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45年前东北农村:煤油灯照亮前行路 忆苦思甜是普遍人文现象

时间:2015-07-02

将历史的时针倒拨到45年前,那是期望与失望并存的年代,也是一个文化与思想碰撞的年代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将历史的时针倒拨到45年前,那是期望与失望并存的年代,也是一个文化与思想碰撞的年代。

一群青年人挑灯夜读,执着追梦,他们在新旧社会更替的洪流中成长,忆苦思甜,抚今追昔,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煤油灯照亮青年人追梦路

韩愈曾经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有所收获,在没有学习条件时,创造条件也要努力学习。

在45年前的东北农村,条件艰苦,晚上没有电灯,但那些热爱学习的年轻人依然不放弃读书,点着煤油灯,在昏暗摇曳的烛光中熬夜苦读,微弱的灯光照亮了少年们的未来。

林鸿宣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他的发奋努力下,如愿考上大学,努力钻研各科学识,最终当选中科院院士,成为水稻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闻名海内外。

“那时,我们每天晚上就点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学习。”“在当时的环境下,只要可以读书,就是最大的满足”。后来,追忆起那段时光,林鸿宣总是颇为感慨。

“少年立志穷且益坚”,林鸿宣记忆中最深刻的是那个陪着他深夜苦读的煤油灯,它用烛光照亮了林鸿宣的未来,改变了他的命运。

林鸿宣只是当时青年的缩影,像他一样点着煤油灯彻夜苦读的人十分常见,一盏小小的油灯,带领着他们畅游在书中描绘的世界。

因为国家政策,那时的东北农村不得不进行集体劳动,集体劳动中包括有修水库、修桥铺路等这些大工程,每到那个时候都会有民兵团、公社、生产队等各队的力量集结在一起工作,现场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在劳动间歇的时候,生产队的政治队长就会领着大伙学习,一群人拿着铲子,扛着锄头,围在一起,中间是临时支起的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些毛主席语录或是些经典名言,政治队长就组织大家一起学习。

等到晚上的时候,他们早早吃完晚饭,大伙又聚在一间小屋子里,围在一张小桌子旁,点着煤油灯看书学习。

因为经济相对落后,贫下中农解决温饱问题后,没有多余的开支来支撑学习费用,所以公社或者县一级的相关部门就会把学习资料送到生产队,让他们免费学习。

即便没有电,但煤油灯的光能照亮整间房子、整个村庄,那是心中的光,是希望的光,它指引黑暗中的青年,努力奋斗,寻求光明。

忆苦思甜,青年人向上的姿态

除了点灯学习,忆苦思甜也是当时的普遍人文现象,“忆苦”是指回忆起旧社会的苦难,“思甜”是指憧憬新社会的幸福美满。

旧社会是一个充满苦难的社会,千疮百孔,内忧外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对旧社会是这样描写:“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是艰难极了。”

旧社会中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贱如蝼蚁,可以被随意踩踏,生如草芥,生死都得不到保障。那个时代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祥林嫂”,命运坎坷,失魂落魄,受到像鲁四老爷这样地主的压迫。

这些被压迫的老百姓就来到“忆苦思甜”大会的现场,倾诉在旧社会遭受的苦难,墙上贴的经典标语“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生产队里还会高呼各种口号,表达对旧社会老压迫老百姓的愤慨和对新社会的向往和热爱。

忆苦思甜既是对历史苦难的正视,也是对未来幸福的憧憬。我们不能忘了曾经的屈辱和磨难,因为它会让我们走得更加谨慎,不重蹈覆辙。

我们也要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乐观生活,正如翟秋白说的:“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

新时代青年人继往开来

那段日子与我们而言,已成为历史,而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本装载经验、智慧的宝书,需要我们仔细翻阅,斟酌。

恩格斯说:“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时光冉冉,如今世界发生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算是农村,生活条件也好了许多,生活都奔小康。

我们不再需要点煤油灯读书,大学生不再需要下乡辛苦劳作,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这一代大多数的青年人好像愈发丧气,不再朝气蓬勃。

