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律中遇见唐诗宋词元曲 邂逅汉语之美

时间:2011-07-15

先生深入研究汉语音韵学、汉语诗律学、汉字改革等,著有王力全集20卷,其研究成果深深影响当时、现在和未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8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文/冬月渐暖

王力先生是罕见的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被《南方日报》评为“中国百年来最卓越的语言学家”。先生深入研究汉语音韵学、汉语诗律学、汉字改革等,著有《王力全集》20卷,其研究成果深深影响当时、现在和未来。

为迎接王力先生诞辰120周年,在先生的百万文字中精选出极具代表性的诗词常识、散文和语言课,汇编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一书。书中首度独家推出“诗词常识”,在平仄韵律中解读诗词奥秘,邂逅汉语之美。

1、王力语言必修课(一):走进典雅的唐诗

相传沈约最初发现汉语里共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仄是一种相对立的声调关系。“平”字指的是不升不降,“仄”字指的是不平,也就是或升或降。“上”字指的是声调中的升,“去”字指的是声调中的降,“入”字指特别短促。这也就是说,上声、去声和入声合成一类(仄声),平声自成一类,而平仄递用可以构成诗的节奏。

我们口中常说的“古诗”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初唐以前的诗多为“古体诗”,对格律的要求相对宽松;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形成于隋朝,成型于唐初,有着严谨的格律规定,包括平仄、对仗和诗篇的字数等。

近体诗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律诗、排律和绝句。顾名思义,律诗是指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排律是指10句以上的律诗;绝句又称“截句”,一般认为绝句字数等于律诗的一半。

律诗的格律有两项重要原则:第一,尽量使句中的平仄相间,并使上下句的平仄相对;第二,尽量多用对仗。我们以五律的平仄格式来分析近体诗:

近体诗中的平仄格式(以五律为例)

五言律诗需要遵循“粘对规则”,也就是“作对”和“作粘”。

“作对”是指律诗同一联的出句和对句要求平仄相对(即相反)。如果出句是以仄声开头,那对句必须是以平声开头;如果出句是以平声开头,那对句必须是以仄声开头。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作粘”是为了使每联不是简单重复,联与联之间相粘。指如果上一联的对句是以平声开头,那下一联的出句也必须以平声开头;如果上一联的对句是以仄声开头,下一联的出句也必须以仄声开头。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由于五言排律是五言律诗的延长,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的减半,在不违反粘对规则的前提下,依照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分别延长或减半即可。如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就完全与五律的平仄格式相符。

虽说唐代之后近体诗盛行,但仍有诗人不放弃古体诗的形式。他们自然洒脱,模仿古人那种较少拘束的诗来写,但唐宋以后的古体诗也确实收到近体诗的影响,掺杂着或多或少的近体诗的平仄、对仗和语法,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三吏三别”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皆为古体诗中的名作。

总的来说,广义的唐诗中既有古体诗又有近体诗,近体诗格律严格,古体诗自由不羁,二者在时代的发展中相互交融,并再次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2、王力语言必修课(二):解读婉约的宋词

关于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词”本来是乐府词,起源于南朝梁;其二,从格律来说,词渊源于近体诗。

有一些似诗非诗的词,读起来是诗,唱起来是词,而在诗的基础上增减字数,便开始走进词的世界。张志和的《渔父》是由句句入韵的七言诗转变而来;刘禹锡的《潇湘神》由普通七绝转变而来;韦应物的《调笑》由古乐府转变而来……

词还有令、引、近、慢等名称,这也与词的字数相关。

“令”是词牌的通称,可以在词牌后加上“令”字,如《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鹊桥仙》又名《鹊桥仙令》等;也有一些词牌是有一个带着“令”字的别名的,如《苏幕遮》又名《鬓云松令》,《念奴娇》又名《百家令》等。

“引”和“近”都比“令”短一些,但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有人认为“引”有“引申”之意,也有人认为,“引”是“令”的别称,或者“引”就是“曲”。而被称为“近”的特征是没有短调。

“慢”则是很明确地表现出字数增多的特征。如:《西江月》50个字,《西江月慢》103个字;《木兰花》52个字,《木兰花慢》101字等。

唐代被称为是诗的时代,宋代则被称为是词的时代,这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宋代物质生活丰富,皇帝、大臣个个爱词,词的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朝也出现了一大批词人,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词成型于唐,全盛于宋,可以将其分成两个时代:唐五代为一期;宋以后为一期。前者都是短调,韵与韵之间距离小;后者兼有长调,韵与韵之间距离大。

从宏观角度来看,诗和词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可以将词看作是诗在社会发展下的文化渐变形式;从微观角度来看,诗与词之间又有着明显区别,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

3、王力语言必修课(三):揭秘麻辣的元曲

曲这种形式出现在五代时期,少数民族的涌入使得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最后词演变成了散曲。

按照地域来划分,曲有北曲南曲之分,北曲与词的区别大,南曲与词的区别小。按照表现形式来划分,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一种带着科白的歌剧,在南曲中也被称为“传奇”;而散曲只是一种吟咏,没有科白。

