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在H和F发音难分的福建厦门 诞生了属于中国人的汉语拼音字母体系

时间:2008-06-05

中国的传统教育需普通人历经七、八年之久的修习才可以做到通识,而新文字改革可以让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妇不到两三年就可以达到此水准,可惜时待不人,也无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必是文字改革先行,改革艰深繁杂之文字,以利于国民短时受教育,教授知识也要避免晦涩难懂、迂回的教授之法。

中国的传统教育需普通人历经七、八年之久的修习才可以做到通识,而新文字改革可以让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妇不到两三年就可以达到此水准,可惜时待不人,也无同心戮力之环境。

1、《闽腔快字》产生的时代背景

日本能快速建立近现代体系,首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言文一致”改革,虽然这个运动本质是为了去掉汉文在日本传统的优势地位,但此运动的成功,让日本一下子在国民教育、文学,进而在西学方面传习进度比大清的近代改革步伐多了十几年。

近代中国也有类似日本“言文一致”的运动,可惜还未大规模推行,就因时局动荡而“胎死腹中”,而这个文字改革运动的先行者就是清末切音字运动的倡导者力捷三,他为中国近代切音字运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不管是切音字运动还是白话文运动,此类运动的源头却是可以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言文一致”运动。

力氏从西洋留学归来,发现西洋的国民教育普及得益于西洋文字的简化系统,国民知其文字就知其理,就算深邃高远之百科学问也避免了晦涩迂远的教授法,力氏苦于当时中国,用于国民教育的文字体系过于繁杂,不利于普通百姓因音识字,理解领悟其事理,随之编撰《闽腔快字》,它是清末一部切音字韵书,一时轰动时局。

2、《闽腔快字》为何没能成为中国近代简体字标准的原因

当时有人找来一个目不识丁村妇,利用“闽腔快字”的文字体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竟然可以让老妇人达到流利读写表达文章的地步。

《闽腔快字》文字体系有很多现代文字体系的优点,如简单易学、便于使用,唯一的不足是无法表现中国传统的文章的文辞繁丽、虚文蔓说的特点。

《闽腔快字》的初衷是为了让普通民众更容易短时获得普及国民教育。但为何它没有成为后面“国语”呢?一句话时不待人,当时刚要在中国底层大范围推广此体系时,中国却发生大规模战争,也就是说它没有机会和时间像现有“白话文”一样可以大规模、稳定地书写可读著作并流传下来,进而成就成“国语”。

还有一点就是在中国已经存在着很长时间的大一统“标准语”体系,时人认为力氏体系虽然教学容易,但由于都是单笔画,恐识读难辩。

后面新中国成立后,文化界鉴于要保留“传统国语”的特征,在总结前人语言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现代简体中文”体系,至此作为“国语”确定下来。

3、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先驱和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揭幕人

《闽腔快字》的出现,是力氏在前辈的简体字体系研究发明影响下,进行再创造得以完成,其中一个重要影响人物就是卢戆章。当然,在那个时代也有很多立志于中国文字改革的仁人志士。

很多人估计想不到,汉语拼音字母的诞生地是在H和F发音难分的福建厦门鼓浪屿。作为“拼音之父”卢戆章是福建厦门同安人,一生致力于推广京音官话(即普通话),推行白话口语。

很多人一提到白话文想到不是胡适就是傅斯年等人,但真正第一个倡导白话文的是福建厦门人卢戆章。

他造就了中国语言文字学界旷古以来的“七个第一”人:第一个发明拼音字母,新式标点符号,第一个提倡白话文,国语,简化汉字,横排横写和注音识字。

卢戆章被誉为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先驱和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揭幕人。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人能如此轻松修习汉语普通话,首先要归功于他老人家,所以以后不许调侃人家福建人的普通发。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在H和F发音难分的福建厦门 诞生了属于中国人的汉语拼音字母体系》,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世界上的语言千万种 茶的发音为何没有第三种?

世界上的语言千万种 茶的发音为何没有第三种?

...在普通话中,它的发音为“chá”;在沿海省份,特别是福建省所用的闽南话中,它的发音是“te”(厦门为te)。古代的两条丝绸之路,为不同发音的传播提供了媒介。Cha作为北方官话,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一路西行。从波斯语中...

2009-10-31 #经典句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第三届中国话语高端论坛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第三届中国话语高端论坛综

...学术研讨平台,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校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几路大军的交流合作。2020年10月24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

2023-10-28 #经典句子

厦门归侨作家陈慧瑛 散文集《梅花魂》推出“人教版”

厦门归侨作家陈慧瑛 散文集《梅花魂》推出“人教版”

...经过时光沉淀的精品、得到广大读者好评的佳作。“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对祖国的拳拳之心,被陈慧瑛铭刻进《梅花魂》;“人生的苦辣酸甜、得失悲欢,都会随着时光消逝。永...

2014-07-03 #经典句子

一句话!诠释习近平的立身持家治国驭世韬略

一句话!诠释习近平的立身持家治国驭世韬略

...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神州大地都在发生惊天地的蜕变。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爱拼才会赢,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赢在人生 靠撸起袖子加油...

2024-01-01 #经典句子

“我们必须拥有表述台湾历史的话语权”

“我们必须拥有表述台湾历史的话语权”

...长远影响?陈支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一部台湾史就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开发和建设这个宝岛的历史,又是中华民族英...

2023-01-10 #经典句子

英语和汉语发音在多大程度上相似?

英语和汉语发音在多大程度上相似?

...神在这点上没优势。我们对比英语国际音标:首先,一般中国人在学习英语发音时没有实质性困难。这体现在两点:英语里面比较难分的音已经有区分。只有一种鼻音的日本人要区分/m/、/n/、//十分困难。与之对比,汉语拼音有...

2017-08-18 #经典句子

茶叶从中国起源 为啥英文里茶的读音跟中国不一样:福建人惹的祸

茶叶从中国起源 为啥英文里茶的读音跟中国不一样:福建人惹的祸

...?其实,这都是福建人惹的祸。在1644年,英国在中国的福建厦门开设了通商口岸,通过海运大量的购买中国的茶叶,而福建使用的闽南语系中,茶的发音就是类似tei的读法。也就是说,英国人之所以从chaw慢慢演变成了tea,完全...

2010-01-04 #经典句子

林语堂留洋归来被聘为北大教授 靠研读《红楼梦》学说“北京话”

林语堂留洋归来被聘为北大教授 靠研读《红楼梦》学说“北京话”

...战地救护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林可胜祖籍福建厦门,可以说是林语堂的老乡,巧妙的是,林可胜还与另一位福建籍名人、同为协和医院专家、中国妇产科奠基人的林巧稚非常熟悉。福建著名的“三林”,竟这样有...

2023-09-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