莺歌燕舞的喜悦;忘记于流离失所的悲痛,丧失了儒学的意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8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导语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人民对现实社会绝望,不曾想过未来世界怎样,从文化上,纷纷投入了研究辞藻华丽的写作方式,可以说,是回溯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想法或者说,魏晋、隋朝的骈文风到唐中期还没有消散。人在乱世,肯定不会想如何改变世界,肯定先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们只是陶醉于虚构的世界里,乐享于莺歌燕舞的喜悦;忘记于流离失所的悲痛,丧失了儒学的意识形态。

这场新古文运动相当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提倡更加自由、反应生活的写作,回归儒家思想。相似的儒家思想,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不必要做到个个人平天下,但是我们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韩愈这样做,是为了将魏晋以来儒家不再处于统治地位、儒家思想被注入不该有的东西中,解放出来。

唐代古文运动的铺垫

复兴新古文,应该有一个依托体。当时名家的名作都普遍存在辞藻过于华丽,说了一大堆,什么都没有说准。比如唐代的皇帝唐太宗的文章也有浮华的影子。举个例子,李世民作的《威凤赋》中晨游紫雾,夕饮玄霜。资长风以举翰,戾天衢而远翔。

当时正是骈文流传的时代,骈文讲究四字句、六字句之间相互对仗,还需要大量引用骈文和典故。后世历史学家刘知几曾经提出要少用过于华丽的词语,多多用来叙事。王勃也反对骈文,讽刺的是,他自己还致力于创作骈文,最负盛名的是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一篇800字的文章就用了37个典故。

陈子昂也反对当时的流行不切实际的写作方式,即便他生活在武则天时期,正处于唐朝的鼎盛时期。他曾经写下《修竹篇序》哀叹曾经汉魏时期优良的风骨传统,为什么现在没有流传下来,虽然自己也很喜欢现在这些辞藻华丽的诗词歌赋,然而,这些东西缺少"先言他物"的衬托,总是没有什么可以支撑起来的东西,每每想到这些,就感慨万千。想到古时候的人们如果看到这些,肯定会忧心风雅之风从此消尽,同时他赞赏了友人《咏孤桐》,这首词回归了他心目中的风雅的味道。

"初唐四杰"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了新型的唐诗,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王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有骆宾王的"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有卢照邻的"春芳勿遽尽,留赏故人同"。"初唐四杰"已经将诗词初步流转,各自的诗词逐渐摆脱魏晋的束缚,变得有趣生动、写实的道路上来。原先诗词主要是写官府朝廷中的事情,从他们四个开始,专注于民间市井生活、或者将目光从亭台楼阁转移到大漠边疆。

韩愈的古文运动

韩愈的作品主要倾向于谈论当时社会问题,现在相当于是时事评论员的身份,从而来斥责人这些思想为什么是没有用处的。有一篇《张中丞专后叙》中,写到了安史之乱时张巡、徐远的事情。张巡、徐远本来是为抵挡侵略殉职的英雄将领,却被人诬陷为这样做是有罪的,韩愈十分气愤,借助传记后来的补充。

其中最让笔者感动的是南霁云与贺兰进明对峙,贺兰进明嫉妒徐远、张巡,但是他想留住南霁云。正人君子的南霁云,意识到贺兰进明是小人,不可以信任,他在宴会上赫然断了自己一根手指,回击贺兰进明,离开时将城上一只狮子雕塑射下,以表明自己日后攻城的标志。

一步步还击,将矛盾推向高峰。南霁云不合作、断指、射塔,他愤慨、忠义越来越深入人心,贺兰进明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借助贺兰进明,韩愈表达了"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的痛心,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反思。

提起韩愈,我们都想到高中的一篇文章《师说》。这篇文章里,说到这时候士大夫的坏毛病,不虚心请教,不尊重老师这个职业。是的,他是从很多方面抨击,不仅仅是文学运动。看到有虚心请教的人就诋毁,原因就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自己不虚心向学,请的老师教孩子只需要他们会"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实这些远远不够的,作为老师,还需要将"道"传授给他们,还需要打破年龄的限制,不要因为这个人比我年长,我就认为这个人懂得很多,相反,这个人比我年轻,他就懂得很少东西。这是韩愈寻求改革文章写作方式的同时,出于另一个目的,当代社会的道德沦丧。希望同是有学问的人捡起自己对学术的追求。

我们中学还学过《马说》。从千里马的培养错误,不按照千里马的培养方法培养,至于当时的人忽视反思培养人才的方法,不因材施教、只是用共性的东西。人们遗憾辛辛苦苦培养的马没有成为千里马,只会大叫"天下无马!",其实,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宋代古文运动

我们只知道唐代有新古文运动,原来唐代的新古文运动还蔓延到宋代。宋代时候的汉族,是处于多民族并立时期的先天不足,北面有辽国,自杯酒释兵权,宋真宗害怕辽国签订"檀渊之盟",上流社会的士大夫沉浸于现世的享乐,不思进取。唐代新古文运动深刻,也阻止不了相对抗的诗体形式出现,卷土而来的"西昆风",让刚刚重生的王朝措手不及。

他们过度崇尚李商隐,不惜一切学习李商隐的写作手法,然而弄巧成拙,仅仅让表面好看,吸引眼球,实际表达空洞、不知所云。李商隐经历人财散尽的痛苦,经历过爱妻早亡的苦痛,西昆体代表人物大多生活富裕,衣食无忧,表现不出来李商隐的忧郁。

