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宝鸡苏文谦地域特色小小说《膏药客刘三》

时间:2016-03-21

膏 药 客 刘 三小说苏文谦岐阳镇刘家是镇上的大户人家,祖上开中药铺子起家,在县城生意做得很大,清光绪二十六年一场大火把济世堂字号烧得片瓦不留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1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大美西部观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关注民生,传递有价值的资讯,发布经典文章。

膏 药 客 刘 三

(小说)

苏文谦

岐阳镇刘家是镇上的大户人家,祖上开中药铺子起家,在县城生意做得很大,清光绪二十六年一场大火把济世堂字号烧得片瓦不留,刘家只得回原籍岐阳镇,在自己家里传承老祖宗家业。刘家在镇上北街,一座大大的四合院子,一家人住着,也挺宽暢,他爹把前边的马鬃子改造成门面房,打了些药柜,三大间迎街中药铺就开张了。他爹是老掌拒,大儿子跟着老中医学过医会开中药方,当座堂大夫,二儿子当过药铺学徒在柜上抓药。只有三儿子年龄小些,只能打杂,有时跟爹学炮制中药,主要是切片,捻药,还要兼喂牲口,人最忙,院子旁边的园子马坊炕上就是他晚上睡的地儿。

两个哥哥都娶了嫂嫂,人家老婆娃娃热炕头,他只能眼瞅着,他不仅人长得矮瘦,还是个结巴,不像两个哥哥那样一表人才,到了谈婚的时候,虽然家境好,他爹也托了很多人,就是没有合适的。他爹张罗了一阵子,也渐渐淡了下来,他已经快二十岁的人了,媳妇仍然没有着落。他爹一场大病归天了,哭罢爹,他的婚事没有人提说了,这一推就是两年。

大哥当家刘三的生活依然照旧,干活吃饭进家门,晚上睡觉进马坊。一天他安顿好马坊的活回家吃早饭,走到大门口见房檐台上躺着一位生意人打扮的小伙子,那人声音很微弱地问,这是济世堂刘家的老宅吗?他知道济世堂是他家在县城药铺的字号,便回答,是的,你找济世堂有啥事?

我是泾阳保安堂柜上的,去甘肃武山进药材,回来的路上在干阳岭被土匪劫了,丢了路费又染上伤寒,你家父亲与我家老掌柜在生意上有交情,我是来投靠你们的。

刘三听爹讲过他与泾阳保安堂有交情,忙搀扶小伙子进了家。安顿在客厅后,又去通报大哥和二哥。大哥有心计,听说小伙子染上伤寒对刘三说,这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伤寒是传染病,如果收留他家人染上病怎么办,给他十块大洋打发他走也算咱济世堂给了他一个人情。

刘三一听不答应,这小伙子病成这样,打发他走,不是咱济世堂的做法,爹在世也不会答应的,家里不能留,就安顿在园子马坊炕上,我来照顾,等小伙子病好了,我送他走。

大哥见三弟主意己决,也就随了他。大哥进客厅一席客套话,又叙了两家交情,一顿好菜好饭宽待,忙自己的事去了。饭后刘三搀扶小伙子去园子的马坊,落难之人不敢妄求,有此待遇他知足了。

小伙子在药拒上干过多年,自己开了个药方,让刘三抓来药,刘三一天两顿药汤煎好端上,一日三餐送吃送喝,半个月后小伙子病情好转。这些天的精心照顾让小伙子很受感动,后边的日子里他见刘三人实在,便问:三哥,你就不想学些药理,医术给自己留个吃饭的本钱?

刘三嘿一笑,前些年我年纪小,爹让我照管这几头牲口,偶尔去药铺打个杂,时间一长,马坊住惯了,就不想别的事情了,爹一走,大哥二哥忙生意,不让我插手,这一来二去这么多年过去了。

小伙子见刘三说得很坦然,知道这是实在人的无奈,处于感激之情,他对刘三说:三哥,不是我说大哥和二哥的是非,学下艺业是自己的,如果有一天兄弟三人分了家,你怎么办,靠啥过日子,我在柜上拜过一个师傅,他教我些配制治疗疔疮,冻疮,烧伤和活血化瘀,消肿镇痛膏药秘方,我把秘方传给你,教会你熬制膏药,如果你专心学,有了这门医术,以后就不愁日子过不下去。

