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得甘肃者得天下?这句话好像很有道理

时间:2023-11-20 04:55:01

相关推荐

得甘肃者得天下?这句话好像很有道理

甘肃省是我们西北重要的枢纽省份,它一方面完整地拥有连接中原和西域的河西走廊,另一方面又策略性地隔绝了内蒙古高原、西域和青藏高原。它形如一根倒着的胫骨,西通天山和塔里木盆地,南北各与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接壤,东连黄土高原,东南俯瞰四川盆地。

这里自汉朝开始就是汉族的世居地,而其北西南三边则是不同民族的游牧地,匈奴、羌戎、突厥、吐谷浑、吐蕃、回纥、党项、吐蕃、回鹘、蒙古、乌斯藏、回回及维吾尔相继出现在其周边。所以甘肃自古就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亡。

更重要的是,甘肃表面看是西北边陲之地,实际上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泾河和渭河流域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故乡。考古发现印证了这点,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有7000年历史。

到了夏商周,这里是羌戎之地,羌与华夏同源,5000年前是一家人。周武王出兵灭商,羌人是其天然的同盟军。周宣王的时候,赶走了玁狁(匈奴前身),确立了对陇东的牢固统治。

秦人祖先可能是东夷,但是夏末时西迁,在商朝时居住在甘肃东部地区,与周边族群保持友好关系,极有可能和西域也保持密切联络。秦因其御马之术得到周朝长期信任。公元前771年犬戎之乱,秦襄公带兵勤王,与卫武公立平王为天子。因有战功,秦被赐岐以西地,建立国家。此后秦的势力逐步逐步向关中发展,大力发展经济,为此后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汉朝建国之初,力量薄弱,常受匈奴欺负,连汉高祖都差点被抓。到了汉武帝时,汉朝国力强盛,决定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军事反击。其采取的策略是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同时,在东边切断匈奴与秽貉、朝鲜的联系,同时在在陇西、代郡集结重兵对付匈奴。由今甘肃境内出兵讨伐匈奴共有3次。可见甘肃省在军事上重要性。

前121年夏,民族英雄霍去病、公孙敖和张骞兵分三路,其中霍去病从北地出发,深入2000多里至祁连山,杀敌3万人,逼匈奴浑邪王投降,河西走廊归西汉版图,汉朝设立武威、酒泉等郡,连通了西域各国,斩断了匈奴的右臂。

前119年再度深入匈奴腹地,与匈奴决战,取得史无前例的胜利。汉朝设立凉州刺史部,包含今天的甘肃、宁夏和青海的湟水流域,至此,甘肃疆域基本定型。此后2000年,甘肃形状变化有限,除了分立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把湟水流域纳入青海省除外。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主干线是由长安出发,经由甘肃地区,到帕米尔高原,进而连接中亚、南亚和东欧,总长7000余公里,其中在今甘肃就约有2000公里。丝绸之路是繁荣之路,和平之路,友谊之路。

甘肃在丝绸之路位置重要,承担了重要的历史责任,也做出了贡献和牺牲。甘肃不仅直接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而且提供了后勤保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部和西部的游牧民族,长期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而甘肃位于北部和西部游牧民族活动区域之间,所以中原王朝认识到,好好经营甘肃、发展甘肃经济,就能做到对抗各种威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汉初匈奴的强盛,在于控制了河西走廊,一是控制了商道,这是财富的重要来源;二是可以方便地联络青海、西域等地势力,可以有效钳制中原王朝。汉武帝取得河西走廊之后,形势完全反转。也为前60年,汉朝设立西域校尉,对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喀喇昆仑山以北和敦煌以西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费尔干纳盆地进行有效管辖。此后,中原王朝一旦面对西域特定局面,一定是从河西发兵,保证中原王朝安全。最典型例子就是左宗棠收复新疆。

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王朝巩固对青藏高原的统治也有重要意义,明清王朝都在藏区设官治理,在甘肃等地设立茶马互市,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

唐朝前期努力经营河西走廊,稳定了西域和蒙古高原局势。但是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自顾不暇,导致吐蕃占据河西,唐朝此后一蹶不振,吐蕃甚至多次进逼长安,威胁唐朝安全。

宋王朝无力经营河西和西域,但是河西重要性从未失去。河西为西夏所有,牵制了宋朝精力,西夏人享国近200年,与其重视河西的建设不无关系。

蒙古崛起,为了隔断夏金联络,首先对西夏开刀,1205年开始多次对西夏用兵,1211年向金用兵,逼迫其迁都。然后开始西征,5年之间势不可挡,横扫欧亚。接着回师灭了西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甚至病死于与西夏有关的征战中,西夏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被蒙古灭亡的政权,西夏灭了之后,金唇亡齿寒,不久也败亡。可以说元朝的扩张,河西是其重要节点。

明朝河西走廊等甘肃军事要区设了21个卫所,长城也延伸到嘉峪关,贯穿整个甘肃,其防御体系之严密,令蒙古军无可奈何。但是明中期之后,甘肃边防削弱,一再遭到蒙古军队侵扰。甚至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清朝吸取历史教训,把甘肃的经营当作头等大事,历任总督都是名臣。而且多次从甘肃出兵,平定准部、回部阿古柏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林涟漪2024-01-27 11:58林涟漪[贵州省网友]118.187.103.102
    可能甘肃的资源比较丰富吧,所以有这句说法也不无道理。
    顶8踩0
  2. 勿使染尘埃2023-12-24 08:26勿使染尘埃[福建省网友]103.30.237.152
    甘肃的风景和历史文化确实很吸引人,值得一游。
    顶2踩0
相关阅读
常言:兄弟巴不得兄弟穷 这句话有道理吗?这背后的含义很现实

常言:兄弟巴不得兄弟穷 这句话有道理吗?这背后的含义很现实

原因其实也是很见到,今天小编就到带来大家比较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常言:兄弟巴不得兄弟穷,这句话有道理吗?这背后的含义很现实

2023-12-22

你听过的最不负责任的一句话是什么?我自己赚的钱 为什么不能买

你听过的最不负责任的一句话是什么?我自己赚的钱 为什么不能买

很多人被别人指责消费奢靡时,她们总会以我自己赚的钱,凭什么不能买来作借口。对于此,我只想说:呵呵。这是我迄今为止,听到的最不负责任的话,没有之

2023-08-09

俗语“人穷莫说三句话 没钱少管三件事”指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俗语“人穷莫说三句话 没钱少管三件事”指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一个人可以穷但是不可以安于现状,即使在失意的时候也应该有一颗上进的心,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唉声叹气,因为泄气的话语只能带来更为悲观的

2023-08-19

“仗义每多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古语 说得有道理吗?

“仗义每多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古语 说得有道理吗?

为何一聊到读书人的时候,人们的评价永远都是什么 百无一用是书生,负心多为读书人等等,好像只要身为读书人,就理应要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批判一样,给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