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教学相长中阐释文学之道

时间:2024-01-17

全书从开展写作生涯漫谈阅读与写作细看类型小说从小说谈文字小说课堂读张爱玲与红楼梦等六个方面,系统阐明了王安忆的创作理念,并以创意十足的讲解,拓

好的小说是怎样的?通过课堂传授,能否学到有关写小说的相关技巧?结合自身创作实际,茅盾文学获得者、著名作家王安忆在其新著《小说六讲》一书中,通过六堂文学通识课,详解阅读与创作的乐趣,并用质朴平实的语言,揭示出小说背后的真义。

全书从“开展写作生涯”“漫谈阅读与写作”“细看类型小说”“从小说谈文字”“小说课堂”“读张爱玲与《红楼梦》”等六个方面,系统阐明了王安忆的创作理念,并以创意十足的讲解,拓宽了对小说这一文体的认识。

王安忆出身文学世家,22岁那年,她在《江苏文艺》发表了处女作《向前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4年之后,又以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响誉文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标志着她的文学创作,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日益走向圆润成熟。回顾王安忆的创作之路,不难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辅以自身的坚持不懈,以及专业化的训练和文学交流,是王安忆在文学道路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对广大文学爱好者来说,作家的成功未必能简单复制,但完全值得借鉴。从这个意义说,通过课堂讲授文学创作,借着拆解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传播一些好的文学理念,分享一些颇具前沿价值的创作技法,虽然不一定能培养出小说家,但对于指导文学创作者开拓视野,丰富自身的创作实践,写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无疑都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书中,王安忆以其扎实的文学功底,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切入,与我们谈语言的魅力、小说创作的题中之义。进而,从小说的模式、地位、分类及结构等方面,指出中外小说的根本差异。之后,对好小说的评判标准,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在她看来,小说的乐趣就在于“用普遍性的材料,却要创造特殊性,从旧世界生出新世界”,它是一个精神创造的过程。因此,小说创作,看似文无定法,实则有规律可循。王安忆的经验之谈就是,首先写作者要喜欢生活,能从生活中发现美感,懂得生活的美学,也就自然而然打开了小说创作的大门。她的另一写作秘诀是,灵感来了,就必须抓住,不能错过。在这六堂文学通识课上,王安忆与学员们谈小说如何开头、怎样设定动机、再如何发展,一步步启发他们大胆展开文学想象,运用世事洞察皆文章的创作理念,力求在典型环境中创作出典型人物,从而塑造出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这一个”。她的课件,大多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诠释着高深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法则。有师生间的答疑互动,有学子间妙趣横生的故事接龙。课间,王安忆还有意识地走出书斋,把学生们带到上海近郊的里弄现场,在探幽寻古中,打通文学与现实的经脉。并以饱蘸地气的教学方式,为学子们拓宽写作视域,增强文学涵养,激发创作灵感,开辟了新路。从而,在教学相长中,使她的文学创意课真正做到名副其实。

在六堂文学通识课上,同样引发公众关注的是,王安忆以一个文学家和评论家的双重身份,对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张爱玲等中外文学大咖和他们经典作品的解析。她分析说,像托尔斯泰、雨果这样的大作家,他们的作品,本身本没有太多的“特征性”可言,但他们胜在思想高度上,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具体而言,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雨果“可以为他的理想创造一个神界”;但托尔斯泰却不同,他是“严谨的、苛求的”,是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王安忆以托尔斯泰的《复活》为例,赞誉托翁笔下所构筑的心灵世界,是广阔和雄伟的。他所开创的心灵辩证法写作技巧,为增强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力,进一步提高作品的思想张力,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此外,王安忆还对张爱玲的《红楼梦魇》进行了点评,并分析了张爱玲的世界观与文艺观等等。

借着这六堂意味隽永的文学通识课,王安忆坦言,她向文学爱好者讲授这些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大作家。文学未必能助你成名,也未必能帮人赚很多钱。但文学很有意思,它能帮助我们发现生活,在发现中去创造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体悟到了这一点,也就读懂了《小说六讲》的深厚旨趣。 王文

(署名不详,望作者见文后联系)

