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女子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 孔子气愤说出一句名言 她被骂2000多年

时间:2023-11-14 03:16:01

相关推荐

女子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 孔子气愤说出一句名言 她被骂2000多年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上具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与弟子们谈论问题时,总结归纳出的《论语》,更是千百年来被奉为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四书”,便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论语》中对许多问题的阐述剖析都极为深刻,可称至理名言,时至今日仍使人受益匪浅。当初孔子因为一句话,却导致一位女性被认为是红颜祸水,至今仍被人唾骂。

那么,孔子究竟说了怎样一句话,让这名女子饱受诟病?而这位女子与孔子又有着怎样的纠葛呢?

辛酸的童年

众所周知,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大司寇,掌管祭祀礼仪。但是孔子的祖先并非鲁国人,而是宋国人,其六世祖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由于宋国其实是周朝为安置商朝的后裔所设立的国家,因此孔子也是殷商的后代。

孔子之所以成为了鲁国人,是因为在其父亲叔梁纥为躲避宋国战乱,才举家迁往鲁国,叔梁纥到了鲁国之后,娶了颜氏最小的女儿为妾,这才生下孔子。

叔梁纥在娶孔子的母亲时,已经66岁了,此时的颜氏还不满20岁。因此,孔子在3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了。母子二人被叔梁纥的正妻赶出家门,并且没有分给他们任何财产。

在当时的年代,女人是没有办法像男人一样去工作的。为了养活孔子,颜氏只能做一些缝补衣服之类的事情,来赚取微薄的收入,母子二人过得十分清贫。

孔子到了七八岁的时候,看到母亲为了生活如此辛苦,便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帮助母亲减轻生活负担。因此《论语·子罕》中,孔子讲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可见孔子的童年过得有多么的辛酸。

周游列国

童年的艰辛并未磨灭孔子的志向。相反地,孔子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决心发奋图强,向有识之士求学问道,待学有所成后出人头地,让母亲过上安乐的生活。

不过孔子的母亲却没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在孔子17岁这一年,母亲颜氏因积劳成疾,最终撒手人寰,孔子在将母亲安葬之后,便开始了他的游学之路。

学成归来后,孔子决定将自己的所学和感悟教给有志求学之人,于是便在鲁国开启了学馆,从饮食的礼仪到做人的道理,无一不教。当时孔子所设立的学馆,便是最早的学校,孔子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私人办学的第一人。

在孔子的教导下,鲁国人的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高,鲁国上下焕然一新,孔子也因为教导民众有方,得到了国君的赏识。鲁定公十年,孔子成为了大司寇,掌管鲁国的各项活动礼仪。

然而,孔子的命运也在此时发生了转折。

根据当时的阶级制度,诸侯和士大夫的封地城墙高度有着极为严格的高度限制。这一限制是为了防止臣下拥兵自重,举兵造反而设定的。

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作为鲁国大夫,却公然违抗这一规定,将各自封地的城墙修建得远远超出了标准。

他们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他们都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称为“三桓”,且世世代代都是公卿,在朝中根基颇深,是鲁国实际的掌权者。

孔子作为大司寇,主要掌管的便是礼仪,不合规矩的事自然由他来解决。于是孔子决定拆毁三桓的城墙,恢复礼制。这一做法无疑使他与三桓产生矛盾,为他们所不容。

在之后的日子里,孔子逐渐受到三桓的排挤,最终不仅无法再在朝中为官,甚至连留在鲁国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于是孔子决定离开鲁国,去列国之中宣扬自己的学术。弟子们纷纷响应,表示愿意追随老师一同前往。就这样,在55岁这一年,孔子与弟子们开始周游列国。

圣人也有脾气

在周游列国的路途中,发生了许多事情,《论语》中的很多记载,也是在这时留下的。从某个角度上来讲,《论语》的问世,三桓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果不是孔子在官场上受三桓的排挤,恐怕很难有闲暇时间与弟子进行深刻的谈论,便不可能整理出一部传世经典了。

从《论语》上可以看到,孔子大部分时候是和颜悦色地为学生进行耐心地讲解,但是当孔子批评一个人的时候,同样是毫不留情的。

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后来在卫国时,对于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孔子的一番言论更是让她背上了千古骂名。

南子原是宋国的公主,在宋国时便以美貌著称,嫁到卫国后,虽然卫灵公比她大了30多岁,却对其宠爱有加,甚至在得知她与从前的情人依旧有染后,都没有对她发怒。足以见得这位夫人必是风姿绰约。

孔子来到卫国后,卫灵公十分优待孔子,经常向孔子讨教强国之道,孔子也趁机将自己的学术推销给卫灵公。但是在听过几次孔子的言论后,卫灵公便对他的这套理论不感兴趣了。在他看来,孔子所宣扬的“仁爱”并不能帮助他达到目的。

虽然如此,卫灵公仍然不敢慢待孔子,经常邀请他一同出游。在一次出游时,孔子提出与卫灵公和南子同坐一辆车,以便与卫灵公交谈,但是却受到了南子的拒绝,而理由可想而知。

孔子坐在另一辆车里,看到卫灵公和南子在车中的种种姿态,慨然长叹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他看来,如果卫灵公对德行的追求,像他追求南子的美色这样痴迷的话,卫国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句话,也从侧面影射出南子红颜祸水的形象,南子成了美色误国的典型人物,两千多年来,始终背负着骂名无法翻身。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每句话都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在对卫灵公彻底失望后,孔子以一句话来作为对他的评价,同样入木三分,深刻地反映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即对于使自己堕落的事物,人们始终在疯狂地追逐,而对正确的引导却充耳不闻。

这句话中对南子只字未提,却让南子被骂了两千多年,可见圣人之言的威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不哭泣的骆驼2024-01-25 06:51不哭泣的骆驼[澳门网友]103.249.255.79
    哈哈哈,这个傻女人被孔子骂了两千多年,可真是厉害!
    顶4踩0
  2. 嘉木鱼2023-12-20 05:03嘉木鱼[贵州省网友]103.39.212.183
    这女的真是自作多情,孔子那么伟大她居然敢拒绝,脑子有问题吧!
    顶0踩0
相关阅读
女子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 孔子气愤说了一句话 她被骂了2000多年

女子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 孔子气愤说了一句话 她被骂了2000多年

论语中收藏了孔子大量的治国邦交理论还有人生哲理名言,让人受益匪浅

2022-12-27

女子轻佻拒与孔子共乘一车 孔子气愤说一句名言 她被骂2000多年

女子轻佻拒与孔子共乘一车 孔子气愤说一句名言 她被骂2000多年

孔子原名孔丘,仲尼是他的字,他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也曾家境殷实,不忧食宿,后被逐出家门,贫也泄泄

2023-09-20

美女拒绝和孔子同乘一车 孔子说了一句名言 她被后世骂两千多年

美女拒绝和孔子同乘一车 孔子说了一句名言 她被后世骂两千多年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女人对男人的杀伤力可谓十足。虽然说这种东西是刻在基因中不可能抹去的东西,可是像一只动物一样只知道沉迷美色,这对国家来说

2023-06-09

孔子的名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还有个下半句 比前半句更诛心

孔子的名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还有个下半句 比前半句更诛心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到卫国的时候发现一件事情,自己不仅被卫国君主所欺骗,就连卫国君主身边的小人也敢仗势欺人愚弄孔子,一气之下的孔子就指责卫国君主

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