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历史上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的庄子所著的《庄子》中的经典语录

时间:2009-05-18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4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文: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译文: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

3.仲尼曰:“人莫鑑于流水而鑑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

译文:孔子回答说:“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静止的水面,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各种树木都受命于地,但只有松树、柏树无论冬夏都郁郁青青;每个人都受命于天,但只有虞舜道德品行最为端正。幸而他们都善于端正自己的品行,因而能端正他人的品行。保全本初时的迹象,心怀无所畏惧的胆识;勇士只身一人,也敢称雄于千军万马。一心追逐名利而自我索求的人,尚且能够这样,何况那主宰天地,包藏万物,只不过把躯体当作寓所,把耳目当作外表,掌握了自然赋予的智慧所通解的道理,而精神世界又从不曾有过衰竭的人呢!他定将选择好日子升登最高的境界,人们将紧紧地跟随着他。

4.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

译文:孔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能与不肖、诋毁与称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运行;日夜更替于我们的面前,而人的智慧却不能窥见它们的起始。因此它们都不足以搅乱本性的谐和,也不足以侵扰人们的心灵。要使心灵平和安适,通畅而不失怡悦,要使心境日夜不间断地跟随万物融会在春天般的生气里,这样便会接触外物而萌生顺应四时的感情。这就叫做才智完备。

5.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译文:知道自然的作为,并且了解人的作为,这就达到了认识的极点。知道自然的作为,是懂得事物出于自然;了解人的作为,是用他智慧所通晓的知识哺育、薰陶他智慧所未能通晓的知识,直至自然死亡而不中途夭折,这恐怕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了。

6.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译文:死和生均非人为之力所能安排,犹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永恒地变化,完全出于自然。

7.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译文: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

8.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麤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

译文:低贱然而不可不听任的,是万物;卑微然而不可不随顺的,是百姓;不显眼然而不可不去做的,是事情;不周全然而不可不陈述的,是可供效法的言论;距离遥远但又不可不恪守的,是道义;亲近然而不可不扩展的,是仁爱;细末的小节不可不累积的,是礼仪;顺依其性然而不可不尊崇的,是德;本于一气然而不可不变化的,是道;神妙莫测然而不可不顺应的,是自然。

9.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译文:天和地虽然很大,不过它们的运动和变化却是均衡的;万物虽然纷杂,不过它们各得其所归根结蒂却是同一的。

10.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译文:自然规律的运行从不曾有过停留和积滞,所以万物得以生成;帝王统治的规律也从不曾有过停留和积滞,所以天下百姓归顺;思想修养臻于圣明的人对宇宙万物的看法和主张也不曾中断和停留,所以四海之内人人倾心折服。明白于自然,通晓于圣哲,对于了解帝王之德的人来说,上下四方相通和四季的畅达,全都是自身的运动,晦迹韬光不露形迹从不损伤静寂的心境。圣明的人内心宁寂,不是说宁寂美好,所以才去追求宁寂;各种事物都不能动摇和扰乱他的内心,因而心神才虚空宁寂犹如死灰。水在静止时便能清晰地照见人的须眉,水的平面合乎水平测定的标准,高明的工匠也会取之作为水准。

11.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译文:孔子说:“中正而且和乐外物,兼爱而且没有偏私,这就是仁义的实情。

12.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

译文:孔子三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聃说:“我终于得道了。乌鸦喜鹊在巢里交尾孵化,鱼儿借助水里的泡沫生育,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长时间了,我没有能跟万物的自然变化相识为友!不能跟自然的变化相识为友,又怎么能教化他人!”

13.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译文:所以说,由于外物而丧失自身,由于流俗而失却本性,就叫做颠倒了本末的人。

14.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译文:通晓生命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对于生命没有什么好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命运无可奈何的事情。

15.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婬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奚自入焉!

