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遗书剖析 不仅仅语言暴力 你我都有可能是帮凶

时间:2023-11-26 04:30:01

相关推荐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遗书剖析 不仅仅语言暴力 你我都有可能是帮凶

济南女大学生带着一身的歉疚,在自己宿舍,无助地选择了永远离开这个人世。

离开这个世界,她自己感觉好像欠了太多的人情,几乎向所有人都“抱歉”“对不起”,看着心疼!无奈无助到极点,也是一个多么懂事、乖巧的女孩。

而且,这样的孩子,还曾经赢得了“省优秀学生干部”,这个荣誉也许在这个女孩风雨飘摇的内心世界里,依然就是一盏救命之灯,灯光虽然微弱,依然可以用来照亮迷失方向的孩子,哪怕几米的前程。

即使这几米的前程,后来也被剥夺了。(详细请见文章下面的,女孩的遗书)

“省优秀学生干部”,无缘无故,被改成了“省优秀学生”。要么选择,要么放弃,明摆着是没得选择。

在我们常人眼中,荣誉,努力争取,有了更好。实在没有了,虽然懊悔,但,也不至于要人命。

可,对这个精神一直被折磨、几乎被伤得体无完肤、几近崩溃的女孩来说,这也无异于“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又于心何忍,情何以堪?种种的冠冕堂皇的理由,阴差阳错地,让我们也许无意中,断送了一个频临走向绝路女孩子的人命。

没有救她,反而推了她一把!不然,情况也许不是这样呢?!

一个人都可以拿命来说话了,我相信她遗书说的多是实情了。

这孩子内心的苦,谁能理解呢?

遗书里,倾倒的内心的苦,似喝下黄莲的苦痛和挣扎,最后都指向了一个人,自己的“爸爸”。

自己爸爸,是带她来这个世界上的人,本应感恩,可到了永远说再见,分手之时,居然是永不想见、避之不及的那个人了。

也许“这个爸爸”还不如“陌生人”。

陌生人还可以逃离远离,自己的亲生父亲,如影随形,逃无可逃!

即便上大学了,肉体逃离了,肉骨凡胎的她,内心还常常会脆弱会留在原地,似乎无法挪动半步。

小时候受到的身体和精神的、语言的暴力伤害,几乎让她无法呼吸,几乎不能让她平静地喘一口我们常人太习以为常的空气。

遗书里“小时候搬了新家,不熟悉,碰到了本就破了的浴缸上,到处都是血”......孩子受伤了!

见此情景,“父亲”一句:“怎么不把你的脚割断?”

陌生人咒骂也就算了,恰恰因为这出自本应嘘寒问暖,人世间最亲近的“爸爸”之口,内心实感太过苍凉。这,无疑深深烙在了女孩的心里去了,再也挥之不去。内心的恐惧阴影,让女孩心理日日备受熬煎折磨,无法释怀,至死无法承受。

这样的父亲,不仅仅是打骂自己,母亲、弟弟无一幸免。

即使这样,在女孩决定是考研还是选调生的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孩子想选择考研究生,而“爸爸”指的是另一条路,没得商量!应该要绝对服从!

所以,孩子打这个电话本是求助,看来依然变成了伤害和心理的进一步的摧残!上了大学,依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你爱怎样就怎样,你以后不要和我有来往!”说完这位“爸爸”就挂断了电话...,亲生父亲这样说,伤害力不小!

这样一位“爸爸”,多半不但手握着孩子的经济命脉,还要牢牢控制着孩子的“精神”!

孩子还没有毕业,没有工资,无法品尝到自己独立工作、独立生活后的或艰辛或美好,就阖然长逝了。再也没有机会找寻机会和能量,自我拯救了。

虽然自己上了大学了,可自己的命运自己说了不算,一点点参考价值也没有!可以想见,女孩有多无助!反抗反对吗?

“爸爸”是经常的、习惯了“暴力”,家庭是习惯的“忍受”!妈妈、弟弟和女孩子自己,一家人恐怕早已经习惯了“忍受”“忍让”“忍耐”!

可忍受到了极限了,要么爆发,激烈反抗,要么逃避、自弃、自杀。

遗书里,女孩充满了顾虑和后怕,怕自己选择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考研,那么,家庭里就会发生几乎无法避免,也不用预测的事。爸爸暴力威胁妈妈,暴力威胁弟弟。

一个被迫无奈,被逼着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选择的现代年轻人,面对蓬蓬勃勃的信息社会,和瞬息万变时代的机会和机遇,自己更多的只能是行尸走肉,更多的是了无生趣?

