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廖可斌等:《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

时间:2024-01-12

内容简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8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廖可斌、王惠明、高虹飞、林旭文编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而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众多典籍文献,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好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保护和传承。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是摸清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家底。

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在相继组织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之后,又启动了全国古籍普查,以及海外所藏中国古籍调查摸底工作,力图全面摸清国内、国外存藏中国古籍的整体情况。这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古籍总目》

千百年来,因为种种原因,通过种种途径,许多中国古籍流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现存藏于国外众多公立、私立机构和个人收藏者之手,其中不乏国内罕见甚至失传的珍稀古籍。这些流播到国外的中国古籍,是存世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这些古籍进行全面调查,是摸清存世中国古籍整体情况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事这一工作,不可能像国内古籍普查那样,从上到下全面发动,整体推进,只能从一家一家收藏机构做起。

英国国家图书馆(British Library)是国外收藏中文古籍的重镇。据统计,该馆收藏了约484件甲骨卜辞、约5000支简牍、约7000件敦煌文书和约7000个敦煌文书残卷、约900种写本、6500余种1911年前的印本书。其中有868年刻印的《金刚经》(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24册《永乐大典》(约占英国收藏的51册《永乐大典》之一半)、反映太平天国事件的“戈登文书”、200余种中文古地图等。

英国国家图书馆

但英国国家图书馆馆迄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所藏中文古籍目录。该馆所藏中文甲骨、简牍、敦煌文献已分别得到较完整编目,而1911年以前的中文写本和印本书一直未能得到完整编目。该馆及有关学者曾编写若干相关书目,但都不够全面。

如该馆所编《早期中文印本目录》只收早期印本320种,《写本目录》只收写本701种,均未出版。

道格拉斯所编《英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藏中文刻本、写本、绘本目录》只收1877年以前入藏的文献,《英国国家博物馆藏中文刻本、写本目录续编》只收1877年至1903年入藏的文献,两个目录共收中文古籍3650余种。该馆所编“中文书韦氏音标卡片目录”收1966年以前入藏的中文书,其中有1911年以前的古籍4600余种。

《1877年版大英博物馆馆藏中文刻本、写本、绘本目录》

“中文书汉语拼音卡片目录”收1966年以后入藏的中文书,其中有1911年以前的古籍190种。台北汉学研究中心《中文古籍联合目录》的英国国家图书馆部分主要根据“韦氏音标卡片目录”等制作,共收中文古籍5267种。以上目录互相交叉,都不完整。

同时,这些目录都不分类,排列方式多种多样,既不能展现该馆所藏各类古籍的具体情况,也不便于使用者查找;著录体例是为西方读者设计的,有很多翻译、介绍、解释性内容,这些对中文读者来说完全不需要;著录信息缺项较多,如一般不著录出版者和出版地;已著录的信息错误较多,如存在较多将作序跋时间、原刻牌记显示时间当成正式刊刻或翻刻时间,将作序者、评点者、汇编者、刊刻者当成作者的情况,书名、人名、地名、职官名误认误录的情况也不少。

国内出版社已将道格拉斯所编两个目录影印出版,为人们了解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提供了一定方便。但鉴于上述情况,仅凭这些已有的目录来了解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的情况,是远远不够的。

本目录意在提供一部收录书目比较齐全,分类比较清晰,著录体例统一,著录信息比较齐备、准确,能全面反映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面貌、适合中文读者需要的目录。

英国国家图书馆

为编纂本目录,2013年3月,项目组杨忠、廖可斌、卢伟三人赴英国国家图书馆对该馆所藏中文古籍进行调查。2020年1月,项目组廖可斌、林旭文、高虹飞三人赴英国国家图书馆,查验必须核对原书的中文古籍800余种。在编纂过程中,项目组具体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汇总,即将有关书目所录中文古籍书目汇总在一起;

二是去重,经过互相比对,去除重复,本书目著录1911年以前的中文古籍7449种,另著录地图集子目67条、丛书子目1127条。除甲骨、简牍和敦煌文献外,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1911年以前的中文古籍(含写本、印本、拓本、地图、微缩胶片、报纸、期刊)应已经基本齐备;

三是分类,即按四部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50类、91属,每属内依一定次序排列;

四是补缺,即通过查阅、核对有关书目,尽可能利用线上电子资源,如借助《四库全书》系列丛书、“中华古籍资源库”等影印丛书、数据库提供的书影,通过读秀、中国知网、“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等平台,查询各大藏所的古籍著录,以及到英国国家图书馆核对原书、进入英国国家图书馆网站检索核查等方式,补录各项信息数千条;

英国国家图书馆网站

五是正误,即通过上述方式,纠正错误信息约2000处;