译文:大凡具有面貌、形象、声音、颜色的东西,都是物体,那么物与物之间又为什么差异很大,区别甚多?又是什么东西最有能耐足以居于他物之先的地位?这都只不过是有形状和颜色罢了。大凡一个有形之物却不显露形色而留足于无所变化之中,懂得这个道理而且深明内中的奥秘,他物又怎么能控制或阻遏住他呢!那样的人处在本能所为的限度内,藏身于无端无绪的混沌中,游乐于万物或灭或生的变化环境里,本性专一不二,元气保全涵养,德行相融相合,从而使自身与自然相通。像这样,他的禀性持守保全,他的精神没有亏损,外物又从什么地方能够侵入呢!

16.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3),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陰陽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

译文:圣哲的人,探究天地伟大的美而通晓万物生长的道理,所以“至人”顺应自然无所作为,“大圣”也不会妄加行动,这是说对于天地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

大道神明精妙,参与宇宙万物的各种变化;万物业已或死、或生、或方、或圆,却没有谁知晓变化的根本,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自古以来就自行存在。“六合”算是十分巨大的,却始终不能超出道的范围;秋天的毫毛算是最小的,也得仰赖于道方才能成就其细小的形体。宇宙万物无时不在发生变化,始终保持着变化的新姿,陰陽与四季不停地运行,各有自身的序列。大道是那么浑沌昧暗仿佛并不存在却又无处不在,生机盛旺、神妙莫测却又不留下具体的形象,万物被它养育却一点也未觉察。这就称作本根,可以用它来观察自然之道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历史上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的庄子所著的《庄子》中的经典语录》,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庄子》中的十句经典语录 用智慧滋养人生!

《庄子》中的十句经典语录 用智慧滋养人生!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1、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出自先秦《庄子·则阳》。易,转换。这句话说明安与危、祸与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2016-04-15 #经典句子

庄子:道家真人这3句话 点化玄机 一个人若能参悟 一生无忧!

庄子:道家真人这3句话 点化玄机 一个人若能参悟 一生无忧!

...文由易先生原创,从一个全新的视野,解读国学、人文、历史,传承古老文化。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2016-05-18 #经典句子

庄子的名句 孔子的名句 老子的名句 富有哲理 值得细品!

庄子的名句 孔子的名句 老子的名句 富有哲理 值得细品!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庄子,孔子,老子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一,庄子,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相濡...

2023-12-23 #经典句子

如何理解“寿多则辱”?庄子这句话 好强的年轻人应该懂

如何理解“寿多则辱”?庄子这句话 好强的年轻人应该懂

...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2023-11-24 #经典句子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庄子的2句话 就是2条判别标准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庄子的2句话 就是2条判别标准

...。那么,“道家”眼中的君子和小人,又是什么样子呢?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人称“老庄”,但老子眼中是没有君子和小人之分的。但是,我们读一读《庄子》就会明白,庄子对于君子和小人有2条判别标准。...

2022-12-18 #经典句子

领导哲学:庄子一句话包含四层意思 是帝王将相修身与治国大智慧

领导哲学:庄子一句话包含四层意思 是帝王将相修身与治国大智慧

...八个字“内用黄老,外用儒术”。黄老之道,就是黄帝和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后人又称为老庄思想。其中黄帝是万法源流,老子是金字招牌,庄子才是具体运用法门。黄老之术,并不仅仅是“无为而无不为”,领导在上头啥...

2023-12-11 #经典句子

《庄子》名言10句 领略道家智慧!

《庄子》名言10句 领略道家智慧!

...。庄周又称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1、哀莫大于心死。——《庄子.田子方》简评: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困难,不是挫折,不是失败,而是他的心死了,变得麻木不仁,心如死灰。2、...

2019-02-06 #经典句子

庄子的十大名句:感悟道家的人生智慧 读懂让人受益匪浅!

庄子的十大名句:感悟道家的人生智慧 读懂让人受益匪浅!

...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本名庄周,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散文极具浪漫主义风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俩欣赏一些他给我们留下的...

2018-04-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