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学古文 观历史——《世说新语》之《陈太丘与友期》

时间:2013-08-22

之前在咏雪中领略了才女谢道韫在赏雪诗会上的不凡表现,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了千古佳话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世说新语》这本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组织编纂的笔记小说。之前在《咏雪》中领略了才女谢道韫在“赏雪诗会”上的不凡表现,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了千古佳话。本文我们来到陈家,看看他们家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陈家就是陈太丘的家,陈太丘就是陈寔(shi),因为做过太丘县的县长,而且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官,所以百姓敬重他,称他“陈太丘”。

本文《陈太丘与友期》也选自《世说新语》,跟之前谢太傅的侄女才是主角一样,本文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才是主角。

题目:《陈太丘与友期》

【期:约定】,意思就是“陈太丘和朋友相约”。

解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行:出行,行走】

古代表示走路的有四个字:行、趋、走、奔。它们的意思是有区别的,正常速度是行,小步快跑是趋,大步疾跑是走或奔。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中:中午】

【舍去:就是放弃他离开;舍:舍弃,放弃。】

【去:离开】

【乃:才】

【至,来,到】

这里省略了几处主语。 看来陈太丘是一个守时的人,对朋友的中失约行为感到很气愤,于是舍去。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嬉戏。

【元方:就是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

【戏:玩耍;还有一个意思:嘲弄】

古代的七岁还是虚岁,所以现在看来,元方只有5-6岁,上幼儿园的年纪。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古人讲话很讲礼数,问候对方家人时,都要加敬辞。比如令郎、令尊。敬辞“令”的本意是美好的意思。而称呼自己及家人时都用谦辞,比如犬子、贱内。

【不(fou):通“否”,放在句末时做语气词,表询问。】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已经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待:等待】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抛下别人先离开了。

【非人哉:本意就是“不是人啊”。但由于比较粗鲁,所以我们将“人”翻译成“君子”。】

【哉:虚词, 一般在句末表反问,翻译成“吗,呢”】

【委:放弃,舍弃,跟“舍”的意思一样】

看来这位朋友没注意到自己已经迟到很久了,反而对陈太丘的独自离开感到愤怒,破口大骂起来。五六岁的元方听到后会怎么样呢?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的表现。”

【家君:指我的父亲】

【无信:没有信用】

【无礼:没有礼貌】

陈太丘的这位朋友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小小奶娃,气场竟如此强大,是非竟如此分明。不但没被他之前骂骂咧咧的样子吓到,反而挺身而出,维护父亲颜面,指责自己不讲信用,不懂礼节。这陈元方真不是普通小孩!这位朋友也算是明白,发现自己理屈词穷。

友人惭,下车引之。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远方的手,

【惭:惭愧】

【引:动词“拉”,这里可以理解成一种善意的友好的拉扯。】

说了这么久,这位朋友居然还在车上。由于惭愧,他赶紧下车,想嬉皮笑脸地摸摸小朋友来示好。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连头也没回的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顾:回头看】

看来元方人小脾气大,心想跟这种迟到又骂我父亲的人没必要给面子。扭头回家了,于是入门不顾。

人物分析:

关于这个故事,考试中会让你谈谈陈太丘朋友的性格,或者让你评价一下元方小朋友。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人物。

对于陈太丘的这位朋友,他没有时间观念,脾气还暴躁、鲁莽,但是有一颗悔过的心。

对于牛气哄哄的元方小朋友,从他回答客人的两句话里可以看出,他小小年纪懂得礼节,说话讲究分寸,而且伶牙俐齿,胆识过人,道德感十足。但在长辈主动示好认错的时候,他没有给别人面子。这是不好的人际交往方式,不值得学习。

小知识:

反观元方为什么有如此气魄呢?陈太丘的道德教育做得好啊。据后汉书记载,有天晚上,一小偷溜到陈太丘家里,躲藏到屋梁上面,企图等大家入睡后行窃。

陈太丘心知肚明,但并没有喊人抓他,而是把儿子们全都叫到跟前,上思想道德课。告诫他们坏人并不是天生的,只是因为平常不学好,慢慢养成了坏习惯。所以本来能做正人君子的人,却成了“梁上君子”这样的贼人,结果小偷躺在大梁上听得感动惭愧。最后直接下地磕头认罪。陈太丘原谅了他,不仅勉励他改恶向善,还赠送了丝绢布匹给他。

于是这个故事成了传奇,后人用“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而“梁上君子”则成了小偷的代名词和雅号。

有这样一位具有道德感召力的父亲在身边做榜样,耳濡目染下,陈元方的道德感当然是从小就高人一筹。当然在他长大后,也秉承了父亲的品性。“以至德而闻名”,成为中华美德标榜的良善君子。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学古文 观历史——《世说新语》之《陈太丘与友期》》,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学习内容全解

...文章分析】《陈太丘与友期》这一章出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背景介绍】《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当时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陈太丘与友期》即是当时名士之间交往言谈的记载。【学习目标】1. 理解...

2023-09-23 #经典句子

趣读《世说》:初中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元方后来怎么样了?

趣读《世说》:初中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元方后来怎么样了?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的一本书,其中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最出名的就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就是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要说陈元方,得先说他老...

2024-01-19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陈太丘与友期行》考点梳理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陈太丘与友期行》考点梳理

【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通假字词】【重点字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出行,约定在正午。过...

2023-09-20 #经典句子

《世说新语二则》古文翻译的课后题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古文翻译的课后题答案

...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文体知识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传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

2024-01-16 #经典句子

122期 白雪纷纷何所似 诗未若柳絮因风起 经典散文赏析

122期 白雪纷纷何所似 诗未若柳絮因风起 经典散文赏析

...,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著作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

2016-10-15 #经典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试讲稿~部编版初中语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试讲稿~部编版初中语文

喜欢就关注我吧,定期更新。《陈太丘与友期行》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教师的... ...号考生,今天,我为大家试讲的题目是《陈太丘与友期行》。下面,开始我的试讲。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

2023-12-11 #经典句子

七上文言文一词多义资料总结

七上文言文一词多义资料总结

...与日去(《诫子书》):时间2、 时元方时年七岁(《陈太丘与友期行》):当时学而时习之(《论语》):按时3、舍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丢下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同“释”,解除,消除4、志吾十...

2023-08-02 #经典句子

月考必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月考必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

2023-01-2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