六是统例,即统一著录体例。依次著录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尺寸卷次、图书馆索书号六项信息。著录格式保持一致,如中国作者一律注明朝代,著录姓名;外国作者、翻译者一律注明国别,同时著录中文名和外文名,外文名一律名在前姓在后等。

本目录是安平秋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唐仲英基金会资助项目“国外所藏汉籍善本丛刊”的子项目成果,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分上、下册。

目 录

上 册

古籍回归故里功德泽被千秋(代序)

前言

凡例

经部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周礼属

仪礼属

礼记属

三礼总义属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小学类

字书属

韵书属

语言属

史部

正史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别史类

杂史类

诏令奏议类

诏令属

奏议属

传记类

史钞类

载记类

太平天国类

时令类

地理类

总志属

都会郡县属

河渠属

山川属

边防属

古迹属

杂记属

游记属

外纪属

地学属

地图属

职官类

官制属

官箴属

政书类

通制属

典礼属

邦计属

军政属

法令属

考工属

目录类

金石类

史评类

子部

儒家类

墨家类

兵家类

法家类

农家类

医家类

天文算法类

天文星象属

推步日历属

算书属

术数类

占候属

相宅相墓属

占卜属

命书相书属

杂技术属

艺术类

书画属

篆刻属

琴谱属

杂艺属

谱录类

器物属

食谱属

植物属

动物属

杂家类

杂学属

报刊属

目录页

下 册

丛书类

类书类

小说家类

释家类

道家类

基督教类

伊斯兰教类

集部

楚辞类

别集类

总集类

诗文评类

词曲类

小说类

历史小说属

传奇小说属

公案小说属

神魔小说属

世情小说属

才子佳人小说属

外国人所作所译小说属

书名笔画字头索引

书名笔画索引

作者(译者)笔画字头索引

作者(译者)笔画索引

版权页

凡 例

1.本目录收录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1911年(含)以前的中文古籍。1912年(含)以后出版的中文书籍,概不收录。

2.本目录收录的古籍,包括刻本、手写(绘)本、拓印本、地图、缩微胶片、报纸、期刊。

本目录不仅收录相关古籍的中国境内版本,也收录日本、朝鲜等地的域外版本。

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文已有摹本出版,并有光盘。本目录只收甲骨文总条目,不收分片甲骨文条目。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因所获简牍,已有专门目录,本目录不收。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因所获敦煌文书,已有专门目录,本目录不收。但少量敦煌文书,已被编入英国国家图书馆写本目录、早期中文印本目录等其他目录,本目录予以收录。

3.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书籍,属于“东方收藏”(Oriental Collection),实际上是一个汉学书籍收藏。

该馆历年所编中文书目,也实际上是所藏汉学书目。除中文书外,还包含了部分“由中文翻译成外文的书”和“外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外文书”。这两类书中都有一些汉字,但严格地说属于外文书。为继承英国国家图书馆历来所编中文书目的传统做法,反映该馆所藏所谓中文书籍的实际情况,并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提供重要信息,本书目拟采用广义的“汉籍”概念,将这两类书目也收入。

4. 本目录共收录书目7449条。

道格拉斯所编《英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藏中文刻本、写本、绘本目录》和《英国国家博物馆藏中文刻本、写本目录续编》共收录丛书约99种,他择取其中34种丛书的子目约1127条,将其分散,按作者和书名首字母排列,与其他书目并列著录。本目录将这些子目重新归于所属丛书条目之下著录。至于道格拉斯两个目录未列出的其他丛书的子目,因英国国家图书馆所收藏的这些丛书中有些并不完整,故本目录不予补出。

李孝聪《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著录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地图190种,其中6种是地图集,含地图集子目67条,本目录亦在相关地图集条目下著录这些地图集子目。故本目录共著录丛书子目和地图集子目1194条。

正文

5.鉴于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基本上仍保持经、史、子、集四部格局,故本书目以《四库全书》四部分类法为基础进行分类和排列,以展现英国国家图书馆所收藏中文古籍的整体面貌,并便于读者使用。

但《四库全书》四部分类法的“类”“属”稍显烦琐;有些“部”“类”“属”之间存在交叉;19世纪以后新的学科门类出现,有些书籍难以归入《四库全书》的四部分类法。因此本书目根据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的实际情况,参照《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的做法,对《四库全书》四部分类法中“类”和“属”的设置和划分略作调整:删省、合并了一些类、属,分开、增设了一些类、属,改变了一些古籍的归属。如:

“经部”中取消“乐类”,凡乐学文献均入子部“艺术类”。

“史部”中增设“太平天国类”。因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太平天国文献比较丰富,也比较重要,是该馆所藏中文文献的一个特色。

