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跨越千年的对话:殷商书法 甲骨文记忆

时间:2023-12-24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甲骨文记忆是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共展出国家图书馆收藏的65件甲骨,普及甲骨文知识,促进甲骨学研究,并向甲骨文的发现者、保护者、研究者致敬。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殷墟出土的甲骨是研究殷商历史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是中国典籍的萌芽。

国家图书馆现收藏有35651片甲骨,约占甲骨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重现的文明、神奇的文字、传奇的王国和探索的旅程,从甲骨的发现为起点,通过甲骨实物展示、场景还原、考古发掘图片资料、学者们研究成果的集锦以及器物的展示,为参观者呈现甲骨文化发展史。

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有极少数用朱或墨写成。1899年发现于殷墟,也就是河南省安阳市西郊小屯村的商王朝故都,所以又称“殷墟文字”。这种文字主要是公元前1300至前1028年,即盘庚迁殷至纣王末年之间,殷人占卜的记录。甲骨文书法作为中国文字的开端和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线条是书法的基本元素,不同形状的线条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甲骨文的书写者早已不仅仅是在记录,而是在自觉不自觉地追求另外的美感。

书法是中国众多艺术门类中最能直接、全面表现中国文化本质和精髓,最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在书法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闪耀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志趣和人文情怀。而作为书法源头的甲骨文书法最早呈现了艺术之美。

甲骨文为中国书法提供了宝贵的书法资源,成为当今书坛新书体创作的源泉之一。甲骨文书法当循本守源、寻其刀刻之意,书法风格需要在吸收甲骨原片上甲骨文书法风格特点、了解甲骨文书风的发展路线、掌握正确的研习方法、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在朴厚拙淳上找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将秦隶的用笔与甲骨古厚宰丰骨匕刻辞相结合融入创作之中,既道法古人,也不失自我,应是一个值得积极探索的正确方向。

甲骨文书法的艺术趣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材料、工具和表现手段的限制而产生的,对其艺术趣味的发挥,自然也就局限在上述方面所能够提供的可能性范围之内。

甲骨文字给现代人艺术的视觉感受中特有的古朴、劲挺、空灵等等,如果离开了由刻刀所创造的劲挺、爽利的线条,也许就难以表达出来。因此在由契刻向书写的转换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应该用毛笔表现刀笔味,以干净利落、化柔为刚为其准则,这样才不失甲骨文本色,写出来的字就有刀笔味了。 但是我们是用毛笔而非刻刀来表现甲骨文书法,必然使我们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毛笔书写的特有韵味。因此,书写甲骨文书法创作的理想境界是契刻味与笔墨味的自然、和谐的统一。契刻而成的甲骨文,因其本身便有毛笔书写的底蕴 (商代已使用毛笔,并且有先书后刻的甲骨文字) , 故与毛笔书写有先天的亲和力。

而毛笔的软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以毛笔的极其丰富的笔法为主导,以甲骨文的刀笔味为基调,是达到甲骨文书法理想境界的必要手段。当然,在不失甲骨文字形准确的前提下,也可尝试用枯笔以显其断烂残破的趣味,以出锋收笔来暗示契刻文字用刀的痕迹,别有一种古拙之意。

此外,用毛笔书写甲骨文不拘泥于中锋,用侧锋往往也可以得契刻文字率意古朴的特点。甲骨文书法尽管有许多局限,但一定要充分发挥作者个人的想象能力,充分发挥作者个人的笔墨功夫,充分发挥作者个人所积累的对于各体书法的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有作者个性的甲骨书法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跨越千年的对话:殷商书法 甲骨文记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下一秒@不知所措2024-01-14 07:33下一秒@不知所措[台湾省网友]103.251.163.251
    这个展览让人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令人感慨万分。
    顶4踩0
  2. 阿塞2024-01-09 00:18阿塞[浙江省网友]203.55.10.120
    这样的展览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甲骨文蕴含的记忆让人着实震撼。
    顶0踩0
  3. 孙军喜(DSA2024-01-03 17:03孙军喜(DSA[重庆市网友]103.5.252.237
    @Silence.free看到殷商书法和甲骨文的结合,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魅力。
    顶0踩0
  4. Silence.free2023-12-29 09:48Silence.free[国外网友]210.83.99.22
    这真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精彩对话,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顶2踩0
相关阅读
【馨香雅句】王羲之的书法老师竟是她

【馨香雅句】王羲之的书法老师竟是她

王羲之的老师人称卫夫人,她是东晋时候著名的书法家,书断里介绍卫夫人名铄,字茂猗

2022-12-14 #经典句子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 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 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两者统一之源泉,才是真正的中华文明起源地

2008-10-31 #经典句子

忘记了语言也不忘记对故乡的思念:商朝消失的二十五万殷商军民

忘记了语言也不忘记对故乡的思念:商朝消失的二十五万殷商军民

成汤先祖500多年的基业在自己的手中就这样败落了,无论自己现在穿戴多少金银玉石,也无颜面再见泉下祖先

2023-05-08 #经典句子

不识甲骨文也能查字海!历代千万文字智能识别 冷门绝学20年建汉字数字长城

不识甲骨文也能查字海!历代千万文字智能识别 冷门绝学20年建汉字数字长城

在计算机上打开新建立的殷商甲骨文数据库,就涵盖了7万余片甲骨,共计110万字

2016-06-03 #经典句子

罗宇尧:始终坚持用甲骨文书法艺术讴歌新时代

罗宇尧:始终坚持用甲骨文书法艺术讴歌新时代

其自幼学习书法、绘画,在书法技艺成长过程中潜心学习书画大家的德艺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且在艺术人生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

2018-08-09 #经典句子

古人是用文言文对话吗?若不是 为何会出现难懂又难记的文言文?

古人是用文言文对话吗?若不是 为何会出现难懂又难记的文言文?

中华大地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黄帝开启了中国的文明史

2022-11-24 #经典句子

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看看那些“以骨为伴”求索中华文明之源的人

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看看那些“以骨为伴”求索中华文明之源的人

此后,代代中国学人焚膏继晷,隐藏在神秘甲骨中的中华智慧和文明密码被一一破译

2024-01-06 #经典句子

篆书书法汉字教学象形字“耳”字的古文字字形

篆书书法汉字教学象形字“耳”字的古文字字形

金文的字形还与甲骨文字形有些相像,可是到了篆书,字形开始有些线条化

2010-09-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