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如何用独到的观点和语言艺术驾驭新闻评论?中国新闻奖点评

时间:2023-11-15 07:40:01

相关推荐

如何用独到的观点和语言艺术驾驭新闻评论?中国新闻奖点评

如何用独到的观点和语言艺术驾驭新闻评论?

以一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作者:王雨琪 陈安庆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编者按: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他指导的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系学生王雨琪,为大家评析由山西日报社刊载的文字评论《不要让耀眼数字迷了眼睛》。

这篇文字评论作品由山西日报高级记者张临山撰写,发表于2017年12月03日,获得了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二等奖。

2017年前三季度,山西省GDP增速达7.2%,3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乐观欣喜之声迭起。作者此篇评论则是在善意提醒:经济数据越耀眼越要保持冷静。评论刊发后,各大新闻门户网站都进行了转发,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较为热烈的舆论反响。这是一篇及时、独家、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文章字字恳切,从高点思考,从痛点落笔,文笔活泼又不失哲理,值得新闻工作者借鉴。

一、原文+逐段精评

不要让耀眼数字迷了眼睛

张临山

点评:标题运用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直接表明作者态度。“不要”二字态度坚决,观点直截了当。“耀眼数字”既是“让”的宾语,又是“迷了眼睛”的主语,所以它是兼语,构成兼语结构。祈使句与兼语结构相结合的模式常常被用在评论标题中,简明地交代了相应新闻的重点内容,节省标题字数,让人一目了然。从观点上看,作者见解独到又富含哲理,人们越是面对“耀眼”的事物,就越容易忘乎所以,作者以警醒的话语告诫人们不要被迷住眼,引人回味。

数字之于经济,如同血压体重之于人,是健康状态的“晴雨表”,天然随行,重要非常。

点评:首段运用类比,把“数字”与“经济”的关系,类比为“血压体重”与“人”关系。单说数字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较为抽象,读者可能难以想象,告诉读者其重要性就像血压体重之于人,是一个相伴相生的关系,这样读者不仅读来不感觉枯燥,也能立刻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问题。这一点值得新闻工作者借鉴:当向读者解释一个比较复杂、抽象的问题时,类比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可以是抽象问题具体化,陌生事物熟悉化,便于读者的理解与记忆。

好看的经济数据,亦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反映出经济发展的成绩、趋势,“此中有真意”;另一方面又容易让人产生数字迷恋喜不自禁,“乱花渐欲迷人眼”。

点评:上一段讲完数字的重要性,本段进一步讲好看的经济数据,层层递进。同样用了类比,硬币有正有反,好看的经济数据也同时兼有正负两面的效果。作者分别引用两句诗以总结不同的效果,在写新闻评论时适当引用一些短小精悍的古典诗词、名谚古语以及俗话俚语等文学经典,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润物无声,具有教化和说服功能。

前三季度,我省GDP增速达7.2%,3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改观,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十九大之后,山西经济发展由“疲”转“兴”,折射出政治生态由“乱”转“治”的新气象新状态。

点评:作者用两个“转”字,为我们勾勒出山西经济的发展曲线,生动形象。

目前,山西以7.2%为主的一系列经济增长数字,堪称耀眼。前8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643.4亿元,是2012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7.2%,这是从2014年开始14个季度以来的GDP最高增速,这是近4年来山西经济发展的最好水平,这是从党的十八大向十九大交汇过渡的山西最新答卷。以此为标志,这是山西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表明全省经济稳中向好、好中提质。

点评:照应题目,点出耀眼的数字,并按照历史纵向角度,运用几个数字,论证了山西经济如何在一步步地稳中向好、好中提质。将数字作为论据,更为客观准确,有理有据,增强信服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爬坡过坎转型疾行的山西,当前千万不要让耀眼数字迷了眼睛。小富即安、沾沾自喜的心态要不得。打退堂鼓、走回头路的倾向更值得警惕。我们要做到不为数字所惑,不为积习所绊,不为成绩所累。