“史部·地理类”增设“地图属”,因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中文地图比较丰富,也是该馆所藏中文文献的一个特色。

“史部·政书类”之“典礼属”中的八股文等科举考试文体的别集和总集,分别归入“集部”之“别集类”和“总集类”。

“史部·目录类”下只收经籍目录,另设“金石类”收录金石文献(因其中很多并非金石目录)。

“子部·术数类”中不设“阴阳五行属”。

“子部·谱录类”之“草木鸟兽虫鱼属”,分为“植物属”“动物属”。

“子部·杂家类”之“杂学属”“杂考属”“杂说属”“杂品属”“杂纂属”“杂编属”等, 合并为“杂学属”;增设“报刊属”。因近代以来报刊兴起,地位越来越重要。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中文报刊比较多,也是该馆收藏中文文献的一个特色。

“子部·小说家类”只录文言笔记小说,凡白话虚构性小说作品归入“集部·小说类”。

“子部”增设“基督教类”和“伊斯兰教类”。

“集部”中增设“小说类”,并分成“历史小说属”“传奇小说属”“公案小说属”“神魔小说属”“世情小说属”“才子佳人小说属”“外国人所作所译小说属”。

6.每属之内,同一主题文献相对集中,如“经部·易类”先列本经,次列相关注解类著作。“史部·地理类”之“都会郡县属”,大致按省集中;“政书类”之“邦计属”,大致按钱币、理财、盐法、贸易、海关、救灾、抚恤等主题集中。“子部·艺术类”之“书画属”先列有关画的文献,次列有关书法的文献;“佛教类”先列佛经,次列律、论及佛教历史文献等;“基督教类”先列《旧约》文献、《新约》文献,再列基督教其他文献等。

同一主题文献中,一般大致按撰写时间排序,有的(如历史小说)则按内容所涉时间先后排序;同一作者的著作相对集中,同一种著作的各种版本相对集中。每一主题文献先列汉语本,再列双语、多语或外语本。

7.本书目以书名为纲,先列本目录总序号,然后依次著录书名、作者(译者)、出版者(出版地)、出版时间、卷次页码尺寸、英国国家图书馆原索书号,共六项信息。每项信息有则著录,无则从略,不标“作者(译者)不详”“出版者(出版地)不详”“出版时间不详”“卷次页码尺寸不详”“册数不详”之类字眼,以求简省。

本书目著录书名,一般保持原用字体。其他说明文字,则用通行繁体字。

8.中国作者(译者)项一般著录本名;只知笔名不知本名的,则著录笔名;同时有作者和译者的,先著录作者,再著录译者。作者(译者)姓名前加圆括号注明朝代。

外国作者(译者)姓名,先列中文译名,再列外文原名。外国人姓名的中文译名,尽可能采用其自取中文名或约定俗成的中文译名,如 John Fryer称“傅兰雅”之类;没有自取中文名和无约定俗成中文译名者,则按读音译为中文名。各种目录中,外文原名署名方式多种多样,本目录统一为先名后姓格式。外国作者(译者)姓名前加圆括号注明国别。

9.出版者(出版地)项,先列出版者(书坊、书局等),次列出版地。

10.出版时间只能确定大致年份的,前面加“约”字;有疑问的,后面加问号。

11.本书目一般尽可能注明每种书的函数、册数、卷数。有些文献(主要是写本)注明页数,有些文献(主要是绘画、地图)注明尺寸。

12.中文书翻译成外文的书,及用外文写的关于中国的书,其书名、作者(译者)名、出版者(出版地)三项信息,均先著录中文信息,再著录外文信息。因这两类书如果不保留相关外文信息,有些书的本来信息就不清楚了。至于这两类书的出版时间、卷次页码尺寸两项信息,因中文和外文基本一致,一望而知,因此只著录中文信息,不著录外文信息,以免重复。

13.英国国家图书馆目录卡片及相关书目上,除索书号、书名、作者、出版时间等信息外,还有一些面向非中文读者的外文翻译信息,包括对书名、内容、作者的翻译、介绍。对中文读者来说,这些外文翻译信息基本上不需要;且这些外文翻译信息形式多样,有的用外语,有的用马礼逊注音字母,有的用韦氏音标拼音,有的用汉语拼音,还有一些讹误,与改正后的中文信息不对应。因此本目录删去这些外文翻译信息,以求简洁明了。唯个别书目有些特殊情况,则在该书目信息末尾予以说明。

