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刘志宏:杜甫笔下的秦州秋雨(散文)

时间:2009-08-18

唐朝诗圣杜甫咏雨诗竟达五十余首的,单是以雨字为题的就有十余篇,至于以雨入诗之句就更俯首即拾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雨虽然是一种极为平常的自然现象,可它又极具独特的自然之美,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竞相歌咏。唐朝诗圣杜甫咏雨诗竟达五十余首的,单是以“雨”字为题的就有十余篇,至于以“雨”入诗之句就更俯首即拾。可见诗人酷爱于雨的描写,竟似李白对月的歌咏,都入痴迷境!在杜甫的笔下,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也有“山寒著水城”的秋雨;有“小雨晨光闪”的朝雨,也有“晚来声不绝”的夜雨;有“映空摇扬如丝飞”的微雨,也有“雷声忽送千峰雨”的暴雨;既有“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的倏雨倏晴,更有“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的连日久雨。总之,在杜甫的笔下,各种雨景备至,且纷呈其姿。难怪前人誉杜甫为“画雨”能手。

近日来雨水颇多,望着山川大地腾起的朦胧烟雨,不由地想起诗圣杜甫在旅居秦州时吟咏秋雨的佳词妙句。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遗憾的是,他来秦州期间,正值秋夏交替时节,三天两头的绵绵秋雨让杜甫原本就极为困顿的生活境况显得“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十分苍凉。在秦州,为了生计和一家老小的饱暖,他不得不起早贪黑地采药、凉药、卖药,有时也靠亲友、新朋的周济过着极其艰辛的日子……但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妨碍他在诗歌艺术上执着的追求和在创作上的日臻完美,在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从麦积山到南郭寺,从东柯谷到魏嚣宫,他的足迹遍及古秦州的山山水水,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共计百余篇之多。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其中就有四首诗作写到了秦州的雨。

《秦州杂诗》其十是吟咏秦州雨景的佳作。“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所居秋草净,正闭小蓬门。”天水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在杜甫笔下,前面十个字,就把天水地域辽阔高远、以及雨水绵绵不断的特点描写的淋漓尽致。而“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两句形象地点出了雨天难以出门,小孩大人注视着滔滔渭水,汹涌向东奔去,有点无可奈何的心里。天水气候温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景色秀丽,被誉为“陇上小江南”,夏秋是雨水集中的季节,渭水浊浪滚滚,声势浩大。在杜甫笔下,天水的雨显得生动而有情。“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秦州杂诗》其十一里雨中黄鹄、苍鹰为觅食而翩翩起舞,以至于翅翼被雨湿了还在辛苦劳作,动静结合,虚实映衬,让我们千年之后看到天水秋雨中那飞禽舞动的美。

《秦州杂诗》其十五“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构成了一副生动的雨雾笼罩山村的秋景图。举目远眺,大雨磅礴,秋风落叶,覆盖着远近之山,那种切切感受正好表现了杜甫当时寄居秦州东柯谷,远离故乡,生活艰难的无奈与悲凉。东柯谷是个好地方,气候湿润,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很适合文化人居住。他曾经萌生出“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常在这里居住的愿望。可惜,这环境幽静的世外桃源,由于战乱的影响显得比较贫困,又正值秋雨时节,让杜甫“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

《秦州杂诗》其十七“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写的甚为生动贴切。天水屋舍大多为土木结构,富裕一点的人家屋顶上面铺瓦,经济条件差一些的屋顶铺上黄泥茅草就可以遮风挡雨。“幔”就是天水人屋门上挂的布帘子,一般是作为挡风用的。由于房屋结构简陋,房檐进深也比较浅,一遇到大雨连天,房檐上的雨水如线一般簌簌而来,布帘子自然被淋得湿漉漉的。所以,只要一到秋雨缠绵的季节,那种“檐雨乱淋幔”的景象在我孩提时的记忆中十分深刻。“山云低度墙”句即点出了诗人细微的观察力,又描写出了天水由于气候湿润,天上的乌云似乎都压在了院子周围墙上雨天的特点。而“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由于雨多而草木茂盛,道路泥泞,再加上杜甫寄人篱下,很少有朋友来访的社会现实。

天水的秋令雨常常一下数十天,丝丝脉络、缠缠绵绵的,很容易叫人在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伤感。杜甫旅居天水生活十分拮据,加之秋雨缠绕,衣不抵寒,让诗人陷入了窘境。因此他笔下秋雨中的田园风光带有悲愁之情,悲伤之感。但杜甫是诗圣,他的诗景中有情,情中有画,抒情物状,摹画出一幅幅情景交融、艳丽夺目的田园风光的色彩美,不仅使诗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洞穿唐代文明的窗口。朱东润在《杜甫叙论》中说“乾元二年是一座大关,在这以前,杜甫的诗还没有超过唐代其他诗人,在这年以后,唐代诗人便很少有超过杜甫的了。”可见,杜甫在天水的这种超越决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一次艰苦跋涉,而是他那颗饱经了战乱与贫穷、苦难与灾祸的灵魂对人生、命运、国家、民族的一次重新审视与沉思。

