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曾巩很生动的七律 熔铸了俗语谣谚 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时间:2023-12-15

但是即使是同一个主题,由于作者的身世经历不同,也会让诗人们在立意、选材和炼字造句等方面风格各异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诗歌创作追求生动形象,也要注意各种修辞手段。但是即使是同一个主题,由于作者的身世经历不同,也会让诗人们在立意、选材和炼字造句等方面风格各异。

有些名作气势磅礴,充满浪漫情怀;有些佳篇清婉秀丽,尽显婉约风尚。但也有一些诗人喜欢采用俚语民谣,却显得很接地气。下面介绍曾巩很生动的七律,熔铸了俗语谣谚,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冬夜即事

宋代:曾巩

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

市粟易求仓廪实,邑尨无警里闾安。

香清一榻氍毹暖,月淡千门霿凇寒。

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

曾巩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平实易懂,又蕴含深意;他的诗歌寓情于景,笔调细致。宋神宗熙宁五年初,曾巩由越州通判,改任齐州知州(今济南),第二年秋天又到了襄州担任知州。

本诗作于熙宁五年冬,作者当时54岁。诗人治理州政取得了一些成绩,他看见百姓们安居乐业,田地里丰收在望,于是赋诗表达欣喜之情,也表现了作者致カ政事,关心民生的思想。

诗的大意是:办完公事,封好官印,可以偷得一会闲散。幸喜有点政绩,免得白吃了官饭。市场上粮食好买,仓库都已装满;城中听不见狗声报警,乡村里也还算平安。床榻上毛毯清香又温暖,千家浴着淡月,树上冰花透着寒意。听说这冰花预示着丰年,提过灯笼、卷起帘子,仔细观看。

作者刚上任时勤于公务,根本顾不得休息和娱乐。等到一切都上了轨道,很多大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剩下的一些小事就让那些小吏去做,自己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

古代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称“铃阁”,只要有异常情况,属下就摇铃呼叫,所以叫铃阁;秋毫,这是作者自谦功劳很小;素餐,指白拿朝廷俸禄。

作者在首联抒写自己完成了公务、收起官印之后,心中倍感轻松闲适。作者也因有机会能为国尽一点绵薄之力,而没有尸位素餐,欢喜之情油然而生。

诗人这段时间虽然非常辛苦,但效率很高,加上地方百姓比较淳朴,身边的干部队伍也很得力,大家齐心合力,很快就将工作打开了局面。曾巩看见仓廩充实、里闾安定,心中洋溢着一任父母官的欣慰之情。

邑尨(méng)”,指一种多毛的看门狗,因为知州管理有方,从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生活安定,治安很好,根本不需要警卫。可见北宋的百姓们还是非常幸福,也因为遇到了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父母官,可以安居乐业。

诗人心情畅快,又转而描写看见的场景,“香清一榻氍毹暖,月淡千门霿凇寒。”作者用房间里“一榻”之小,与室外“千门”之大进行对比;又用卧室中“氍毹”之暖,与门外“露凇“”之寒进行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安逸。

氍毹(qú shū),指毛织的毯子;霿凇,是在冬天里雾气结成的冰花。颈联综合运用视觉和嗅觉,同时“香清”是实写,“月淡”是虚写,场景也在室内外进行切换,委婉地传达出作者对丰年的期待。

诗人思绪万千,毫无倦意,却“更回笼烛卷帘看”,似乎立刻就想亲眼目睹一幅幅丰收的场景。虽然屋外寒风凛冽,可是作者内心却觉得暖暖的,仿佛正燃烧着一团火。

曾巩的这首七律描写生动,作者采用多种描写手段,展现了诗人在冬夜里的感受和心境,也突出了一位心系百姓、责任感强的地方长官形象。作者非常注意熔铸俗语谣谚,增加了作品的形象性。