14.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和作者(译者)笔画索引,在书名、作者(译者)索引条目后注明对应的序号以便读者使用。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廖可斌等:《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8)
  1. 惠柔2024-01-19 18:37惠柔[黑龙江省网友]103.231.22.184
    希望这份目录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利用,让中文古籍的研究与传承更进一步。
    顶7踩0
  2. 落叶无迹2024-01-18 19:33落叶无迹[吉林省网友]103.40.212.19
    这本目录的问世是中文古籍研究进步的重要标志,值得庆祝!
    顶1踩0
  3. ∷ 西瓜味益达2024-01-17 20:30∷ 西瓜味益达[湖南省网友]1.10.8.187
    中文古籍的保护和研究非常重要,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目录问世。
    顶4踩0
  4. Oo郝言2024-01-16 21:26Oo郝言[香港网友]203.56.12.73
    能够翻阅这本目录真是一种享受,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英国国家图书馆亲自感受一下。
    顶0踩0
  5. ←★独恋2024-01-15 22:23←★独恋[安徽省网友]203.13.227.221
    @盈露英国国家图书馆的中文古籍藏品真是丰富啊!足够让人研究一辈子。
    顶0踩0
  6. 盈露2024-01-14 23:19盈露[安徽省网友]115.85.206.170
    有了这本目录,不用再去实地查阅,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顶9踩0
  7. 倾听、呢喃2024-01-14 00:16倾听、呢喃[黑龙江省网友]175.152.133.208
    @若悟心语廖可斌等的工作真是令人钦佩,编制这样一份详细的藏书目录不容易。
    顶5踩0
  8. 若悟心语2024-01-13 01:12若悟心语[内蒙古网友]203.33.14.34
    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目录,对于研究中文古籍的学者来说很有用。
    顶0踩0
相关阅读
新书|廖可斌等编著《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全二册)出版

新书|廖可斌等编著《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全二册)出版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全二册)廖可斌 王惠明 高虹飞 林旭文 编著成品尺寸:185*260出版时间:2020年12月ISBN 978-7-5013-7190-7定价:600元内容简介千百年来,因为种种原因,通过种种途径,许多中国古籍流播到其他国家...

2020-07-28 #经典句子

编制书目 影印出版 数字化回归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编制书目 影印出版 数字化回归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报编制书目 影印出版 数字化回归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有《永乐大典》224册,约占存世的一半,其余被海外收藏。资料图片近代以来,大批古籍流散海外,不少珍本、善本、孤本为国内罕见。近年来,在海内...

2013-10-19 #经典句子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50复旦大学石祥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50复旦大学石祥

...里明白就行了,何必说出来”,全场哄堂。昌平园有一个图书馆,藏量当然很小,似乎只有一间大屋子的半边放了书架,上面有气无力的排了些书。因为还没上过真正的小专业课,我自然谈不上有意识地去搜寻专业书来看,不知...

2014-09-11 #经典句子

市面上10套主流英文分级阅读 你家娃读过几套?

市面上10套主流英文分级阅读 你家娃读过几套?

...适合3、4岁的孩子。此外分别为我的第一、二、三、四个图书馆系列。四个图书馆7个级别:第一、二个图书馆针对儿童初级阅读,属于1-4级;第三、四个图书馆就属于青少年阅读阶段,属于5-7级。这套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从第...

2023-01-04 #经典句子

“俗文学派”郑振铎写给董康的信:能否借阅《琅環山馆杂技》?

“俗文学派”郑振铎写给董康的信:能否借阅《琅環山馆杂技》?

...说目录,惟此目从未有人编过,除了采入内阁文库,大连图书馆及我自己所藏外,他处简直不多见。不知先生知道过这种目录学否?张宗子的《琅環山馆杂记》,先生有没有?如有,能借阅几天否?前几年记得先生曾购到《隋炀...

2016-11-27 #经典句子

澳门大学分别与葡语系国家及内地高校建图书馆联盟

澳门大学分别与葡语系国家及内地高校建图书馆联盟

...家及内地高校成立“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与葡语国家学术图书馆联盟"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内地学术图书馆葡语资源联盟"。9月13日,澳大与内地学术图书馆葡语资源联盟举行线上合作协议书签字仪式,创建馆际互借及文献传...

2009-08-09 #经典句子

敦煌文化|藏经洞

敦煌文化|藏经洞

...和法国。近来,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出《法藏敦煌藏文文献》。(二) 藏经洞封闭假说①避难说藏经洞在封闭近千年后才得以现世,法国人伯希和根据洞中所藏没有西夏文文书,而其它文书...

2010-11-03 #经典句子

何新文丨钩沉索隐 推陈出新——踪凡《中国赋学文献考》读后

何新文丨钩沉索隐 推陈出新——踪凡《中国赋学文献考》读后

...辑的《历代赋学文献辑刊》一书,精选赋学古籍214种,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以全200册的宏大篇幅影印出版后好评如潮,也很快获得2017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深红色精装上下两大册的《中...

2024-01-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