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古代战争惨烈到何种程度?这两句诗告诉你答案

时间:2023-11-05 04:00:01

相关推荐

古代战争惨烈到何种程度?这两句诗告诉你答案

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来讲有两种:一种是革命,另一种是改革。改革是温柔的,但革命往往伴随着暴力,暴力会引发冲突,冲突一经扩大便会带来起战争。

自人类文明诞生的那刻起,战争便作为一种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被人类所使用。但是,没有人喜欢战争,因为战争向来是惨绝人寰的,生命在战场上就如同草菅般卑微渺小。

从远古社会到现代文明的这上万年的岁月里,人类社会爆发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以十万计。小到小规模的单人巷战,大到大规模的军团拉锯战,各种战况、战术数不胜数。

有战争便有流血,有流血便有牺牲。因此,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因战争而丧生的人恐怕数以亿计。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伤亡另世人惨不忍睹。

所以说,战争是最惨烈的、残酷无情的,堪称“杀戮机器”和“绞肉机”。那么,我国古代社会的战争又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呢?因为是曾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亲眼看到,但可以通过流传下来的文字进行分析,从而还原当时的战况。

一、“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

这一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张籍——《横吹曲辞·关山月》。

历朝历代,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和骚扰,朝廷总会派出大量的兵马去收复或者去收复失地,甚至去驱赶匈奴。所以,在匈奴与朝廷边境之处经常发生战事。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痛惜和无奈。万里长的关山道上,因为战争而牺牲的士兵留下的累累白骨,居然比那些枯黄的秋草还要多。

这样的战争是何其的惨烈啊,士兵的生命就如同秋草般凋零、最后长眠于此。关山道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汉家兄弟的忠魂,他们带着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化作永恒,长眠于此。

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一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

战争有很多形式:巷战、偷袭战、拉锯战、攻城战……

在诸多形式的战争中,攻城战是最为惨烈的一种。因为在古时,城池往往被高墙和河流所包围,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要想攻破城池,必须不断投入兵力去消耗城池内的有生力量。

在攻城的过程中,攻城的人要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之中,生命根本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

所以很容易丧失生命。所以,攻城战最为惨烈。

李贺这句诗便写了敌人在攻城之前,敌我双方的准备情况。无数的敌人如同乌云般朝着城池涌来,想要一举攻破。我方将士早已经严阵以待,身上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耀眼的寒芒。

一个“压”字说明了敌人数量极多,气势高涨,敌人已经兵临城下,我方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不管结果如何,这都将是一场恶战。是生是死,早已经抛至脑后。活下来的人将迎接鲜花和荣誉,牺牲的人将永垂不朽。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灭绝人性的。所以,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幸运和幸福,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度里。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手持着一把代表着和友好的橄榄枝,让友谊之花开遍世界,让和平之鸽在地球的上空自由的翱翔。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猎城2024-02-06 02:58猎城[四川省网友]125.98.249.88
    古人在诗歌中描绘的战争景象让人不禁感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伤亡。
    顶27踩0
  2. 羽寒殇2024-01-06 03:18羽寒殇[新疆网友]112.89.186.128
    这两句诗让我感受到了古代战争的惨烈,历史真是残酷又无情。
    顶0踩0
  3. 莫北无水2023-12-06 03:39莫北无水[海南省网友]203.20.17.216
    古代战争真的太残酷了,想想就觉得心痛。
    顶8踩0
相关阅读
古代文人墨客的社交活动有何乐趣?从戏作词中寻找答案

古代文人墨客的社交活动有何乐趣?从戏作词中寻找答案

在南宋的戏作词中,戏人之词与宴席之作更是将近八十首,社交对象包括亲人、友人、妓女,词人如何与他们进行社会交往都可从这些词作中管窥一斑

2018-03-28

当代文艺青年能把情话写到什么程度

当代文艺青年能把情话写到什么程度

4 来时你携清风与明月,使我心如潮水意难平,走时不带相思情,为何卷我屋上三重茅 5 从遇见你开始,凛冬散尽,星河长明6 我保存你的照片 只为在夜里孤

2023-02-06

2021高考金太阳联考卷2月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高考金太阳联考卷2月语文试题与答案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023-02-01

朱元璋厉害到哪种程度?康熙一句话 道出了令人惊叹的事实

朱元璋厉害到哪种程度?康熙一句话 道出了令人惊叹的事实

而朱元璋家里什么都没有,尤其是在元朝末期,战乱的年代里,家里人去世后连个安葬地都买不起,最后家里人只好送他去寺庙,让僧人们养活

200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