曾巩虽然有宰相之才,但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不过作为一位文学家,他却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也许远离朝堂正是他福分,可以规避仕途风险,也能安心地进行创作,更能为百姓们做点实事!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曾巩很生动的七律 熔铸了俗语谣谚 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原味先生2024-01-05 08:27原味先生[云南省网友]180.148.155.202
    曾巩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确实不愧这一称号。他的七律如流水般流畅,而俗语谣谚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顶6踩0
  2. 左海2023-12-25 18:16左海[安徽省网友]202.4.253.22
    曾巩的七律写得真是富有生动的表现力,让人读了之后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他对俗语谣谚的熔铸,更是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顶5踩0
相关阅读
曾巩一首经典 短短四句 壮丽无比 不愧为八大家 钱钟书也盛赞

曾巩一首经典 短短四句 壮丽无比 不愧为八大家 钱钟书也盛赞

中国古体诗词是中国文学乃至文化上的璀璨明珠,有着其他文学形式无可比拟的地位,高度凝练中蕴含着独特的美感,可以说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而说起中国诗词的巅峰,也莫过于唐宋时期,人才代出。在崇尚诗词文艺的社会...

2024-01-12 #经典句子

三首很经典的七律 都有流传久远的名句 不愧为宋诗中的佳作

三首很经典的七律 都有流传久远的名句 不愧为宋诗中的佳作

...气不如前者,但也不乏名篇妙作。下面介绍三首很经典的七律,都有流传久远的名句,不愧为宋诗中的佳作。村行 王禹偁王禹偁的诗作风格清新,格调旷远,经常抒写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这首诗写的是北方山村秋天的...

2014-09-03 #经典句子

“南丰先生”曾巩十大经典语录 句句真理 值得品鉴!

“南丰先生”曾巩十大经典语录 句句真理 值得品鉴!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一、治国家天下之道,必本于学。出自宋·曾巩《自福州召...

2020-01-14 #经典句子

曾巩最经典的一首诗 不仅抒情同时充满了哲理 每一句还都有深意

曾巩最经典的一首诗 不仅抒情同时充满了哲理 每一句还都有深意

唐宋八大家是古代散文成就最高的四位大文豪,他们分别是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这些人的文章流芳千古,不过这其中曾巩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甚至于有人认为他是属于凑数...

2023-10-13 #经典句子

曾巩写柳树的一首诗 只有短短4句却豪气纵横 最后7字太震撼

曾巩写柳树的一首诗 只有短短4句却豪气纵横 最后7字太震撼

文/顾无【引觞漫谈】古诗中出现过许许多多柳树摇曳的身姿,绝大多数时候,它们被当作是离别的象征,夕阳下的渡口,城外的十里长亭,两个或者一群依依不舍的人。旁边总站着一棵柳树,离人的手上拿着从它身上折下的柳...

2022-12-23 #经典句子

俗语“有钱难买天降雨 雨雪临坟出贵人” 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俗语“有钱难买天降雨 雨雪临坟出贵人” 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上,几千年前的人类就知道洪灾的危害,并且创造了这条俗语——“有钱难买天降雨,雨雪临坟出贵人”。相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恐怕只有在农村地区生活过的才会懂。先来说说这前半句,其实很好理解,说的就是钱和大自然...

2015-02-09 #经典句子

曾巩很唯美的一首诗 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最后两句还是名言

曾巩很唯美的一首诗 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最后两句还是名言

现在只要提起唐宋八大家,相信很多人对于唐朝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等人,那都是非常的熟悉,唯独对于曾巩会相对陌生一些,这也使得没有什么存在感,人们自然而然就没有什么影...

2023-10-15 #经典句子

俗语:“好马不吃回头草” 下半句更经典 可惜少有人知道

俗语:“好马不吃回头草” 下半句更经典 可惜少有人知道

...。简单举个例子来说,我每次回农村老家都会学到一两句俗语,前两天回家就学了这么一句——“好马不吃回头草”。俗语作为文化遗产,虽然没有史书典籍深奥,但是通俗易懂有趣味,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这句话听着有点粗...

2024-01-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