可这些,都是被逼无奈。

看似习惯了,平静了,接受了,内心实则是跨不过这一道道坎,一道道难于愈合的心灵伤口,心理的大厦轰然坍塌!

为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也许常人都可以接受,都要祝贺的“上进心”:考研,在这位爸爸眼里,也许这就变成了“不听话”,“挑战家庭权威”的不可接受。

“男尊女卑”的思想,从狩猎农耕时期,甚至工业化时代,也还有相当的市场,那年头,谁家丈夫打媳妇,家长关上门,闷着头打孩子,好像都是太十分稀松平常的事了。

那个时代,工作更多靠“体力”,谁的力气大,谁更容易不受欺负,更容易成为“领导者”和“权威者”。因为常常是“拳头”说了算。

悄然来临的信息化社会,工作和创造,更多依赖于“智力”。但,深受上一代思想,甚至几千年思想影响的人,依然大有人在。甚至,在我们心中,无论男女,都有这种思想的或多或少多的残存。

所以,现在的家庭暴力,丈夫打媳妇,甚至是像杭州“丈夫杀妻”的新闻,依然会见诸报端。

甚至有女性在评论区感慨,女孩结婚,好像都是拿命来赌博。

世界很大,唯独没有自己的立锥之地?

这位女大学生也许至死都不明白!风华正茂的她,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可见,被家庭暴力,被语言暴力,思想习惯性被控制,这些对她的影响之大、打击之大。

职业的关系,我本人常常带学生上课,见过太多的家长的不易觉察的“软暴力”。

“你看这个孩子越来越好了,他能认真上课了,上课也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了!”“挺好的!”“继续坚持!”

一次,下课了,我当着孩子的面,给这位初中生的妈妈说。给孩子鼓励、信心,也相当于给家长鼓励和信心了。

可,妈妈一句话,瞬间就把老师给孩子的树立正面的情绪和印象,彻底打回了原形。

“回家就不是他了!”妈妈说。当着孩子的面,毫不避讳!

常常是这些平素看似无心的话,实则太打击积极性、很伤人......

现在孩子考上大学,实属不易。

但是,在应试为主的教育大环境中,我们常常剥夺了孩子看“闲书”的自我学习时间。

很多的好书,在小学或者幼儿园,还有点时间读读。到了初中,尤其是到了中考和高中,除了“考试”有关的,其他的一切,好像都变成了太奢侈的“闲书”“闲工夫”。

殊不知,恰恰是这些闲书,也许给孩子更多的“生”的“乐趣”。

假如,这个女孩看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她也许可以从中汲取更多活下去的气力。哪怕多那么一点点,也许就可以救人!。

假如,这个女孩子经常能读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经典,认认真真地读和背,包括诗作者的人生经历,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再诸如读读《苏东坡传》等等。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什么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磕磕绊绊、坎坎坷坷才是正道才是自然。

杜甫“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黄庭坚“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认认真真读过背过一些,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胸襟,也许就多了一层活下去的力气......

所以,现代的中小学的教育制度也值得我们反思。

“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北京四中校长的话,也许值得我们家长思考。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注定平凡而普通。

也许,教育制度的改变需要大的环境,需要群体的力量,缓慢一些,可我们自己的家庭教育,是不是可以改进呢?

自杀女大学生的遗书中,还提到了自己的早恋和父亲的暴力态度。

女孩子几次记忆深刻的挨父亲打,有几次都是尿失禁的。可见这位所谓的“爸爸”下手有多狠,这才在这孩子心理深处,抹不去删不掉了!

这世界,养个孩子多么不易,尤其是女孩,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局?

“童年的家暴,常常要用一生去疗伤”,这个暴力,不仅仅是身上的,更有软暴力。“语言暴力”,更值得警醒,因为它不易察觉。作为大人的我们,是不是需要反省?

“早恋”,对于有血有肉的人来说,对人有好感,和让别人对我们有好感,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男孩女孩如果是同学,还互相对对方有好感,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这是一个好事,是缘分!”

