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逝者】邵燕祥:文阡字陌花开晚 何日花开再说归

时间:2023-11-01 03:08:02

相关推荐

【逝者】邵燕祥:文阡字陌花开晚 何日花开再说归

文汇报的老朋友、笔会的老作者邵燕祥先生于2020年8月1日去世,享年87岁。邵先生自1950年代至今,在本报发表了百余篇诗文。本文刊2012年7月6日《文汇报 笔会》,原题“太匆匆”。

这是一个中国古人的呼唤:

“陌上花开,宜缓缓归矣。”

不是大声叫喊,是轻声细语,千年之下,能听出一脉温情。

召唤者这里,陌上花开了;应声者那里,陌上花也开了。于是打点行囊上路。

呼唤的不止一家,应声的不止一人,阳春烟景,到处陌上花都开了。

是游子还乡?是亲人团聚?该不是杨绛所说——特指的“回家”?

我不用人喊回家,我就身在家中。

那年有人引用丰子恺,他说人生好像在车厢,一站一站地行走,有人在这站下车了,有人在那站下车了,李白说日月光阴是过客,他说每个人都是过客。

我则说人生好比住店,也是李白所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的意思,不过不能席地露天,于是有人住高级宾馆,有人住鸡毛小店,其间人在旅途,也辗转迁徙,随行就市,谁也不能赖住不走,有的从总统套房移居铁窗,也像有人从穷乡僻壤乔迁到星级酒店一样,常有的事,不必大惊小怪。

萧乾在八十年代写过一本自述生平的小书,收入湖南出版的“骆驼丛书”,书名《搬家史》。可不是,一个人的经历,说穿了就是一个人的搬家史。一个系统、一个单位也是。听说崔永元在广播学院上学的时候,就挺调皮,他在“人民广播事业史”的课上,说广播史就是广播电台搬家史,一语惊人,但想想,不错嘛,从陕北而河北而北平,正如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不也经过从上海到江西到陕甘宁再到平山直到“进京”这样一条搬家路线,在这过程中又在各地城乡行军路上留下诸多细碎的搬家地址吗?

拿我自己来说,参加工作前,跟着家人搬过一次家,从礼士胡同搬到船板胡同,1949年春跟着华北大学搬过一次家,从北平铁狮子胡同搬到正定天主堂,这年夏天回到古城参加广播电台工作后,电台宿舍就不断搬家:护国寺麻花胡同发射台,西单武功卫胡同金城旅社,王府井西边南河沿,西城北沟沿屯绢胡同,六部口电台后楼,复兴门外真武庙粉楼,灰楼,结婚了住进家属院老302宿舍,然后是下放劳改,又回到这个老302,在院里一共三易其居,再搬到十二层,又搬到劲松307楼,才告别了广播电台的宿舍。不知者看这是一串不相干的地名,我自己和我的家人以至同事,凡知我者,多也知道这些宿舍,平房与楼房,大半已经拆迁,甚至连街道、胡同都找不到了,虽大城市如北京者,也有这么样的沧海桑田。

近三十年,前一半我搬到纪晓岚住过的宣南虎坊桥,迁到广渠门(也有旧名沙涡门)外原先叫南磨房乡老虎洞村所在的一座塔楼。此地前临潘家园路,有现已闻名世界的“旧货市场”。我初迁来时,还寻访过“潘家园”有什么典故,后来故老相告,原来是“潘家窑”的“雅化”,正如附近有名的“国贸”站之与旧称“大北窑”并用,从那里往东还有“窑湖桥”,表明这一带曾是京城近郊砖瓦窑较多的地方。

想想萧乾之所谓搬家史,想想我说过的人生好比住店,行年八十,如果没有特殊的变动,我或将终老于此欤?

两个月前,这住了将近十五年的房子开始装修,这该是我此生经历的最后一次装修。前前后后,参与清理图书报刊,干的是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儿,我以为,虽是原地不动,实际上等于又搬了一次家。“陌上花开,宜缓缓归矣”,花开了否?不知道,因为我关在房里倒腾“百年无废纸”的宝贝呢。

手眼忙着,有时腿脚也忙着,忽从心底冒出几行俚句:

新纸堆连旧纸堆,

百年只怕化灰飞。

文阡字陌花开晚,

何日花开再说归。

这就颇有恋栈之意了。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记忆的,对自己和周围或大或小范围里的人群的历史记忆。故纸成堆,唤起了早已尘封的甚至遗忘的往事,旧人,片断印象,竟至辨不清是恍如隔夜,还是恍如隔世?

人老了,近期记忆有时水过无痕,而远期记忆有刻骨铭心者,只要一提头,历历如在眼前,好像昨天的事。

倒是近年一些事,往往记不真切了,一经看到什么片纸只字,努力回想,却已时过境迁,人事两非,好像非常遥远了。

不是造化弄人,可谓记忆弄人。而记忆是基于自己的意识,怪得了谁呢?

其实,从整个人类更不用说从宇宙的发展来看,三十年、六十年、八十年以至一百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而人生不过百年(像周有光、黄慕兰这样寿超百岁的老人,虽似渐多,至少目前还属特例),除了苦难岁月易感度日如年,而回首前尘,终也不免惆怅岁月如流,人到晚年,更兴叹去日苦多,来日苦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我们从小时候就读朱自清先生写的《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长大了听新疆《青春舞曲》也有同样的表述,“太阳下山明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不知道是维吾尔文原词译出,还是王洛宾先生编写填词)。好像不分地区,不分民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不是坏事,它有积极的意义,提醒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生也有涯,“莫把这似水光阴空过了”吧。

2012年4月29日

作者:邵燕祥

编辑: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一生中最爱2024-02-05 02:38一生中最爱[内蒙古网友]203.19.208.150
    让我们缅怀邵燕祥的辉煌历程,怀念他的才华和贡献。
    顶0踩0
  2. 11131927262024-01-04 02:481113192726[河北省网友]103.2.111.59
    @患难余生文阡字陌,美丽而短暂,生命也如此。
    顶3踩0
  3. 患难余生2023-12-03 02:58患难余生[青海省网友]203.78.56.147
    逝者如斯,我们悼念邵燕祥的离去。
    顶7踩0
相关阅读
世界不同文化中纪念逝者的8个节日

世界不同文化中纪念逝者的8个节日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这是中国古诗里对中元节的描述。虽然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旅程终点,但亲人总希望以某种方式让自己相信逝者并未远去

2023-12-30

但愿世间无灾难的句子

但愿世间无灾难的句子

2、这个清明,我们致敬英雄,缅怀逝者!只愿山河无恙,人人身体健康!来年春天一起看春暖花开,游大好河山!3、愿山河无恙,愿国泰民安,愿祖国万岁无忧

2018-02-19

国学文化:“逝者如斯夫” “于穆不已” 感叹的是什么?

国学文化:“逝者如斯夫” “于穆不已” 感叹的是什么?

完整句为:逝者如斯天,不舍昼夜,是孔子在川上发叹而起,后来被无数文人学者引用、阐释和化用

2023-08-29

英雄一路走好天堂里的句子

英雄一路走好天堂里的句子

1、惊悉噩耗,不胜悲痛。逝者安息,请节哀顺变。2、她老人家是解脱了,去享福了,人死不能复生,奶奶在天之灵肯定不希望儿孙如此伤心的。3、忠魂不泯浩气

2019-12-27