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理学已发未发的格物功夫 王阳明心学的“善恶”四句教及佛家忏悔

时间:2017-04-16

图源于网络,文章原创。先讲佛家,再理学和心学。回顾一下:劝读佛经诗多读佛经开智慧,消泯无始劫来罪。夜梦吉祥得安睡,坚持不懈殊相瑞。忏其前愆常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7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图源于网络,文章原创。

先讲佛家,再理学和心学。回顾一下:

《劝读佛经诗》

多读佛经开智慧,消泯无始劫来罪。夜梦吉祥得安睡,坚持不懈殊相瑞。忏其前愆常惭愧,断其后过名真悔。愿离邪妄心不退,念兹清净弥珍贵。

上上回我们讲了智慧,佛是福慧两足尊,说明修行不仅是修智慧,更要修福德,未能成佛,先结善缘。上回我们讲了罪业,可以通过读佛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可以理解为净化心灵。暮鼓晨钟,说的是寺院的生活,当我们听到钟声时,有没有觉得它是一种特别纯粹的声音,我国古典乐器编钟,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再一次让编钟进入的一些人的视野,我觉得这些充满灵气的乐器,感觉就是醍醐灌顶般,就是纯粹。没错,这就是一种天籁之音。我们知道。人的头顶有一个穴位叫百会穴,是诸多经脉气血的相会之地,修炼到一定程度,人可以通过百会穴接受超验的信息能量,很小的小孩子,这一部分会很软,因此他们可以看到奇奇怪怪的东西。再大一点就不行了,因为能量通道封闭了,人的百会穴这里堵住了,只能维持生命活动,而不能进行修炼活动,修炼活动耗精气神的,一般人受不了。所以灌顶,就是从百会穴而入,古时候师父的真传弟子,一般都会给他灌顶,现在密宗的传承,也有灌顶。不过一位活佛说过,自下而上的能量比自上而下的能量好,是说修行自己积累修的能量,这样修要比上师给你灌顶好,就算灌顶太多,你的身心也受不了啊。所以,修行主要在于自修自度,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同时也要仰仗佛力,因为有业障,你很难自己修炼上去,这就是末法时代。

所以今天就讲忏悔,通过忏悔,不仅自净身心,也可以在忏悔到一定程度时,感应佛菩萨的加持,就是灌顶。做功课的时候常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就说了修行,要解决人身心里微妙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尺度,已经超越了科学的范畴,因为现代科学需要依赖仪器,再精密的仪器,也不会比人自身更精密!所以我会选择用自身的修证,来完成幼年时,我最初科学家的梦想。我的修炼路线:科学→哲学→气功→丹道→禅定→国学→儒释道三教合一。我本人是修禅净密的,三教合一是我的发心,接引大众,这个话题日后再说。

所以应该如何忏悔?《华严经》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六祖坛经》: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衍;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後过;从今已後,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衍,不知悔其後过。以不悔故,前衍不灭,後过又生。前衍既不灭,後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可以去看原文,六祖真的是肉身菩萨也)

所以对于过去的过错,罪业,应该常惭愧,不能再犯相同的毛病了,对于今后那些同属类似的,也要不能犯,这样忏悔,才能永绝后患,才能精进修行。而《华严经》则说了,当起心动念时有恶的倾向了,赶紧用正念,观照,熄灭恶,同时还要进行忏悔,因为念头来去无踪,它根植在识藏的土壤里,所以罪恶的种子总是在充满邪妄的土地中,在因缘成熟时,就会使人犯罪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这也和儒家的已发未发的工夫相类似 ,都是在心内做的格物功夫。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民国时两位大佬都赞赏的人物,他的四句教是真的修证言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宋儒理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首先跟宋朝这个朝代的特殊性有关,再者是佛道势大,儒学再兴成为读书人要做的功课。这里我们讲的是朱熹的见解,朱熹年轻时和年长时对自己的学问的认知是不同的,他40岁后改变了自己原先的对已发未发的看法,或许多年以后,我再来看此时我的文章,我也会如此吧。

朱熹对未发,已发的看法:①未发已发是人的心理活动处于不同的状态和阶段,分为思虑未萌和思虑已萌,思虑未萌时,心的状态虽未停止,但可以理解为寂然不动的未发,思虑已萌时,心的作用明显加强,可理解为感而遂通的已发。这种关于已发未发的观念,是为了给静中涵养功夫留下一位置,因为如果心始终处于未发状态,功夫下手就只能在已发处去做,而缺乏未发的涵养,从这种心性论出发,把人的修养功夫分为两面,一种是未发的功夫,即主静涵养,另一种是已发的功夫,即格物致知。②是以未发为性,以已发为情,性情互为体用,情是性的表现,是用;性是情的根据,是体,而已发未发也适用于情性之间的关系,这样使功夫主旨流于如何使性之流行,情性之所发中节而不走失。

王阳明在晚年提出四句教法,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是未发已发之说,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其良知说,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较难理解的是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据阳明自己说这句话与伦理学的善恶无关,根本上是强调心作为情绪,感受主体具有的无滞性,无执着性。照他的说法,这种性质如同虚空一样,各种星辰,风雷出没其中,一过而化,绝不会成为淤泥在虚空中的障碍,因为太虚本来之体,对任何事物都是无滞无执的,人心的本体也是如同太虚,具有纯粹的无滞性,喜怒哀乐虽往来出没人心,一过而化,因此,心虽生情却使其一过而化,不使任何一种滞留心中,这种无常,无执着的心体就叫做“无善无恶心之体”。在王阳明之后,他的学生们争论焦点,是在“从本源上误入”无善无恶境界,还是“在意念上实践”为善去恶功夫。这就有意思了, 朱熹和陆九渊的“尊德性和道问学”之争,不也是异曲同工?