别看刘三天天泡在马坊和田里,偶尔去药铺帮忙,耳听目染也学了不少药理知识,一点就通,小伙子教得仔细,他学得认真,很快就学会和掌握了熬制膏药的方法,他又找来一块白布,让小伙子把秘方写在白布上悄悄藏好。一月后小伙子病愈要回泾阳,刘三从槽上牵来一匹马,把他送到乾县城,千里送客,总有一别,两人在乾县城分手,小伙子回泾阳,他才依依不舍的回到家。

农历十月二十三西门会是岐阳镇最大的古会。时值农闲季节,赶会的人涌满街道,西北五省的骡马贩子云集这里,骡马多的像一片黑海。会上刘三手提一个竹篮,在人群中吆喝着叫卖起冻疮膏药,那年冬季特别冷,有冻疮的人也多,一天下来一竹篮膏药卖完了,赚了不少钱,大哥二哥一看傻了眼,想拉收入归药铺子,又张不开嘴,因为药材是刘三自己采的。这件事大哥二哥虽然没多说,但埋下了隐患,两个哥哥一致认为三弟有了二心,特别是二哥看刘三左右不顺眼,横挑毛病,竖挑刺儿,闹腾着要分家,还放话,老三对药铺和家里贡献最少,分家时应该少分。家终于分了,大哥和二哥扭成一股绳,家产偏得了,药铺子归大哥二哥。他农忙打理分得的那几亩地,农闲给人看疔疮,烧伤,冬季卖冻疮膏药,日子过得也很滋润。

过了两年,又逢十月二十三古会,刘三提竹篮在人群中卖冻疮膏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汉要买他的膏药,拿了药但是磨磨腾腾不肯走,对他说:小伙子,你的膏药是好,能治不能防,有能防冻疮的方子就好了。原来这老汉是安阳庄的杨掌客,他四十岁上得一女儿叫翠花,人长得俊样,就是那张俊俏的脸是个冻疮脸,一入冬就受冻,青一块,紫一块,然后化浓感染,冬天一张烂脸不敢出门,为这杨掌客四处求医,姑娘整天眼泪涟涟,爹心疼女儿,让女儿一冬坐在热炕上,就这样还是冻破了脸。

刘三知道杨掌客的女儿翠花是个冻疮脸,也见过翠花长得俊,便说:我有方子能治好,那得等到明年。

老汉不信他的话,小伙子别吹牛,我看过洗马庄八先生,他老人家都说没办法,你个毛头小伙有这能耐,我老汉信你一回,你能治好我女儿的冻疮脸,我把她许给你。

刘三一听认真地说:老伯,此话当真。

老汉更认真:大街道说话,岂能是戏言。

第二年重阳节一过,刘三就熬好了一罐中药汤去了安阳庄,找到杨掌客家叮嘱翠花这罐汤分四次倒进有温水的洗脸盆,用兑好汤药洗脸,我连送三次,三剂药汤保你今年脸不受冻,白如桃花,细如绸缎。

每隔三天刘三送汤药一次,连续洗了不到十天,果然这年冬天翠花的脸没有受冻,翠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整天又笑又唱。一家人高高兴兴。又逢十月二十三古会,刘三没有提竹篮在会上卖冻疮膏药,而是备了一份五色礼去了安阳庄,进了杨掌客家门:大伯,我是来兑现你去年今日在会上说的话来了。

杨掌客一脸笑容:小伙子,我知道你会来的,酒席都准备好了,把女儿嫁给你我一百个满意。

十月定婚,腊月娶媳妇,这从天而降的喜事,让两个嫂嫂心生不悦,埋怨公爹偏心把秘方传给老三,两人谋划着要在新婚之夜听房时探出秘方。果真不出嫂子所料,洞房里刘三刚上炕,翠花就问,掌柜的,我己经是你的人了,该说是啥秘方治好我的冻疮脸,连八先生都没办法,你真行。

刘三小声说:搂紧我,我告诉你。

翠花搂紧了刘三,刘三还是不肯说:把脸贴近些。

刘三结结巴巴地说:是茄子。

翠花性子急:我知道,我知道,是你个结巴医好的,狠狠地地吻了一下刘三,两人甜蛮在新婚的喜悦之中。

翠花不再问了,刘三也不再说了,两人越搂越紧,热炕上新婚夫妻温存着甜美,窗外听房的两个嫂嫂冷得直打牙叉,听了大半夜没有一点有关秘方的信息,满耳朵都是小俩口嘻嘻哈哈的笑声,只好回自己房里睡了

过了那一夜,翠花再没提秘方的事,刘三也再没提起过,三个女人到死还惦记着秘方。

刘三的儿子医学院毕业进县医院工作,儿子向爹讨要爷爷留下的祖传秘方,刘三说:咱祖上只是开药铺的,你爷爷啥也没留下,倒是泾阳你叔留下些治外科病的方子,从柜子里找出那块白布交给儿子。

儿子又问爹:治我娘冻疮脸那个秘方你留下来准备带进棺材吗?

