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草原上的“茶叶之路” 两种文明的对话 蒙古草原的奶茶香

时间:2012-02-26

与有2000多年历史,尽人皆知的丝绸之路相比,茶叶之路几乎是一条鲜为人知的路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草原上的“茶叶之路”,两种文明的对话,蒙古草原的奶茶香

大家好,欢迎大家阅读小编的文章。与有2000多年历史,尽人皆知的“丝绸之路”相比,“茶叶之路”几乎是一条鲜为人知的路。但“茶叶之路”正式成为一条商路,距今也有320年了。当年旅蒙商们从南方采购茶叶汇集到归化多伦,然后以骆驼为运输工具,途经乌兰巴托、恰克图科布多,或走包头、经棚、赤峰等地,最终到达俄国贝加尔湖一带乃至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条活跃了近300年的国际商道,横跨欧亚大陆、绵延万里,在地球的北部镌刻了一条条深深的商古文脉。

欧洲人的祖先与蒙古人一样,都是牧羊人,都以食肉为主,都有饮茶的传统。食肉为主的人群通过大量饮茶才能得到维持生命的绿色能量。所以,茶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饮品。至今欧洲人依然保留了喝“下午茶”的习惯,邓九刚先生的《茶叶之路》书中提到:草原上的牧民“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美国作家艾梅霞的同名著作也说“我的蒙古朋友有父母去世,下葬的时候总是在头下枕一块茶叶”的丧葬习俗,都源于这种生命的渴求。

300多年间,旅蒙商人们走出长城,走出国门,走向蒙古、俄罗斯走向西方,表现出我们的民族挣脱几千年的历史情性和闭关锁国的桎,探素着一种全新的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两种文明在草原上对话、对接,由于凝聚了太多草原的、民族的和国际的多元的色彩和音符旅蒙商人在草原上的故事以及在西伯利亚的故事,比起“乔家大院”在山西的故事要生动和丰富得多。

在蒙占草原上,更是到处飘着奶茶的芳香,蒙古牧民长期过着毡车毛幕逐水草向居的生活,不论迁使如何频繁,都忘不了熬奶茶,笔者有率在锡林郭勒草原上领略过家古奶茶的风味。那是在夏末时节,草原上已泛出微黄,只有高山脚下背阴处还水草青青。如今牧民已有定居点,值钱的物品自然都放在定居里,所以帐幕中陈设比较简单,北是高起地面尺余自然形成的床炕,铺着毛毡。叠着花被。沿着放些简单的用品。但在帐的正中突出地位却垒有一灶,上面放了把大壶,里面盛奶茶。

主人说这奶茶是事先煮好的,需先将砖茶捣碎,加水煮好,滤去渣,然后加入适量奶,继续煮,边煮还要用一把大勺频频拉起和冲入。这种操作,大有陆羽烹茶“育华”、“投华”、“救沸”的风格。客人到来,按长幼身份次第坐于主人两旁,同来的当地朋友则坐于下首陷客位置,妇女在次下位操作。我们面前的毡上立即摆上小几,上面放有几个碗,分别盛有炒米,奶豆腐、盐、糖然后女主人将一碗碗褐色的乳茶端到我们面前。这种奶茶的吃法与藏族酥油茶大体相仿,你不能一口饮下,而是要留一些让主人断添加。

最后的礼节开头便一饮而尽不给主人留下频须敬客的余地,是不参的牧民饮奶茶一般加盐,为表示对客的特别敬重,待客时则同时放下白糖与盐巴,任你选择添加,品尝咸甜的不同滋味。抓一把炒米直接放在奶茶中一起饮用,别有番滋味。奶豆腐外形如特大肥皂一般,平日里就一大块一大块的晾在帐幕上,吃上一小块,半日不觉饥饿。待客时则切作小方块,高应白糖食之。吃着这几样东西,我才进一步理解,为什么牧民们把茶视为生命。高乳、奶豆腐、炒米都很不好消化,当地草木葱茏,却未见一点菜蔬。据说,奶豆腐到城市里卖几十元一斤,而此地一小袋青椒就可换取好几斤。

既然菜蔬缺乏,茶便是帮助消化和增加维生素的唯一来源了。牧民们每天三餐要喝奶茶,每天没有三次奶茶,第二天便觉头晕无力。牧民饮奶茶,早午便是正餐,晚上牛羊归栏,坐在自家如包里慢慢地品,才算喝全了一天的奶茶。温而炒米并不经常吃,是备远行或待客。奶豆腐是奶中精品,大饭店可做“拔丝也奶豆腐”,当然也很珍贵。所以,奶茶茶便成为每日三餐主要食品了。