亲戚高二的一个孩子也有些貌似“早恋”的倾向,家长担心。但,我就给家长表达了我的想法。

只不过,我们需要处理好。

谁对谁好,谁和谁过,一辈子走过来,也许就是命中注定的。虽然我们常常不相信命。

也许有的人,命中注定是早早的有这么一个合适的人陪伴他,让他不孤单。

也许有的人,需要孤独很久,才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聊得来或者凑合得来的伴。

早早地有了这个心灵的“伴”,我们不该为孩子庆贺,不该让孩子倍加珍惜呵护吗?

家长孩子都认为这是正常,家长和孩子都倍加“呵护”了,孩子还会随意“践踏”自己的心灵之神、心灵之约吗?

孩子对谁好,或者谁对他好,还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的激烈反应,或者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或者捕风捉影地猜疑。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了喜欢她的男孩子时,很高兴,她认为孩子有人喜欢,那是好事情。

就像遗书中这位”爸爸“,知道孩子早恋,几乎就要暴力地把孩子往死里逼了。当众骂女儿无法说出口的、极难听的话,用剪刀扎伤妈妈,强迫暴力地剪女儿的头发...

难怪孩子遗书里提到,想起来”爸爸“和很多事来,身体发抖!太可怕了....

这个自杀的女大学生,能活到上大学,也实属不易了!

“生”和“活”,对她来说,都已太苦!这样的生活,几乎让她感觉不到任何“甜”了。她也许已近麻木。

是呀,生我养我的“父亲”都这样,社会上,所有人,其他人,还能更好、更可信赖吗?

”爸爸“暴力,妈妈无助无力无法,孩子都觉得一切都不值得信赖、无法依靠和托付,孩子选择厌世,还很奇怪吗?!

孩子是用来尊重和培养的,不是用来训斥、挑刺的,更不是我们身体暴力和语言暴力的对象。

更为可怕的是,一代的暴力,一代的伤害,可能还会遗留到下一代的下一代,我们的儿孙辈,也许还要花很大的力气,才可以走出我们给孩子辈留下的“伤害”“遗产”。

有没有感觉到,改变一个人是不是太难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家庭的、社会的烙印,甚至是口头语。哪怕是错误的说话方式,我们也许也就继承了下来,无法改变,而不自觉,不能自拔......

我们都需要好心情,我们都需要正能量,我们都需要下一代的孩子不要再承受我们的受过的苦,这个苦,不仅仅是缺少财富,更多的,也许是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进化和改变。

“只要是爸爸反对的事情,一定会有不好的结果”,所以,这个孩子感觉,这一辈子,人世间,是躲不过“爸爸”了......

这位自杀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天堂“,也许那里,才可以躲过这位,所谓的“爸爸”......

逝者已逝,来者珍惜!

原创:小桐泡爸爸 公号:小桐泡一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炫翼•翔「come on」2024-01-29 11:36炫翼•翔「come on」[陕西省网友]202.153.51.240
    言下之意对他人造成伤害,我们都要警惕自己的言行。
    顶9踩0
  2. 陈逍2023-12-28 08:03陈逍[江苏省网友]103.62.52.179
    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话题,暴力不只是体力上的,言语上的伤害同样严重。
    顶0踩0
相关阅读
此人野心勃勃 暗害乔峰 阴谋败露后说了句话 乔峰却放过了他

此人野心勃勃 暗害乔峰 阴谋败露后说了句话 乔峰却放过了他

这场内乱的始作俑者,从表面上看来,是由康敏主导,然后联合白世镜、全冠清、徐冲霄等人,通过公布汪剑通的遗书,揭露乔峰契丹人身份,煽动丐帮弟子反叛乔峰

2019-02-12

济南人有一句口头禅 外地人可能不适应 但这就是济南人

济南人有一句口头禅 外地人可能不适应 但这就是济南人

也正因为这篇课文,让济南这座并不是很吸引眼球的城市,成了很多人的共同记忆

2023-09-19

济南艺考生文化课补习培训学校 山师育才谈艺考生自我介绍

济南艺考生文化课补习培训学校 山师育才谈艺考生自我介绍

艺术考生们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可以给艺术考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6-09-17

山师育才浅析济南艺考生文化课培训补习学校_文化课辅导机构

山师育才浅析济南艺考生文化课培训补习学校_文化课辅导机构

这些都是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美术老师来辅导,美术教师的学历背景也可以反应出该老师的作画水平,并且专业的老师 可以通过教授不同的学生得出针对性建议

201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