点评:承接上文,点明论点。“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战国策》,作者借用这七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告诫人们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山西的转型之路已经接近成功,而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加以重视。观点表达精简凝练,便于读者记忆与传播。“要不得”“更值得警惕”是递进关系,为倒装句。三个“不为”是排比句,运用不同类型的句式,使文章灵活多变,更具可读性。

不受迷惑,头脑要清醒。越是乐观欣喜之声迭起,越要保持冷静。我省经济稳中向好,但要清醒地看到,好中有忧,好中不忘忧。在支撑经济回暖的多重积极因素中,煤价回升的作用不可否认。全省经济运行短期稳定长期显忧的现象比较突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部分行业增长有放缓迹象,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由上半年的8.1%回落至4%左右。

点评:一句“越是乐观欣喜之声迭起,越要保持冷静”给全省敲响了警钟,格局极高。这一段很好的体现的作者的辩证思维,作者能够看到短期稳定,同时也兼具长远的目光,指出山西经济的长期问题。规上工业增加值从8.1%到回落到4%,挑选数字进行纵向比较,可以揭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比较就会有突出,有突出才会被重视。

不受迷惑,目标更坚定。好中要知难,这个难就是转型之难。我省转型发展还面临着较大困难和挑战,摆脱“一煤独大”“一股独大”绝非一日之功。煤、电等传统能源工业对经济增长仍有较大影响,前三季度,能源工业增加值拉动全省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规模仍然较小。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必须横下一条心,坚持目标定力,以恒久之功全面转型深度转型。

点评:直击陕西转型发展中的问题,指出“一煤独大”“一股独大”绝非一日之功,不回避、不含糊,抓住问题核心,体现作者的责任意识。直截了当的点明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用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讲清要做好恒久之功的道理,通俗易懂。

不受迷惑,行动有力量。知易行难,知行合一。耀眼数字已是过去时,未来希望全在进行时。越是临近年终关键节点,越到了加紧中流击水之时。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作出周密安排部署,正以非常之力走资源型经济转型新路。

点评:从头脑到目标,从目标到行动,层层递进。作者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山西未来转型之路提出希望。说此篇评论发表的及时,正是因为在“临近年终关键节点”、“加紧中流击水之时”给全省打了一针清醒剂。

山西不当“煤老大”,要做“排头兵”。居安思危,增强定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点评:“煤老大”与“排头兵”将山西拟人化,两种不同的身份的转型,代表着未来山西经济的发展方向,语言生动有趣。四个四字短句相排列,气势恢宏,用词大气。

二、赏析:

1. 这篇文字评论何以获奖?

1)结构清晰,逻辑紧密

文章用一个比喻引出了要论述的主题,然后列举了“耀眼”的数字,引入中心论点,论点与题目呼应并与后文的结构照应,最后用了三个分段分别提出要怎么做,整篇文章看下来条理层次十分清晰,逻辑紧密。新闻评论的观点与观点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要做到承接紧密,多采用层层递进式布局,一环扣一环的推进,这样写符合人们的思考逻辑,作者写的有条理,读者读起来也通顺。

2)观点独到,建设性强

评论不是人云亦云,评论应越是在众声喧哗的时候,越能彰显其自身价值,发表独到见解。2017年前三季度,山西省GDP增速达7.2%,3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乐观欣喜之声迭起。在山西经济一片大好的背景下,此篇评论是全省媒体新闻作品中第一个持“不要被迷了眼”这样带有善意提醒性质的评论,可谓独家观点、独家发声。作者为未来山西经济转型提出“头脑要清醒”、“目标更坚定”、“行动有力量”,放在全国经济发展层面,这篇评论的观点也有参考价值。

3)句式多变,语言活泼

在写新闻评论时,多用形象化的语言,文章就显得生动活泼,将深刻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浅显化地表达,使读者能接受这种深刻的道理。如作者开篇就写道“数字之于经济,如同血压体重之于人,是健康状态的‘晴雨表’”,讲一个抽象化的概念经形象化语言的描述后,读者会在头脑中再次加深记忆,从而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运用灵活的句式,比如排比、倒装等,增强文章可读性。