【来源:大同晚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教学相长中阐释文学之道》,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9)
  1. 奥雅之光❤2024-01-20 10:03奥雅之光❤[网友]119.248.64.7
    这门课程内容很丰富,学到了很多有关文学的知识,受益匪浅。
    顶1踩0
  2. 顾昱2024-01-20 01:17顾昱[网友]125.44.238.22
    老师总结得非常到位,对于文学的道理非常深入浅出。
    顶10踩0
  3. 张贵雨2024-01-19 16:32张贵雨[网友]103.41.161.240
    早就对文学有兴趣,但是通过这门课,我对文学的认知程度更上了一个台阶。
    顶0踩0
  4. 乐观面对2024-01-19 07:46乐观面对[网友]61.8.166.29
    很喜欢老师的教学风格,深入浅出,让人印象深刻。
    顶7踩0
  5. Paradisestra2024-01-18 23:00Paradisestra[网友]182.51.39.152
    这个讲座真的打开了我的视野,对于文学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层面和解读。
    顶0踩0
  6. No1.self2024-01-18 14:15No1.self[网友]203.28.10.75
    学完这门课,我对文学的兴趣更浓了,更有动力去探索更多文学作品。
    顶12踩0
  7. 断笔残纸2024-01-18 05:29断笔残纸[网友]203.27.45.161
    @安之若素这堂课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文学的认知,真正感受到了文学与生活的交融。
    顶0踩0
  8. 安之若素2024-01-17 20:43安之若素[网友]43.240.229.252
    老师讲解得很清晰,对文学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顶0踩0
  9. 夜唯爱瞳2024-01-17 11:57夜唯爱瞳[网友]203.5.47.210
    非常有启发性的课程,让人深入理解文学的精髓。
    顶0踩0
相关阅读
《学记》十大经典名句 精辟阐释为师之道

《学记》十大经典名句 精辟阐释为师之道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

2023-12-06 #经典句子

经典文言文赏析|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经典文言文赏析|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⑦也。《兑命》⑧曰“学学半⑨”,其此之谓乎!注释虽:即使。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是故:因此,所以。困:困惑。自反:自我反思。教学相长:教...

2023-12-02 #经典句子

徐志摩 张爱玲等留下过很多的经典情话 看看文学家是怎么表白的

徐志摩 张爱玲等留下过很多的经典情话 看看文学家是怎么表白的

...,替代钻戒前世有缘,无法奈何。我也爱他,他也爱我。教学相长,如切如磋。好来好往,朝朝暮暮。万里长征,好事多磨。苦中有甜,彼唱此和。国难当头,理宜节约。替代钻戒,丹心一颗。不要媒公,不要媒婆。两相情愿,...

2017-03-03 #经典句子

因“研”前行 “英”你而美!——源汇区空冢郭镇初级中学举行英语教研活动

因“研”前行 “英”你而美!——源汇区空冢郭镇初级中学举行英语教研活动

...并期望所有英语教师增强自己对学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教学相长,边教边学,认真钻研教材。这次英语教研活动,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为自己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经过广大教师的团结合作,空冢郭...

2022-11-25 #经典句子

中国的古代俄罗斯语言文学巨匠左少兴

中国的古代俄罗斯语言文学巨匠左少兴

...,感受青春活学,真是“学到老”“老来学”,又一次“教学相长”的受教育的好机会。十七世纪的俄国文学作品,正是以普希金为起点的俄国近现代文学的重要渊源,却尚未正式进入我国俄罗斯文学史家的视野。因此,老左的...

2023-06-09 #经典句子

《论语》11.3——11.4|孔子为何说颜回无助于他呢

《论语》11.3——11.4|孔子为何说颜回无助于他呢

...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一章是夸奖颜回的,有教学相长的道理在其中。颜回为何对孔子无有帮助,或者说无有助益呢。这是因为颜回对于孔子所言,总是默而识之,有所心会。《为政第二》篇(2.9)子曰:“吾与回言...

2023-12-05 #经典句子

道德教育研究:“师生关系”话语的考古学分析

道德教育研究:“师生关系”话语的考古学分析

...,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

2023-05-06 #经典句子

【学术中国·文学】文学 文化与现代化

【学术中国·文学】文学 文化与现代化

...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长研究领域:阐释学和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研究代表作:《强制阐释论》《公共阐释论纲》《“阐”“诠”辨》等阐释学的实践性品格、跨学科性质和跨文化意义,使得这门学科在人文...

2014-08-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