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状元妻子怀胎14个月 生一儿子5岁还不会说话 和尚一语道破玄机

时间:2023-12-05

在各种小说演义当中,卓尔不凡的人,出生的时候基本就会带有一些异像,比如封神演义中,怀胎三年零六个月的哪吒,根据三国志记载,魏文帝曹丕出生的时候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各种小说演义当中,卓尔不凡的人,出生的时候基本就会带有一些异像,比如《封神演义》中,怀胎三年零六个月的哪吒,根据《三国志》记载,魏文帝曹丕出生的时候,“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征,非人臣之气”,《明史》则提到:朱元璋诞生时,“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不知道这是不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到了明代,一位著名人物前期的故事,也是颇为坎坷,不妨让我们来好好看看。

1472年,明宣宗时期,位于浙江绍兴余姚县的王府,府邸主人王华和众人正在紧张地等待着,王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至于王华更是争气,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状元,之后更是做到了南京礼部尚书的位置,然而等到1471年,妻子郑氏怀孕,全家上下便开始等待着新生命的降生。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就要到了临产的时期,肚子大起来的王夫人,却丝毫没有生产的迹象,一直到了第二年,还是无动于衷。

对此王华夫妻和医生,多少都有些害怕,孩子晚产这么久,莫非有什么问题不成?但是还好,临盆的时间总算到来,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一个健康的男婴被抱了出来,大伙总算松了一口气,王华更是喜不自胜,孩子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字呢?

此时恰逢王华母亲在晚上梦到有天神从云中将儿子送下,随机取名王云,为此王家的祖父,王云所休息的居室,也被称之为“瑞云楼”。

作为家族中传承的第三代男丁,王云的教导,自然成为了头等大事,为此家族当中,饱读诗书的父亲和祖父,从小就对其展开了严格的培养,但让人感到困惑的是,王云学会了写字和阅读,却怎么也不会说话,大家因此而担心,难道王云是因为晚产,落下了失语的毛病?但是年幼的王云,记忆力却也超出常人,很小就能够默写祖父的藏书。

一直到1477年,王家来了一位得道高僧,当王云被引出来相见后,高僧对其却十分感兴趣,他听闻了王云的故事,却一语道破了王云不说话的玄机:“好个孩儿,可惜道破。”在高僧看来,王云自然是大器晚成的典范。

说来也奇怪,正是在高僧看过之后,王云却奇迹一般的张口,逐渐和正常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十分开心的祖父,也是有所感悟,随即按照《论语·卫灵公》的句子,“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将其改名为“守仁”,字阳明,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这是谁了。

在明朝的历史上,能够被称之为完人的不多,王阳明正是其中几个之一,青年时期的积累,也让他在超出常人的道路上更进一步,12岁时,恰逢蒙古入侵,王阳明和先生辩论天下以何为重,王阳明就坚持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

为了能够理解南宋理学“格物致知”中的道理,“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18岁的王阳明,硬是搬了一条板凳,对着庭院中的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结果什么都没有参悟到,竟然还将自己累出一生病,这成为了王阳明对“格物”学说怀疑的转折点,也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最著名的“守仁格竹”。

成年后的王阳明,对于明朝的稳定,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身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他,先后在南中地带,剿灭了大量寇匪,到了1519年,又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以仓促组织的8万平叛军,击溃了宁王麾下的10万精锐。

而他更大的贡献,更是在中国哲学和思想上,王阳明作为“阳明心学”的创始者,强调“知行合一”,成为了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对韩国和日本,也起到了十分很重要的影响,这是否和他早年的神奇遭遇有所联系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如果你对于王阳明的心学故事感兴趣,这一本《王阳明心学》,也是一本不错的读物,欢迎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状元妻子怀胎14个月 生一儿子5岁还不会说话 和尚一语道破玄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aseven2024-01-01 07:36aseven[广东省网友]203.16.12.105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和尚的一语道破玄机,这种智慧真是令人敬佩啊!
    顶2踩0
  2. 一个人失忆2023-12-18 19:36一个人失忆[安徽省网友]103.226.116.146
    哇,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14个月的怀孕期和5岁还不会说话的儿子,这家人真是传奇啊!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一个铁疙瘩 能让老汉打败癞头鼋 全因金山寺和尚一句话泄露玄机

