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2019年高考文言文复习:春江水暖鸭先知 文言技巧我储备

时间:2023-11-14 06:19:01

相关推荐

2019年高考文言文复习:春江水暖鸭先知 文言技巧我储备

文言文阅读技巧

1.仿造熟悉词语(现代汉语)

2.根据同义或偏义复合词判断词义

3.找对称句(相对位置上的词意思相同相对或相反)

4.根据形声字的形旁猜测

5.活用和特殊句式

6.翻译不通时可视为通假字

与丘长孺书

(明)袁宏道

【原文】:

闻长孺病甚,念念。若长孺死,东南风雅尽矣,能无念耶?

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谷则仓老人[1],谕百姓则保山婆[2]。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人间恶趣,令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

家弟秋间欲过吴[3]。虽过吴,亦只好冷坐衙斋,看诗读书,不得如往时,携侯子登虎丘山故事也[4]。

近日游兴发不?茂苑主人虽无钱可赠客子[5],然尚有酒可醉,茶可饮,太湖一夕水可游,洞庭一块石可登[6],不大落寞也。如何?

【注释】:

[1]仓老人:管理官仓的老吏。

[3]家弟:作者之弟袁中道。吴:吴县,今江苏苏州。

[4]虎丘山:苏州名胜地。

[5]茂苑:代称苏州。语出左思《吴都赋》:“佩长洲之茂苑”。

[6]洞庭一块石:指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

【译文】

听说长孺病得厉害,十分挂念。如果没有了长孺,江南一带有文化修养的文雅之士也就没有了,我能不牵挂吗?我当县令丑态百出,无法形容。遇到上级官员则奴颜婢膝,恭迎过往官员就像青楼歌妓,管理钱粮就像管理仓库的老吏,告诫百姓就像巧言令色的媒婆。一天之内冷暖多变,阴阳不定,人间各种不良的体验我一人都经受了。太难受了,太害人了!

我弟弟袁中道秋天想路过吴县。他即使经过吴县,也只能冷清地坐在衙门的书斋,不能够像以前带着姓侯的朋友登虎丘游玩时的那样子了。

近来有没有出来游玩的兴致?我作为苏州的主人,虽然没有钱财可以赠给客人,尚且有酒可以畅饮,有茶可以供你品尝,有太湖这一勺水可以游玩,有洞庭山一块石头可以登攀,也不至于太落寞无聊啊。你说呢?

答赵廷臣[1]·(明)张煌言

台翰俨颁[2],殊深内讼[3],岂仆一切愚忠[4],尚未足取信天下耶?

台下清朝佐命[5],仆则明室孤臣[6],时地不同,志趣亦异。

功名富贵,早等之浮云[7];成败利钝,且听之天命[8]。

宁为文文山[9],不为许仲平[10];若为刘处士[11],何不为陆丞相乎[12]?倘云桑梓涂炭[13],实为仆未解兵[14],仆亦何难敛师而去[15],但未知台下终能保障否乎?

区区之诚[16],言尽于此,间使说词[17],请从此绝。

注释: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抗清名将。

[1]赵廷臣:清汉军人,官闽浙总督。他曾致书张煌言,劝其降清。

[2]台翰俨颁:蒙您郑重地写信给我。台翰,对他人书信的尊称。

[3]殊深内讼:深深自责。

[4]仆:自称谦词。

[5]台下:三台为宰辅之星,故称大官为台下。清朝佐命:辅佐清朝创业的大臣。

[6]孤臣:孤立之臣。

[7]“功名”二句:功名富贵,早看成如浮云一样。《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天命:指上天的意志。

[9]文文山:文天祥,字文山,宋代民族英雄。元兵南下时起兵抵抗,兵败被执,不屈就义。

[10]许仲平:名衡,宋人,仕元,官至中书左丞。曾为元朝定“朝仪”。《元史》有传。

[11]刘处士:名秉忠,宋人,仕元,官至太保,参与中央政务。《元史》有传。

[12]陆丞相:名秀夫,宋末盐城人。抗元兵败,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卫王投海而死。