刘三一拍大腿,:那哩是啥秘方,秋后几颗茄娃子,煎汤兑水洗脸,冻疮脸就治好了。

哈哈一笑:让我给你白捡了个娘。

作者简介:苏文谦,宝鸡岐山县青化镇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戏剧《桃花岭》、《瓜园乐》双获省市戏剧奖,发表散文、小说40余万字,出版有散文集《天蓝蓝,草青青》。

注:图片未经注明均来源于网络。

审稿 王艺红

责编 雷小河

本原创文章同步于微信公众号大美西部观察,系大美西部观察授权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全网追踪,责任自负,了解更多可搜索关注。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宝鸡苏文谦地域特色小小说《膏药客刘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美文美食美酒美人 这些文章值得欣赏!

美文美食美酒美人 这些文章值得欣赏!

...贺。最后说美人。历史上,酒和美人是分不开的。陕西省宝鸡市的西凤酒系列西风红美人、蓝美人;吉林省通化市的美人松葡萄酒,等等。而酒桌席上话题也是离不开“美人”话题的。就在我们的酒宴进入尾声时,宝应县微型小...

2018-01-22 #经典句子

茅盾文学奖的《繁花》:好一场新鸳鸯蝴蝶梦

茅盾文学奖的《繁花》:好一场新鸳鸯蝴蝶梦

...海语境。遣词造句、景物人物描写、角色对白浓浓的上海地域特色。浓烈的地域特色语境下讲述上海的成长史,很容易代入到小说中的世界。书中许多插图,记录上海曾经的各种打上强烈时代烙印的特色建筑,让人看到上海几十...

2023-01-26 #经典句子

靖远颂·黄河颂——寄情作家同仁们讴唱黄河文化

靖远颂·黄河颂——寄情作家同仁们讴唱黄河文化

...、特色鲜明的故事必将感动世界。羊皮筏子,无疑是靖远地域特色黄河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靖远历史人文精神的活标本和具体体现。羊皮筏子之类的渡河工具,在曾经的历史时空里,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想象的重要作用。无论...

2023-05-02 #经典句子

2021北京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北京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鄙人虽不是医生,听到这句话时也觉得汗颜。(取材于《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06期)19.下列对作品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洋气十足,指哈尔滨这座城市具有浓郁的西洋气质,非常时尚。B.名声大震,指...

2022-12-17 #经典句子

「文学评论」淡淡高原红 浓浓乡土味

「文学评论」淡淡高原红 浓浓乡土味

...众的,具有信息时代多渠道传播的特色。这类小说,具有小小说的基本特征,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说,在写作上追求“微型、新颖、巧妙、精粹”。微型,指篇幅超短;新颖,指立意别出心裁;巧妙,指构思精巧;精粹,...

2012-09-01 #经典句子

高忠严:中国民间谜语的源流特征与文化价值

高忠严:中国民间谜语的源流特征与文化价值

...活、开阔人们的眼界。民间谜语本身包含的各种知识也是地域文化的承载、民众集体记忆的表达,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一、谜语、民间谜语、灯谜相关概念辨析。朱自清在《中国歌谣》中指出中国谜语是一部“天物志疏”...

2012-11-25 #经典句子

颜彦:《明清叙事文学插图的图像学研究》

颜彦:《明清叙事文学插图的图像学研究》

...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如在人类活动的身体塑形上对江南地域采莲活动的描绘,在诗文书画创作等视觉活动中对男性、女性书斋空间的展示,既是对现实生活戏仿式的表现,也是明清时期人们对自我生活审视和观照的视觉化呈现...

2012-11-19 #经典句子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沈小宁:流浪者文学歌 文学使命 作家征程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沈小宁:流浪者文学歌 文学使命 作家征程

...协会基地 职务:创作员、讲师、研究员。祖籍: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庵里村庵里村 现居: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学府路66号文山学院作者经历:1980—1989年小学初中毕业,1989—1992年高中毕业,1992—1994年宝鸡市务工,1994—1...

2023-06-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