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芦爱玲——探寻文化底蕴 成就“香包奶奶”

时间:2024-01-03

从小在奶奶的影响下酷爱民间手工艺,特别是退休后的十多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全身心投入香包艺术的挖掘与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全角度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香包传承人/芦爱玲

芦爱玲,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从小在奶奶的影响下酷爱民间手工艺,特别是退休后的十多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全身心投入香包艺术的挖掘与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今已有针织、布艺动物植物等多个系列一百多个品种,其中芦氏香包耳环已成为郑州香包的一张名片。

香包

香包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

发展到现代,香包不仅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同时在人际交往、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送一个香包,传递一份友情,捎去一份好心情,表达一番美好的祝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素养,这也是香包的真正意义所在。”芦爱玲这样说道。

芦爱玲1956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6岁开始跟随母亲接触香包,8岁又跟随奶奶学习制作香包。年幼的芦爱玲天资聪颖,许多造型和花样,她看一眼就能复制出来,而且还更胜一筹。

“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好”这是芦爱玲铭记于心的话,也是奶奶对芦爱玲的教导。秉承于这句话,爱玲做的香包都栩栩如生,精致之至。

多年以来,芦爱玲一直致力于民间技艺的传承和研究,她的作品富含中原文化的内涵,也极具有个人独特创意的特点,非常巧妙地利用布料图案,做成造型独特、与众不同的香包,做工细腻、材料广泛,她的作品还被被多家非遗馆收藏。独特的中药配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有很多人都感慨说:“闻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好久不见了!”

芦爱玲制作的芦氏香包,既与时俱进,又返璞归真,她的作品设计有摆件、挂件、项链、耳环、手链、脚链、戒指等,通过把传统的平面香包逐步立体化,和玩具相结合,有传统、有仿真、有卡通、有时尚的香包,四季皆宜、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2017年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手工展参展,效果非常好,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前来观看和购买芦氏香包;

从2017年到2019年在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举办了个人香展,芦氏香包在省博物院和郑州市非物质文化产业展示馆展销比较多,因此芦爱玲被很多孩子们亲切的称为“香包奶奶”。

芦爱玲在2017年、2018年受邀到南阳社旗县扶持乡村文化,传授香包知识和技艺;并且多年来并经常到学校、幼儿园、工厂、社区传播这项民间技艺。

如今,芦氏香包被纳入郑州市五十一中的校本课程,从而让中国的青少年近距离的接触到了香包非遗文化。

让中国传统香包文化发扬光大,使芦氏香包真正地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是芦爱玲一直坚持在做的事!

芦爱玲老师更多作品:

本栏目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芦爱玲——探寻文化底蕴 成就“香包奶奶”》,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清舞幽悠2024-01-17 06:04清舞幽悠[广西网友]103.3.134.167
    芦爱玲的故事令人感慨,她不仅为自己创造了机会,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正能量。
    顶10踩0
  2. --冷暖自知。2024-01-14 10:58--冷暖自知。[青海省网友]103.249.12.96
    通过芦爱玲的努力,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顶7踩0
  3. 伟大的愣愣2024-01-11 15:52伟大的愣愣[北京市网友]43.225.210.199
    芦爱玲是一位充满创造力的人,她的“香包奶奶”成为了文化的使者,给人们带来喜悦。
    顶0踩0
  4. 沈峰2024-01-08 20:46沈峰[内蒙古网友]202.67.1.131
    @秀脂蝶芦爱玲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令人敬佩。
    顶21踩0
  5. 秀脂蝶2024-01-06 01:40秀脂蝶[河南省网友]222.245.232.207
    芦爱玲的故事让人感动,她不仅探寻了文化底蕴,还成就了“香包奶奶”这个可爱的角色。
    顶5踩0
相关阅读
共话运河情丨淮北文旅精彩亮相第三届文化旅游运河博览会

共话运河情丨淮北文旅精彩亮相第三届文化旅游运河博览会

近日,苏州市举办了第三届文化旅游运河博览会淮北展厅在博览会上广受好评人们来这里听古老悠久的运河故事赏馥郁兼香的口子窖酒看趣味别致的淮北香包观底

2023-11-12 #经典句子

旗袍文化和张爱玲分不开 为什么这么说?

旗袍文化和张爱玲分不开 为什么这么说?

张爱玲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同样的他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他写的小说大多都是特别婉转的,但却又意味深长,把人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但

2023-06-01 #经典句子

马思纯用错张爱玲语录 这是什么梗?

马思纯用错张爱玲语录 这是什么梗?

马思纯微博发布的那些话并不是张爱玲本人说的

2022-12-10 #经典句子

张爱玲和王安忆在文学作品中对上海描写的异同

张爱玲和王安忆在文学作品中对上海描写的异同

在上海,我们既能看到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古迹,又能够看到江南的吴越文化和西方的工业文明交织下形成的海派文化,还能够看到曾经受列强殖民影响遗

2024-01-06 #经典句子

中考满分作文范例:亲情类之奶奶

中考满分作文范例:亲情类之奶奶

藏在花篮里的芳香一个花篮里藏着我的一个小秘密,里面蕴含着鲜花的芳香,藏着我美好的记忆,让我记忆犹新。一次,我与家人去广州沙面游玩。那里的花美不

2023-07-22 #经典句子

文旅搭台话丝路——“一会一节”系列主题展“探馆”

文旅搭台话丝路——“一会一节”系列主题展“探馆”

随着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十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的到来,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敦煌

2023-10-15 #经典句子

「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文旅搭台话丝路——“一会一节”系列主题展“探馆”

「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文旅搭台话丝路——“一会一节”系列主题展“探馆”

文旅搭台话丝路一会一节系列主题展探馆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敦煌,文化圣地,丝路明珠。随着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十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

2023-12-03 #经典句子

口述历史·“思考者”赵毅衡②|张爱玲的语言 卞之琳的诗 “像钻石”

口述历史·“思考者”赵毅衡②|张爱玲的语言 卞之琳的诗 “像钻石”

他给的理由很干脆:因为这两位是有高度形式感意识的作家

2010-01-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