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现实又心酸!被上海大学教授的这段文字看哭了……

时间:2014-05-19

但事实上在每篇论文的结束,还有一段致谢部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博士论文对大多数人来说

可谓“高深莫测”,

非专业人士当然看不懂。

但事实上在每篇论文的结束,

还有一段致谢部分。

不仅普通人看得懂,

而且近年来还频频出圈!

最近一篇十几年前的博士论文后记

再度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文章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博士肖清和,

如今是上海大学的教师。

这篇引起舆论关注的博士论文后记来自其论文《“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之形成与交往研究(1580-1722) 》,作者讲述了自己本是一位放牛娃,从安徽潜山一个小山村出发,最后考入北大。

不少自媒体在转发这篇后记时点评:“其在底层社会所经历的种种人性之恶和苦难中的点滴温暖,曾经让许多与他有相似命运的莘莘学子产生过强烈的共鸣。他的论文获得了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但比论文本身更震撼的,是这篇在博士生圈子里面流传甚广的后记。

以下为文章节选

“在我上学的22年(1987-2009)中,充满了坎坷与风雨。7岁时,母亲想让我上一年级,因为交不起钱,只好先上幼儿园,荒废了宝贵的一年时间。12岁时,家里勉强让我上到五年级。差一点因为交不起考试费用,而失去参加小升初考试。班主任老师来我家做工作,可是,实在没钱。结果,班主任老师代我交了钱。我考了全乡第二名。然而,这个成绩丝毫没有给我带来喜悦。相反,却是无尽的痛苦。因为我不知道我家从哪里弄到学费。

“人是没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的。还有一件很屈辱的事,现在想起来,真的让我很痛苦,甚至对人性本善都产生了怀疑。那时我还很小。另一邻家妇女因为和我母亲吵架,结果拿起掏粪的粪勺盖在我头上。在农村来说,这种做法是很恶毒的。其用意也很明显,是希望我永远晦气,永远也不会长大。

“因为这些背景,再加上这次事件,母亲想到了离婚。我记得,母亲坐在门旁一边哭,一边抚摸我的头。她说以后就没有人照顾你和弟弟了,你长大了,要多照顾弟弟。那时,我11岁。母亲走了。留下孤零零的我,还有6岁的弟弟。”

幸而母亲并未放弃,顶着周围人的怀疑、敌意与仇视,与改嫁后的丈夫一起坚持供学。“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过,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坚持,因为她要让我上学,她要让她的两个孩子好好活着。”

“上天眷顾可怜人。我竟然被北大录取了。后来,我才知道,我是北大在安徽招的23个文科学生里的最后一个。我还从别人那里知道,我们县重点中学有个复读的学生分数比我还高,但没有被北大录取。我是打心眼里感谢那一年北大在安徽的招生老师。是这位老师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考上北大的消息传到了小山村。村里人不知所措。或许他们永远也不会想到我会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也不会想到从小受到晦气的我会有这么好的成绩。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情况往往就是这样。村民们变得比谁还快。他们马上给我家送礼,还张罗了要送我上学,见面了还时常请我去他们家吃饭。要知道,在考上之前,我几乎没在他们家吃过一次饭。那种感觉真是太讽刺了。

“直到今天,除去在香港的两年,我在北大整整生活了8年。期间,欢乐多于泪水,幸福多于痛苦。但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忍不住还很痛苦。尤其是想到自己还没有能力让母亲安享晚年,心中甚是愧疚。

(滚动可查看全文)

公开资料显示,肖清和,男,1980年5月出生,2003年9月师从北京大学孙尚扬教授,于2009年7月获博士学位,目前担任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末清初天主教史、宗教哲学等。肖清和曾赴香港中文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学术机构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学术工作坊。肖清和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多项,著有《20世纪宗教观研究》(合著)、《〈铎书〉校注》(合校)等,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书评、译文三十余篇,论文曾被《光明日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曾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文章也感动了不少网友,

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

但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你看了这篇论文后记有啥感触?

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澎湃新闻

值班编辑:项逸妮 责任编辑:胡碧瑢

主编:赵婧 终审:沈利、唐吟、余婕、刘震

扫码加入观众群

关注!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现实又心酸!被上海大学教授的这段文字看哭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第十三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

第十三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

...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文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联合主办、商务印书馆协办。副校长王传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62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文学院院长孙书文主持...

2007-11-24 #经典句子

公共空间外文译写与语言文明建设专题论坛召开

公共空间外文译写与语言文明建设专题论坛召开

...译写与语言文明建设专题论坛”在我校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在致辞中介绍了国家“十四五”科研规划主要研究方向,期望外语规范应用与研究中心和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继续为推动我国语言文明建设和...

2012-05-12 #经典句子

《沙仑的玫瑰》|探寻语言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浪漫典故

《沙仑的玫瑰》|探寻语言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浪漫典故

...哲学的纵横导引,透过国际的视野、广博的见闻和清丽的文字对三语文学和绘画进行解读,并挖掘了与其有关的独具魅力的人文故事与浪漫典故,配上神秘、高贵、迷离、荒诞、恐怖而又浪漫的画作,让读者宛如置身于承载着历...

2014-10-01 #经典句子

礼赞大师|吴文祺:播下“语言研究必须中国化”的种子

礼赞大师|吴文祺:播下“语言研究必须中国化”的种子

...,又在暨南大学继任中文系教授。这期间,他还参加了“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为反对内战、争取民主做了许多工作,并写了不少针砭时弊的文章。《语言的化装及其他》《从“胜利月饼”谈起》《应严惩为虎作伥的保甲人员...

2023-11-14 #经典句子

简报|法国著名汉学家汪德迈教授逝世 第17届语言智能教学国际会议举行……

简报|法国著名汉学家汪德迈教授逝世 第17届语言智能教学国际会议举行……

...生的研究方位涵盖中国古代行政机构与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字学、儒家思想以及汉文化圈的新发展。已出版主要著作十部(法文版),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作包括《新汉文化圈》(Le nouveau monde sinisé,1986)、《汉学研究》(étu...

2024-01-09 #经典句子

追忆陆谷孙 | 他的满头白发 是抖落了文字的“空词典”

追忆陆谷孙 | 他的满头白发 是抖落了文字的“空词典”

...n face of temptations”,类似的修改不胜枚举。——肖福寿,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华汉英大词典》执行主编他/她撑起一个人际网络,在点与点之间牵线搭桥,完全是自愿的、不计回报的。试想,在一个宇宙里,有那么一...

2023-11-24 #经典句子

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文墨有书香 史中自明德

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文墨有书香 史中自明德

...研究,或在新闻媒体、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就业方向:师资方向、文秘方向、学术研究方向。主要课程:写作、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当代文...

2016-09-17 #经典句子

考上北大的那一刻 全村态度大转变 寒门博士论文后记揭露现实

考上北大的那一刻 全村态度大转变 寒门博士论文后记揭露现实

...大学之后,肖清和一路攻读到博士,如今他也已经成为了上海大学的副教授。肖清和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寒门学子同样能够获得成功,也能通过努力逆天改命。看啊,这就是传说中的“知识改变命运”。当一个人没有能...

2014-04-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