例如杨亿的一首《馆中新蝉》"碧城青阁好追凉,高柳新声逐吹长。贵伴金貂尊汉相,清含珠露怨齐王。兰台密侍初成赋,河朔欢游正举觞。云莫翠缕徒自许,先秋楚客已回肠。"整篇读下来,只知道它是说贬官的事情,本来是这种情感是可以直接表达出来的,为什么要兜兜转转?若是直抒胸臆,抑郁愤懑的感情会振奋人心,留下印象、荡气回肠,"不说破"的思想虽好,只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宋代新古文运动聚集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学者,笔者挑高潮部分讲。首先,范仲淹上书朝廷,主张改革,朝廷表态支持,极大地激发有志气的知识分子投身这场运动的气势。最厉害的是欧阳修,他从国家制度层面抑制了这种奇怪文体产生:其一,从科举上,凡是看到这种骈文、四六文体的,都当做作弊处理。

他在嘉佑二年参加礼部科举制的评选,淘汰了绝大多数不听话的考生;其二,公开支持范仲淹,将这个运用到政治斗争中去。从意识形态上,他自己以身作则,写很多优秀散文。题材新颖、流水行云、情文并茂、蹙金结绣,借鉴韩愈,又没有韩愈引用稀奇古怪的典故,吸引很多书生争相效仿;其二,向大家倡导"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道理可以运用于文,借助文写出来,批驳单纯的模仿和背诵典故,强调人生遭遇是创作的源泉,建议人们多多学习;李白、杜甫。

结语

欧阳修还提拔了苏氏父子、王安石、曾巩等人,等到王安石的时代,古文运动已经取得全面的成功。它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以至于后代影响深远,明清涌现多个派别,例如唐宋派、桐城派、阳湖派,都与这次古文运动有着莫大的渊源。

纵观这个运动,笔者认为,反对的一部分人有清醒的认知能力。相反,我们看到被讨伐的那一方,很多时候都是看破不说破。古往今来,社会上,有人见到老虎却不见到老虎上的花纹;见到人穿在身上的衣服却没见到这个人;见到树木的摇晃却忽略了大风。看到事件不分轻重,黑白不分颠倒,任由这个消极的形式发展。这时候,我们需要"点墨"以制度点醒他们、以实践点醒来改过自身、以意识形态施压,这样才避免"睡不醒"。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延续两个朝代人的努力 为抑制“浮华”的唐宋古文运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浅谈醉翁欧阳修的文体 在各个朝代的接受境遇

浅谈醉翁欧阳修的文体 在各个朝代的接受境遇

...及到对欧阳修的评价。与此同时,欧阳修不仅领导“古文运动”有功,且其对骈文的改革更有卓著成就,他确立了宋代四六文的标准典型,并在骈文改革中留下了许多新变的机缘,这就使得欧公以后的宋代作家及后世学者们在追...

2015-09-30 #经典句子

古人智慧 借助时文力量 传扬古文精神 横跨300年的时代8人组

古人智慧 借助时文力量 传扬古文精神 横跨300年的时代8人组

...他们都紧紧与一场文化改革有关系,这次改革,叫做古文运动。唐代,科举制度,虽然为大量的庶族子弟提供了更多入朝为官的机会,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学技巧,语言的华丽程度,格式的工整程度,反而忽视了文...

2013-03-11 #经典句子

唐宋八大家的第一人——韩愈 为什么创造了那么多的成语或金句

唐宋八大家的第一人——韩愈 为什么创造了那么多的成语或金句

...,还是中唐时期确立儒家道统的主要思想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首倡者。说来话长,古文运动是发生在八世纪到十一世纪唐宋时代的文学运动,跨度竟然达四百多年。这个文学运动简单地说,就是提倡学习写作先秦两汉的古文,...

2008-01-03 #经典句子

穿越文学史的迷雾 我们能在唐宋发现什么?

穿越文学史的迷雾 我们能在唐宋发现什么?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了”可能存在误读;指明“古文运动”有夸大其词之疑、“古文运动”以反对骈文为目的是伪命题;等等。而莫教授小心求证的工夫在《穿越文学史的迷雾——唐宋文学考论》中亦有所体现,如以谚语“...

2013-12-29 #经典句子

为中国散文发展做出努力的唐宋八大家

为中国散文发展做出努力的唐宋八大家

...。这场发生在唐宋时期,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史称唐宋古文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文学家,其中最有名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史称唐宋八大家。韩...

2009-12-26 #经典句子

靖德国考面试言语积累:8句经典诗词 领略唐宋八大家的奇文妙语

靖德国考面试言语积累:8句经典诗词 领略唐宋八大家的奇文妙语

...宋八大家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八大文豪,他们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言语积累考点就是唐宋八大家的经典诗词,平时多掌握,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1、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这是韩愈《原毁》当...

2023-07-03 #经典句子

闵泽平编著:《唐宋散文十六讲》出版丨202110-71(总第1815期)

闵泽平编著:《唐宋散文十六讲》出版丨202110-71(总第1815期)

...艺术成就及其重要作品的艺术特色,着重探讨了唐宋古文运动发生的动因、发展的规律及其成败得失,尤其对唐宋思想演进与文章蜕变之间的关系用力颇勤。对于一向为读者所轻视、忽略的南宋散文,有较多篇幅的论述。本书适...

2024-01-07 #经典句子

今天的人们 为什么写不出来有内涵 有深度的古文呢?

今天的人们 为什么写不出来有内涵 有深度的古文呢?

中国因为历史久远,古文这种体裁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发展变化。比如说,先秦的文字,和汉魏时期的不同,与唐宋更有异。章太炎先生看不起明清两朝文章,他觉得俗。胡适先生介绍过章太炎写典雅古文的秘法,说章太炎只...

2019-05-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