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一句神来之笔 让这首诗流传千古 连苏东坡都要效仿

时间:2023-12-08

而李白开启的金陵怀古,无疑成为了怀古诗词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上一篇,咱们提到了余秋雨先生的话: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而李白开启的“金陵怀古”,无疑成为了怀古诗词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题目,叫做赤壁怀古。

这当然要归功于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以及大名鼎鼎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真是千古绝唱!

不过关于赤壁怀古的主题,早在苏东坡二百多年前,晚唐大诗人杜牧便也写下了同样名垂千古的作品。

所以,若是论起第一篇赤壁怀古的成功之作,当属我们今天要赏析的这首《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先来说题目吧。

赤壁,本是个地名,因为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而名噪一时。但赤壁的位置到底在哪儿,后人众说纷纭,争来抢去。

甚至连苏东波怀古的赤壁,据说也并不是赤壁古战场的遗址。

当然了,我们也不必费神去考究,因为赤壁怀古在唐诗宋词里的主题,往往指的是赤壁之战这个历史事件,而非赤壁具体的位置。

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赤壁之战是怎么回事儿。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爆发了三场名震千古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而赤壁之战,无疑是三场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已经统一了北方的曹操,给东吴的孙权发了一条微信: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是告诉孙权,我曹操最近奉皇帝之命讨伐有罪之人,大军南下,连荆州的刘琮都已投降了。你看我这八十万大军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你东吴的地盘上一起打打猎?

恐吓,这真是赤裸裸的恐吓!

可是江东好男儿孙权怕了吗?

若真是怕了,曹操也不会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话来。

于是,雄姿英发的周瑜作为统帅,联合刘备军,与曹操会战于赤壁。

东吴大将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并用苦肉计诈降,最终让曹操大军“樯橹灰飞烟灭”,孙刘联军大获全胜。

可以说,这场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如果没有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胜利,也就没有了后来精彩绝伦的三国历史。

而且,这场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这样精彩的英雄人物和故事,引得多少后人顶礼膜拜。

当然,这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南方经济政治军事势力的崛起。

这,就是令无数后人热血沸腾的#赤壁之战#。

600年后……

这里,早已没有了火光冲天,早已没有了鼓角喧鸣。

一切都那么安静,仿佛能听到江水流淌的声音。

一位年轻人,独自踱步在赤壁江畔。

走着走着,他慢慢停了下来,缓缓拨开脚下的泥沙,拖拽出一柄锈迹斑斑的断戟。

此人,正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

杜牧自幼饱读兵书,自然认得眼前的断戟乃是中国独有的古代兵器。

又磨又洗一番操作之后,杜牧恍然大悟:这一定是赤壁之战所留之物啊。

可是如今,断戟犹在,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们,却早已成了传说。

正如杨慎所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想到此处,杜牧难免要发表一番感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自然指的是赤壁之战中让火攻之计最终得以成功的东风。

当时曹操顺江而下,进攻东吴,位于长江的西北方,而东吴驻军则是在长江的东南方。

诈降的黄盖,带着船只由东南向西北渡江,要想点火烧船,便需有东南风,火借风势。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其实,作为一世枭雄的曹操,怎么可能想不到东吴有火攻的战术?

就算曹操本人想不到,他的帐下人才济济,总会有人想到的,比如程昱和荀攸便提醒过曹操要防范火攻。

可这次曹操真是自信过头了,他笑着对属下们说,这深冬季节刮的都是西北风,东吴若用火攻,那还不先把自己给烧了?

曹操怎么也没想到,孔明先生竟能将东风给“借”来。

自幼熟读兵书、学识渊博的杜牧自然不相信借东风的说法,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偶然的气候变化而已。

所以他说:“如果不是周瑜凭借运气遇到了东风,那么这场赤壁之战的胜利者便是曹操了,到时候连二乔都要被锁进铜雀台中呢。”

二乔是谁?

二乔可不得了,那是宛城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此二女可是绝代佳人啊,大家看看现在的三国题材游戏或电影,哪个没有二乔的身影?

当年孙策攻破宛城后,便带着好哥们周瑜一同上门求亲,结果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一对国色天香的姐妹,嫁给了一对英雄盖世的兄弟。

可想而知,二乔在东吴那是何等的身份!

若是连二乔都被曹操当作战利品锁进铜雀台中,东吴又有什么人能够抬起头来呢?

那铜雀台又是什么呢?

