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古人说话也是满口文言文吗?不 这是一场天大的误会

时间:2023-12-06

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孔乙己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塑造了一个鲜明的受封建思想荼毒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在精神上迂腐不堪、在生活上穷困潦倒,每天都在别人的嘲笑中度日,最终“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孔乙己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可是,孔乙己生活的年代,正是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过渡时期,为什么会让人半懂不懂,甚至惹人嘲笑呢?因为“之乎者也”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书面写作,孔乙己在一场生活中也这样说话,就显得不伦不类,十分滑稽。

古人说话用的口头语,跟我们今天没有多大差别,文言文是书面写作形式,正常人聊天是不会“之乎者也”的,用专业术语来说,这个现象叫做“言文分离”。

言文分离

言文分离,顾名思义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分离开来,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言就是语言、口头语,文就是文章、书面语,不论口语还是书面语,其本质都是为了交流,那为什么不把口头语和书面语统一,而是要采取“言文分离”的形式呢?

为什么使用文言文写作?

1、重视古籍

中国人非常注重历史,更是将古籍奉为经典,从古代贤人的思想中,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更是有官方指定的“四书五经”,古代读书人想要入仕做官,把这些经典熟读并背诵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古代但凡是读过书识得几个字的人,都必须要懂文言文。

这一点,就奠定了文言文作为书面交流的基础。

2、便于交流

中古疆域广阔,素来就有“十里不同音”之说,所以我国的方言极为丰富,即便是在今天,通信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人说话都有不一样的口音,更别说古代了,可能只隔了一座山,两头的人说话就鸡同鸭讲,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你可能会说古代不是有官话么?

确实,古代的官话就如同今天的普通话一样,有着统一的发音标准,但是哪怕今天这种普通话推广的力度,还有很多方言地区的人不会讲普通话,年长一点的老人甚至听都听不懂普通话,古代要推广官话,又谈何容易?

在口头交流上不同意,那文字总是统一的吧?大家平常读的书都是文言文,那把这种形式用在日常书信文章中,统一采用文言文,方言问题就很好地被解决掉了。

3、简洁雅致

文言文之所以长盛不衰,它自身简洁雅致的特点功不可没。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最先的文字都是刻在龟壳或兽骨上,叫做甲骨文,这种方式只适合记录,却不适合传播,后来就发明了竹简,把细长的竹简串成串并在上面写文字,就成了书籍,竹简书相比之下更好传播,但那可是实打实的木材啊,重量十分吓人,一两册还好说,要是一大堆书,搬运起来可太费力了。

后来虽然有了帛、纸等更轻便的书写材料,但都十分珍贵,也不是可以随便挥霍的。而且古人传播书籍,都是用手抄的,要像今天这样动辄数百万字,恐怕要把人手抄断,即便是发明了印刷术,那也要先刻好版再印刷,篇幅太大刻印也着实费力。

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这样的宏幅巨作,要是都翻译成白话文去抄写或者印刷,实在不敢想象。

文言文能得到长盛发展,正是以为它满足了以上几点需求,满足了人们对古籍的学习,满足了交流的便利,满足了传播记录的快捷。

口语不适合记录写作

口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化极快,时不时都有新的词汇被发明出来。

拿我们现代人网络语言来说,10年前在论坛上,任一翻开一个帖子,前三个回复必定被沙发、板凳、地板占据,要是让00后去看以前的帖子,他们可能就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近几年,网友们又发明出了实锤、十动然拒等新兴词汇,再过10年,那时候上网的年轻人依然不会懂今天的这些流行词。

在网上发帖、写文章,本质来说也是以网络为载体,以文字作记录,如果大家都无限制地采用口头语来写作,我们的语言可能就断层了,古人的口语虽然没有如今变化之迅速,但几千年来,人们说话的方式总是在变化的。

试想,如果曆朝歷代都用当时流行的口头语为写作方式,那我们今天还能读懂多少呢?明清之后兴起的白话小说,就大量采用口头语言,作者在正常叙述的时候,即便遇到不懂的,稍微查阅资料也能搞明白,但如果作者在某处采用当时特有的口头语言,想要搞懂就需要颇费一番工夫,像《红楼梦》中凤姐骂人那些话,现代人就很难一眼看懂。

两相对比,文言文的巨大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变化慢。

先秦时期和明清时期,在书写语言上面虽有差别,但差别不大,书写者或阅读者,只要搞懂一处,其他地方就能融会贯通。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