这两段教科书般的话,参考于我的师兄的《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并非都是我写的。宋儒出入佛老,返于六经,理学,心学,明显有有着道家和佛家的影子,朱熹早年都是参禅的,阳明据说前世就是学禅的修行人。所以今天讲的内容都和禅宗有关,禅宗自六祖慧能大师之后,开枝散叶,形成很多宗派,也是宋明理学成型的关键。

还是回到了禅,不过本文的中心是讲忏悔的。真的有效果的忏悔,我自己的体会就是真正地醒悟了,痛彻心扉了,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讲的是某位农村乡下的人一次觉悟忏悔时,当时他就痛哭流涕,顿时脑子就清净了,智慧也开了,后来就劝人忏悔,甚至可以治病,一时传为佳话,他也被称为大善人。其实我们有多少人是忏悔到痛哭流涕的,那可谓是真的至诚了。很多人现在其实都很麻木,不仅是心灵上的,身体也是。常说感动到流泪,不正是置心于一处吗?不正是人的“良知”吗?忏悔就是回归人的“本心天性”,真正做到了忏悔,身心都会变好,所以学佛修行,还是得先忏悔开始,有了出离心,才能发勇猛心,才能用定慧之剑斩断那些迷惑人的欲望,关于欲,以后我会再说,今天先说到这里,祝安。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理学已发未发的格物功夫 王阳明心学的“善恶”四句教及佛家忏悔》,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阳明给弟子留下四句话 是对心学最准确概括 第一句就产生争议

王阳明给弟子留下四句话 是对心学最准确概括 第一句就产生争议

...自己的心学理论,虽然遭到很多人的攻击,却打破了程朱理学在思想家的垄断局面。在王阳明晚年,他用四句话总结了自己的心学理论,也就是有名的“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2010-12-23 #经典句子

“王阳明心学”常用英语词汇

“王阳明心学”常用英语词汇

...the mind is principle.要了解这个理论,就不能不先搞懂程.朱.理学中的“格物致知”。大学有言: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017-11-22 #经典句子

王阳明心学10句经典语句 提高情商和行动力

王阳明心学10句经典语句 提高情商和行动力

...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宋明理学,包括阳明心学,讲“存天理,去人欲”,人欲即私欲,减少一份私欲,即是增加一份天理,这是做减法,这种减法,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阳明先生说“圣人之...

2023-09-08 #经典句子

王阳明的成圣之路:4句话解释阳明心学

王阳明的成圣之路:4句话解释阳明心学

...月初,王阳明抵达江西广信。三十多年前,他在这里拜见理学大师娄谅,由此步入理学之门。三十多年后,对娄谅而言,创建自己心学多年的王阳明已是他的逆徒。远在天上的娄谅可能永不会想到,正是这个逆徒才让他娄谅的大...

2023-09-02 #经典句子

王阳明的十句处世真言 学会一个 就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王阳明的十句处世真言 学会一个 就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一样出自于《传习录》,一个人在世间要认识到自己的本心,那就是人之初,不是善,也不是恶,人的本心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而接触善恶是人后来的经验...

2023-12-18 #经典句子

“千年不灭一盏灯” “牛人”王阳明15句金句 句句蕴含人生哲理

“千年不灭一盏灯” “牛人”王阳明15句金句 句句蕴含人生哲理

...军事天才。再就是说说他的“心学”理论,他突破朱熹的理学,独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不论门第的广招学徒,像后来的徐阶、张居正等权倾一时的明朝重臣,都是王守仁的传人。今天给大家分享他的心学理论里经...

2023-12-29 #经典句子

王阳明:领悟四句话 人生豁然开朗 可以轻装上阵

王阳明:领悟四句话 人生豁然开朗 可以轻装上阵

...不太好,王阳明走到他面前,就对他说:你生病了是不是格物觉得有些困难了。那个学生就说:我身体不好,身体不舒服,格物本来就难,加上身体不好,感觉更难了。王阳明就笑着告诉他:常快活便是功夫。很多人在生活中面...

2023-11-21 #经典句子

《传习录》中10句经典内容 读懂王阳明 感悟心学大师的智慧

《传习录》中10句经典内容 读懂王阳明 感悟心学大师的智慧

...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更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今天,小编为您精心挑选出《传习录》10句最经典的内容,帮您打开“心...

2023-12-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