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重新审视中医对便秘的认识:从伤寒论到脾胃论的转变

时间:2024-02-09

新观点从伤寒论的外感便秘到脾胃论的内伤便秘论文探讨了中医理论对便秘的不同解释。伤寒论强调外在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将便秘归因于外感风寒等原因。而脾胃论则将便秘看作是脾胃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新观点】从伤寒论的“外感”便秘到脾胃论的“内伤”便秘》论文探讨了中医理论对便秘的不同解释。伤寒论强调外在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将便秘归因于外感风寒等原因。而脾胃论则将便秘看作是脾胃功能失调、内在因子引起的病症。这一观点的转变带来了对便秘症状的治疗和观察方式的改变。作者提出,脾胃论的内伤观点对于慢性便秘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现代生活中,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对脾胃功能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这一新观点为中医对便秘等症状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味学苑公众号内回复“课程”领取内经、伤寒课程教材

五味学苑公众号内回复“伤寒”领取伤寒论讲座全集(视频)

五味学苑公众号内回复“唯象”即可得到唯象中医学讲座全集(视频)

导读:一个新观点,往往会打开一个思维的新世界。你信吗?本文作者从麻仁丸到润肠丸的药物加减变化谈到两个方剂适用证型的不同。提出了由饮食劳倦所致的“外感”便秘和脾胃论中内伤便秘的差异。你可能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你不能否认本文会对你有所启发哦~

麻仁丸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全方组成为: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蜜和丸。第247条说:“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润肠丸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全方组成为:大黄、当归梢、羌活、桃仁、麻子仁,炼蜜为丸。“治饮食劳倦,大便秘涩,或干燥闭塞不通,全不思食,乃风结、血结,皆能闭塞也,润燥、和血、疏风,自然通利也。”《兰室秘藏》和《东垣试效方》两书中也载有该方。

方书中多认为,麻仁丸由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白蜜组成,具有润肠通便,“泻阳明有余之燥热,滋太阴不足之阴液”功能,为润下剂中的代表方,主治肠胃燥热之便秘。

《兰室秘藏·大便结燥门》在润肠丸等方前面有一段总论,论中明确提到“仲景云:小便利而大便硬,不可攻下,以脾约丸润之。”后世所谓脾约丸即仲景之麻仁丸。《脾胃论·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在润肠丸等方前面有一句话:“前项所定方药,乃常道也,如变则更之。”

也就是说,在李东垣笔下,润肠丸为“知常达变”之方。麻仁丸属常,润肠丸属变。那么,从麻仁丸到润肠丸,也属于李东垣“知常达变”之法。李东垣是如何“达变”的?为何要“达变”呢?

加减过程

从表面看来,二方除同时用到麻子仁和大黄外,似无其他相似之处。但仔细对比可以发现,芍药与当归俱为和血养血药物,杏仁与桃仁俱为“仁”类润肠药物。也就是说,有这种可能,李东垣在组成润肠丸时,取用了麻仁丸中的麻子仁、大黄,同时去掉了酸苦“益津”(《汤液本草》)的芍药,改用了辛润和血的当归梢;去掉了温润走气的杏仁,改用了温润走血的桃仁(《汤液本草》引东垣语:“桃杏仁俱治大便秘,当以气血分之。”)。

经过上述加减后,麻仁丸中剩下了枳实、厚朴,润肠丸中剩下了羌活。可以这样认为,李东垣进一步去掉了枳实、厚朴,加用了羌活。枳实“沉也,阴也。”厚朴“苦能下气,去实满而泄腹胀。”而羌活,气味俱轻,“升也,阴中之阳也。”(引文出自《珍珠囊药性赋》)。也就是说,李东垣在这一加减中,改降泄为升清。

作者观点

为什么要这样加减呢?《伤寒论》中麻子仁方出自“阳明篇”中,主治邪入(传)阳明的“胃家实”。而《脾胃论》中的润肠丸方主治“饮食劳倦”所致的大便干燥秘涩。可以这样认为,在李东垣看来,麻仁丸主治仍是以“外感病”为主,治疗重在祛邪。而要移用于治疗内伤病,必须经过适当加减,这样就衍化出了润肠丸。当然,润肠丸也是以祛邪为主,但作用明显和缓于麻仁丸,同时注意到了恢复中焦脾胃的升降协调。并且,在李东垣理念中,这种用方用药法,都属于“从权”、“暂用”之法。