[13]桑梓:指故乡。涂炭:如陷泥坠火,比喻遭受灾难。

[14]解兵:解散抗清的军队。

[15]敛师:收兵。

[16]区区:犹拳拳,忠爱专一的意思。

[17]间使:兵间使者。

牛刀小试:

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3处)(3分)

功 名 富 贵 早 等 之 浮 云 成 败 利 钝 且 听 之 天 命。

答案:功 名 富 贵 早 等 之 浮 云 成 败 利 钝 且 听 之 天 命。(每处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⑴倘云桑梓涂炭 ⑵仆亦何难敛师而去

答案:(1)家乡 (2)收兵、撤兵、退兵

3.判断“抗元兵败后,杖剑驱妻子入海,背着卫王投海而死”的事迹属于许仲平、刘处士、陆丞相三人中的哪一位?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你的判断理由。(2分)

我认为这个事迹是( )(人名)的,理由是:

答案:陆丞相(1分) 理由:宁为文文山,不为许仲平;若为刘处士,何不为陆丞相乎?

4.张煌言在回信中拒绝了赵廷臣的劝降,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拒绝的理由。(3分)

答案:(1)自己是明室孤臣,各为其主,与对方志趣不同;(2)视功名富贵如浮云;(3)宁为文天祥陆丞相一类的人,愿以身报国;(4)指斥对方并不能保全家乡的百姓安危。(答出两点即得满分,答出一点给2分)

【译文】(宿老师原创)

蒙您郑重地写信给我,深深自责,难道是我矢志不渝的耿耿忠心,还不足够用来取得天下人的信任吗?

您作为朝廷大官是辅佐清朝创业的大功臣。我却是被明朝孤立之臣。时间地点不同,志向追求情趣也有别,功名富贵,早看成如浮云一样。成功失败顺利与困难,姑且听凭上天的意志(命运安排)吧。

我打定主意宁可做文天祥,不做许仲平;如果能做刘处士那样的,为什么不像陆丞相那样勇于投海而死以身报国呢?如果说家乡遭遇灾难,确实是因为我没有解散抗清的军队,我也多么难以做到收兵撤离,只不过不知道您最终能否保全家乡的百姓安危。

一颗忠爱专一的心,就说这些吧,就此止笔,兵间使者过来劝降的,自此后也恳请不要再来。

综合检测:

1、下列对汉语语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奴”“妓”,名词用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小奴才一样,像失足女一样。《醉翁亭记》中“山行六七里”,“山”也用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B“近日游兴发不”,“不”,是通假字,通“否”,意思是这几天有没有勃发来吴县一游的兴趣。《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的用法,也是通假,通“否”。

C“成败利钝,且听之天命”,“利钝”,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即好运噩运。《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细谨”,亦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即细枝末节。

D“台下清朝佐命,仆则明室孤臣”,是两个判断句,前者省略了表示判断的动词“是”;后者以副词“则”表示判断。《芙蕖》一文中“是我于花之未开”,“是”的用法与前者一样,也是表示判断。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曾在吴县做官,忽一日,想起荖萠犮丘长孺,就写信给他,一面调侃丘长孺称病颐养,闭门不出,并夸奖其学识渊博丰神俊逸;一面向他叙述自己疲于应付,当官差的酸楚。

B作者在信中说了三件与山水之游有关的事:一是没了以往陪侯先生游虎丘的兴致或机会,二是亲兄弟曾来此也只能枯坐衙斋读诗看书打发时日,三是热情邀请老朋友丘长孺同游太湖。

C赵廷臣写信给张煌言,劝其投降。张的回信,似乎对赵很是尊重,其实“台翰”“台下”“佐命”等词语,都是绵里藏针,皮里阳秋,极尽冷嘲热讽,意在表明自己绝不降清的志向。

D两则书信置于一卷,不仅仅因为袁张俩人都生于晚明,而是一个王朝的终结,从袁宏道对于官场的厌恶、张煌言作为孤臣的悲愤中,或许能看出些许端倪,甚或是某些必然的联系。

3、下列对原文语言风格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书信都使用了问句。袁宏道用的是疑问句,意在征询老朋友丘长孺是否寄情山水,语气非常殷勤,态度十分真诚;张煌言用的是反问句,用意在加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语气,是期望赵廷臣不要再存妄想的意思。