铜雀台是曹操在邺城修筑的高台,台高十丈,据说台上多有姬妾歌女,是曹操暮年行乐之处。

“春深”一词,更是将曹操的风流与东吴失败的后果形成强烈的联想。

好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正是这一句神来之笔,让杜牧的这首《赤壁》流传千古,成为赤壁怀古主题中第一首顶级诗作。

那么这一句到底好在哪儿呢?

首先是构思巧妙,它不从正面歌颂胜利者的英雄形象,却反过来想象假如失败的后果,令人耳目一新。

更重要的是,这一句用周郎对二乔,用英雄对美人。

周瑜那是什么人啊?

用后来苏东坡的话说,叫做羽扇纶巾,雄姿英发。

这样英俊潇洒又精通音律的儒雅统帅,与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美人交相辉映。

于是,本来怀古的沧桑感,瞬间就被柔化了,整首诗也变得婀娜多姿起来。

苏东坡也正是借鉴了这种写法,才写出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样的千古名句。

回来再读一遍: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一句神来之笔 让这首诗流传千古 连苏东坡都要效仿》,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流浪的蒲公英2024-01-14 07:54流浪的蒲公英[湖北省网友]203.29.81.100
    这首诗真是一句神来之笔,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古代,希望它能流传千古,甚至连苏东坡都会为之称赞。
    顶36踩0
  2. 疏灯影里2024-01-07 14:20疏灯影里[重庆市网友]119.108.174.195
    这句诗太有灵气了,简直让人感叹不已,苏东坡肯定会为之侧目效仿。
    顶26踩0
  3. Convince yourself2023-12-28 11:59Convince yourself[河南省网友]103.244.16.173
    这首诗实乃神作,流传千古是毫无疑问的,简直是苏东坡的继任者。
    顶10踩0
  4. 欧阳玉婷2023-12-18 09:38欧阳玉婷[湖南省网友]103.20.248.2
    这句诗简直是神来之笔,太有才了!一定会被传颂千古。
    顶28踩0
相关阅读
写西湖之美的诗那么多 只需读苏轼这一首 最后一句神来之笔

写西湖之美的诗那么多 只需读苏轼这一首 最后一句神来之笔

但是这样一位诗人在仕途上却屡遭不顺,不过这些都无法阻止他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2023-07-19 #经典句子

媲美苏轼《江城子》 宋代长相奇丑词人为爱妻所作 句句令人断肠

媲美苏轼《江城子》 宋代长相奇丑词人为爱妻所作 句句令人断肠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痛失挚爱的悲哀,被苏东坡写得感人至深

2023-05-08 #经典句子

5句无关风月与爱情 却仙气爆棚的诗词 哪一句打动了你?

5句无关风月与爱情 却仙气爆棚的诗词 哪一句打动了你?

但是,诗词中不能只有爱情,因为诗人的浪漫,除了爱情,还有山水、有风月、有人生

2023-05-02 #经典句子

苏轼一首《水调歌头》 九百年传诵不衰 皆因乐观旷达 名句频频

苏轼一首《水调歌头》 九百年传诵不衰 皆因乐观旷达 名句频频

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2008-01-29 #经典句子

苏轼别具一格之作 前几句还令人捧腹 后几句一认真就是千古名句

苏轼别具一格之作 前几句还令人捧腹 后几句一认真就是千古名句

苏东坡自认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但是他却走出了不一样的新高度

2023-12-29 #经典句子

李白的酒 杜甫的悲 王维的山中红叶 谱写成了最美的秋天诗句

李白的酒 杜甫的悲 王维的山中红叶 谱写成了最美的秋天诗句

但是,高明的诗人绝不会被固有的印象束缚,你如果让王维来写秋天,那一定是岁月静好的;让杜甫来写秋天,是狂风呼啸的;让李白来写秋天,那一定要喝酒的

2023-08-16 #经典句子

「以文会友」路过庐山 李白的到此一游千古留名

「以文会友」路过庐山 李白的到此一游千古留名

但再捷径也得你去走不是?这条路说穿了就是养望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打出自己的品牌来,其实现在很多的自媒体创作者就是做这个事啊,那当时怎么打品牌呢

2018-07-30 #经典句子

心烦意乱时读一读林徽因这首诗 隽永灵动 最后一句神来之笔

心烦意乱时读一读林徽因这首诗 隽永灵动 最后一句神来之笔

眼睛不大但却充满着灵气,个子不高但站在那儿却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气质,林徽因用一种极低调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属于东方的美

2023-11-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