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秒杀所有语言类节目的《谭谈交通》 放到现在看 妥妥收视率第一

时间:2023-11-23 07:36:01

相关推荐

秒杀所有语言类节目的《谭谈交通》 放到现在看 妥妥收视率第一

虽然我没有去过成都,但是我知道要到二仙桥,就要走成华大道。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最近,一档停播4年的节目突然在网上又火了起来。

不是很火,是非常火!

仅仅只是几分钟的合辑片段,点击量也轻松破百万。

我除了用“宝藏节目”来形容它,别无他词。

弹幕里的网友纷纷留言“笑到姨母疼”、“从头追到尾还不过瘾”、“比看小品强多了”……

哈哈哈,不信?不信就带你看看嘛——

《谭谈交通》(2005-2017)

这是源自成都本土自制的一档交通法规科普类的真人秀节目。

曾在四川卫视6点档黄金时间播出过。

从2005年播出至2017年底(停播)至今,可以说它在四川当地无人不知。

豆瓣更是前所未有打出9.6的高分,接近85%的观众打满了五星好评。

这档节目早先是被穿插在成都普法节目里放映。

其目的是成都电视台为了宣传《道路安全基本法》,规范市民的交通意识。

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叫谭乔,是成都交通管理局分部宣传处的一名交警。

谭警官跟我们平时看到的警察执法形象不同。

别的交警是一脸严肃,拦车罚款教育走人,谭乔则是拉着你坐下来长聊。

他说话幽默,又很有亲和力,说话就像贯口相声一样。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所以电视台的领导一看这小伙长得帅,个人特色又足,重点是观众还喜欢看。

当时还是“考察期”阶段的谭乔,如此一来,马上“转正”了。

之后这档节目里一直都是由他主持。

《谭谈交通》的形式很简单。

谭乔开着他的小捷达,每天在成都的街头逛悠。

看到道路行驶中行为违规的市民,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它不经过任何剧本打磨,完全是谭乔和路人的临场真实互动。

最重要的是,它的每期节目都产生了十足的笑点。

虽然节目制作很粗糙,画质和收音也不太好。

但这种集小品、相声、戏剧一体化的形式,还是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废话不多说,先来带大家仔细品一下这里面最经典的几期名场面。

出名的二仙桥名场面想必不用赘述了。

这边的谭Sir和大爷的谈话可谓是专业辩手的抬杠现场,宇宙级别的尬聊。

谁见了都得说一个“服”字。

节目镜头下的这些人都很单纯,没那么多绕弯子的套路。

一个锈迹斑斑的电瓶车后面拉着几个二手沙发,后面的人看是只见其沙发不见其人。

这要是放在《走近科学》里,又能拍几集了。

然后马上谭Sir就叫住了车主停下来。

刚开始的画风还正常,谭Sir对其进行常规教育,不要超载和违规运输。

但下一秒,谭Sir就叫他把沙发卸下来,两人坐在街边聊起了天。

好好地普法节目变成了鲁豫有约。就在这时,央视的BGM还响了起来。

车主姓吕,谭Sir开玩笑地称他为“吕老板”。

而吕老板,显然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老板”。

举止从容,二郎腿翘着,一副大佬坐姿,“居高临下”地看着谭乔。

谭Sir问他为什么用电瓶车拉货。

大佬就是大佬,吕老板不假思索,张口就来。

他用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说,“环保噻”。

于是,他和谭乔的谈话,从违规行驶谈到了哥本哈根会议,再到全球环保危机问题。

吕老板聊得飞起,唾沫星子四溅。

谭Sir趁他不注意赶忙擦了下脸上的口水。

“我是做二手车家具的老板。

全球都在搞环保,报纸上你没看到吗?嘎包蛤根会议。

汽车的尾气不能超标,我就骑电瓶车了。”

接着,吕老板又聊到了次贷危机、房价虚高的现象。

还不忘顺势推广一下自己的二手业务。

老板就是老板,果然跟我们聊天的内容不在一个层面上。

偶尔,节目里还穿插几名路过的老太太在围观他两的谈(hui)话(yi)内容。

调皮的节目组更是在画面中打上了“哥本哈根分会场”几个大字。

显然,不占上风的谭Sir这时才想起来为何而来。

话锋一转,马上做起了普法教育。

咦,你真的不要怀疑,这样的画风就是这档节目的常态。

《谭谈交通》里永远不乏这样的“运载小能手”。

再来接下来的这位大姐,竟然骑自行车载东西。不过这一次比沙发大——单人床。

马上谭Sir凑了上去,问她这个床是怎么回事。

她是怎么做到保持如此“诡异”的平衡的?

