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网络辟谣】天气谚语有其局限性 勿以偏概全

时间:2024-01-10

这则谚语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这则谚语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但并不是所有天气谚语都是这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谚语的地域局限性也不断显现,其准确度已经无法与现代的监测水平和预报能力相比。那么,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天气谚语还有用吗?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采访中央气象台(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涛,一起来聊聊有关天气谚语的那些事。

01

古代天气谚语局限性多 不能以偏概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暮胭脂红,无雨也有风”,这些有关“霞”的谚语,是古人观天象得知天气情况的例证。这些天气谚语中,隐藏的是怎样的科学依据?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也可表述为“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或“朝出红云落晚雨,晚出红云晒崩天”。这些谚语通过观察云朵和天空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天气,描述的是西风带系统背景下,降雨天气系统自西向东移动的情形。朝霞,一般意味着西边有降雨天气系统移近而将有雨;晚霞,则是降雨天气系统已出本地去到东边,降雨结束将晴。但这种经验在东风带系统影响下就可能完全逆转。

“日暮胭脂红,无雨也有风”,体现完全不同的天气现象。日暮胭脂红与晚霞这两种描述,实际上可能是一种气象条件,却得出了矛盾的结果,这恰恰反映了天气的复杂性和谚语的局限性。可见,谚语离开其所在语境特别是所针对的环境,所涵盖的意义就完全不同。

“朝出晒杀,暮出濯杀”,这则谚语常被想当然地理解为云霞。这句谚语来源于《田家五行》中的“草屋久雨,菌生其上,朝出晴,暮出雨,谚云:朝出晒杀,暮出濯杀”。它体现的是菌类的“智慧感知”,即:早晨长出来,预示晴天;晚上长出来,预示雨天。“谚语往往具有语句之外的局限性,当其流传超出原本既定俗成的区域时,就出现了超范围使用的状况,这会让很多谚语力所不能及。”张涛说。

02

类谚语词句体验感足 杜绝调侃与戏谑

重度雾霾之下,互联网上出现了许多调侃雾霾的话语,比如2015年圣诞节期间流行“霾rry咳rismas”,又如“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十面‘霾’伏”等。这些都是雾霾出现时,人们对自然现象表现出的无奈之举。这些类谚语,没有古代天气谚语的押韵、对仗,但同样是用朴素、简单的词句,表达人们对天气的感受。

每到夏天,总会有那么几条有关温度的类谚语,如“引擎盖上煎鸡蛋”,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此时,人们总会问气象预报真的准确吗?张涛表示:“气温和温度是两个概念,气温的测量是在不能被太阳直接晒到的百叶箱中进行,天气预报报的是基于此测量出来的基准气温。而温度却是人另外一种感受。”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实际上是红外线热辐射的积累,而非实际气温。人体跟土壤、水泥等材料一样,接受的热辐射在身上积累,皮肤温度就会高过平时呆在阴凉处的体温。因此,大家感知的“气温”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千差万别,只能说是你以为温度这么高,其实只是你自己所处的环境温度高。但基准温度是另外一回事,对于气象预报来说,必须报的是基准温度。

03

谚语源于生活 更要回归生活

“春风踏脚报”告诉人们春季天气多变,时效只在眨眼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雷,十里不一样的雨”,体现出人们对天气空间尺度的认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体现了不同气候区的物候差异规律等。天气谚语是因为人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气象习性,了解作物与气候的适应性等的过程而产生。这些源自于生活的天气谚语,记录下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

谚语在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中“韵语化”,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天气谚语的局限性,导致了认知偏差,也间接成为谣言的“温床”。在科普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谚语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多加引导,让大家辩证看待谚语,科学利用谚语,同时也创作出更新更科学的天气谚语。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孙茜)

原标题:《【网络辟谣】天气谚语有其局限性 勿以偏概全》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网络辟谣】天气谚语有其局限性 勿以偏概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徐豪爽2024-01-17 22:03徐豪爽[澳门网友]36.37.39.230
    勿以偏概全,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天气谚语,不能一概而论。
    顶2踩0
  2. 菊花未开2024-01-16 00:18菊花未开[江西省网友]122.158.18.125
    不是每个谚语都适用于所有地区的天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顶2踩0
  3. 回憶メ是青澀de2024-01-14 02:34回憶メ是青澀de[澳门网友]202.148.32.251
    谚语虽有其限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智慧和价值。
    顶0踩0
  4. 刘锋2024-01-12 04:49刘锋[火星网友]103.16.88.91
    谚语只是一种对天气的概括,不能完全准确预测,还是要依靠科学的气象预报!
    顶21踩0
相关阅读
【谣言粉碎机】辟谣课堂丨天气谚语有其局限性 勿以偏概全

【谣言粉碎机】辟谣课堂丨天气谚语有其局限性 勿以偏概全

...谚语都是这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谚语的地域局限性也不断显现,其准确度已经无法与现代的监测水平和预报能力相比。那么,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天气谚语还有用吗?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采访中央...

2020-06-19 #经典句子

“引擎盖上煎鸡蛋”?天气话语有其局限性勿以偏概全

“引擎盖上煎鸡蛋”?天气话语有其局限性勿以偏概全

原标题:辟谣课堂丨天气谚语有其局限性 勿以偏概全“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这则谚语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但并不是所有天气谚语都是这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谚语的地域局限性也不...

2023-01-15 #经典句子

【科普】勿以偏概全 天气谚语有局限性

【科普】勿以偏概全 天气谚语有局限性

...谚语都是这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谚语的地域局限性也不断显现,其准确度已经无法与现代的监测水平和预报能力相比。那么,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天气谚语还有用吗?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采访中央...

2023-12-02 #经典句子

“看云识天气”谚语准不准?

“看云识天气”谚语准不准?

...为何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版本?这正表明了天气谚语有局限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有些谚语在江南地区适合,有些则只在北方地区适合,并没有对错之分。 【转自中国气象科普网】 -END- 制作|忻州市气象台 编辑|芝依 【来源:忻...

2023-09-07 #经典句子

农村的一句老话 立春落雨到清明 农村人的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农村的一句老话 立春落雨到清明 农村人的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所以在湘江与渭河流域就有很好的准确度,从今天的天气来看,湘江、大河沿岸的天气也确实是以连阴雨为主。但是大家也不能忽视民间谚语的警示作用,特别是...

2023-04-28 #经典句子

小雪节气有这么几句谚语 你知道吗?

小雪节气有这么几句谚语 你知道吗?

...气温还没有达到,气候变暖了,所以这句谚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小雪不见雪,小麦粒要瘪”如果在小雪节气这天,天空中没有雪花飘落,对老年人来说,这不是件好事。毕竟,下雪证明气温下降了,小麦不能及时补水,初春...

2023-12-22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小雪不见雪 大雪满天飞”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农村俗语“小雪不见雪 大雪满天飞”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么积攒下来就是下次大雪的时候了。当然这些经验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同的地域节气都是无法准确地,古代靠天吃饭,所以对天气尤为关注,相对于现在有着准确地天气预报、人工降雨等等高科技技术,使农作物不在更多的受外...

2017-01-06 #经典句子

南京俗语:“秋分天气朗 万物没希望”是啥意思?

南京俗语:“秋分天气朗 万物没希望”是啥意思?

...域又有不同的俗语,甚至,有些俗语的地域性还非常强,局限性还非常大。比如,关于秋分的俗语就有很多种,每一个地区的表述还不一样。在南京地区,表述秋分时节天气状况的俗语是这样的:“秋分天气朗,万物没希望”;...

2014-09-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