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历史上总结出的三句方法论 经常被引用 但其实似是而非

时间:2023-11-11 02:41:02

相关推荐

历史上总结出的三句方法论 经常被引用 但其实似是而非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三国演义》中开篇的一句话,经常被后人引用概括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规律。但其实这句话只是对分合现象不准确的概括。“合”的长久并不必然导致“分”,必然明朝之后就是清朝,两个都是长达近300年的统一王朝。而秦、西晋、隋的统一和王莽新朝的地方割据、五代十国、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都并不长久。“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恰恰说明秦虽统一六国,但六国人民仍然心念故国。

所以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六国贵族全部复辟。历史这辆火车,存在一种惯性,它如果分裂得太久了,之后的统一也可能会有波澜与反复,统治者稍有不慎往往造成继续分裂。另外,古代的老百姓对于“分”、“合”的概念并不清楚,但对于因分裂造成的动荡与战乱却是反对的。所以当分裂时的政权运行都很“有道”时,反而会使分裂的格局继续延长。

乱世用重典

这句话出在《周礼秋官·大司寇》一文中:刑乱国用重典。这句话成了后人治理社会动荡的不二法则,使得无数无辜的人因此丧命。其实乱世的根源是社会根本矛盾没有得到解决、老百姓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人民的日子没有过得更好、社会不和谐。一个好的统治者此时应该积极理清和解决社会矛盾,大开杀戒只是将表象矛盾的制造者铲除,而没有将矛盾根源解决。在民不聊生之时,乱世用重典,只会激化社会矛盾。乱世用重典,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比如秦二世和崇祯皇帝上台以后,面对天下大乱的形势,都督促官吏使用了更加严厉的刑罚,反而使得刑罚失去的打击层次,造成了百姓彻底失望,导致王朝覆灭。至于曾经的肃反和严打,又让多少不该死的人死了。

其实古人的“重典”的本意是严格执法,而不是加重处罚。贪官污吏,地痞流氓在国家遇到昏庸的统治者的时候,得不到迅速有效的处理,致使其做大,渐渐使人民离心离德,导致了最后的乱世。而后来的统治者往往误解了这个意思,反而美其名曰“快刀斩乱麻”,所以“重典”解决不了王朝的兴衰与轮回。

枪杆子出政权

这句话是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提出的。针对即将开展的秋收起义,毛润之先生在发言时说道:“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其实从古至今所有的政权,即使是禅让的王朝,在建立过程中也一样需要使用武力,只不过规模大小不同。但后人在总结历史上的专制王朝的失败时反而经常将其定性为对“枪杆子”的把握不严。但政权的稳定真正需要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而不是枪杆子治国。

刘邦称帝以后,与儒生陆贾有段著名对话。刘邦对陆贾说 :“乃翁天下马上得之,何必诗书?”陆贾立即反驳道:“君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由于我们对这句的话盲目信仰,也使得我们对另外一句反而看的轻了。《孟子·离娄上》中:“得其民,得天下矣”,就是后来被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片头曲中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出处了。任何政权缺了这一点,无论它搞得多么“红”,都得完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秋风花泪2024-01-24 01:40秋风花泪[国外网友]103.251.160.37
    历史上的经验可以提供参考,但每个时代和情境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顶4踩0
  2. 破晓的黎明2023-12-18 02:10破晓的黎明[湖南省网友]123.249.189.114
    虽然这三句方法论被广泛传颂和使用,但能否真正解决问题,需要我们逐一验证。
    顶8踩0
相关阅读
清华学子分享:她用这些好方法 在高考时 提升了语文成绩!

清华学子分享:她用这些好方法 在高考时 提升了语文成绩!

应对考试各科通用的学习方法1掌握考卷特色,进行针对复习在高三中我们会参加许多次考试,关注这些考试试卷的特色,有没有类似的题型、重要而自己却失分了

2023-06-26

对话盛大林:欲兴文化产业 先重历史资源

对话盛大林:欲兴文化产业 先重历史资源

期间,政邦智库对话了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盛大林,盛大林老师就当代书院的发展策略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现分享如下

2023-01-01

抗日战争研究︱王笛:文字表达与学术写作

抗日战争研究︱王笛:文字表达与学术写作

一般认为不少年轻学人缺乏文字的自觉,需要提醒和指导,但问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年轻学人也有自己的说辞,那文字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水平如何提高?

2023-02-02

28位民国文学大师 告诉你怎样读书好

28位民国文学大师 告诉你怎样读书好

曾任北大校长的教育家蔡元培早年读书时,喜欢各种书都涉猎地泛读,也不大喜欢摘抄和笔记,所以一方面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当时读过有感想的

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