也许有人认为,上述分析纯属臆测,毫无根据,也许润肠丸和麻仁丸没有太多的联系。是的,李东垣在制润肠丸时,有没有按上述分析去思考,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了临床用方时,什么叫“方不可执”,原来麻仁丸是可以如此加减使用的。还有,我们在治疗便秘时,应该想到有必要区分外感和内伤。对于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不一定完全适合使用麻仁丸。

当然,如果李东垣确实作过类似思考的话,我们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到这位大医是如何从“伤寒论”走到“脾胃论”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重新审视中医对便秘的认识:从伤寒论到脾胃论的转变》,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落香随风,流2024-02-09 16:15落香随风,流[山东省网友]203.28.56.67
    @丝瓜*&藤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令人肃然起敬,这种对于便秘认识的变迁也是医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顶1踩0
  2. 丝瓜*&藤2024-02-09 16:00丝瓜*&藤[北京市网友]103.37.173.111
    中医对于便秘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发展,这种历史感让我更加信服中医的治疗方法。
    顶20踩0
  3. 纯白谐音丶2024-02-09 15:44纯白谐音丶[宁夏网友]203.135.126.115
    这种理论的演变反映了古代医学对于便秘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非常有意思。
    顶7踩0
  4. 唯愛2024-02-09 15:28唯愛[江西省网友]203.13.233.252
    中医理论真是博大精深,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和调整,让人钦佩。
    顶0踩0
相关阅读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6温病脉证并治第六原文白话注解对照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6温病脉证并治第六原文白话注解对照

伤寒杂病论卷第四温病脉证并治第六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

2023-06-24 #经典句子

「当代医圣郭生白经典语录」:那些说要消灭中医的是一副什么嘴脸

「当代医圣郭生白经典语录」:那些说要消灭中医的是一副什么嘴脸

2、我曾说过,整体是分不开的,分开了的不是整体

2013-06-24 #经典句子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1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原文白话注解对照原创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1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原文白话注解对照原创

译文风为六淫之首,是百病之长,入侵于面部,则向下传经到阳明,甚至传入脾;侵入颈项,则向下传入足太阳膀胱经,甚至传入肾;入侵于两侧,则向下传入少

2022-12-28 #经典句子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伤暑脉证并治第七原文白话注解对照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伤暑脉证并治第七原文白话注解对照

译文暑气所伤,肺最先受到伤害,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不明,气短,竹叶石膏汤主治

2023-02-06 #经典句子

寻找中医起源 发扬中医文化——尹英银教授神农架寻根记

寻找中医起源 发扬中医文化——尹英银教授神农架寻根记

连绵不断的神农架山脉,蕴藏着无限的宝藏和至今的世界未解之谜,更是中华民族的中医的起源之地

2019-05-26 #经典句子

传承仲景文化 共话中医抗疫——第八届仲景论坛主题报告会侧记

传承仲景文化 共话中医抗疫——第八届仲景论坛主题报告会侧记

10月17日上午,在第八届仲景论坛主题报告会上,来自国内的6位国医大师、专家学者,围绕仲景经方与新冠肺炎防治的大会主题,分别作了精彩演讲,论道仲景学

2023-02-03 #经典句子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3六气主客第三原文白话注解对照(原创)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3六气主客第三原文白话注解对照(原创)

译文问:六气主客怎样区别呢?老师回答: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少阳,少阳生太阴,太阴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久久不变,年复一年,

2023-06-24 #经典句子

桂枝加附子汤白话文解析

桂枝加附子汤白话文解析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首先,它是太阳病,却给他发汗了。桂枝汤很温和,所以不称为发汗

2023-07-18 #经典句子

世界传统医药日:诵读中医经典 弘扬中医药文化

世界传统医药日:诵读中医经典 弘扬中医药文化

决赛现场本次大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两个环节,来自各区市县卫健局、委直属医疗机构的15支决赛队伍齐聚一堂,诵读中医经典,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2014-07-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