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关雎》兴象及其文化内涵

时间:2023-12-23

作者:姚小鸥聊城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一篇的开端,人们耳熟能详。然而,诗篇所言雎鸠为何鸟,它与全篇意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0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作者:姚小鸥(聊城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一篇的开端,人们耳熟能详。然而,诗篇所言“雎鸠”为何鸟,它与全篇意义的内在关联如何?这种关联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值得进一步探讨。

最早提出“雎鸠”为《关雎》兴象的现存文献是《毛传》。《毛传》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汉代学风质朴,故《毛传》注释甚为简略,什么是“王雎”?“挚而有别”所指谓何?给后人留下了解说的空间。

关于“雎鸠”之类属,孔颖达《毛诗正义》列有汉代以后的多种说法。其引《尔雅》郭璞注说是“雕类”,称“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边沚中,亦食鱼。”又引陆机《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之说,以为“幽州人谓之鹫”。凡此,皆以“雎鸠”为猛禽,然而此说与“王雎”种属及诗篇的文化内涵不相符合。

宋人这方面的认识较汉唐诸儒有所进步。郑樵考校物理,辨析名物,指出鸟类因种属不同而鸣声各异:“凡雁鹜之类,其喙褊者,则其声关关;鸡雉之类,其喙锐者,则其声鷕鷕。”(《通志·昆虫草木略序》)现代鸟类学家指出,“雕”“鹫”之类的猛禽一般不大声鸣叫,其求偶期间,鸣声凄厉尖锐,这与雎鸠所发出的雍雍和鸣之声相去甚远。由此可知,雎鸠绝不可能是雕、鹫之类的猛禽。《诗集传》说:“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今江淮间有之”,以为雎鸠系江淮间常见的小型水鸟,如野鸭、鸥鸟之类。朱子发挥《毛传》之说,点明“关关”是雎鸠“雌雄相应之和声”,对其文化内涵有所隐喻。综上所述,可知宋人对雎鸠的看法较汉人合理,细加推敲,则可知其认识尚未达一间。

宋人没有论及雎鸠的体型、体态和羽色,而这些对考察其种属,抑或探索其与诗篇比兴之义的关系都非常重要。雎鸠体型如何?《毛传》说,雎鸠为“王雎”。王通训“大”。由“王雎”之名,可知雎鸠必非凫鹥类。因其体型偏小,与诗篇所述不符。诗中言其所居“在河之洲”。大家知道,《诗经》中的“河”皆指黄河,而黄河自陕以下,水面极为宽阔。《庄子·秋水》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人们能够在“两涘渚崖”间听闻河中沙洲上雎鸠之和鸣,目睹其雌雄相随的优游之态,则必为形体硕大,鸣声响亮的雁鹅类禽鸟。

具体来说,雎鸠属于雁鹅类中的什么种属呢?这就要结合其羽色及习性做进一步的考察。关于雎鸠的羽色,人们关注较少,其实,汉代文献中对此有明确记载。《说文》鸟部:“鷢,白鷢。王雎也。从鸟厥声。”需要说明的是,《尔雅》郭璞注说,白鷢“尾上白”。这一说法是不可靠的。古人名鸟兽毛色、羽色时,言其为某色,意即通体为此色。若杂以他色,则有专文名之。《说文》马部字析之甚详。段玉裁在解释“鹭,白鹭也”一语时,指出许慎著《说文》之体例“多因《毛传》”,即“以人所知说其所不知”(《说文解字注》)。由上述可知,通名为“王雎”的“雎鸠”,又名为“鷢”或“白鷢”,是一种褊喙的大型水禽。其毛羽白色,所以不会是褐色的大雁。综合考量,非天鹅莫属。

应该指出,宫玉海先生多年前曾倡言“雎鸠原来是天鹅”,因论证颇有疏失,不为学界所取,然而其立意还是很有价值的。

下面,从“挚而有别”的习性进一步论证雎鸠种属所归,并由此探讨《关雎》的比兴之义。关于比兴,朱熹所言最为扼要。《诗集传》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雎鸠”既为《关雎》一篇之兴象,作为“他物”,与“所咏之辞”,即诗篇下文所述必有内在的关联。

