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激荡四百年:慕容翰重回前燕屡建奇功 降服高句丽大败宇文部

时间:2024-01-18

不料,宇文逸豆归妒忌他的才能和名望,屡次想要杀了他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18篇

段辽逃亡时,慕容翰没有跟他一起亡命天涯,而是投奔了宇文部。不料,宇文逸豆归妒忌他的才能和名望,屡次想要杀了他。

为了活命,慕容翰先是装孙子,后来干脆装疯子,终日酣饮,有时躺在自己的大小便里,有时披散头发,大声歌呼,跪拜乞食。

宇文逸豆归以为他真的疯了,不再监视他,宇文部将他当做笑柄。慕容翰因此可以来往自由,把宇文部的山川形势都默记在心。

这时,慕容皝也想起了这位大哥,毕竟他当初并非叛乱,是为了自保才出逃,虽然居住别国,但经常悄悄地为前燕打算,于是派商人王车到宇文部经商,借此观测慕容翰的心意。

慕容翰见到王车后,没有说话,只是捶击胸部颔首而已。慕容皝听说后,叹息道:“慕容翰是想回来了。”又让王车去迎接他归来。

慕容翰拉弓的力量达三石多,箭身尤为长大,慕容皝为他制造了可手的弓箭,让王车埋在道路旁边,然后悄悄告诉他。

咸康六年(公元340年)二月,慕容翰偷出宇文逸豆归的名马,携同两个儿子到路边取出弓箭,上马逃归。

宇文逸豆归派骁勇骑兵一百多人追赶,慕容翰道:“我长久客居他国,现在想回乡,既然已经上马,就没有再回去的道理。我过去每天装疯卖傻,但我的箭术并未丢失,你们不要逼我,那是自寻死路。”

追击骑兵自恃人多,继续追赶,慕容翰驻马道:“我对贵国心存感激,不想杀死你们。这样吧,你们把刀树在百丈之外,让我用箭射击,如果一发便中,你们便返回;如果射不中,你们可以来抓我。”

追来的骑兵解下佩刀插在地上,慕容翰射出一支箭,正中刀环。追来的骑兵忌惮慕容翰的勇猛,又认为他得上天眷顾,如约返回。

慕容翰的重归故里,让慕容皝大为喜悦,对他礼遇有加,授予建威将军。

咸康七年(公元341年),为了防备高句丽的频繁骚扰,慕容皝任用慕容恪为渡辽将军,镇守平郭。

自慕容翰、慕容仁之后,没有人能够接替他们,等慕容恪到达平郭,抚慰旧属,怀柔新附,多次击败高句丽的军队。高句丽畏惧慕容恪,不敢再来犯境。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十月,慕容皝正式迁都至龙城。当时,慕容皝称王不久,渐有统一北方之志,想要先攻打宇文部。

慕容翰对慕容皝道:“宇文逸豆归篡权夺国,群情不肯依附,加之性情见识平庸昏昧,如果攻击宇文部,定是百战百胜。但高句丽与我国近在咫尺,常有窥探之志。如果我们去攻打宇文部,高句丽必定会乘虚而入,袭我不备;如果我们去攻打高句丽,宇文氏一定不会进攻我国。先取高句丽,再取宇文部,就易如反掌。这两个国家被平定后,我们便可以尽得东海之利,国富兵强,然后可以图谋中原。”

慕容皝赞同了他的看法,决定先用兵高句丽。

通往高句丽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北道,地形平阔,一条是南道,地势险要狭窄,大家都想走北道。

慕容翰却认为:“按照常理,高句丽也认为我们会走北道,肯定是重北而轻南。大王应当率精兵由南道攻击,出其不意,其都城唾手可得。另遣偏师由北道进发,即使遭受挫折,但他们的都城一旦陷落,军心必然大乱,让他们无法回援。”慕容皝又听从了他的献策。

十一月,慕容皝亲率精兵四万从南道进发,以慕容翰、慕容霸为先锋,另派长史王等率兵一万五千人由北道进发,征讨高句丽。

不出慕容翰所料,高句丽王钊果然派弟弟武率领精兵五万在北道迎敌,自己带领羸弱的士兵防备南道。

慕容翰等人最先到达,与钊交战,慕容皝率领大军陆续赶来。

这时,左常侍鲜于亮道:“我以俘虏的身份蒙受燕王以国士之礼相待,不能不报答。今天就是我以死报效的日子。”

于是,鲜于亮独自率数名骑兵冲击高句丽的战阵,所向披靡。高句丽的军阵骚动,前燕大军乘势攻击,高句丽军队大败。

左长史韩寿斩杀高句丽将领阿佛和度加,各路军队乘胜追袭,于是进入丸都。高句丽王钊独自骑马逃跑,轻车将军慕舆埿追击,抓获高句丽王钊的母亲周氏和他的妻子返回。

适逢王等人在北道与高句丽的军队作战,均遭败绩,慕容皝不再穷追高句丽王钊,派使者招安,他却躲藏不出。

慕容皝准备返回,韩寿道:“高句丽这地方,不能留兵戍守。现在他们君主逃亡,民众流散,潜伏在山谷之中。我方大军离开后,他们必定又会聚集在一起,收拾残余,仍然可以造成祸患。不如载其父尸、囚其生母等他前来归降,然后再还给他,以恩信抚慰,这是上策。”

