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赵光义那句“开卷有益” 其实误人不浅

时间:2013-04-02

北宋的王辟之在著作渑水燕谈录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宋太宗赵光义日理万机,但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两三卷太平御览,要是耽误,事后还会追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赵光义一句“开卷有益”,着实误人不浅

“开卷有益”本来是一句有关读书的励志名句,但细细想来却着实误导了不少人。

北宋的王辟之在著作《渑水燕谈录》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宋太宗赵光义日理万机,但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两三卷《太平御览》,要是耽误,事后还会追补。

《太平御览》又名《太平兴国》,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煌然巨著,全书分为55类,精选1600多种书籍的重要内容,总计1000卷。臣下就劝疼惜皇帝身体,莫要太过劳累。于是赵光义就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这就是“开卷有益”的典故来由,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开卷有得”,最早出现在晋代陶渊明的文章《与子俨等书》,原话是:“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一个九五至尊,一个闲云野鹤,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身份层次和生活状态,但都手不释卷,以读书为乐,一个忘记劳累,一个忘记吃饭,也说出了意思大致相当的话语。古今中外醉心读书的案例非常多,但唯独这两人对比强烈却又认识统一。所以,后世的人勉励自己或者他人读书,往往就喜欢用“开卷有益”作为格言。

赵光义的这句话,让许多人从读书中得到了智慧、涵养了心灵、增添了乐趣。但又不得不说,也恰好是这句话,让一部分人误入歧途、跌进了读书的泥沼之中。

这涉及到一个鸡与蛋的问题。书本质也是一种文化产品,是各种各样的著作者们下的“蛋”。有人说,只要鸡蛋好吃就够了,我们何必关系下单的母鸡呢?母鸡的美丑、品种、长幼这些倒是其次,倘若是一只病鸡,你还能坦然自若地享受她的杰作吗?

并非是厚古薄今,古代的鸡与现代的鸡还是有区别的。古代的文人著书立说,是奔着“立德、立言、立功”的重大使命出发的;古今出版制度不同,古人写书是自己呕心沥血,临了还要自掏腰包出版发行,典型的吃力不见得讨好,“带着灯油唱皮影戏”。在相当多的朝代或者“个性”皇帝在位的时期,玩文字不见得成名得利,搞不好还得搭上前程荣辱乃至身家性命。所以除非是不写不快,不写自觉对不起天地苍生与子孙万代(古语有云:文章千古事),不写压不住满腔才情,否则没有人愿意耗油熬命,自寻烦恼。

古代读书人少,才华能够支撑著书立说的少之又少,才华具备又愿意干这份苦差事的更是万不及一。“鸡”稀缺,“蛋”自然就罕见,有书可读,在古人那里已经是莫大的福气了。也不见得所有古人撰写的书都是精品,但能够禁得起时光河流冲刷和无数读书人筛选,而后遗存下来的,必然有一个坚韧的理由。所以在古人那里,开卷的确有益。

现代人不同了,写书有了稿费,至不济还能混点知名度。即便名利都不能得,评职称的时候也是加分项目,熟人、亲朋之间送一送,那是相当有面子。加之言论自由了,环境宽松了,“文化人”激增了,特别是新媒体诞生之后,创作成本更低,传播效率更高,各种文化产品开始了爆发式显现,受众一不留神就淹没在了信息海洋之中。

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总体上是极大的喜事。面对喜事,可以喜出望外,但绝不能得意忘形。我们渴望通过阅读获取真知灼见,但难免有贩卖歪理邪说的;本来指望愉悦心情、滋养灵性,却被有毒有害的东西污染了头脑;本来指望提升自我,却在那些粗制滥造、腐臭朽坏的作品里耗费生命……

姑且把这些不良的精神营养用一个中性词来冠之:私货。在作品里夹带“私货”,有的作者做得低级,很容易被人分辨和识破;有的则表现得高级,隐藏得很深,包装得很严实,甚至在“脓口毒疮”上“涂脂抹粉”,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呈现。辨识高级的“私货”,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心智成熟度,并不是人人都具备,对于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倘若抱着兼容并蓄、博览群书的态度去阅读,就“开卷无益”,很不“卫生”了。