雎鸠作为《关雎》一篇的兴象,其所含之文化意蕴,前人皆未能参透,这集中表现在对《毛传》“挚而有别”的解说方面。《郑笺》说:“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郑笺》说“挚”本意不误。后人或因《经典释文》有“挚,本亦作鸷”之语,遂将其理解为猛鸷。清代治《诗经》之高明者如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亦不免受其影响,而误说本篇诗义。更为重要的是,《郑笺》“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句的后半“然而有别”绝误。因此才有了后人所谓雎鸠 “雌雄别居”习性的误说,并造成历代对《关雎》全篇立意的错误理解。

孔颖达《毛诗正义》发挥《郑笺》之说:“此雎鸠之鸟,虽雌雄情至,犹能自别,退在河中之洲,不乘匹而相随也,以兴情至,性行和谐者,是后妃也。后妃虽说乐君子,犹能不淫其色,退在深宫之中,不亵渎而相慢也。后妃既有是德,又不妒忌,思得淑女以配君子,故窈窕然处幽閒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也。”这段话,涵盖了传统上对《关雎》一篇的主要错误认识。这一错误基于对周代文化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理解偏差。这一偏差,以对“窈窕”一语的解说为醒目的表现形式。

《毛诗正义》以为“窈窕”“谓淑女所居之宫形”,并由此生造出“后妃”“退在深宫之中”的情节。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窈窕”是《诗经》中形容人体高大健美的联绵词。诗人以“窈窕淑女”一语描述一位美、善兼备的女子,诗篇下文以“君子好逑”承之。全句言“淑女”真堪为“君子”的理想配偶。

对文献的理解有歧义时,人们采用某一种说法,与对其所含文化意义的理解有关。古代文献中的“夫妇有别”一语,说的是“夫妇”在婚姻定约中包含各自与别个异性的疏离关系。由此才能确定婚生子女的父系归属。这是男权社会得以建立的基石。古人云,“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孟子·万章上》)。《礼记·昏义》说:“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后有夫妇之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将“夫妇有别”一语中的“别”字理解为夫妇之间的疏离,不但是对诗意的曲解,而且完全不符合古代社会的基本家庭伦理。

《毛诗序》把《关雎》篇提到“风天下而正夫妇”的政治伦理的高度,乃由毛公所传之学说中,保存了先秦《诗》说的旧文。汉代以后,女性地位降低,儒生识见鄙下,故有前述陋说。正如李学勤先生所指出,宋儒对先秦思想的理解和接受,往往超出汉儒,能够直击先秦典籍真意。前面梳理《关雎》篇的说解时,指出宋人的相关认识较汉人更接近于诗篇本意,就是一个例证。至于宋人受到的时代局限,是另外的问题。

这里,我们从生物习性方面补充说明雎鸠必为天鹅,从而进一步揭示《毛传》“挚而有别”的文化内涵。朱熹已经指出雎鸠“生有定偶而不相乱”的习性(《诗集传》),而鸟类中,天鹅最具这一生物学特征(郑作新等:《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二卷·雁形目》)。郑樵在《通志·昆虫草木略序》中说:“鸟兽草木乃发兴之本”,“不识雎鸠,则安知河洲之趣与关关之声乎?”

《文心雕龙·比兴》篇以《关雎》为例说比兴之意:“义取其贞,无疑于夷禽;德贵其别,不嫌于鸷鸟。明而未融,故发注而后见也。”由于在《关雎》的名物阐释方面采用旧说,致使刘勰在理解《关雎》大意方面感到困难。这说明,名物辨析不明,即使“发注”,对诗篇的意义亦未必能够理解畅达;若名物辨析明了,诗人之意千载之下亦不难发覆。

总之,《诗经·关雎》篇以雎鸠之雌雄和鸣,触物起兴,歌颂了“淑女”与“君子”的美好感情,描述了一个周代贵族社会理想的婚姻模式。雎鸠作为诗篇的兴象,外在感观与内在意义,都具有强烈的象征和譬喻作用,用孔子的话来说,诗篇的意境与形象,达到了尽善尽美。尽善尽美是先秦时期贵族社会最高的审美标准,这是《关雎》经典意义的根本所在。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6日 13版)

