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八年级下册第11课《核舟记》详细批注。梳理课文重要知识点

时间:2023-11-02 06:51:01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下册第11课《核舟记》详细批注。梳理课文重要知识点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重点)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和按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写法,品味本文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难点)

3、体会我国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作者简介

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课文及详细批注

重难点分析

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而且显示了核舟的对称美。

船头三人的神态有何不同?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阅”“执”“抚”“指”“语”等词,刻画了苏、黄两人的动作和神态,突出了他们神情的专注、严肃,关系的密切,描绘了他们相互切磋、谈论的情形。“袒”“露”“视”“诎”“支”“挂”“倚”等一系列动词,活画出一个不拘礼节,放浪形骸的和尚形象。

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

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课文梳理

体裁:说明文

雕刻品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

结尾总写,在总述概貌的基础上再做扼要的评论,跟开头呼应。

分写部分,按照空间顺序写。有详有略。布局颇具匠心。

字词句式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述,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淡雅幽兰2023-12-25 03:37淡雅幽兰[河南省网友]43.255.17.246
    这份批注很详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谢谢分享!
    顶1踩0
相关阅读
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教案

2 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能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2017-11-06

六年级语文下册 《北京的春节》 语文老师带你高效学习

六年级语文下册 《北京的春节》 语文老师带你高效学习

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是北京的春节,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北京的春节习俗娓娓道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

2023-05-28

做好笔记 才能学好课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批注

做好笔记 才能学好课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批注

重难点2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023-08-09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2《腊八粥》课文笔记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2《腊八粥》课文笔记

2 梳理: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哪些段落写了等粥,哪些段落写了喝粥

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