大姐看是警察来了,先诉了一堆苦。

说“自己是农村人,家里困难,路边捡了一张床,就想带回家睡”。

谭Sir让大姐把床卸下来。

结果大姐话锋一转,你要这个床是吧?收你50算了。

谭Sir见状说误会了,赶忙说不要床。

大姐眉头一皱,你不找我要床,难道你是要找我?

谭Sir一脸懵,摆摆手,不找你不找你。

大姐顺势接上,不找我是吧,那我就走了。

说着,大姐卷一卷衣袖走了,剩下风中一脸凌乱的谭Sir。

不得不佩服这位大姐,转守为攻的阵仗,真的有如民间“易立竞第二”了。

要说都是骑车,下面这俩小伙算是玩的挺嗨

还成功在节目里打起了一波免费广告。

事情是这样的,谭Sir向往常一样插街串巷,发现了“敌情”。

一辆破旧电瓶车在逆向行驶,一前一后坐了2个人。

车况就不说了,像是刚从伊拉克战场逃难下来的“幸存者”一样。

后面的男子见谭Sir迎面走来,还不忘微笑地“抛了抛媚眼”。

前面驾车的男子着实把谭Sir惊呆了。

他前身蜷曲在方向盘上,两只手像提溜着东西一样。

谭Sir一问下我们才知道,男子怀里抱着电瓶,双手捏的是电瓶正负极的打火线。

一旦撒手,车子就开不起来了。

额,这是手工耿的徒弟吗?会得还挺多。

谭Sir喝令两人马上下车,前车男子马上灰溜溜地下车,后车男子迟迟不肯下车。

他的理由竟然是,“我不能下来,一下来板凳就掉了。”

谭Sir:???

紧接着谭Sir刨根问底,总算才知道了事情始末。

原来这两小伙都是穷B打工人,电瓶车是公司配的,没骑多久就坏了。

两人又不舍得买新的,就这样一直凑合地用下去。

对其进行一番思想教育之后,谭Sir看这两人情绪有些低落,想缓解下气氛。

他猝不及防地来了一句,“韩国车就是不禁摔啊!”

这两人又懵了,“啥子韩国的哦?”

谭Sir:“车身不写着思密达吗?”

这两人看了一眼谭Sir,无奈地说:“这是民思达。”

我当场一阵爆笑。

没想到这倒激起了两个热血青年的爱国情怀。

“我们从来不用韩货和日货,我们支持国产。”

一向专攻“损人术”的谭Sir也在这时候为他两竖起了大拇指。

谁知这还不是最高潮部分,像莎士比亚舞台剧一样,电瓶车事件终于迎来了第三次大反转。

两个年轻人突然话锋一转,看向了镜头。

“要用就用国产贝斯特,我们是做贝斯特橱柜的!”

好家伙,敢在普法节目打广告,还把声音刻意提高了20分贝,全网第一人了。

光说不干假把式,随即一人指了指电瓶车后座。

车后座竟然是拿木板和钢筋钉起来的。

“这是用我们厂最好的板钉做的,随随便便承重250斤不是问题!”

刚才还义正言辞的谭Sir,像个小迷弟一般地看着他俩滔滔不绝地推销。

这样的营销鬼才,我不知道贝斯特橱柜的老板看了这则视频后是不是破格提拔他们做销售部的主管了。

贝斯特给你多少钱,我欧派给你10倍!

甚至快结束的时候,小伙慢悠悠说了一句,“采访了这么久,不给点片酬吗?”

当然,还有卖苏打水的。

说喝了他们家的苏打水包治百病,嚷嚷着要送谭Sir几瓶。

还有下面的这位大哥,一只手扶着车把,另一只手举着玩具气球在机动车道上慢悠悠行驶。

大哥一看是谭Sir,赶忙笑呵呵称是他的粉丝。

他说这是他俩的第一次相遇,是种缘分。

还说为了表示对谭Sir的爱,要送个喜洋洋灰太狼的气球给他。

借着两人聊到了爱情,谭Sir一时兴起,唱起了《爱情买卖》。

谭Sir上来就寒暄一句:“同志您好,看过我们的节目吗?”

大叔笑着说,“看过看过,你是川岛警官。”

谭Sir一脸懵,“我不是日本人。”

大叔有点着急了,用着浓重的口音解释道,“我知道,你是川岛芳子,贴别的警官。”

其实他要表达的是,劝导方式特别的警官。

谭Sir说,“我姓谭,谭警官”

大叔说,“好的,谭精光”。

可怜的谭Sir,一直在被“黑”的道路上行驶,从未停止过。

中国方言的博大精深,在这档普法栏目里诙谐地被展现了出来。

有把“蛇形走位”说成“色情走位”。

还把“偷单车”说成“头淡车”。

不过,跟下面的这位比,这显然都不算什么。

也是一个载货违规的大叔,骑着电瓶车。

车前放着一块刚买的防盗门,拉风的是,他的狗一直跟在后面跑。

谭Sir看不下去了,赶忙截住了他。

谭Sir:你累不累?