主人尽到族了情谊,客人说完所有祝福话,这最后的的茶便可饮尽了,于是,客人施礼各想法人出帐送行,这“奶茶敬客”化算完毕,走出帐,望着那蓝天,白云,牛羊,没草,对草原上的“奶文化”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在蒙古草原上,奶亲不仅用于日常生活和待客,与其他民族一样,在重大节日里,同样被放在十分尊贵的意义上,如请喇嘛经,事毕要献哈达,并赠砖茶数片,每年秋季的甘珠尔会或盟旗召开的那达慕大会,都要行奶茶之礼,会上交易自然更以砖茶为大宗。

西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同样爱饮奶茶,茶在西北民族中也常用于婚礼,如旧时订婚彩礼是少不得砖茶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西北民族多信佛教,佛教与茶一向有着不解之缘,所以奶茶也是敬佛,敬神之物,中原儒家文人以茶自省,获得现实的精神力量;而西北各族以茶敬神与佛,从彼岸世界寻求未来的解脱,茶对精神世界的意义,为中华各族人民所共同关注,这在世界饮食文化史上也是量十分罕见的现象。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草原上的“茶叶之路” 两种文明的对话 蒙古草原的奶茶香》,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与历史对话(第八期)|充分利用内蒙古元代文化遗产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与历史对话(第八期)|充分利用内蒙古元代文化遗产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兴安盟出土夜巡牌与历史对话(第八期)来自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00:0034:30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幅员辽阔,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戈壁纵横交错。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地貌、差异显著的自...

2023-11-22 #经典句子

与历史对话(第十三期)|文明的枢纽 文化的熔炉——乌兰察布市历史考古学文化回眸

与历史对话(第十三期)|文明的枢纽 文化的熔炉——乌兰察布市历史考古学文化回眸

兴和县明代长城乌兰察布市位于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东北、东南部与锡林郭勒盟、河北省张家口市相接,南部与山西省大同市为邻。西连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是晋、冀、蒙三省区交...

2023-09-26 #经典句子

与历史对话(第十九期)|来自草原丝绸之路的文明——鄂尔多斯青铜器

与历史对话(第十九期)|来自草原丝绸之路的文明——鄂尔多斯青铜器

...金冠等,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音频/文字/图片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美丽内蒙古】节目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责任编辑:张金芳

2023-11-18 #经典句子

蒙古族有句俗语“宁可三日无饭 不可一日无茶” 这就是蒙古奶茶

蒙古族有句俗语“宁可三日无饭 不可一日无茶” 这就是蒙古奶茶

在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奶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饮品,它是蒙古族人的生命之水。在很久以前,蒙古族历史记载中曾有过这句话,那就是“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可想而知,奶茶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该有多...

2019-09-19 #经典句子

与历史对话(第十一期)|弘扬民族文化 讲好昭君故事

与历史对话(第十一期)|弘扬民族文化 讲好昭君故事

...话(第十一期)|弘扬民族文化 讲好昭君故事.mp3来自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00:0033:21“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昭君墓座落于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巍峨高耸,远望如山,始建于...

2012-07-23 #经典句子

从张家口始祖祖先到清明上河图的商贸繁荣看长城枢纽要塞历史文化

从张家口始祖祖先到清明上河图的商贸繁荣看长城枢纽要塞历史文化

...的草原、起伏的丘陵、荒凉的沙漠,从张家口一直绵延到蒙古草原的腹地乌兰巴托。二百年间,在声声驼铃的鸣响中,演绎了一幅生动的商贸“清明上河图”,走出了一段载入史册的商业传奇。3 、始祖祖先文化与元朝帝王情载...

2012-11-25 #经典句子

鲍尔吉·原野对话龚曙光:以文学还愿心灵 用语词寄寓乡愁

鲍尔吉·原野对话龚曙光:以文学还愿心灵 用语词寄寓乡愁

...《日子疯长》如此沉静鲍尔吉原野,出生在苍茫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长期居住和工作在辽宁。龚曙光,从灵秀逶迤的澧阳平原走出,19岁后考上大学离开家乡、闯荡世界。在他们的心中,除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还另有一...

2023-06-02 #经典句子

草原守护者:牛的故事

草原守护者:牛的故事

...排,当然,也有的人会说“牛人”……而我要说的,是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牛——真牛。摄影/娄世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

2024-02-04 #大杂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