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李世民抄袭隋炀帝的诗句 唐太宗“稍逊风骚”的传言是否属实?

时间:2023-12-14

唐太宗李世民在文采方面或许不及李白、杜甫,但相比于很多唐代二线诗人也毫不逊色,他在全唐诗存诗八十余首,足供后人高山仰止的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本文作者:纳兰春蚕

毛爷爷教导我们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唐太宗李世民在文采方面或许不及李白、杜甫,但相比于很多唐代二线诗人也毫不逊色,他在《全唐诗》存诗八十余首,足供后人高山仰止的了。然而也正是这些传世诗作,为后人留下了“稍逊风骚”的口实,有读者就从中发现,李世民竟抄袭了隋炀帝的诗句:

唐·李世民《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据《隋书·杨素传》记载:“炀帝手诏劳(杨)素,引古人有言曰:‘疾风知劲草,世乱有诚臣。’” 李世民在《赐萧瑀》诗中将隋炀帝给杨素的评语稍作修改,挪为己用,变成了评价萧瑀的诗句。让人觉得他投机取巧,剽窃他人智慧成果,以至于落下了“稍逊风骚”的名声。

不过笔者并不这样认为,下面我就跟朋友们一起分析其中的奥秘。

“板荡”一词,出自《诗经·大雅》,其中有《板》《荡》两篇,旧说《板》《荡》二诗皆讽刺周厉王无道。后来“板荡”常用来形容局势混乱,社会动荡不安。“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大意即为:只有在猛烈的狂风中才能看到草的坚韧;只有经过局势动荡的洗礼,才能看清臣子的忠心。

诗题为《赐萧瑀》,萧瑀是大唐开国元勋之一,他有个特殊的身份,是隋炀帝萧后的弟弟,也就是隋炀帝的小舅子,因反对隋炀帝出征高句丽,贬为河池太守,后归附唐朝。他以这样的身份投靠李世民,换做常人一定对他有所忌惮,但李世民欣赏他的才能,不但接纳了他,还委以重任,可见其胸襟之广阔。萧瑀后来获封宋国公,还担任过宰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

《旧唐书·萧瑀传》记载:“太宗又曰:‘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因赐瑀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这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其实不仅是评价萧禹作为臣子多么地忠诚,自己作为君主多么地有眼光,实际上也结合了萧瑀的特殊身份,向他的老对手隋炀帝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

隋炀帝原诗“疾风知劲草,世乱有诚臣”是对杨素的评语,杨素拥立隋炀帝登基有功,至死未曾反叛。但并不意味着杨素不曾有过反叛之心。早年杨素就曾对自己的悍妇老婆说道:“如果将来我做了皇帝,一定不会让你做皇后。”结果被老婆告发,丢了官职。好在隋文帝把这件事当成了玩笑,不久又让他官复原职。

可以说,隋文帝用他的仁德,换来了杨素的忠心。然而隋炀帝比他的父亲差得太远,以他的聪明才智,最后竟被自己最信赖的大臣宇文化及所杀。“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谁是勇夫?自然是隋炀帝;谁是智者?自然是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引用隋炀帝的诗句,可认为是一种古今对比的写法。

一些浅薄的读者,只从这首《赐萧瑀》诗中看到了李世民抄袭隋炀帝诗句的表面现象,却不愿发掘诗中更深刻的内涵。漂亮的话谁都会说,但真正懂得以仁德之心对待臣子,从而赢得臣子的忠心,却不是哪位帝王都能做到的。

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还不错,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哦!

【版权声明】此文系本人「纳兰春蚕」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及链接信息,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李世民抄袭隋炀帝的诗句 唐太宗“稍逊风骚”的传言是否属实?》,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宛東茉Roc2024-01-04 22:56宛東茉Roc[辽宁省网友]202.84.25.87
    这种传言很可能已经扭曲了历史事实,但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历史的视角。
    顶6踩0
  2. CathyDudley322023-12-25 01:48CathyDudley32[河北省网友]103.44.126.78
    这些历史传言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不论真假,都为历史人物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
    顶0踩0
相关阅读
李世民离世前 问武则天:我死了 你咋办?武则天一句话救下自己

李世民离世前 问武则天:我死了 你咋办?武则天一句话救下自己

说起唐朝,那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一个是成功建立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而另一个就是我国古代中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

2022-12-20 #经典句子

隋炀帝征高句丽弄得江山易主 可为什么李世民也要征讨高句丽?

隋炀帝征高句丽弄得江山易主 可为什么李世民也要征讨高句丽?

而后,隋文帝杨坚儿子杨广也用不正当的手段从父亲手里接过江山

2023-12-03 #经典句子

高句丽有何特殊 为什么杨广和李世民抢着攻打?答案被美国人说透

高句丽有何特殊 为什么杨广和李世民抢着攻打?答案被美国人说透

秋八月,魏州刺史母位与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王遵伐高向丽

2023-11-22 #经典句子

李世民一首传世之作 第一句就充满哲理 尾句更是被奉为人生箴言

李世民一首传世之作 第一句就充满哲理 尾句更是被奉为人生箴言

那么除了李煜之后,还有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学造诣也很高,虽然不及李煜,可是有一些作品同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2012-10-07 #经典句子

囚犯被砍头前怒喊一句话 被李世民当场救下 之后为大唐灭掉四国

囚犯被砍头前怒喊一句话 被李世民当场救下 之后为大唐灭掉四国

而其中有一位勇猛的名将,出身最具有戏剧性,死前被李世民在刑场上一念之间救下,后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3-05-09 #经典句子

玄武门之变后 李渊对李世民说了一句话 10年后预言字字应验

玄武门之变后 李渊对李世民说了一句话 10年后预言字字应验

等唐高祖李渊知道消息的时候,事情早已成了定局

2023-12-27 #经典句子

他是李世民起兵时的元老 一生三起三落 有句话一直流传至今

他是李世民起兵时的元老 一生三起三落 有句话一直流传至今

当年起兵之时,李世民身边还有一位重要人物的辅佐,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主人公,刘弘基

2023-12-22 #经典句子

虽胜犹败:李世民征战高句丽被射瞎一只眼?

虽胜犹败:李世民征战高句丽被射瞎一只眼?

此后,大唐也保持了上百年的对外进攻态势,使唐朝的版图不断扩大,对于曾经受过外国列强铁蹄残酷践踏的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来说,确定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

2015-03-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