一个铁疙瘩 能让老汉打败癞头鼋 全因金山寺和尚一句话泄露玄机

...烤肉吃。突然间,白浪滔天,大船翻倒江中,张老相公的妻子女儿,都被癞头鼋吞食。 张老相公划着小船回来后,得知妻子女儿都死了,悲愤万分,想死的心都有。悲痛之余,他觉得不能让妻子女儿白死,要为她们报仇。他登...

2023-12-07 #经典句子

状元妻脚大敢与皇帝对句 仨儿媳孝心作诗请公公/尹燕忠

状元妻脚大敢与皇帝对句 仨儿媳孝心作诗请公公/尹燕忠

...敬意。 2、三个儿媳妇作诗请公公 张老汉现在七十七岁,妻子有病死了,三个儿子都娶了媳妇,一个个都分家过日子,各屋里都有小孩子,成了四个锅里吃饭了。这年到了腊月二十九的一天,张老汉心中悲痛,不由眼中流泪哭道...

2016-04-16 #经典句子

谁说女子不如男!她18岁丧夫 因试卷上一句话成为历史唯一女状元

谁说女子不如男!她18岁丧夫 因试卷上一句话成为历史唯一女状元

...时的他们还没来得及圆房。一下子,傅善祥从一个年轻的妻子变成一个寡妇。人死如灯灭,公婆只好在万分悲痛之下埋葬了儿子,转头看到年轻的傅善祥,他们犹豫了。儿子已经不在,再留着儿媳妇有什么用呢?不如趁着她年青...

2008-06-30 #经典句子

“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后半句才是文史教训的精随所在

“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后半句才是文史教训的精随所在

...秀才由于长期在外出打工,多数不在家中。这时罗秀才的妻子原先是个富家小姐也不太懂得操持家务。罗秀才这一走,家里的一切事务基本都是由罗秀才的妻子一手打理。罗秀才的妻子忙不过来时还会经常性地拉上儿子罗伦一快...

2009-02-06 #经典句子

古代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还有后半句才是精华 却少有人知!

古代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还有后半句才是精华 却少有人知!

...私塾去当先生,不再去考科举了。因为秀才外出,陪伴在妻子身边的也只有儿子罗伦,所以她对儿子也十分宠爱,遇事喜欢顺着他,以至于儿子太过放纵,不学无术。随着罗伦不断长大,秀才觉得应该让儿子上学读书,将来可以...

2007-09-20 #经典句子

带着妈妈的遗照上清华 这个湖南文科状元的故事让人泪目!

带着妈妈的遗照上清华 这个湖南文科状元的故事让人泪目!

...到家,大儿子也从事这个职业,早早放弃学业成家生子,妻子没有工作,照顾着尚不懂人事的孩子;还有一个常年卧病的奶奶,润琪的妈妈在家里侍弄几亩薄田。润琪从小就很懂事,内向腼腆,甚至像个小女孩一样贴心,放学回...

2023-11-05 #经典句子

老话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半句才是重点 中国家长不妨学习下

老话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半句才是重点 中国家长不妨学习下

...考了很多次科举考试,但是都没有成功,而且家里面还有妻子和孩子要养活,于是就选择了去外地教书,家里留下妻子和孩子。由于妻子出身一个大户家庭,并没有做过太繁重的农活,儿子也十分的心疼母亲,便一起与母亲分担...

2023-11-05 #经典句子

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但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但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地方做了一个教书先生。这位姓罗的秀才在家中还有一位妻子,妻子也给他生下孩子,但是妻子却是一位大家闺秀,可以说是没有出嫁之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于家中家务也不擅长,最后只能和儿子一起管理,而在外的罗秀...

2008-05-2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