B袁宏道的书信多陈述性描写,说自己为官像奴、像妓、像仓老人、像保山婆一般不容易;张煌言的书信多论述性告白,以“岂……耶”“宁为……不为”“若为……何不为”“倘……但”等关联词语,增强力度。

C两则书信虽然都是长短句结合使用,但有不同:袁宏道的书信,多用散句,语伴情生,对侯先生、对兄弟、对老朋友都尽心尽意;张煌言的书信,多用偶句,言随心发,对大明忠贞不二,对满清绝不苟且。

D袁宏道的书信,语气舒缓,情义剀切,拳拳挂念之心溢于言表,直抒性灵,如絮家长里短,读之亲切感人;张煌言的书信,言简意赅,语调沉郁,态度决绝,小文章说大事件大志向,读之扼腕,悲愤难当。

【答案】1.A2.C3.A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人间恶趣,令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

一天之内冷暖多变,阴晴不定,人间各种不良的体验我一人都经受了。太难受了,太害人了!

(2)倘云桑梓涂炭,实为仆未解兵,仆亦何难敛师而去,但未知台下终能保障否乎?

如果说家乡遭遇灾难,确实是因为我没有解散抗清的军队,我也多么难以做到收兵撤离,只不过不知道您最终能否保全家乡百姓的安危。

答案详解:

1、本题中,A项,“奴”“妓”,名词用做状语,这一说法错误,应该是名词作动词。

2、C项,“其实“台翰”“台下”“佐命”等词语,都是绵里藏针,皮里阳秋,极尽冷嘲热讽”理解错误,绵里藏针,柔中有刚,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都是贬义词,另外这些称呼里也没有选项中所写的这些意思,曲解原文。作者并没有隐藏心意,下文通过反问假设的表达形式,直抒胸臆。属于无中生有。

3、B项,“论述性(直言陈述)告白”不当,“岂……耶”“宁为……不为”“若为……何不为”“倘……但”多通过“反问”表肯定;C项“语伴情生,对侯先生、对兄弟、对老朋友都尽心尽意”,文中并没有直接和过多的写对侯先生对弟弟的尽心尽意,仅表达了对老朋友丘先生的深厚情谊;D项,“语调沉郁” 错误,张煌言的书信言简意赅,态度鲜明,慷慨镇定,并无沉郁之感。

4、“百暖百寒”,冷暖多变;“恶趣”,坏的体验;“尽”,完全;“毒”,侵害。第二句中,“倘”,假如、如果;“桑梓涂炭”,家乡遭遇灾难;“解”,解散;“敛”,收兵;“保障”,保全、保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落叶青青2024-01-25 07:17落叶青青[湖北省网友]103.40.40.104
    文言文练习是短板,得加把劲提高技巧才行!
    顶0踩0
  2. ~~寂寞de空气ˇ2023-12-20 06:48~~寂寞de空气ˇ[浙江省网友]125.169.19.170
    这个话题太高深了,得好好准备才能应对高考啊!
    顶10踩0
相关阅读
高中语文技巧——文言文语法讲解!冲刺高考135+

高中语文技巧——文言文语法讲解!冲刺高考135+

所以想要学好文言文,语法这部分一定要熟练掌握!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文言文这部分内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清北团队的学习资料,高中语文文言文语

2023-05-28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及技巧!(附送最强翻译口诀)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及技巧!(附送最强翻译口诀)

那么高考文言文翻译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有哪些: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2023-09-17

郭军民大海笑长:文言文决定孩子中高考区分度 做好这件事考高分

郭军民大海笑长:文言文决定孩子中高考区分度 做好这件事考高分

正因为这样,它却是中高考生拉开分数最大的分水岭!尤其是2020年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都开始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中高考正式迈入改革阶段

2007-03-18

高考干货|高考文言文阅读不难 分题型干货解析 重点题型学起来

高考干货|高考文言文阅读不难 分题型干货解析 重点题型学起来

文 苏墨玥考点要求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2023-12-25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 一定要掌握的考试重点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 一定要掌握的考试重点

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科目的必考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分值也很高,尤其今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作文都出现了文言文材料,可见学好文言文有多重要

202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