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三星渐失中国市场话语权 Note8难成其救命稻草

时间:2023-12-17

这部对标iPhone8的新机,无疑被三星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值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北京时间8月23日23:00,三星召开发布会,推出了下半年的旗舰机型Galaxy Note8。这部对标iPhone8的新机,无疑被三星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值。已经在中国区丧失话语权的三星,能否靠着Note8重夺失地?

文/清溪(业界风云汇)

Note8能拯救三星手机么?

关于三星手机在中国的状况,就Counterpoint给出的数据,第二季度三星市场份额继续下滑,仅剩3%,去年同期市场份额为7%,跌幅超57%。刚发布的Note8,无疑是三星拯救中国市场的重要棋子。

对比Note8和上半年发布的旗舰S8,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外形上,两者区别并不是很大,很多网友将Note8成为“升级版”的S8。

就两者推出时间来看,上半年S8已经释放了一部分高端消费力,加之人们对于iPhone十周年的旗舰产品抱有极大的期待值,这对Note8来说无疑是不利的。有评论称,在高端市场,S8和Note8并没能拧成一股绳去对抗iPhone,反而变成了窝里斗。

三星品牌的好感度自Note7爆炸门事件后直线下降,国内仅剩3%的市场份额就是最好的证明。Note7炸掉的不仅是电池,炸掉的还有用户的信任和好感。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表示“三星是必然会失败的,我当了三星五年的忠实用户,最后发现没有一款手机是我身份的象征。当任正非把Mate 7手机送给我的时候,我觉得这不光是身份的象征,这是民族产业的骄傲。建立粉丝经济,不是什么客户都抓,抓你能抓住的。”

有业内人士表示,Note8能否拯救三星手机中国销量其实是个伪命题。没有一步登天,特别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之下。

手机的销量,也从来都不只是由手机本身的好坏决定,供应链、营销、渠道等缺一不可。平心而论,抛开审美观方面的差异,三星Note8确实可以与尚未发布的苹果新旗舰搏上一搏,但这并不能构成它热销的充要条件。“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三星想要赢回中国高端市场,已经不是一部好手机就能解决的问题。

中国区失去话语权

当中国人开始进入三星核心管理层,并负责三星中国移动通信事业部;当媒体指出“中国人拥有业务决策权”时,你会认为三星中国已经失去话语权了么?但事实就是这么诡异!

关于中国区高管获得决策权的报道并不鲜见,《财经》的一篇报道曾指出“原来各产品部门的部长均由韩国人担任,2012年开始,改为中国人担任正部长、韩国人担任副部长,中国人拥有业务决策权,韩国人只是辅佐其开展业务。”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移动通信事业部总裁王彤也曾表示,三星内部强调的是,“中国的业务由中国人负责,让中国人自己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实现真正的本地化。”

诸如此类见诸于媒体的报道,无不表明三星中国拥有决策权,能够自主把控中国区业务。但人前人后,谁又能保证表里如一?

成绩说明一切!在三星中国拥有决策权的年代,三星中国手机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三星移动于2002年进入中国,当时手机界还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的时代,三星在中国位列第7。

三星中国失去决策权的2年后,2014年小米超越三星,以608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中国市场第一,三星以5840万台位居第二;而到了今年,Counterpoint数据指出,2017年一季度三星手机出货量仅为35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的870万台暴跌了60%,市场份额不足4%,第二季度继续下滑至3%。

接近三星的人士表示,对于中国市场,三星需要学习,要本地化。可是架构过于臃肿,导致三星对国内市场的理解并不那么精准。更何况经过管理架构调整后,三星中国高管便失去决策权。

入华多年依然水土不服

2016年10月29日,也就是三星宣布在中国正式召回Galaxy Note 7后的第18天,三星再度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友爆料称,石家庄订货大会上,三星逼迫中国区员工集体下跪,向订货方道歉。

对此,三星中国方面回应称,在韩国文化中,“下跪”其实是“行大礼”,是尊重对方的表现。但三星并没有强迫中国员工行韩式的大礼,事件的缘由是,在Note7事件发生后,三星的经销商依然下了很多三星其他产品订单,患难见真情,出于感动和尊敬,三星韩国高管于是向经销商们下跪“行大礼”,中国的高管同样很感动,于是也下跪行礼。

“男儿膝下有黄金”,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非形式所迫,有谁愿意向他人下跪?网友几乎是一边倒地职责三星,甚至不乏“三星滚出中国”的声音。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也发出疑问:请问这种有辱人格的企业文化,你能接受吗?