实际上,语言的变迁就是一种轮回,文言文脱胎于先秦口语,也就是说,显示时期,人们的口头语和书面语言是一致的。

只是口头语变化太过迅速,文言跟不上发展,于是出现了“言文分离”,口头语更通俗、书面语更雅致,这种发展到一定时期,又被融合到一起了,白话文替代了文言文,言、文统一了。

从交流沟通和知识传播的角度来说,白话文的推广和普及,逾越了文言文特有的语言编码,才真正使文化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让知识能走向普通大众。

因此,我们应该感恩对白话文推广事业付出过热情的前辈。

但凡事分两面,白话文推广后带来的不好影响就是,现代人很难看懂古籍了,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也被学生排斥,甚至视为噩梦,这对古代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障碍。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要给文言文和白话文分出个优劣,只是客观分析中国人语言的发展和变迁。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古人说话也是满口文言文吗?不 这是一场天大的误会》,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那年的残伤゛支离破碎2024-01-07 00:24那年的残伤゛支离破碎[四川省网友]115.84.193.238
    别太认真了,可能是语言表达方式的误会,不用太在意。
    顶9踩0
  2. }失去了海绵宝宝的派大星|2023-12-27 09:06}失去了海绵宝宝的派大星|[河南省网友]203.55.110.158
    @蜜梨哈哈,古人不可能说满口文言文,这是个误会啦,不要当真。
    顶5踩0
  3. 蜜梨2023-12-16 17:48蜜梨[香港网友]203.29.95.225
    这位大哥,古人说话还是古人的事,我们现代人就不要纠结了吧。
    顶1踩0
相关阅读
古代人说话也是满口文言文吗?不 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古代人说话也是满口文言文吗?不 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简单来说中国古人对于中文的定义分为口语,书面语,文言文,白话文这四个部分。今日中国人所说的文言文和白话文其实在很久之前都是属于书面语言的一部分。但通俗易懂的文言文出现的时间点准确来说应该是在秦朝之前...

2022-12-16 #经典句子

炉石传说:18种骂人语音满口脏话 这个随从牧师看了都想打人

炉石传说:18种骂人语音满口脏话 这个随从牧师看了都想打人

炉石传说中,每一个随从都有着他们的语音,有的有趣,有的另类,还有的随从语音是会骂人的,一般的随从有着一、两句脏话都是很普遍的,但是你见过一个随从光骂人的话就有18种的么?今天我们这个话题的主人公就是“机...

2023-06-04 #经典句子

《西厢记》精选20句 曲词警人 余香满口

《西厢记》精选20句 曲词警人 余香满口

...古典戏剧名著,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西厢记-唯美句子1、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2023-11-27 #经典句子

熊孩子造句 老师满口称赞 爸爸看后却愤怒不已 让自己无地自容

熊孩子造句 老师满口称赞 爸爸看后却愤怒不已 让自己无地自容

...孩子可以像你想象中的那般懂事,听话。其实并没有老人说的那样,树张大了自然会直,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大树不被修剪也不会成才,小孩不教虽然不懂得什么是对与错,当自己的父母,常常在自己面前做一些错误的示范,...

2023-05-22 #经典句子

海边渔民告诫“吃货”一句话 “虾不水 蟹不盐” 做对了满口鲜

海边渔民告诫“吃货”一句话 “虾不水 蟹不盐” 做对了满口鲜

导读:海边渔民告诫“吃货”一句话,“虾不水,蟹不盐”,做对了满口鲜伴随着人类生活中,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物流运输产品早已不是一件翘首盼望的事。今天早晨刚从水果园里摘下来的新鲜水果,或许下午三点就能...

2023-08-19 #经典句子

《西厢记》中的唯美句子 文艺典雅 读完余香满口

《西厢记》中的唯美句子 文艺典雅 读完余香满口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如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其实,在600多年前的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中就通过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率先提出了这一观点。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

2022-11-22 #经典句子

20句古代优美诗词 句句意境清新 读来余香满口 值得收藏细品

20句古代优美诗词 句句意境清新 读来余香满口 值得收藏细品

20句古代优美的诗词,句句意境清新,让人余香满口,值得收藏细品文/诗绿凤1、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一天不作诗,心里就觉得毫无灵感。同样,是不是与“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有异曲同工之妙。2、一日不思量,...

2023-08-07 #经典句子

想让孩子说纯正英语的你在干什么?满口的土话家乡话!

想让孩子说纯正英语的你在干什么?满口的土话家乡话!

...综艺,也是各种英语show羡慕死人了呢!自己一句英语也说不利索...尴尬了...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纯正的英语发音,不受 “中国式英语”的侵扰但是想着容易做着难,想要孩子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发...

2023-09-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