如果从诗的本质来说,曲是词的一种,在杂剧和传奇里,它就是戏剧中的词。词与曲既有着紧密的关系,又有着各自的特征,从严格意义上来划分,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辨别词与曲。

第一,以韵部和声部的不同来辨别词与曲。词韵大致依照诗韵,而曲韵则是另立韵部;词有平上去入四声,北曲中入声被取消了,归入平上去三声。

第二,以有无衬字来辨别词与曲。衬字是指在曲律规定之外增加的字。词的字句是一定的,无衬字;而曲的字数没有一定,在不破坏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曲调中增句也是可以的。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元曲既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又具有战斗色彩,直指社会弊端,就连元曲的爱情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和大胆。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

从整体上来看,无论是尧舜古歌谣、洒脱的古体诗,还是典雅的唐诗、婉约的宋词、麻辣的元曲,都是以“韵”为始,在平仄韵律中逐步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地域文化特征。书中以精心挑选的篇目为例,展示唐诗宋词元曲的独特魅力,层次清晰地揭示语言学的奥秘。

2007年,歌曲《中国话》横空出世,“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这几年换他们卷著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唱出了汉语之美,也唱出了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与心酸。

2017年9月份开始,语文教育要求回归“中国化”,中小学语文教材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这也就意味着,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古诗词,小学的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增幅高达80%;初中的古诗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从这次调整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家对诗词文化的推崇,对语言学的教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宣扬诗词文化,就是在继承先人智慧的结晶的基础上,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我们确实需要这些诗词文化的熏陶,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也需要跟随语言大师王力一起学习这节语言必修课。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律中遇见唐诗宋词元曲 邂逅汉语之美》,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笠翁对韵》 《声律启蒙》 浅谈中国文化中的那些韵律之美

从《笠翁对韵》 《声律启蒙》 浅谈中国文化中的那些韵律之美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仔细读过便会发现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点:结构工整、互相对应,读起来朗朗上口。古人在创作诗词歌赋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艺术性,以及美观性。韵律作为贯穿...

2023-08-23 #经典句子

元曲极简史:曲曲销魂 冠绝古今 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

元曲极简史:曲曲销魂 冠绝古今 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

...词歌赋,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便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巅峰。不管是古代先贤还是现代的名人大家,我们一直都在借诗词的手表达着自己的各种情怀,就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里...

2010-07-26 #经典句子

诗词中的平仄 和现代汉语拼音中四声是怎样对应和区分的?

诗词中的平仄 和现代汉语拼音中四声是怎样对应和区分的?

...古诗词的平仄是根据古代汉字发音简化出来的。古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代表,而唐宋之后的古诗依旧按照古音韵来创作,所以发音就以宋末《平水韵》为准。元朝北方口音的入侵,演变到今天的普通话和唐音宋调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2023-11-13 #经典句子

智慧说故事:把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 宋词历史地位的不同看法

智慧说故事:把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 宋词历史地位的不同看法

...认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以为在我国文学史上宋词可与唐诗、元曲前后辉映而无逊色。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建国以后的一些研究者提出来的。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五编《宋代文学·概说》中明确地说:“前人以词为宋代的代...

2008-04-27 #经典句子

3首绝美元曲 不逊唐诗宋词:字句意境超然 只读一遍就爱上了

3首绝美元曲 不逊唐诗宋词:字句意境超然 只读一遍就爱上了

...破性。今天为大家准备的3首元曲经典之作,丝毫不逊于唐诗宋词,只读一遍就能爱上。《天净沙秋》白 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一提到写“秋”的佳作,自然免不了元曲大家...

2023-05-28 #经典句子

20.诗是什么:从古文字角度解析

20.诗是什么:从古文字角度解析

...经,到《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传统的,接下来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路走来,作品如繁花铺地,作家灿若群星,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清代的蘅塘居士(孙洙)所编《唐诗三百首》是最为普及的古诗读物,国人都...

2023-12-13 #经典句子

宝宝起名大全:300个唐诗宋词中的名字 男孩温润 女孩文雅!

宝宝起名大全:300个唐诗宋词中的名字 男孩温润 女孩文雅!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抒情方式,唐诗起于韵律,宋词重于感情,元曲颂于舞台,明清工于文笔。唐人的生活几乎都是由诗堆积起来的,无论孤独饮酒,触景伤情,随手都能挥洒出一片雅致。相比之下...

2014-03-28 #经典句子

词在宋朝是“非主流” 它是如何击败诗 文 登顶宋文学宝座的?

词在宋朝是“非主流” 它是如何击败诗 文 登顶宋文学宝座的?

引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代文学史上历来唐诗、宋词并举,各臻其盛。然而,不同于唐代是当之无愧的古典诗歌黄金盛世,宋代的长短句诗体"曲子词"却有"诗馀"之称,虽然在文学成就上傲视于宋诗、宋文而俨然...

2015-08-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