慕容皝听从了他的意见,发掘高句丽王钊父亲乙弗利的陵墓,用车运载尸体,收缴府库中历代积累的财宝,掳获男女民众五万多人,焚毁高句丽王的宫室,又毁坏丸都城郭,然后返回。

建元元年(公元343年)二月,高句丽王钊果然派兄弟前往前燕入朝称臣,进贡珍宝异物数以千计。慕容皝这才交还其父亲的尸体,但仍然扣留他们的母亲作人质。

这条计谋虽然暂时逼得高句丽王钊归降,但我总觉得有点下三滥,有失大国气度,有伤人伦之情,恐怕高句丽王钊也不会心服口服。

不久,宇文逸豆归派丞相莫浅浑率兵进攻前燕,前燕众将争着迎击,慕容皝不许。

莫浅浑以为慕容皝畏惧自己,酣饮纵猎,不再设防。慕容皝这才让慕容翰出击,莫浅浑大败,仅以身免,士众全部被俘获。

从被逼装疯卖傻,到战场上大获全胜,慕容翰的逆袭让宇文逸豆归后悔莫及,早知如此,就该将他一刀杀了啊。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激荡四百年:慕容翰重回前燕屡建奇功 降服高句丽大败宇文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克莱尔是是是_19912024-01-20 04:41克莱尔是是是_1991[网友]180.149.149.22
    前燕势不可挡,慕容翰的英明领导功不可没,真是令人钦佩。
    顶28踩0
  2. 马书杰2024-01-19 18:57马书杰[网友]116.251.84.48
    慕容翰的能力不容小觑,再次彰显了自己的统领大军的非凡才能。
    顶0踩0
  3. 这样的执著到底为谁2024-01-19 09:14这样的执著到底为谁[网友]114.110.2.98
    慕容翰的战绩可真是厉害,拿下高句丽,击败宇文部,前燕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顶4踩0
  4. 告别式结束2024-01-18 23:30告别式结束[网友]202.21.156.158
    降服高句丽,大败宇文部,前燕的威名又扩张了,慕容翰果然是一位了不起的领袖。
    顶0踩0
  5. 愛薰衣草2024-01-18 13:47愛薰衣草[网友]203.34.106.230
    慕容翰真是前燕的一股强大力量,再次回归屡建奇功,真是令人敬佩。
    顶18踩0
相关阅读
历史上百战百胜 未尝一败的一代名将 曾大破高句丽 大败冉闵

历史上百战百胜 未尝一败的一代名将 曾大破高句丽 大败冉闵

...亮申请辞职,不久就生气了。两年后,慕容阁帅气地出征高句丽,只有13岁的先锋慕容处杀害的高句丽郁父叫母亲,高祖喊着大臣罗功,再也不敢望中原,集中在中国东北部的半岛,最终统一了这个半岛。这个半岛后来是韩半岛...

2023-10-31 #经典句子

2019年高考全国III《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文言文(附译文翻译)

2019年高考全国III《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文言文(附译文翻译)

...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

2023-12-03 #经典句子

浅谈慕容姓的姓氏文化 来源 名人!

浅谈慕容姓的姓氏文化 来源 名人!

...乘胜追击,斩首三万余人。21岁,慕容恪镇守辽东,从此高句丽再不敢侵犯前燕边境。24岁,参与慕容部与宇文部的决战,宇文部大败,从此散亡。25岁,为先锋进攻高句丽,俘虏其国王而返。真正让慕容恪一战成名的,是与冉魏...

2010-10-20 #经典句子

高句丽5万步骑强击 日本兵败如山倒 韩国史续高句丽藏大阴谋!

高句丽5万步骑强击 日本兵败如山倒 韩国史续高句丽藏大阴谋!

高句丽是古代中国东北的地方政权,由扶余人建立,幅员辽阔、拥兵数十万,曾经强大的令中原皇帝睡不好觉。隋炀帝杨广率领数十万精锐,三次亲征高句丽而不得,引发国内动荡,导致隋朝灭亡。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亲征高句丽...

2023-09-13 #经典句子

老兵隐姓埋名40年 因无钱看病身份曝光 惊动中央 死前只说了一句话

老兵隐姓埋名40年 因无钱看病身份曝光 惊动中央 死前只说了一句话

...、副连长等职。16岁孤身活捉了国民党军队一名中将,因屡建奇功评功时张国福被评为了特等功臣。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进军四川”、 “湘西剿匪”和“抗美援...

2012-12-05 #经典句子

李世民眼睛被射瞎 还割半个大唐江山给高句丽 韩国史书敢这样写

李世民眼睛被射瞎 还割半个大唐江山给高句丽 韩国史书敢这样写

...里面讲诉了这样一个荒唐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带兵攻打高句丽,结果被高句丽将领杨万春射瞎了眼睛,导致大败而归,而且高句丽最终还率兵反攻占领了唐朝都城长安,李世民最终跪地投降,割让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在我们看...

2023-09-15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9文言文阅读一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9文言文阅读一含解析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

2022-11-30 #经典句子

高句丽究竟做了什么?为何隋唐两朝 四代帝王 非灭他不可?

高句丽究竟做了什么?为何隋唐两朝 四代帝王 非灭他不可?

公元597年,高句丽婴阳王联合靺鞨人,翼州军事驻地,入侵辽西,被隋军击退,隋文帝杨坚听闻此事,勃然大怒,隋朝建立之初,高句丽便不断骚扰隋朝边境,隋文帝杨坚很是恼怒,给高丽平原王高汤去书一封道:“王谓辽水之...

2019-11-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