家乡天水是幸运的,有了杜甫的涉足,那在酡红的柿叶上沙沙作响的晶莹秋雨,和着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给人以声情并茂惊心动魄的美感,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联翩;有了诗圣那精湛通灵的诗笔,深邃高远的诗意和对秦州山水的一片真情,铸就了家乡永远年轻的生命之魂、文化之魂和艺术之魂。宋代周序有诗赞杜甫“唯有文章在,辉光野烛天”。是啊,在远山含黛,芳草蕴情,渭河丰润,炊烟正酣,天地高远,民风纯朴的家乡,杜甫一首首描写故乡秋雨的诗歌撑起麦积大佛、石门夜月、伏羲八卦、大地湾文明的千载风光,带着一种激动和畅想滚过世人的双眸,让他呕心沥血的千古绝唱划过天水历史的夜空,让人们在今天的渭水河畔,还能充分领略天水缠绵的秋雨中那一幅静美的图画,朗读一个永恒的读不尽的高贵灵魂以及那个逝去千载呜咽悲凉的时代.....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刘志宏:杜甫笔下的秦州秋雨(散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盈盈一水 脉脉不语。读两首优美古诗 看鹊桥相会的银河

盈盈一水 脉脉不语。读两首优美古诗 看鹊桥相会的银河

...阙,伴月落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唐)杜甫《天河》赏析:天河:即银河。在秋季以外的平常时候,天河景象有时显明,有时晦暗,反反复复不分明;而一到秋季,天河的景象就会夜夜分明了。秋季天河景象夜...

2009-11-07 #经典句子

宇文所安丨杜甫:书写永久 秩序与文明的中国诗人

宇文所安丨杜甫:书写永久 秩序与文明的中国诗人

宇文所安 三联学术通讯杜甫被公认为文体和诗歌语言大师,但他的精湛造诣并非简单的特征说明所能概括。寻找通俗诗人的批评家们指出了他的诗中一些看起来是口语的语言(洪业甚至认为这种通俗语言的倾向使他进士落第)...

2011-05-04 #经典句子

这些经典名句都来自杜甫 不愧为名句制造机 膜拜

这些经典名句都来自杜甫 不愧为名句制造机 膜拜

杜甫,字子美,出身于京兆杜氏分支。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所以世人对他的称呼为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当时的时候,名声赶不上他的身后,在宋代之后杜牧的名声才与日俱增...

2023-10-13 #经典句子

天水知名作家郭永杰散文:秦州铁炉坡镇的静谧

天水知名作家郭永杰散文:秦州铁炉坡镇的静谧

铁炉坡的静谧 郭永杰坐在落地窗前,我在思考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是这样:男人里没有恶棍地痞,女子中没有“闪担片”。八十年代的铁炉坡街头,衣着讲究的男青年有的是,但从来没有打架斗殴的事。于亚春不亚于港台影视明...

2018-11-26 #经典句子

杜甫思念李白写下的一首诗 不料第三句却成为写作名言 令人深思

杜甫思念李白写下的一首诗 不料第三句却成为写作名言 令人深思

...就会喜欢结交什么样的人。就好像,才子喜欢结交才子,杜甫跟李白是好朋友。744年,32岁的杜甫和43岁的李白在洛阳初遇,次年分手,此生再未见面。然而,短暂的相逢却滋生了深厚的友谊。757年,李白因李璘事入狱,两年后...

2019-09-28 #经典句子

十句诗词话城郭:城中未省有春光 城外榆树已半黄

十句诗词话城郭:城中未省有春光 城外榆树已半黄

...月暗乌啼的夜景。9.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莽莽,指原野辽阔、无边无际的样子,此指群山连绵不断的样子。诗句描写秦州城所处万山丛中、山谷之间的地理位置。“莽莽”乃以...

2023-10-02 #经典句子

杜甫最伤感的一首诗 只有短短的四句 读来却是令人肝肠寸断

杜甫最伤感的一首诗 只有短短的四句 读来却是令人肝肠寸断

...唐宋时期,在这段岁月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杜甫便是其中之一。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宏大的社会写实著称,与李白并称“李杜”。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

2009-11-09 #经典句子

张爱玲很著名的一篇散文 描写精妙 尽显才女的风貌

张爱玲很著名的一篇散文 描写精妙 尽显才女的风貌

...里芳草鲜美、百花争艳,可是春去秋来,一片落红难缀。杜甫感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李商隐惆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也低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

2014-09-0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