[ 责编:白冰 ]

【来源:方志四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关雎》兴象及其文化内涵》,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灵♂之☆梦♂☆≈2024-01-14 01:39≈☆灵♂之☆梦♂☆≈[福建省网友]122.198.23.232
    兴象赋予了《关雎》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对古代礼俗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诗意十足。
    顶4踩0
  2. 梦弦2024-01-08 14:28梦弦[新疆网友]202.148.107.239
    《关雎》中的兴象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肃穆氛围,文化内涵深厚,引人深思。
    顶0踩0
  3. 翟延祥2024-01-03 03:16翟延祥[云南省网友]203.8.115.122
    兴象与《关雎》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文化内涵丰富,值得深入挖掘。
    顶2踩0
  4. 诱惑色尼姑2023-12-28 16:05诱惑色尼姑[澳门网友]42.62.186.233
    《关雎》通过兴象描绘了古代祭祀的场景,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十分具有历史文化内涵。
    顶1踩0
相关阅读
广东省揭阳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考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考试题及答案

...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兴象是唐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与批评时的一个重要范畴。兴象说的提出,标志着古典诗歌艺术的成熟。盛唐诗歌批评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多次提到“兴象”这一范...

2023-01-09 #经典句子

八年级语文课文《诗经》之《关雎》《蒹葭》体味古典文学之美好!

八年级语文课文《诗经》之《关雎》《蒹葭》体味古典文学之美好!

对于八年级的同学来说,诗经的原文其实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体味,品鉴,欣赏!首先,来一起读一读诗文:了解本文学习目标:了解《诗经》相关知识:下面先学习第一首《关雎》:学习字词知识:一起...

2020-07-07 #经典句子

从《关雎》中词语几种基本构成类型 看古诗音韵美的奥秘

从《关雎》中词语几种基本构成类型 看古诗音韵美的奥秘

今天读书君一头扎进了《关雎》这篇诗里,立志要从它挖出更多的选题,于是,从关关和鸣的雎鸠这种意象传达出的爱情观,到参差不齐左右而流的荇菜到底是什么,到它千古流芳的几个成语,还有可以挖掘的吗?当然有。只要...

2023-12-07 #经典句子

动画短片《春困》:现代视角解读古诗《关雎》表达的中国式爱情

动画短片《春困》:现代视角解读古诗《关雎》表达的中国式爱情

...的基础上还做了延伸,表达了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样子。国画为基础,利用三矾九染的特殊上色技巧,结合文学意境和色彩,营造唯美中国风视觉盛宴。《春困》这部动画短片的创作者一开始就决定以国画为基础,...

2012-11-13 #经典句子

诙谐文化有何渊源?以《诗经》为源 探索其发展与变迁

诙谐文化有何渊源?以《诗经》为源 探索其发展与变迁

...,唐人以诗写景、纪游、言志、赠答、咏史、怀古……皆兴象玲珑,他们也以诗打趣,同样摇曳生姿。散文创作中,“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以戏笔写《毛颖传》,以正史体例写游戏文章,展现了文人笔法的自由和想象的乐趣。...

2024-01-04 #经典句子

好书·书摘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的全面建构

好书·书摘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的全面建构

...主义文学特征论一、“意境”与“境界”、“意象”、“兴象”辨析二、“意境”说的历史脉络三、“意境”范畴的规定性四、“意境”与“形象”、“典型”的异同五、“意境”的文化渊源第七节“情景”说——中国古代诗歌...

2023-01-23 #经典句子

「小学生必读古诗文」003.《春晓》孟浩然 讲解 翻译 赏析

「小学生必读古诗文」003.《春晓》孟浩然 讲解 翻译 赏析

...代表人物。【诗歌成就】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该派有陶渊明、...

2011-12-11 #经典句子

诗词句子要出新 那么变序手法一定要掌握。情感表达在于出其不意

诗词句子要出新 那么变序手法一定要掌握。情感表达在于出其不意

...人创作的三个标准,其中“情来”殷璠认为主要体现在“兴象”的选取安排。“兴象”就是自然景物而引起的兴发感动从而形成的意象,是用物象和心象的完美文字结合,主要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出一个“情”字。既然“情”在...

2022-11-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