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俗语:“门前坟 屋后水” 后半句才是重点 值得一看!

时间:2023-12-28

如今人们也将这些口口相传的语言称之为俗语,俗语作为百千姿态中脱题而出的一种,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这也说明了它存在的必要性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1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俗语:“门前坟,屋后水”,后半句才是重点,值得一看!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农村老人喜欢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通俗易懂的语言留传给后人,告诫后辈少走弯路。如今人们也将这些口口相传的语言称之为俗语,俗语作为百千姿态中脱题而出的一种,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这也说明了它存在的必要性。俗语可以说是众多前辈用血与泪总结下来的经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虽说俗语产生于古老的农村,多数都是一些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创造的,但这其中却包罗万象,大有智慧。今天我们要讲的这句俗语:“门前坟,屋后水,家败人亡子不归。”这句话的前半句表述的是一种现象,后面才是重点,说的是前面现象所引起的后果。

“门前坟,屋后水,家败人亡子不归”,这句话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说假如一户人家的房子在建造选址时,门前是一片墓地,屋后是一片池塘,那么这一家将来会是家败人亡,就连子嗣都不会再回来。

这句话说的有没有道理呢?咱们接下来分析下,首先说说这个“门前坟”,提到“坟”这个字,大家都会退避三舍,感觉阴森凄凉。

大家也都知道,在古人的思想认识中有很多受到封建思想的左右,古人认为家门前有座坟地,会风水不好,再加上古人还相信什么鬼神之类的,所以在古代住房附近有坟地是古人们最忌讳的一点。

虽说“门前坟”这句话,有那么点不可靠,没有科学依据,感觉这是迷信。但是如果家门前真的有一座坟,特别是到了晚上,进进出出,你不感觉有点阴森可怕吗?

“门前坟”,让人感到阴森。那“屋后水”又有什么不好的呢?其实在古代,老人们认为屋后有水,这也是一种不吉利的征兆,比起坟墓来说,屋后的水更有现实意义。

因为古代的房子大多是以木头为主,如果屋后有积水,长年累月就会造成木头腐蚀,很容易造成房屋的安全隐患,如果要是在遇到常年下雨的情况,那这屋子就更加不能住人了,所以屋后有水不好。

一旦房子都不能住了,那后代们自然就不会再回来了,都会搬到其他地方居住,所以说“家败人亡子不归”也不是不无道理。

其实在古代关于盖房子的讲究有很多,比如房子要坐南朝北,西面房子不能高于东面,盖房子讲究左青龙右白虎,等等,当然这都是一些封建思想认识。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这些腐朽的思想已经相继消失,面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大家也都会理性看待。俗语“门前坟”看起来有点迷信,但是“屋后水”却并不是迷信,不仅是古代的木房子,就算当今的砖瓦房,在长年累月的积水侵蚀下,使用年限也会大打折扣,导致最后的结果也不是夸大其词,这便是古人长时间累积下来的生活经验。

俗语中的迷信说法,我们自然要摒弃,但是俗语里面的生活经验却是古人亲身实践过的,值得我们去借鉴。所以说,古人留下来的这些俗语,虽然表面上看可能有点不靠谱,里面掺杂着什么鬼神风水之说,但扒开俗语表面上的那层外衣,里面的蕴含的智慧精髓,还是值得后人一看!对此,大家有什么样的观点吗?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俗语:“门前坟 屋后水” 后半句才是重点 值得一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秋色如诗2024-01-17 07:09秋色如诗[国外网友]117.124.223.209
    @134-308蔡老师这句俗语真是经典,后半句的含义值得深思。
    顶3踩0
  2. 134-308蔡老师2024-01-13 23:13134-308蔡老师[上海市网友]120.68.12.254
    很有意义。
    顶7踩0
  3. 李沛玲2024-01-10 15:17李沛玲[北京市网友]202.191.0.45
    这句俗语让人有所启发,
    顶4踩0
  4. (≧◇≦)2024-01-07 07:21(≧◇≦)[浙江省网友]118.226.32.245
    完全同意,后半句才是关键,真是让人深思。
    顶0踩0
  5. 晨露未晞2024-01-03 23:24晨露未晞[甘肃省网友]202.40.156.151
    很有哲理啊!
    顶0踩0
  6. 学无止境2023-12-31 15:28学无止境[辽宁省网友]119.108.94.88
    这句俗语真有深意,
    顶37踩0
相关阅读
俗语“三思而后行” 其实后半句才是重点 世人误解千年

俗语“三思而后行” 其实后半句才是重点 世人误解千年

...了。不过很多人只听到“三思而后行”,而没有听到作为重点的后半句,因此就将“三”理解为指代多的虚词,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进行很多次思考,将所有的细节都翻来覆去地思考,就是迟迟不敢去进行行动,但其实这种做法...

2023-11-27 #经典句子

俗语“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后半句才是重点 世间万事皆有因果

俗语“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后半句才是重点 世间万事皆有因果

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后半句才是重点,世间万事皆有因果我们常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也就是佛教中常常提到的因果循环。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总有人想要打破其中的规律。这几乎是可不可能的,不要妄想懒...

2024-01-06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人到四十两不碰” 后半句更是重点 中年男人不妨一看

农村俗语“人到四十两不碰” 后半句更是重点 中年男人不妨一看

农村俗语“人到四十两不碰”,后半句更是重点,中年男人不妨一看人到中年,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渐渐的趋于稳定,这时候,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修身养性,同时更多的关爱自己的家人。四十岁的年纪,或许是...

2023-12-28 #经典句子

俗语:“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下半句真是有内涵 但少有人知

俗语:“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下半句真是有内涵 但少有人知

...弟呢?我想看到这里,大家已经了解了吧。前半句并不是重点,而相反的是要引出后面这半句话来。因此这句话的完整意思与只有半句的话的含义恰恰是反义的,完整的句子正是要人们去严谨做事,这样才是人生应当注意的。所...

2023-08-29 #经典句子

俗语:男女授受不亲 其实下半句才是重点 却少有人知

俗语:男女授受不亲 其实下半句才是重点 却少有人知

咱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上下5000年的文化历史,在历史长河里面延伸了很多的华夏文化。在这悠悠的历史岁月里面,我们不仅创造出了故宫,长城这些极具民族特色举世闻名的古建筑,并且还有兵马俑、瓷器...

2023-08-14 #经典句子

俗语“父母在 兄弟姊妹是一家” 后半句是精华 值得大家深思

俗语“父母在 兄弟姊妹是一家” 后半句是精华 值得大家深思

...义”,也许,生活的压迫,工作的繁忙,很多人把生活的重点放在了“开疆扩土”之上,却忽视了一日日年迈的父母!今天我们说的这句俗语“父母在,兄弟姊妹是一家”,它的下半句更是精华,本文为的就是,提醒那些在工作...

2023-12-17 #经典句子

俗语“好马不吃回头草” 后半句才是经典 可惜少有人知

俗语“好马不吃回头草” 后半句才是经典 可惜少有人知

...文物,还是流传至今的民俗谚语,都是现代人解读的一个重点。中国经历了5000年的发展,中间的历史脉络今天早已经不甚清晰,而所流传下来的这些文物遗产,则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解读与研究。一. 古人劳动经验的总结中...

2023-07-23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男女授受不亲” 其实后半句更经典 老传统不能丢

农村俗语“男女授受不亲” 其实后半句更经典 老传统不能丢

...现。你知道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吗?其实,这句俗语还有后半句,且后半句更经典、也更具人性。“男女授受不亲”,源自儒家学派孟子之口,即“男女授受不亲,礼也”。主要意思是,男女交往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有直接的...

2023-12-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