读书如吃饭,读书更如交友,需择善而从。文化产品的选择,习惯上有两个尺度:一个是禁得起时间考验,经典和精品总是能在时间洪流里中流砥柱;一个是禁得起读者挑剔。这并非是倡导人跟风读流行书,但毕竟能够被主流体系认可的作品,“歪”不到哪里去。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今天的食品源头管理日益严苛。文化产品选择的第三个尺度,我建议参考这种追本溯源的模式,“吃蛋”之前先看“鸡”把选择的目光回顾到作者身上。

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不管作者如何努力展示自己最想展示的,或者努力掩藏不应该的,但这个世上绝少有人可以完全做到深藏不露,作者的认知段位和人格、心灵状态,总会或多或少会在产品里遗漏出来。一个正常人不见得能创作,但那些人格残缺、心灵扭曲、灵魂污浊的作者,会写出正知正念正觉的作品。

读书必须慎重选择,那些智慧通透、性情温暖、善良正直的作者们下的“蛋”,才配成为我们精神餐桌上的美食。

(观点与视角图文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号并参与互动)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赵光义那句“开卷有益” 其实误人不浅》,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源自于宋太宗的成语 开卷有益与雪中送炭 提供了不少正能量

源自于宋太宗的成语 开卷有益与雪中送炭 提供了不少正能量

...皇帝,于公元976年11月15日至公元997年5月8日在位。成语“开卷有益”与“雪中送炭”,都源自于宋太宗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提供给人们不少的正能量。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成语故事,以及由此带来的启发。一。开卷有益“...

2016-09-27 #经典句子

把开封成语故事讲给世界听

把开封成语故事讲给世界听

...界听(众生相)赵孝斌向开封市集英小学师生讲述成语“开卷有益”背后的故事。李克君摄“大家熟悉的开卷有益的故事就发生在开封,那是宋太宗赵光义坚持阅读《太平御览》,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在开封...

2019-02-04 #经典句子

开卷有益读《孟子》 十句道尽人生事

开卷有益读《孟子》 十句道尽人生事

有"亚圣"之称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一些言论我们今天看了也是受益匪浅的。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下》。【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2、民为贵...

2008-01-09 #经典句子

中考文综“开卷考” 初中生集体罢背 谁料想上高中后要吃苦头

中考文综“开卷考” 初中生集体罢背 谁料想上高中后要吃苦头

有一个成语叫“开卷有益”,但是这个成语放在个别地区的中考那里,不仅不能有益,相反还有百弊而无一利。都以为自己占便宜了,实际上吃苦的日子在后面呢!中考文综为什么要“开卷”?印象中应该是在七八年前,有些地...

2010-10-26 #经典句子

网友评《王国血脉》:一句话:此书是好书 开卷有益

网友评《王国血脉》:一句话:此书是好书 开卷有益

如果生命是一部小说,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小说中的角色,如果这个角色同时又能够是看客,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和可能的命运,会不会好一点。上帝是一个出色的悲剧作家,或者他只是在闲极无聊地消遣。也许,最痛苦的不是知...

2023-08-21 #经典句子

原创美文丨 关于读书

原创美文丨 关于读书

...书不少,心底也有一些小感悟,今天浅谈一下读书吧。 开卷有益。 人常言,知识改变命运。但这话说得太大,初时听到会热血沸腾,但时间久了,感觉也就淡了。但归根结底总结起来,用“开卷有益”四个字来形容,是最贴切...

2008-04-19 #经典句子

语文课上的辩论会(1995年初三日记分享)

语文课上的辩论会(1995年初三日记分享)

...认为更熟悉的辩题。在大多数人的要求下,我们选择了"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这个辩题。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当然这只是个预演,让我们准备一下。在我们当中有许多人都对辩论感兴趣,因为大家早就从电视里看...

2011-02-04 #经典句子

语文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语文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3.本文主要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①孙权:作为吴国之...

2023-09-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