2. 如何用语言艺术驾驭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说理的艺术,语言是新闻评论者的武器,如果掌握不好语言,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枯燥无味,不具备吸引力,达不到宣传效果。新闻工作者要学会驾驭语言,让语言为评论服务,从而增强评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1)准确精当

新闻评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因此,精准就成为了评论语言的第一要求,包括选取准确的词语,表达精准的概念,造出恰当的句子,传达合适的意思。炼字和炼句在新闻评论中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把握好用词的精确度,合理放置词语,这样才能够更为鲜明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2)采用群众语言

新闻评论的受众为关注时事的大众,新闻的评论用语就应该符合大众的口味,易于人们接受。语言需要通俗易懂、平易浅显,能够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使读者易于品读并理解。群众语言朴实自然、生动形象,如经典诗句、民间俗语、歇后语等,多被广为流传,文章中如果能恰当运用,就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3)语言形象化

形象化的语言能够更为生动地描摹事物,也能更加透彻地阐明道理。适当地运用形象化语言能够充分调动读者的感官,使人们更为深入地理解该事物,让评论更具感染力。

4)语言轻松幽默

幽默是生活的调味品,能给人们带来轻松的笑声和欢乐、消减矛盾和冲突。新闻评论忌讳说教式风格,读者看了会心生厌恶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新闻评论追求的幽默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用委婉含蓄的方式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启迪,让读者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接受作者的观点。

(声明:本文为南方传媒书院“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专项研究课题组”王雨琪、陈安庆独家稿件,谢绝、严禁转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sad-chance2024-03-08 13:46sad-chance[台湾省网友]103.226.61.224
    中国新闻奖点评启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打造出有趣又有深度的新闻评论作品。
    顶7踩0
  2. 夜忆夕阳2024-02-23 07:00夜忆夕阳[河南省网友]203.29.217.225
    这篇文章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觉得可以尝试结合生活中的细节和个人情感,让新闻评论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顶10踩0
  3. 桑诺shanon2024-02-09 00:15桑诺shanon[火星网友]103.46.0.168
    这种风格的新闻评论让人耳目一新,不拘一格,很有创意。
    顶2踩0
  4. Nightmare2024-01-11 10:43Nightmare[河南省网友]202.76.253.206
    @惡阼劇┆作者的语言艺术真是让人佩服,让人读了之后又有新的思考。
    顶0踩0
  5. 惡阼劇┆2023-12-13 21:11惡阼劇┆[上海市网友]103.47.5.188
    这篇评论写得简洁明了,观点独特,很吸引人。
    顶0踩0
相关阅读
“欣大杯”作文绘画vlog大赛丨专业点评 犹如画龙点睛

“欣大杯”作文绘画vlog大赛丨专业点评 犹如画龙点睛

获奖之作,其可圈可点之处,究竟妙在哪里,又胜在何处?从专业人士的点评中,无疑可斩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彩头

2023-07-15

语言的艺术到底有多重要 听董卿的点评 让人瞬间明白读书的意义

语言的艺术到底有多重要 听董卿的点评 让人瞬间明白读书的意义

无论是作为朗读者的主持人,还是主持人大赛的评委,她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并且金句、奇句频频出现,惊艳了读者

2013-01-27

功夫在书外——王冰石先生甲骨文集诗赏析

功夫在书外——王冰石先生甲骨文集诗赏析

並说老师诗词所用之字,全部是从甲骨文己确定的一千多字中选的

2023-09-04

《创4》选手不尽人意 宁静点评尽显语言艺术 这是在夸人吗?

《创4》选手不尽人意 宁静点评尽显语言艺术 这是在夸人吗?

而在创4节目中宁静却化身为语音的艺术家,点评选手句句到位,完全听不出是在夸人还是在批评,坐在一旁的邓超也是听得一愣一愣

20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