大叔:“累是累,一身汗”。

谭Sir本来想接着说,后面的狗更累,都累得趴下了。

大叔应该是“久经战场”,先发制人地说了一句,“我晓得,你们人民警察累,风里来雨里去的坚守岗位”。

再听下去就是“少儿不宜”的马屁现场了。谭Sir马上打住了他。

下一秒又是神反转了,只见大叔吆喝着他的狗。

“谭谈过来,谭谈坐倒。”

谭Sir:???你的狗也叫谭谈!

“是的,它叫谭谈。”

搞了半天,小丑竟然是谭Sir自己。

最后一问才知道,大叔不知道这档栏目叫“谭谈交通”。

而他的狗,不是叫“谭谈”,而是“团团”。

来,请用标准的四川话跟我读一遍,谭谈,团团,tuan谈。

除了谐音梗,《谭谈交通》里,时常能见到另一类“奇人”的“异事”。

有个开车图凉快没穿衣服的运货小哥,违规行驶被谭Sir抓到时衣不蔽体。

真是人才,只见小哥灵机一动,马上从车里扯下一块红布给自己做起了时髦“抹胸装”。

同样是开车不穿上衣的货车司机。

在看到谭Sir后,他拿了个粉红色抱枕挡着胸口。

还有更羞涩的男子,同样也是没穿上衣,看见摄像机立马用毛巾挡住了上半身。

注意,这是一条粉色毛巾。

从他哼哼唧唧的口齿下,谭Sir终于听清了。

原以为他说“卖萌”,没想到是做“卖膜”生意的。

一男子载着老婆骑车看见谭Sir向他走来,立马丢下车跳进了草丛。

本来是走中路,非要跟我抢打野位置。

关键,他把老婆留在了“肇事现场”。

搞得谭Sir以为这个女人不是男子真的老婆,像调查户口一样问了该女子很久。

女子说:是亲生的,他们结婚30年了。

谭Sir冷笑一声,这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女子估计是被问得烦了,怼了一句,“他又不是和尚!”

同样也是位女子,不过这应该是个女汉子。

她跟谭Sir说自己是搬运工,力气很大,8个男子的体力都没她好。

谭Sir一想不能在广大观众跟前丢面啊,马上在路边跟她扳起了手腕。

结果自然是谭Sir技高一筹。

输了的大姐还不服气,嘟囔着说,“我是给你们人民警察一点面子”。

这样太懂事了吧。

还有头铁的,见谭Sir问他要驾照。

那人直接说谭Sir是假警察,还打了110报警。

结果110来的时候,他只有点头哈腰向谭Sir道歉了。

更甚至看来硬的不行,直接玩起了“贿赂”。

也是位被谭Sir抓到超载的大叔,他很社会,马上掏出了200块钱。

还下意识地用安全帽挡着,生怕被摄像机拍到了。

谭Sir:让你拿驾照,你这是干什么。

大叔:大热天的,我是请警官喝个茶。

谭Sir说,这点钱就想“收买”我。

大叔立刻表示再加50。

谭Sir:250?你在侮辱我。

当然,这只是为了活跃气氛,谭Sir最后还是教育了大叔一番。

还有因为逆向行驶,一个河南小哥在被谭Sir劝停后。

他说自己自幼习武,刚准备给谭Sir露一手“腰马合一”时。

从一堆啤酒瓶的车上跳下来,踉跄侧翻一个跟头栽在马路上,看样子摔得不轻。

谭Sir想强忍但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

谭Sir:疼吗?

不管怎样,谭Sir还是给了他一次舞台展现的机会。

看来这位小哥确实是有点真功夫。

偶尔在谭Sir在给这些违规路人普法时,冒出一个喝醉酒的路人抢镜头。

生拉硬拽躺在地上要给谭Sir表演一套“醉拳”。

或是想给谭Sir看看他昨天晚上吃的伙食到底怎样……

当然,除了欢声笑语,我们也能感受得到,这些底层老百姓背后的心酸和不易。

那些在节目中让人喷饭的“装载超人”,他们承载着超过运输重量的物品。

但他们身上,还肩负着照顾一家老少的重担与责任。

还有着那份你所不知道的心酸往事。

福贵大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因超重运载货物的三轮车大爷被谭Sir叫停后,接下来他的经历不免让人鼻头一酸。

一个又旧又破的三轮板车,拉着七八百斤的木材,木材上坐着一名男子和一条土狗。

谭Sir问他,拉这么多货,家里人不担心你吗?

