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语文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时间:2023-09-19 06:28:01

相关推荐

语文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才开始求学。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读书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文学常识】

1.《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zuǎn)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道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意为用于给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谥号文正。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3.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4.吕蒙(178-219),字子明,东吴将领。

5.鲁肃(172-217),字子敬,东吴战略家、外交家。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吴军大将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此文即是司马光根据这一史料整理改写而成。

【字音】

孤岂欲卿(qīng)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 孰(shú)若孤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肃遂(suì)拜蒙母 半身不遂(suí)

注意:"当涂"的"当"意为"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作"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wéi。"即更……"句中的"更"意为"重新、另外",作动词,读gēng。

【文言词句】

1.通假字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②卿今当涂掌事 涂:通"途",仕途。

2. 古今异义:

①辞: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②治: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③及: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④更:古义:重新;另外; 今义:更加。 ⑤但: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⑥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 ⑦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⑧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今义:独自,孤独。 ⑨就:古义:靠近,文中引申为从事;今义:就。

3.一词多义

①当:但当涉猎 (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 (动词:当,正当)

②见:见往事耳 (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晓)

③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④大:自以为大有所益 (很)

大惊曰 (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年长)

4.特殊句式

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正确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5.重点句子翻译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原来吴地的那个阿蒙了!

④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和有抱负的读书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⑤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注意: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6. 成语积累

①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文章分析】

1.文章结构: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3.本文主要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①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关心下属,好学善劝,鼓励吕蒙要多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指出学的必要性。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坚决的语气,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流露出关心与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里有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之意。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另有目的(以古鉴今)。这句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与爱护。

接着,他又现身说法,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吕蒙要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从而指出学的可能性:"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他对吕蒙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昭然可见,同时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和威严。

②鲁肃:爱才、敬才,坦诚豪爽。

"与蒙论议"后赞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出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的长进。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从侧面衬托出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才略",正是"学"的结果。

③吕蒙:知错能改,好学上进,坦诚幽默。

他接受孙权的劝告,好学不辍。面对鲁肃的惊叹,他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说明了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也表现出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自豪;也有武将的坦诚、豪爽。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有一种调侃的意味。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的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之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4.侧面烘托手法:

鲁肃的惊叹,"拜蒙母,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5.文中蕴含的道理:

①开卷有益,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

②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

③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④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6.文化常识:积累文中出现的称谓语:

①爱称:卿(多用于君对臣,也可用于夫妻、朋友之间)。类似的还有"爱卿"。

②自称:孤(王侯的自称)(古人称呼自己常用谦称)。类似的还有"朕"、"寡人"。

③敬称:大兄(多用于朋友辈)(古人称呼朋友宾客常用敬称)。类似的还有"兄台"、"贤弟"等。

【真题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涂掌事 (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治经为博士邪( ) (4)但当涉猎 ( )

(5)即更刮目相待( ) (6)蒙乃始就学 ( )

(7)见往事耳 ( ) (8)卿今者才略 ( )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

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

3.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郡时的阿蒙啊!( )

3. 填空: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劝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4.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5.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①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②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糖O甜到忧伤2024-01-02 18:43糖O甜到忧伤[辽宁省网友]43.251.39.121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真是经典啊复习候再感受到了它魅力。
    顶5踩0
  2. 圉湢①萭姩2023-11-11 00:36圉湢①萭姩[四川省网友]202.173.232.205
    这个复习知识点真太全了让我觉得自己能更有把握地迎接考试了!
    顶5踩0
相关阅读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词语搭配大全+必考必背古诗词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词语搭配大全+必考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好处数不胜数

2014-03-18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2、理解文章内容,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

2023-08-16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四课《孙权劝学》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四课《孙权劝学》学习资料汇编

1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 ,世称涑sù水先生,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

2023-01-03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大全 开学就考试 全吃透必拿高分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大全 开学就考试 全吃透必拿高分

好几个月一直在家上网课,那么小的孩子,缺少老师面对面的指点,知识点都掌握了吗?在家自学,作息不规律,孩子能自觉复习总结吗?想辅导孩子学习,可是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