文化冲突在三星中国内部并非个例,《财经》报道“有中国三星内部员工,在三星工作,上一级领导只要朝下级说话大些声音,下级便会觉得很没面子。这便是地道的韩式管理风格,而在愈益崇尚美式管理的中国企业内部,老板与下级甚至可以指着对方鼻子大骂,过后相安无事。”

“之前表层的文化理解,需要深层文化解读,三星需要学学了!”这是一位前三星中国籍高管对三星做出的评价。随着三星在华业务的大规模展开,三星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它只有融入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

文/清溪(业界风云汇)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三星渐失中国市场话语权 Note8难成其救命稻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づ落花残留指间的暗香2024-01-06 01:11.づ落花残留指间的暗香[浙江省网友]202.8.135.253
    看来Note8并不能扭转三星在中国市场的颓势了,消费者对其他品牌的选择越来越多了。
    顶15踩0
  2. (_子衿。 ﹌2023-12-27 03:26(_子衿。 ﹌[河南省网友]45.113.144.172
    三星在中国市场的竞争确实越来越激烈了,希望他们能够找到新的突破点,重新夺回市场份额。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中国企业发力可折叠面板 三星定价话语权或遭挑战

中国企业发力可折叠面板 三星定价话语权或遭挑战

...的99%,其中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约0.6亿片,拥有定价话语权。当前,中国显示面板企业也开始发力AMOLED面板产业。2017年10月,中国第一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成都京东方量产;是年12月,维信诺发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模组产...

2023-12-07 #经典句子

TCL收购三星苏州工厂 中国面板产业增强话语权

TCL收购三星苏州工厂 中国面板产业增强话语权

...新,试图打破材料和设备的瓶颈,更好掌握显示产业链的话语权。同年,三部门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了推进打造新型显示“材料-面板-模组-整机”纵向产业链的目标。TCL则就此进行了相...

2023-01-02 #经典句子

使用三星Galaxy Note10 +学习新语言评测

使用三星Galaxy Note10 +学习新语言评测

...习备忘从你将S Pen移出设备的那一刻开始。3.涂鸦并保存三星笔记是你的一站式创意应用程序,可让你查看和编辑以前的笔记以及添加新笔记。如果您使用息屏备忘录记下了一个新短语,则可以将其放在Samsung Notes上以刷新记忆,...

2022-12-08 #经典句子

5G集成芯片来袭 市场话语权争夺正酣

5G集成芯片来袭 市场话语权争夺正酣

来源:北京商报作者:石飞月一场关于未来通信基带芯片话语权的战争正在打响,短短三天时间内,三星、华为和高通纷纷揭开自家5G集成基带芯片的面纱。凭借打通从5G芯片、手机、5G核心网,再到基站的整个体系,华为比对手...

2023-06-27 #经典句子

MLCC涨价无常好轮回 国产厂商如何提升行业话语权?

MLCC涨价无常好轮回 国产厂商如何提升行业话语权?

...厂商宇阳科技、风华高科和三环集团等在行业和市场中的话语权并不强。“市场参与者少,话语权过于集中,人为操纵空间就大。”面对上述MLCC的涨价无常,行业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能否解决MLCC涨价痛点?国产MLCC厂商如何提升...

2023-09-18 #经典句子

LCD TV面板涨价动力不减 中国厂商话语权增强

LCD TV面板涨价动力不减 中国厂商话语权增强

...件造成的供给缺口主要影响时点将落在二季度。中国厂商话语权增强奥维睿沃预计2021年全球电视面板出货量将同比小幅增长1%,较前期判断略有提高,增长点主要来自三星显示产能退出推迟。三星显示原计划在去年底前关停LCD生...

2023-11-17 #经典句子

日韩摩擦背后的技术困局 中国厂商或将掌握OLED行业话语权

日韩摩擦背后的技术困局 中国厂商或将掌握OLED行业话语权

...游体系分为设备制造、材料制造、组装基板,三者主要的话语权分别为日韩企业所把控。而这次日韩摩擦,三星被卡脖子的地方就在材料制造中的基板材料。氟聚酰亚胺(PI)是OLED屏幕制造里的关键材料,据韩国贸易协会资料显...

2020-04-07 #经典句子

这波操作稳了!vivo联合三星推双模5G芯片占领5G时代话语权

这波操作稳了!vivo联合三星推双模5G芯片占领5G时代话语权

手机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脱离了那个粗放的时代,手机厂商之间的比拼也由原来的外观设计等方面,向更深层次的技术领域转变。特别中国5G进程的加快,更是让手机厂商意识到芯片的重要性。一直以消费者需求为导...

2008-07-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