大爷回答,爸爸死了11年了,妈妈死了20多年,11年前老婆因为难产和未出生的女儿一齐死了。

大爷告诉谭Sir,他今年69岁了。

车上的另一个男子就是他唯一的亲人——弟弟,因为小时候吃错了药,脑子有问题。

跟随他多年的一条狗,也养了10多年了,苟延残喘快要老死了。

大爷的经历无疑就是《活着》里的福贵现实版原型。

谭Sir问他,“但我刚才见你,好像特别开心,又是为什么?”

大爷只甩了一句:“往前看”。

铿锵有力的三个字,真的完胜很多微信群里的心灵鸡汤。

如果你把《谭谈交通》当做一部喜剧节目来看,那么它也恰好印证了一句话“喜剧的背后是悲剧”。

毫无疑问,时至今日,它还是远胜许多糟烂粗俗的小品和语言类节目。

这档节目之所以好看。

就是因为它在用冷静客观的镜头和简朴不修饰的大白话中,为我们诠释一个真实多姿的百态人生。

12年来,这档民生节目影响了许多观众。

它不卖惨,不浮夸,也不噱头炒作。

谭Sir火到现在,也没见他“飘”过。

如今,这档节目的意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更迭了一个阶梯。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被这种剧里“乐观、真实”的态度吸引着,走向正确的价值观道路上。

时隔多年,谭Sir再一次碰到了“哥本哈根”吕老板。

他紧握谭Sir的双手说很感谢他,现在找他买家具的人越来越多了。

气球哥也是,现在整个人也精神了,气球生意也越来越好。

随即他唱起了《新白娘子传奇》的主题曲《千年等一回》。

节目组还找到了福贵大爷。

现在的他,确实在一直往前看。结了婚,还有了个女儿。

不过大爷说他当时谎报了年龄,其实只有50岁。

在遇见谭乔的第二年,他就结婚了。

他很感谢《谭谈交通》节目组对他的帮助。

他现在身体硬朗,靠捡废品为生。

他依旧乐观开朗,“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干”。

而最倍感温馨的,就是谭Sir与二仙桥大爷的再一次“重逢”。

谭Sir拿出手机,说“咱俩加个微信吧”。

大爷还是那个大爷,“只能加一点点”。

观众的欢声笑语说明了一切。

这档节目确实给每一位观众带来了不少的欢乐,甚至是今后生活的改变和人生态度。

只是这一次再聚首,谭Sir两鬓的头发已经有些许斑白。

二仙桥大爷也老了许多。

同时,在这里也希望这档节目带来的影响能够更深更远。

希望下一个12年,能看到更多的谭Sir走向街头。

在如相声小品一样的氛围下,跟人亲近的聊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づ→消遣2024-01-28 12:02づ→消遣[广东省网友]120.72.40.116
    这档节目不愧是秒杀所有语言类节目的,对交通知识的深度挖掘让人受益匪浅,真是大开眼界啊!
    顶8踩0
  2. 朝三暮四2023-12-26 09:49朝三暮四[台湾省网友]203.17.248.160
    《谭谈交通》真是经典之作,放到现在看依然觉得内容丰富,妥妥收视率第一。
    顶37踩0
相关阅读
散文丨谭谈:秋夜南昌观喷泉

散文丨谭谈:秋夜南昌观喷泉

秋夜南昌观喷泉文 谭谈再过些天就入冬了。连日暖阳,晒得大地仍然十分暖和。如此难得的好天气里,友人邀我到南昌,这座英雄的城市去走一走。我欣然前往。

2013-12-22

有一种“低调”叫跑男导演微博简介 仅仅一句话 多数人不敢效仿

有一种“低调”叫跑男导演微博简介 仅仅一句话 多数人不敢效仿

其实他的真名叫姚译添,是一个31岁的大导演,他参与制作的不仅只有跑男,还有爸爸去哪儿,传媒学院出身的他也是有着独特的能力,事业有成的他也是让很多

2024-01-17

“向往5”选破屋做蘑菇屋也有很深的意义 导演的一句话有暗示

“向往5”选破屋做蘑菇屋也有很深的意义 导演的一句话有暗示

收视率和热度在第一期节目播出后都很高,从热搜榜上可以看出这一点

2023-05-22

《向往的生活5》选破房子做蘑菇屋另有深意 导演一句话有暗示

《向往的生活5》选破房子做蘑菇屋另有深意 导演一句话有暗示

在第一期的节目播出之后,收视率和热度都是相当高的,这一点从热搜的数量上就能看得出来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