我们在快时代的压力下“负重”前行,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每天拖着劳累的身体上下班,虚磨时光,经常抱怨生活,开口就是“网抑云”。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只能用“累”“无趣”来形容,再回过头来看前人,他们努力奋斗,微笑生活,这是当代青年人所需要的。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的时期,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我们不要抱怨生活,要学着拥抱生活。

当初那群奋斗的青年人,是时代的印记,我们从一代人身上看到了国家的未来。

如今煤油灯逐渐被历史淘汰,但是煤油灯精神是永存的,它永不褪色。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要坚持点亮心中那盏“煤油灯”,它象征着希望与未来,它会用微弱的光亮照向前行的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45年前东北农村:煤油灯照亮前行路 忆苦思甜是普遍人文现象》,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农村这句俗语“灯里沒油乌昏昏 手里没钱难为人”有什么含义呢?

农村这句俗语“灯里沒油乌昏昏 手里没钱难为人”有什么含义呢?

...会一样,一碰开光,就灯光十足的样子,而他们用的都是煤油灯,需要用油来点亮,才可以照耀整个屋子。要是家里没有一点灯油的话,这样子灯就不会亮,就会导致整个屋子一点都不亮,暗沉沉的,这让想好好读书的考生如何...

2007-06-07 #经典句子

农村流传的这些“金玉良言” 句句都是大实话 每句都非常现实!

农村流传的这些“金玉良言” 句句都是大实话 每句都非常现实!

...莫投亲,再穷不吃亲戚饭。老一辈人常说,再穷不要指望煤油灯火焰的温度来取暖,小小的火焰不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取暖作用;贫穷的时候,亲戚可以为你救救急,但不要总是依靠别人,否则时间一长别人都会躲着你。三、一人...

2018-06-27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洋油灯

乡土散文:洋油灯

...维埃”的光辉。到了深夜,当全家人都睡下时,姐姐就把煤油灯放在她的床头上,用一个纸壳箱子把灯罩起来,只留下一孔灯光照在她的书上,直到看书看累了悄然睡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伴随着幽暗的灯光,姐姐通过坚韧不拔...

2008-08-26 #经典句子

「V观」达久木甲:三句话概括基层扶贫攻坚工作

「V观」达久木甲:三句话概括基层扶贫攻坚工作

...日卓老人6岁的小孙女说,“家里的萤火虫飞走了,以前煤油灯变成了灯芯向下的电灯,有了电,奶奶能看有人的戏匣子了。”灯意味着光明和希望,它给了山区人民群众前行的力量。 第三句,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

2017-04-24 #经典句子

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看到一个用牛皮纸紧紧包裹着的物件。原来是一盏厚重的煤油灯。恍惚间,眼前似乎摇曳着煤油灯那柔和的光。②小的时候,家家户户照明用的差不多都是油灯。一节带松脂的树结,一个空墨水瓶装点柴油,这就是最简易的油灯...

2023-06-26 #经典句子

「美文选粹」高考经典散文:《灯火》

「美文选粹」高考经典散文:《灯火》

...馨的童年时光。然而时光如水,静静带走了祖母,带走了煤油灯的时代。如今万家灯火,如璀璨星辰,可哪一盏灯下有祖母的翘首以盼!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灯火”的世界,寻觅清贫而又弥足珍贵的祖孙之情,寻觅温馨而又美...

2023-12-09 #经典句子

从宜昌“放牛娃”到科学家 秘密就在一句话

从宜昌“放牛娃”到科学家 秘密就在一句话

...科书。本年级的读完了,他就去找高年级的同学借书读。煤油灯下读书的经历一直伴随张永力的童年和少年。伴着煤油灯下那微弱的火苗,他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欧阳海之歌》等文学名著,在他看来,“读书真是一...

2023-09-09 #经典句子

农村有句俗话叫“正月打雷 遍地出贼” 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农村有句俗话叫“正月打雷 遍地出贼” 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是正月打雷下雨,也未必影响产量。还有一个说法是比较人文化的,“正月打雷,遍地出贼”里边的“贼”不是指的偷扒抢的强盗,而是用拟人的手法泛指根线虫、红蜘蛛、螟虫、象甲虫、地老虎等地上、地下虫害和虫卵。害虫...

2023-12-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